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学科教案我的“长生果”苏溪第三小学 王静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回忆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一篇散文,全篇感情真挚。她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她少年的读书经历,从“香烟人”小画片到连环画,到图书馆的文艺书籍,再到中外名著。在醉心的阅读中,她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习惯做读书笔记,想象力、理解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作者在自身的实践中,悟出了读与写的“秘诀”: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有“鲜味”;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真正打动人心的,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学情分析:学生看到题目会马上想到西游记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人参果,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作者描
2、写的少年时代也与学生现在的年龄相仿,学生会感到亲切,愿意去读去理解。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把握主要内容,学习作者读书和写作的方法。3. 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写实际读通课文,体会题目中“长生果”的含义,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教学准备本课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趣味导入课文师:板书“我的长生果”。指着“长生果”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个东西熟悉吗?在哪里见过?生:西游记中有一种果子,叫人参果,吃了能够长生不老,应该就是长生果了。师:这位同学跟我们分享了他在西游记中认识的果子,那么这里的“长生果”就是指那种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地果
3、子吗?生:不是!师:所以在我们的题目里,这个词加了?生:引号!师在板书上添上引号:“那么在我们作者的眼中,长生果指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二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 通读全文,读准生字新词。比喻 差不多 心扉 呐喊 过瘾 囫囵吞枣 莎士比亚 磁石 锻炼 借鉴 呕心沥血 恰似 似的 美差 差不多 奔向 沉甸甸 分外 禁不住2. 理解词语意思。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的很有兴趣。文中指看画片时非常有兴趣。浮想联翩: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牵肠挂肚: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4、不言而喻:不用说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非常机械乏味。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3. 开火车朗读课文,同学评价后教师评价。三 深读课文,体会感情。1. 文中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默读课文,理解含义。(作者认为书是人类进步、文明发展的“长生果”。)2. 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她分别悟出了什么道理?运用约定的课堂规则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第一、二大组的同学找读书的事情与感悟,第三、四大组的同学找写作的事情与感悟。小组讨论后用手势告知完成,发言代表面向全体同学表达小组意见。读书:最早的读物是“香烟人”的小画片;后来
5、看连环画;看图书馆的文艺书籍;看中外名著。感悟:大量的阅读积累非常重要,做读书笔记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写作: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命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事受到好评。感悟: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四 总结全文,结合实际。我们随着作者走过了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也感受了她作文得到好评时的激动与开心,从她的经历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生发言)对,她的感悟,也是老师想送给你们的话,读书,万卷不嫌多,作文,要来自内心。五 作业布置。1. 抄写本文成语与词义,并理解。2.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读书的深切感受,用词语简单概括,看“香烟人”小画片时( ),看连环画时( ),看文艺书籍时( ),看中外名著时( )。板书设计我的“长生果”长生果?“我”少年时代的读书、写作经历读书:“香烟人”小画片连环画 文艺书籍 中外名著写作:秋天来了 一次不愉快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