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变更立项环境影响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5605327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 页数:289 大小:9.81MB 下载积分:2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变更立项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9页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变更立项环境影响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1总论 1 1.1任务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3变更现状报告的原则 5 1.4变更现状报告评价目的 5 1.5评价标准 5 1.6环境保护目标 8 2工程变更情况分析 10 2.1建设地点及规模 11 2.2工程变更概况 12 2.2.2变更前后项目组成 30 3一期工程现状分析 41 3.1一期工程建设地点 41 3.2一期工程现状工程组成 42 3.3一期工程现状生产规模 45 3.4一期工程现状生产设备 45 3.5一期工程原辅材料 47 3.6一期工程原辅材料储存、运输 48 3.7一期工程现状总平面布置 49 3.8一期工程现状公用工程 50 3.9一期工程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54 3.10一期工程物料平衡及元素平衡 54 3.11一期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60 3.12一期工程污染源监测及达标分析 68 3.13一期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79 4一期工程区域环境概况 85 4.1自然环境概况 85 4.2社会经济环境 87 4.3环境功能区划 90 5一期工程环境空气影响 91 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估 91 6一期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 113 6.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13 6.2地表水环境影响现状分析 115 7一期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 118 7.1监测因子 118 7.2监测结果分析 119 8一期工程声环境影响 123 8.1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估 123 9一期工程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25 10一期工程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127 10.1营运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情况 127 10.2营运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情况 128 10.3营运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相关规定满足情况 133 10.4营运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达标情况 135 10.5一期工程环保投资 138 11二期工程变更情况分析 140 11.1变更后二期工程建设地点 140 11.2变更后二期工程工程组成 140 11.3变更后二期工程生产规模 143 11.4变更后二期工程生产设备 143 11.5变更后二期工程原辅材料 144 11.6变更后二期工程总平面布置 144 11.7变更后二期工程公用工程 145 11.8变更后二期工程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150 11.9变更后二期工程物料平衡及元素平衡 150 11.10变更后二期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 155 11.11二期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 164 11.12变更后二期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变更情况 170 11.13变更前后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汇总 172 11.14变更前后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对比变化情况 175 11.15变更后项目废气排气筒和废水排污口参数一览表 178 12变更后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183 12.1原环评报告批复落实情况 183 12.2废水治理措施变更情况 186 12.3废气治理措施变更情况 188 12.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变更情况 191 12.5噪声治理措施变更情况 194 12.6变更后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94 13变更后的环境影响分析 202 13.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02 13.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208 13.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09 13.4声环境影响分析 218 1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18 14变更后环境风险分析 222 14.1风险识别 222 14.2源项分析 233 14.3后果计算 241 14.4风险计算和分析 248 14.5风险管理 250 14.6风险评价结论 264 1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环境效益 266 15.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66 15.2变更后环境效益分析 267 16变更后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270 16.1环境监测计划的变更 270 16.2环境保护措施竣工验收管理的变更 271 17评价结论 277 17.1项目变更概况 277 17.2变更后的环境影响 281 17.3总结论 284 17.4建议 285 III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 变更环境影响报告 1总论 1.1任务由来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解金属锰的专业企业,公司成立于1986年,曾先后被中卫市人民政府评为发展工业经济“先进集体”和招商引资“先进企业”。随着电解金属锰行业的迅速发展,公司原有生产量已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企业计划在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年产60万吨电解金属锰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8月委托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编写《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以宁环审发[2013]115号《关于对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批复了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同意该项目按照《报告书》规定的内容在拟定地点建设。最终批复中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原料车间、制液车间、电解车间及环保设施、动力设备和机修配套设施等。原环评报告设计总生产能力60万t/a电解金属锰、360万t/a二氧化锰、4万t/a福美钠、6000t/a二氧化硒,一次性建设计划投产时间2016年8月,建设地点位于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 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公司投资资金紧张,同时受市场竞争影响,为了减少投资压力、避免市场竞争,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变更。项目分期、分厂址建设,其中一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二期计划拟建中。本次变更环境影响报告对已建设完成的一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工作,二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具体变更内容包括: ⑴取消二氧化锰生产线的建设;二氧化硒和福美钠缩减建设规模。福美钠总产能由原环评的4万t/a变更为3万t/a、二氧化硒总产能由原环评的6000t/a变更为3000t/a。 ⑵分期、分厂址建设。 ⑶电解金属锰生产工艺优化、生产设施变更以及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变更; ⑷生产废水产生量、处理工艺及规模变更,生活污水产生量、处置措施变更; ⑸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变更; ⑹项目部分公用工程及其它相关建设内容变更。 为进一步论证项目一期现状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以及二期变更后的环境影响与原环评报告及批复的相符性,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委托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该公司变更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在对有关资料充分研读的基础上,于近日编制完成《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变更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报告》。 1.2编制依据 1.2.1委托书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变更环境影响现状评估报告委托书》(2016年11月15日)。 1.2.2相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发布,2005年04月01日实施,2013年06月29日修订,2015年4月24日修订);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 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⑾国务院,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1年12月15日); ⑿国务院,国发[2008]29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8年9月7日); 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国家环境保护部、第39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 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 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的决定》修正;2013.2.26; 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1; ⒄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8]85号《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8年10月31日); ⒅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08]127号《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2008年12月24日); ⒆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0]113号《关于印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0年9月28日); ⒇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方法环境风险的通知》(2012年7月3日); (21)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7日); (22)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规[2008]21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2008年12月25日); (2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2011年12月1日); (24)原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第51号公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9月12日); (25)《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 (26)《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 (27)《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 1.2.3地方法律法规 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68号公告《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1月1日); ⑵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51号令《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2年10月1日); 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14〕14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2017年)》; ⑷宁政发〔2011〕93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意见》(2011年5月11日); ⑸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第99号《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修订)》(2012年3月29日); ⑹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06]21号《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2006年1月26日); 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宁政发[2008]77号《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办法>的通知》(2008年5月12日)。 ⑻宁政办发〔2013〕177号,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4年-2017年)(2013年12月27日); ⑼《宁夏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⑽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宁环发[2007]197号《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年11月26日); ⑾《宁夏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宁环发[2014]13号)。 1.2.4技术导则 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⑵《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⑸《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4-1996); ⑼《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2.5有关资料及文件 ⑴《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宁夏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⑵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备案通知书》(宁经信备案[2012]43号); ⑶中环国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年12月); ⑷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宁环审发[2013]115号“关于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13年12月31日)。 1.3变更现状报告的原则 本次变更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工作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要求。 ⑴满足“达标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的原则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 ⑵充分利用工程现有情况、原有环评报告和初步设计的基础资料,对项目现状及变更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客观评述其产生的环境影响; ⑶针对产生变化的污染源提出切实可行、稳定达标、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 ⑷评价方法科学、实用,具有针对性,做到重点突出,兼顾一般。 ⑸以科学认真的态度,达到评价结论明确、准确、公正和可行的要求。 1.4变更现状报告评价目的 ⑴列出二期工程变更内容,分析污染防治措施及污染源变更的情况。 ⑵针对二期变更的污染源、污染防治措施,分析项目运行后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⑶为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和项目运行后的环境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⑷回顾一期项目现状,分析一期项目现状污染物达标可行性及需要整改的措施。 1.5评价标准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标准如下: 1.5.1环境质量标准 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及(GBZ1-2010); ⑸《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1.5.2污染物排放标准 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 ⑵《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标准; 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⑷《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 ⑸《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 ⑺《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 ⑻《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1中的燃煤锅炉。 选用的具体标准值见表1.5-1至表1.5-7。 表1.5-1 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一览表 标准 类别 污染物名称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环境 空气 PM10 年均值0.07mg/Nm3;日均值0.15mg/N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SO2 小时值0.50mg/Nm3;日均值0.15mg/Nm3 NO2 小时值0.2mg/Nm3;日均值0.08mg/Nm3 硫酸雾 一次值0.3mg/Nm3;日均值0.1mg/Nm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硫化氢 一次值0.01mg/Nm3 二硫化碳 一次值0.04mg/Nm3 氨 一次值0.2mg/Nm3 地 表 水 pH(无量纲) 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溶解氧 ≥5mg/L 生化需氧量 4mg/L 化学需氧量 20mg/L 高锰酸盐指数 6mg/L 挥发酚 0.005mg/L 氨氮 1.0mg/L 石油类 0.05mg/L 锰 0.1mg/L 铁 0.3mg/L 铬(六价) 0.05mg/L 环境 噪声 Leq(A) 昼间≤65dB;夜间≤55dB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单位:mg/L 评价因子 pH 硫酸盐 氯化物 氟化物 溶解性总固体 高锰酸盐指 挥发酚 氰化物 总硬度 氨氮 亚硝酸盐氮 标准限值 6.5-8.5 ≤250 ≤250 ≤1.0 ≤1000 ≤3.0 ≤0.002 ≤0.05 ≤450 ≤0.2 ≤0.02 评价因子 硝酸盐氮 总铜 总铝 总锰 总锌 总镉 总汞 总砷 总镍 总铅 总铬 标准限值 ≤20 ≤1.0 ≤0.1 ≤0.1 ≤1.0 ≤0.01 ≤0.001 ≤0.05 ≤0.05 ≤0.05 ≤0.05 表1.5-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1中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mg/L 序号 污染物项目 排放限值 监测点位置 1 总铬 1.5 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 2 六价铬 0.5 表1.5-3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摘录)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直流冷却水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 洗涤用水 工艺与产品用水 本项目执行标准 1 pH(无量纲) 6.5~9 6.5~8.5 6.5~9 6.5~8.5 6.5~8.5 2 色度 ≤30 ≤30 ≤30 ≤30 ≤30 3 SS ≤30 — ≤30 — ≤30 4 COD — ≤60 — ≤60 ≤60 5 浊度 — ≤5 — ≤5 ≤5 6 石油类 — ≤1 — ≤1 ≤1 7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 ≤450 ≤450 ≤450 ≤450 8 总碱度(以CaCO3计) ≤350 ≤350 ≤350 ≤350 ≤350 9 氨氮 — ≤10 — ≤10 ≤10 10 余氯 ≥0.05 ≥0.05 ≥0.05 ≥0.05 ≥0.05 11 硫酸盐 ≤600 ≤250 ≤250 ≤250 ≤250 12 锰 - ≤0.1 ≤0.1 ≤0.1 ≤0.1 13 铁 - ≤0.3 ≤0.3 ≤0.3 ≤0.3 14 总溶解性固体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表1.5-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标准(摘录)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质》(GB/T18920-2002) 冲厕 道路清扫、消防 城市绿化 本项目执行标准 1 PH(无量纲) 6~9 6~9 6~9 6~9 2 色度 ≤30 ≤30 ≤30 ≤30 3 BOD5 ≤10 ≤15 ≤20 ≤10 4 浊度 ≤5 ≤10 ≤10 ≤5 5 溶解性总固体 ≤1500 ≤1500 ≤1000 ≤1000 6 氨氮 ≤10 ≤10 ≤20 ≤10 7 铁 ≤0.3 — — ≤0.3 8 锰 ≤0.1 — — ≤0.1 9 余氯 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 10 总大肠杆菌群(个/L) ≤3 ≤3 ≤3 ≤3 表1.5-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排气筒高度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颗粒物 120mg/m3 15 m 3.5kg/h 1.0 mg/m3 20 m 5.9kg/h 30 m 23kg/h 硫酸雾 45mg/m3 15 m 1.5kg/h 1.2 mg/m3 20 m 2.6kg/h 30 m 8.8kg/h 表1.5-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污染物 级别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mg/Nm3) 硫化氢 二级(新扩改建) 0.06 二硫化碳 二级(新扩改建) 3.0 三甲胺 二级(新扩改建) 0.08 氨 二级(新扩改建) 1.5 臭气浓度 二级(新扩改建) 20(无量纲) 注:其中二甲胺属于恶臭气体,污染物排放标准可参考执行三甲胺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表1.5-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时 段 标准值(3类标准) 昼 间 65dB(A) 夜 间 55dB(A) 表1.5-8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号 控制项目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限值(mg/m3) 执行标准 1 烟尘 30 / GB13223-2011 2 SO2 100 / 3 NOX 100 / 1.6环境保护目标 经核实调查,由于分期且分地点建设后,二期工程与原环评报告位置相同,环境保护目标没有发生变化;一期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发生变化。本项目评价区域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6-1、1.6-2。 表1.6-1 本项目一期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分类 名称 方位 相对厂址中心距离 规模 功能 保护要求 大气 厂址周围 / / / /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地表水 张峪沟 WS 3.1km / 泄洪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太平湖 S 8.0km / 工业水源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 黄河 S 7.7km 3600m3/s 灌溉、供水 地下水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表1.6-2 本项目变更后二期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分类 名称 方位 距厂界最近距离 规模 功能 保护要求 大气 姚庄 SE 2.71km 300人 村庄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祁庄 S 2.48km 210人 枣一村 S 3.14km 680人 地表水 黄河 S 4.73km 3600m3/s 灌溉 供水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要求 地下水 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第29页 2工程变更情况分析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解金属锰的专业企业,公司成立于1986年,属于2009年工信部公布的“符合《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和《电解金属锰行业准入条件》企业名单公示(第四批)”。公司原有金属锰生产能力12000t/a,2006年扩建一条15000t/a电解锰生产线,2008年扩建3×15000t/a电解锰生产线,使电解锰生产能力达到72000t/a。2011年扩建120000t/a电解锰生产线,使现有电解锰生产能力达到192000t/a。2012年公司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及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在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北侧建设年产300000t电解金属锰项目。 目前,现有12000t/a生产线于1986年建设,因建设时间较早,国家环评制度未完善,当时无环评要求,后续在3×15000t/a环评时进行了评价,2008年通过中宁县建设与环保局验收审批,验收批复文号为中宁环发[2008]109号。 15000t/a生产线已通过中宁县建设与环保局的环评及验收审批,环评批复文件号为中宁建环函[2006]12号、验收批复文号为中宁环发[2008]110号。 3×15000t/a生产线已通过中卫市环境保护局的环评及验收审批,环评批复文件号为卫环函[2009]6号、验收批复文号为卫环函[2009]153号。 120000t/a电解锰生产线于2011年11月10日取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批复文号宁环审发[2011]98号,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内容进行了变更,因此对120000t/a电解金属锰生产线进行了变更环评,编制了《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120000t电解金属锰扩建项目污水处理变更环境影响补充报告》并取得了自治区环保厅的变更环评批复,于2013年通过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竣工环保验收。 300000t/a电解锰生产线于2012年12月30日取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环评批复文件号为宁环审[2012]118号。在建设过程中因对部分建设内容进行了变更,因此对300000t/a电解金属锰扩建项目进行了变更补充环评并取得了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变更环评的函(宁环审发[2015]36号),并于2016年4月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目前,300000t/a电解金属锰扩建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目前现有的电解金属锰生产能力已达到49.2万t/a。 600000t/a电解锰技改工程于2013年12月31日取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宁环审发[2013]115号。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公司投资资金紧张,同时受市场竞争影响,为了减少投资压力、避免市场竞争,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了变更,因此委托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对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进行变更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特开展此项目的变更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工作。 项目电解金属锰生产厂区的分布详见附图2。 2.1建设地点及规模 2.1.1建设地点 本项目变更前后建设地点与原环评报告及批复相同,位于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变更后,由于项目分期建设,一、二期在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的具体建设位置微有调整,一、二期工程分厂址建设,相距5.1km;其中一期建设地点位于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三纵路东侧(位于二期西南侧5.1km处),二期建设地点与原环评报告及批复相同,位于中宁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536仓库东侧,一期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拟建中。本次对一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工作,对二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项目的地理位置见附图1,项目在园区的位置见图附图2。 2.1.2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分两期建设,一期、二期均为300000t金属电解锰项目,且与原环评报告及环评批复相比,一期、二期二氧化硒和福美钠建设规模发生变化,取消二氧化锰的生产。具体产品方案变化情况见表2.1-1,变更后产品方案见表2.1-2。 表2.1-1 产品总体方案情况一览表 序号 原可研及宁经信备案[2012]43号内容 原环评及宁环审发[2012]118号内容 实际产品方案 与原环评及批复变更情况对比 1 60万t/a电解金属锰 60万t/a电解金属锰 分一期、二期两期建设,一期、二期均为30万t电解金属锰 变更 2 360万t/a二氧化锰 360万t/a二氧化锰 取消建设 变更 3 4万t/a福美钠 4万t/a福美钠 3万t/a福美钠 变更 4 6000t/a二氧化硒 6000t/a二氧化硒 3000t/a二氧化硒 变更 表2.1-2 变更后项目总体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产品产量(t/a) 产品名称 年生产天数 1 600000 金属锰 330天 2 30000 福美钠 3 3000 二氧化硒 2.2工程变更概况 2.2.1主要变更内容及原因 本项目主要变更内容见表2.2-3。 表2.2-1 本项目主要变更情况一览表 变更内容 原环评情况 变更后的情况 建设规模 原环评报告设计总生产能力60万t/a电解金属锰、360万t/a二氧化锰、4万t/a福美钠、6000t/a二氧化硒 取消360万t/a二氧化锰的生产;60万t/a电解金属锰总生产能力不变;缩减福美钠、二氧化硒的生产规模,福美钠生产规模由4万t/a减少至3万t/a、二氧化硒生产规模由6000t/a减少至3000t/a。 分期建设 原环评报告设计一次性建设,计划于2016年8月投产 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30万t/a电解金属锰、15000t/a福美钠、1500t/a二氧化硒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于2016年8月开始陆续建成投产,现已投入使用;二期30万t/a电解金属锰、15000t/a福美钠、1500t/a二氧化硒计划于2017年3月开工建设,2019年2月建成投产。 分厂址建设 原环评所有产品均在在同一厂址建设 变更后分厂址建设,二期工程位于原厂址建设,一期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原环评西南侧5.1km处。一期工程30万t/a电解金属锰工程与1.5万t/a福美钠、1500t/a二氧化硒厂址隔山水沟相邻。 电解金属锰工艺优化、生产设施变更 湿法冶金生产工艺,浆化、中转、中和和净化工段均设置于化合车间内部 原生产工艺基本一致,对部分工段进行优化,取消建设二氧化锰焙烧车间;新增浆化车间、化合车间、中和车间、中转车间以及净化车间。 碳酸锰矿预处理:破碎和球磨工序,设备为颚式破碎机和球磨机 由原环评的破碎和球磨工序通过更换设备变更为破碎和粉磨,设备变更为复合圆锥破碎机和辊磨机,增设或取消设置相关设备,破碎和粉磨工艺更为先进。 阴极板单板面积为0.05m2,阳极板单板面积为0.11m2,为保证阳极板和阴极板的充分接触,阳极板需设置两块来满足与阴极板的接触和反应,电解系统电解槽每槽阴极板为80块,阳极板为154块,因此总阴极板1440000块,阳极板720000块;阴极板和阳极板的数量设置比例为1:2 原环评处于可研阶段,设计不合理;变更后阴极板单板面积为0.33m2,阳极板单板面积0.32m2,既满足阳极板和阴极板的充分接触,也保证了项目的产能,项目变更后阳极板和阴极板数量分别为430080块和421120块,比例为1:1。 二氧化硒生产设备氧化炉加热方式 原环评采用天然气加热 变更后采用电加热。 环保工程 电解锰生产产生的粉尘治理 设置19台布袋除尘器,主要用于破碎和球磨工序;原设计中配料站、粉磨站等均未设置除尘设施 实际运行中由于物料的进出、配料、储存时均会产生大量粉尘,为了减少此工段的粉尘污染,两期共建设布袋除尘器22台。其中,一期工程现状有布袋除尘器11台:破碎系统设置2套、配料站原料进出口各设置1套、粉磨工段设置3套、配料站库顶设置4套 二期工程建设布袋除尘器11台:破碎系统设置2套、配料站原料进出口各设置1套、粉磨工段设置3套、配料站库顶设置4套 化合(浸出)工序产生的硫酸雾 由64台酸雾塔进行处理后经20m排气筒(每两个酸雾塔共用一个排气筒,共32个排气筒,直径为0.4m)排放 工艺优化后增建浆化车间、化合车间、中转车间、净化车间,因分期、分厂址建设,两期各建设酸雾吸收塔26台:浆化车间各2台、化合车间各16台、中转车间各4台、净化车间各4台。 中和、电解过程中排放氨气 经换风扇换风排入大气,有电解车间10个,排气筒数目为40个(排气筒高度为20m,直径为0.4) 因分期、分厂址建设,一期、二期各建设电解车间6座、中和车间2座;中和工序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收集后进入酸雾吸收塔处理,每座车间设置4套酸雾吸收塔,两期中和车间共设置16套酸雾吸收塔,16根20m高、内径为0.9m的排气筒。 电解车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氨气采用集气罩+轴流风机排出车间外。 二氧化硒生产车间氧化炉产生的粉尘 未采取措施,无组织排放 设置1台尾气洗涤塔洗涤氧化炉产生的烟尘,并配套在尾气洗涤塔顶部安装1根直径0.2m的排气筒,排气口高度15m。 福美钠生产线废气 反应废气:建设一套碱液喷淋装置吸收后通过20m高的排气筒排入大气;产品包装区未设置废气处理措施 福美钠反应废气:设置一套碱液尾气吸收装置,经两根15m高、直径0.6m的排气筒排放; 产品包装区:设置一套碱液尾气吸收装置,经两根15m高、直径0.65m的排气筒排放; 溶碱区:设置一套碱液尾气吸收装置,经两根15m高、直径0.45m的排气筒排放。 原料堆场 设置碳酸锰矿和二氧化锰原料堆场,面积为119250 m2。边界设置8m高的防风围墙,不设顶棚 取消二氧化锰原料堆场的建设;一期工程现有原料堆场,有全封闭式原料库1座。用于碳酸锰矿的中转堆存,单层,面积为26208m2。采用密闭式料棚,设顶棚;料仓可储存10万t碳酸锰矿石;二期工程建设原料堆场,并建设全封闭式原料库1座。用于碳酸锰矿的中转堆存,单层,面积为26208m2。采用密闭式料棚,设顶棚;料仓可储存10万t碳酸锰矿石。 含铬废水处理 10个,20m3/h,处理工艺采用化学还原加膜分离工艺 一期工程:现状为设16座52m3室内含铬废水收集池,2座400m3室外含铬废水收集池,含铬废水经收集后由1km长的含铬废水管网输送至一期工程西侧3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含铬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二期工程:设置16座52m3室内含铬废水收集池;2座400m3室外含铬废水收集池,设置含铬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含铬废水处理工艺不变仍为“化学还原+膜分离”处理工艺,处理后进入含锰等综合性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含铬废水处规模为5470m3/d。 含锰等综合性废水处理 2个,240m3/h,处理工艺采用气浮预处+IMF超滤膜+二级反渗透膜技术 一期工程:现状为设置16座52m3室内含锰废水收集池、2座300m3含锰废水收集池和2座400m3含锰废水收集池,含锰等综合性废水经1.2km长的含锰等综合废水管网输送至项目含锰废水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二期工程:设置16座52m3室外含锰废水收集池、2座300m3含锰废水收集池和2座400m3含锰废水收集池,厂区设置含锰等综合性废水设施,变更后处理工艺为“气浮预处理+浸没式超滤(IMF)膜+二级反渗透”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废水作为化合制液(氨水制备)用水,冲洗地面和冲槽用水,含锰等综合性废水处理规模为6770m3/d。 生活污水 2个,15m3/h,处理工艺采用MBR生物膜法 一期工程:现状为1套,采用“预处理+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300m3/d; 二期工程:1套,采用“预处理+MBR(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300m3/d 事故水池 事故池建于液氨罐区附近,10000m3 因分期、分厂址建设,一期工程现状为设置电解锰厂区建设事故水池一座,容积4000m3;一期工程福美钠、二氧化硒厂区建设事故水池一座,事故水池容积630m3;二期工程建设事故水池一座,容积4000m3 初期雨水池 容积为30000m3 因分期、分厂址建设,变更后一期工程现状为电解锰厂区建设初期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