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病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的内容。教材在介绍动物、细菌、真菌后,本章介绍病毒。在学生学习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后,再学习病毒这类特殊生命形式,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生物界的几大类群。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除病毒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内容,这是学习“病毒”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没有细胞的病毒也是生物。二、学情分析: 信息的时代,学生通过媒体等渠道初步认识艾滋病、禽流感、非典等疾病,对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病毒是怎样感染人体的,它在
2、人体内是作用繁殖的,它有哪些特征等,学生是知之甚少的。学生对“辩证的看待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的了解不全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八年级的学生喜欢推理,但逻辑性不强;热情高,但耐性不足。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病毒的种类。(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2、能力目标: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3)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四、教学重点: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五、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与繁殖。六、教学过程
3、: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示课件: 2010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温家宝来到昭觉县四开乡中心校红丝带栋梁班,看望父母因患艾滋病去世的41个孤儿。提问:你知道艾滋病的“元凶”吗?示课件:细菌对病毒的指责。观看、体会。讨论、回答。观察、体会细菌的“话”的意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体现党和政府对艾滋病及家属的关怀, 德育教育;培养正确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激发兴趣,初步区分细菌与病毒。病毒的发现。示课件:伊万诺夫斯基研究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的现象。总结学生的讨论,介绍病毒的发现过程。进一步介绍其他科学家的发现、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观察、分析。讨论实验
4、的现象。体会生物学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生物学史教育,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病毒的大小。提问:通过刚才的介绍的内容中,哪些你证明病毒比细菌小吗?评价学生的回答,病毒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病毒,说明病毒比细菌小。思考、回答。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病毒的结构。提问:如此小的空间容得下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吗?评价学生的回答,介绍病毒没有细胞的结构。示课件:病毒的结构。提问:图中的三种病毒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点?总结病毒的结构组成。思考、回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观察、思考。回答:三种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都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过度
5、。加深学生理解病毒之“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病毒的生活与种类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是如何生活的呢?病毒都是寄生生活的,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根据寄主的不同对病毒进行分类的。提问:病毒的种类有哪些?示课件:病毒的种类。介绍病毒的种类。思考。理解。回答: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观察。过度。激发学生思考。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为学习生物的多样性埋下伏笔。病毒的繁殖。引导学生思考: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为什么属于生物?示课件: 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过程。提问:说出病毒的繁殖过程。评价学生的回答,介绍病毒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遗传物质
6、遗传物质复制组装释放。 提问: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的过程,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评价学生的回答,强调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回顾生物的特征。思考病毒的繁殖方式。观察。回答。分析、回答:DNA。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突破难点。为高中学习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初埋伏笔。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示课件: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提问:你知道的有哪些人类或动物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评价学生的回答,介绍由病毒引起人类或动物的一些疾病;由病毒引起植物的一些疾病。设疑: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吗?提问:人类在哪些方面利用了病毒?评价学生的回答,介绍人类对病毒的利用。观察。思
7、考、回答。思考、回答。理解、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在生活中收集生物学知识的习惯;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兴趣。突出重点。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课堂小结。示课件:课堂小结。与老师一起总结回顾。树立整体的知识结构。课外延伸。布置课外的任务:1、 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人?2、 3、 搜集有关病毒的资料。课外完成。树立正确对待艾滋病人的观点。培养课外“再学习”的习惯。七、板书设计:第五章 病毒一、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二、病毒的结构1、没有细胞结构2、蛋白质的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三、病毒的生活:寄生四、病毒的种类1、动物病毒2、植物病毒3、细菌病毒(噬菌体)五、病毒的繁殖六、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八、教学反思:1、过度自然:教学过程对教材的知识点的呈现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2、新旧结合: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与旧知识的结合。如生物的特征的回顾。3、对比分析:教学过程多处采用对比、分析、推理,特别是在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上,通过对比、推理加深学生的认识,如病毒与细胞结构的对比。由伊万诺夫斯基实验分析推理得出病毒的“小”。4、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辩证看待病毒的作用,正确的对待艾滋病人及家属。5、初埋伏笔:教学过程注重为今后的教学服务,如下一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高中的“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在本节课都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