1、世说新语两则参考答案:1x n fu zhu 2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凭借 不再等候就走了 回头看 3(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 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7太丘
2、友家君 家君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10D(仆:我,古人的谦称) 11D(太中大夫:朝庭中的文职官员) 12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答案)观沧海一、常识填空1、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2、观沧海的作者是 曹操 ,字 孟德 , 东汉 末年 政治 家、军事 家、 诗人 。他的诗以 慷
3、慨悲壮 见称。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本诗作者描写了大海的
4、壮丽景色,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2、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3、下面的诗句中,“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像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次北固山下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五言律 诗,从表达方式看
5、,它是一首 抒情 诗。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王湾 ,是 唐 代诗人。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四、探究提高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6、,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钱塘湖春行一、常识填空1、钱塘湖春行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七言律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抒情 诗。2、钱塘湖春行选自 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 ,字 乐天 ,号 香山居士 ;是 唐 代著名诗人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孤山/
7、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1、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颈联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孤山寺北贾亭西;绿杨阴里白沙堤。3、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四、探究提高1、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
8、纳主题。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3、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作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天净沙 秋思一、常识填空1、从诗歌的体裁看,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 散曲 。“天净沙”是 曲牌名 ,“秋思”是 题目 。2、天净沙 秋思作者 马致远 ,是 元 代著名 戏曲 作家二、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按要求写出诗句天
9、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诗句是:断肠人在天涯。四、探究提高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4、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字数150字左右。(课后完成)深秋,夕阳西下。古
10、道上,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正踽踽独行,陪伴他的惟有那匹衰瘦的老马。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将要归巢的乌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之上的小桥,看到溪水流经的几户人家,炊烟袅袅,充满幸福温馨,而他此刻却有家难归,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自己今夜又要投宿在何处?独自承受长夜漫漫,怎么能不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虽有佳肴答案: 一、(一) 1、即使 2、甘美 3、最好的道理 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 6、反省 7、自我勉励 8、教人 9、增长(或促进) (二) 1、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
11、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三)1、小戴礼记,儒,西汉,戴圣 2、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礼记 第一篇 教育学(或 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相长 二、 1、(1)它的 (2)这样以后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三、1、明白道理。 所以。 首先。 表推测语气,大概。 说。 2、(1)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2)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河中石兽答案: 1.略2.靠近 倒塌 经历 只3.这样 判断动词 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4.D5.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6.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