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605335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下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时间:8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单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 2.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 环境 D.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糖尿病 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 6.正常情况下,不属于人体血糖来源的是( ) A.肌糖原分解 B.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C.肝糖原分解 D.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 7.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8. 糖尿病产生的病因是( ) A.胰岛素分泌过多 B.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C.胰岛素分泌不足 D.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 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相对平衡 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C.人体内,有机物分解有热能散失是能源的浪费 D.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来进行 10.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水分调节有关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抗利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11.假设某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可以引起( ) A.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B.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C.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12.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无关的是( ) A.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 B.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对垂体激素的释放有调节作用 13.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在细胞免疫中,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 ) A.记忆细胞 B.效应T细胞 C.浆细胞 D.吞噬细胞 14.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15.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 ) A.都能产生抗体 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16.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滋病毒破坏B 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 B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C .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D .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可能会感染 HIV 17.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 18.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19.大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量增多,人体内下列哪种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 A.卵巢 B.睾丸 C.汗腺 D.甲状腺 20.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的是( ) A.激素是有机分子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21. 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 ) 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D.背光侧细胞生长快 22.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丙不弯曲 23.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24.刺激某一神经元引起后一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25.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B.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a为效应T细胞,b为靶细胞,c代表抗体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 26.下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27.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A.皮肤和黏膜组成的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D.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 细胞的黏附 28.如图所示,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的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9.右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图中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物质a的本质是蛋白质和RNA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 30.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成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中心)。在A、B、C、D四点分别给予适宜刺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A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肌肉发生收缩 B.刺激B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 肉发生收缩 C.刺激C点时,指针不发生偏转,肌肉不收缩 D.刺激D点时,指针发生两次偏转,肌肉收缩 一、选择题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40分) 31、(6分)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胰岛 细胞分泌 增多,促进了 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________细胞受损,导致体内_______ _分泌减少。 (3)糖尿病可通过注射 来治疗。 32.(6分)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⑤⑦属于_________ 免疫,②④⑥属于________ 免疫。 (3)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______________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 来消灭抗原。 33.(14分)下图1表示反射弧,图2所示为某一传出神经元与肌细胞之间的突触。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______上填名称): 图1 图2 (1)在图1中,F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外界环境变化或人体内某些变化的结构是[ ] 。 (2)若刺激图1中C部位,则此部位膜两侧的电位为 。 (3)图2中,④的结构特点是 ,突触由 构成的(写数字),①中的物质称为 ,这是一种化学信号物质,肌细胞对该物质的识别功能与肌细胞膜上的 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4.(8分)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A 、B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 、 。 (2)激素 B 的名称是 ,它所作用的靶器官是 (用甲、乙、丙回答) (3)缺碘会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的下降,此时激素A和激素B的含量变化是 (上升、下降、不变)。这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的机制是 (2分)。 (4)如果用甲状腺激素饲喂正常动物,则激素①的分泌量的变化是 。(2分) 35. (6分)下图示燕麦幼苗(胚芽鞘)进行向光性试验,图中(A)放在暗箱中,(B)放在一侧有孔的暗箱中,(c)切去胚芽鞘尖端,(D)在切面一侧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E)在尖端下方用一不透水云母片隔开,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直立生长的是 。 (2)发生弯曲生长的是 。其中向右弯曲生长的是 。 (3)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 。 (4)A、C的实验组合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 二.答案 1----5 BDACC 6--10 ADCCC 11--15 DBBDD 16--20 ABBDC 21--25 DBBBD 26--30 BCDCC 31.(1)A 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2)B 胰岛素 (3)胰岛素 32. (1) 效应T细胞;抗体 (2)体液;细胞 (3)记忆细胞;抗体 33. (1)突触 [A ]感受器 (2)外负内正 (3)一定的流动性 ②③④ 神经递质 糖蛋白 34 ( l )下丘脑、垂体。 ( 2 )促甲状腺激素,丙 ( 3 )上升,负反馈调节(4)减少 35. (1)A (2)B、D B (3)C、E (4)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