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文复习六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52168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六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复习六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复习六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言文复习六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言文复习六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总第 课时文言文复习六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 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归纳方法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1、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分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旺,店里又没有

2、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下联是:养猪大似象,耗子全死光。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很满意,把对联贴出去后,有乡民嫉恨他,就把对联加上标点,结果意思全反了,财主气得要死。上联:“养猪大似象耗子,全死光” 下联:“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2、中国历史上男女授受不亲,介绍对象全靠媒人的说辞。 一次一人找到媒人,拿出一块银子,对媒人说,请你给介绍一个对象。媒人一看所给的银子太少,想拒绝又对不起银子。因此,媒人就写了一行文字给那人。“乌黑的头发没有麻子小脚不大周正”。那人一看道:就这个吧!他心中的对象长得怎样的?

3、请你断句。乌黑的头发,没有麻子,小脚不大,周正。结果,媳妇娶回后,非常不称心,相貌也很难看。该媳妇长相又是怎样的?请你断句。“乌黑的头发没有,麻子,小脚不大周正”。秃子,全脸麻子,大脚。看吧,断句不同,丢了银子,还娶了个丑鬼,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二、考纲解读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古文原是不加标点的,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在句意结束时用“。”断开,叫“句”;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古人很重视辨明“句读”,不能断句就无法读懂未断句的古书。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

4、要标志。所以,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看,就需要练习断句。这也是高考中出现断句考查形式的依据之一。这一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这对培养我们的文言语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2004年,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2005年高考,北京,辽宁;2006年,北京、辽宁、福建、广东卷.;2007、2008年北京、浙江、广东卷进行了考查。2009年,江苏、北京、广东进行了考查。湖南,2010年考纲增加了古文断句题,赋分3分。前面几年的题,都是从文段中抽出一句话判断断句的对错,有的省是用双斜线自己断句。而今年湖

5、南省的题目又有了新的变化,从必修课本的课后习题或选修课本中选择四句话断句,既扣住了课本,又增加了难度,且没有了语境,考生既熟悉又陌生。而且普遍受到好评,估计明年还会保留这样的题型。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摸索断句的方法,提高断句的准确率。三、探讨方法整体断句方法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第四步,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例1、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答案:匡 衡 勤 学 而

6、 无 烛 /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光 映 书 而 读 之。(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四、文言断句技巧(一)语法结构,定句读主 | 谓 宾 名(代)|动(形) 名(代)找动词或形容词断句。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再找到与之搭配的名词或代词,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可以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主谓宾结构、介宾短语加动词的偏正结构。找名词(代词)断句。名词经常做主语或者宾语,遇到

7、了名词、代词做主语了,就在它的前面断开;看见名词、代词做宾语了,就在它的后面断开。抓住文言文词性的组合特点,根据名(代)和动词或形容词的组合关系,切分意义单位,根据句子的主干关系断句。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名(代)词+动(形)词(这里的名词、代词包括由名词和名词或代词和代词构成的并列短语,实际就是主谓结构如:)师 道 之 不 传 也 久 矣。群臣惊愕。沛公已出.动(形)词+名(代)(动宾结构)焚百家之言;有志与力. 名(代)词+动(形)词+名(代)词(主谓宾结构)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于是余有叹焉。(形容词)+名、代(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结构)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暮春之初

8、,会于会稽山之兰亭“矣”“也”“者”“乎”“哉”等助词,和前面的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以上六种只是最基本的组合方式,还有在此基础上的变形,但不管怎么变,都不能违背“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这一点。例如1:有 志 矣 不 随 以 止 也 然 力 不 足 者 亦 不 能 至 也 有 志 与 力 而 又 不 随 以怠 至 於 幽 暗 昏 惑 而 无 物 以 相 之 亦 不 能 至 也 然 力 足 以 至 焉 而 于 人 为 可 讥 而 在 己 为 有 悔 尽 吾 志 也 而 不 能 至 者 可 以 无 悔 矣 其 孰 能 讥 之 乎 此 余 之 所 得 也有 志 矣/(动宾结构) 不 随 以

9、止 也(动词的偏正结构)/ 然 力 不 足 者 亦 不 能 至 也(主谓结构)/ 有 志 与 力/ 而 又 不 随 以怠/ 至 於 幽 暗 昏 惑 而 无 物 以 相 之/ 亦 不 能 至 也 /然 力 足 以 至 焉/ 而于 人 为 可 讥/ 而 在 己 为 有 悔 /尽 吾 志 也 而 不 能 至 者/ 可 以 无 悔 矣/ 其 孰 能 讥 之 乎 /此 余 之 所 得 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例2

10、、师 道 之 不 传 也 久 矣 欲 人 之 无 惑 也 难 矣 古 之 圣 人 其 出 人 也 远 矣 犹 且 从师 而 问 焉 今 之众 人 其 下 圣 人 也 亦 远 矣 而 耻 学 於 师 是 故 圣 益 圣 愚 益 愚 圣 人之 所 以 为 圣 愚 人 之 所 以 为 愚 其 皆 出 於 此 乎 爱 其 子 择 师 而 教 之 於 其 身 也 则 耻 师 焉 惑 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

11、惑焉。练习1:(2009重庆卷)若 徇 私 贪 浊 非 止 坏 公 法 损 百 姓 纵 事 未 发 闻 中心岂 不 常 惧答案: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动)公法(名)/损百姓/纵事(名)未发闻(动)/中心岂不常惧译文: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二)虚词辅助,定句读例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例4、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

12、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理解古文大意是抓关键实词,古文中的虚词也不能忽视了,因为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也可以做为断句的依据。找虚词(句首、句中,句末虚词)。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语气词:文言文中,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其、盖、凡、夫、且夫、若

13、夫、窃、唯、盍、”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中语气词:者、以、于、为、而、则、焉、也等连词常用在句中。句尾语气词: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如“乎”、“也”、“矣”、“欤”、“耶”、“耳”、“焉”、“哉”。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根据这些文言虚词,有助于我们断句。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

14、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训练2、(2007年辽宁卷)给下列句子断句。故 曰 勇 于 私斗 而 怯 于 公 战 又 奚 独 怪 于 狗 而 烹 之 嘻 过 矣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 故曰: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战,又奚独怪于狗而烹之。嘻,过矣!所以我说:为私而斗很勇敢,为公而战就胆怯的人也有的是,又何必责怪那只狗而杀了它呢?咳,这不太过分吗?训练3:昔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昔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

15、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肓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昔虢太子死,扁鹊治而生之,扁鹊曰:我非能生死人者,我能治可生者耳。”然不遇扁鹊,亦不生矣。若夫膏育之病,虽医和不能治矣。扁鹊说:“我并不能把死人治活,我只能治活那些可以活的人。”然而假如虢太子不遇上扁鹊,也是治不活的。假如病入膏育,就是象医和那样的神医也是治不活的。(三)对话、引文,定句读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

16、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练习4、上 常 从 容 与 信 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而 益 善 耳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 。练习4、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17、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译文: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言、谓”,这些词后要用停顿。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补充虚词归纳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

18、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 : “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也等连词常用在句中。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四)对称结构,定句读顶真、排比、对偶、反复、对比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

19、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练习5:(2008重庆卷)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1)用斜线(/)断句:昔 吾 先 君 桓 公 出 游 睹 饥 者

20、 与 之 食 睹 疾 者 与 之 财(2分)答案:昔 吾 先 君 桓 公 出 游/睹 饥 者 与 之 食/睹 疾 者 与 之 财练习6、积 善 多 者 虽 有 一 恶 是 为 过 失 未 足 以 亡 积 恶 多 者 虽 有 一 善 是 为 误 中 未 足 以 存 人 君 闻 此 可 以 悚 惧 布 衣 闻 此 可 以 改 容。答案: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参考译文:善事如果做得多,偶尔做了一件坏事,也只能算是失误,不足以导致灭亡。而坏事做多了,偶尔做了一件善事,也只能算是不小心做的,不足以求得生存。

21、君主听到这些,就会害怕。百姓听到这些,就会改变脸色。(五)固定句式,定句读实词虚词都在断句中派上了用场,那句式对我们有没有帮助呢?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不亦乎”(不亦说乎?);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总第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清题型,掌握

22、技巧一、断句题型(一)直接用斜线给划线的句子断句。1、一种是在阅读的文言文段落中,挑选一句,这可以借助全文的语境,比较容易。2、一种是另外挑选一段文言文进行断句,也许文体与前面的阅读文体不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思想深度。要全面弄懂文段大意,才断句。给叙事的文段断句,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有哪些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事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过程。议论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整体语意,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二)选择题这种题型,也要有语境意识,不能只管停顿通不通,尤其是某些词放在前后都通的时候,就要有语境意识。例1、(师大附中第三次月考)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

23、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 (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A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B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田野间 / 易逃死尔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 / 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D公用法太严而失 / 人心所不欲留者 / 仓卒祸起 / 田野间易逃死尔 今年的四句来自书上,基本只有一处停顿错误,你只要用心按照语法结构去寻找,动词的宾语应该是到哪个词就可以找到答案。二、容易错误的停顿1

24、、不明语法。(查宾语和主语)给省略主语的语句断句,将前一句的宾语或补语误认为后一句的主语。(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日再食”是一个省略句,其主语应该是“余、吾”之类当作代词,“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描 述作者求学过程中的艰辛。“寓逆旅主人”即“寓(于)逆旅主人”。因此,应该这样标点: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肥:脂肪多)译文: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上例的问题所在是“所闻”。“所闻”是“所”字结构,“所”指代“闻”的对象,即渔人闻知的汉何魏晋间的情况。

25、它不可能指代“闻”这一行为的主动者听渔人讲话的村中人。如果指村中人,只能说“闻者”。由于不明白“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的区别用法,因而出错。应正确标点如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不明语意。不懂句中的多义词或兼类词的含义。例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左传)此断句错误是因不明“与”的意义。一个词除有本义之外,还有语法意义。例句中的“与肉”的“与”是连词。“以与之”中的“与”是动词,当“给予”讲。因此,应该这样标点:(赵盾)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囊以与之。 让他吃光,又为他准备了一筐饭和肉,装在袋子里给他。例2、一日,水暴甚,有

26、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一氓尽力而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柳河东集)文中的“绝湘水”“中济”是两个具有顺承关系的短句,由于不明句式,标成“绝湘水中”,语意大有不同。“不应”“摇其首”也是两个顺承关系的短句,“不应摇其首”,则标成了一个否定句。 原文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

27、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翻译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蔽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

28、了哀溺。3、标志成惯性。有“曰”就停,不区分“曰”是直接引用还是作动词陈述事实。 吾性呆滞多所未甚谕安敢悬断是且非耶书抵吴必曰周孔周孔安可当也古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总第 课时第

29、三课时教学要点:文言文断句练习教学过程: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2008广东卷)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翻译:周访操练士兵挑选精兵,打算尽力收复中原,慷慨激昂有平定河洛的志向。周访擅长安抚招纳士民百姓,人们都愿意为他而死。听说王敦有叛乱的心思,周访常常谈起这件事就咬牙切齿。王敦虽然有心里谋反的打算,但因周访在,一直不敢为非作歹

30、。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参考译文:杨朱路过宋国东面的旅社。旅社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丑陋的受尊宠,美丽的被冷落。杨朱问他是什么缘故,旅社中的老年男子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但是我并不觉得她的美丽;那丑陋的自认为丑陋,但是我不觉得她丑陋。” 杨子对他的

31、弟子说:“行为良善而能去除自我炫耀的心念,到那里会不受喜爱呢!” 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韩非子) 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32、4、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译文:张仪停止学业后到各诸侯国游说。他曾陪伴楚国的相国饮酒,后来这位相国发现丢了一块玉璧,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但张仪拒不承认也不服气,只得放了他。他妻子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对他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33、”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张仪说:“这就够了。” 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5.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 ,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 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34、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6、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35、注: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易:治。分 人 以 财 谓 之 惠/ 教 人 以 善 谓 之 忠 /为 天 下 得 人者 谓 之 仁 /是 故 以 天 下 与 人 易 /为 天 下 得 人 难/【参考译文】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他的恩德功绩多么)广大辽阔啊,百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

36、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7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夫 学 者 所 以 求 益 耳 见 人 读 数 十 卷 书 便 自 高 大 凌 忍 长 者 轻 慢 同 列 人 疾 之 如 仇 敌 恶 之 如 鸱 枭 如 此 以 学 自 损 不 如 无 学(节选自颜氏家训)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忍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8、子 曰 孝 子 之 事 亲 也 居 则 致 其 敬 养 则 致 其 乐 病 则 致 其 忧 丧 则 致 其 衰 祭 则 致 其 严 五 者 备 矣 然 后 能 事 亲子 曰/ 孝 子 之 事 亲 也/

37、居 则 致 其 敬 /养 则 致 其 乐/ 病 则 致 其 忧/ 丧 则 致 其 衰/ 祭 则 致 其 严/ 五 者 备 矣 /然 后 能 事 亲/译文:孔子说:大凡有孝心的子女们侍奉他的父母。第一,要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当尽其敬谨之心。第二,对父母,要在奉养的时候,当尽其和乐之心。第三,父母有病时,要尽其忧虑之情。第四,万一父母不幸的病故,极尽哀戚之情。第五,对于父母去世以后的祭祀方向,要庄严肃敬的祭奠,如在其左右的恭敬。以上五项孝道,行的时候,必定出于至诚。这样才能孝敬父母。9、(2007年广东卷)给下列句子断句。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

38、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翻译: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10、(2012北京卷)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鹊 请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 必 已 也 将 使 耳 不 聪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鹊 扁 鹊 怒 而 头投其 石 曰 君 与

39、 知 之 者 谋 之 而 与 不 知 者 败 之 如 此 知 秦 国 之 政 也 则 君 一 举 而 亡 国 矣。(取材于战国策.秦策)【答案】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11、(2012湖南卷)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

40、而让颇/名重太山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答案】B本题新颖而又回归课本,对很多考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题。单凭感觉很难选出答案,需要冷静地去分析对与错。这四段文字均出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A项出自必修四苏武传课后第三题,意思是:“您过去凭着单车出使到拥有强兵的敌国,逢上时运不佳,竟至伏剑自刎也不在乎;颠沛流离,含辛茹苦,差点死在北方的荒野。壮年时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B项出自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后第四题,意思是:“当蔺相

41、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以及呵斥秦王左右的时候,就当时的形式来说,最多不过是被杀,然而一般人却往往因为胆小而不敢有这样的表现。相如一旦振奋起他的勇气,其威力就伸张出来压倒了敌国。回来后有对廉颇隐忍退让,他的声誉比泰山还重。”故正确的断法是“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土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原题就是加标点。C项出自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第三题,意思是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D项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这是对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42、和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孟子见梁惠王的延伸阅读,强调民本思想,意思是“谋划这个(问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一定要(我)说,就(只)有一个(办法):深挖这护城河,筑牢这城墙,与百姓共同守卫城池、国家,百姓宁可献出生命也不逃离,那么这就可以行得通了。”12、(2012重庆卷)用余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答案: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13、(2011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

43、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14、(201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翻译:罗提督任职游击之后,就派人找他的妻子,并且用很多的钱将她赎回来,他们破镜重圆,他就像当初恩爱自己的妻子,用来报答妻子卖身救夫的意气。这件事不足以成为典范去效法,但是看到世间很少有与妻子共同经历艰难困苦的男子,他们一旦富贵之后,就会讨厌抛弃自己的妻子,他们与罗提督在对待妻子薄情厚恩方面不是一点点的差距啊。罗提督天生是豪杰之士,行事光明磊落,怎么能用卫道士们的标准来要求他呢?1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