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须掌握的方程式及基础知识点练习
第一章 卤素
1、 氯气与钠反应
2、 氯气与铜反应
3、 氯气与氢气混合光照
4、 氯气与磷反应
5、 氯气使有色布条褪色
6、 次氯酸分解
7、 漂白粉制取
8、 漂白粉久置失效
9、 实验室制氯气(二氧化锰法)
10、 氯化钠、二氧化锰复合法制氯气 NaCl+ H2SO4 +MnO2 =
11、 实验室制氯气(氯酸钾法) HCl+ KClO3 =
12、 实验室制氯气(高锰酸钾法) HCl+ KMnO4=
13、 实验室制氯气(次氯酸盐法) HCl+ NaClO =
14、 工业制氯气:
15、 实验室制氯气中尾气的吸收
16、 实验室制氯化氢(微热)
17、 实验室制氯化氢(强热)
18、 氯离子检验(离子方程式、注明颜色)
19、 溴离子检验(离子方程式、注明颜色)
20、 碘离子检验(离子方程式、注明颜色)
21、 氟气和氢气的化合(注明条件)
22、 溴气和氢气的化合(注明条件)
23、 碘和氢气的化合(注明条件)
24、 氟气溶于水
25、 溴化氢的制取 NaBr+
26、 照相底片成像原理
第二章 摩尔 反应热
1、 物质的量是衡量 的物理量
2、 摩尔是
3、 阿伏加德罗常数(概念)―
4、 摩尔质量是指
5、 标准状况是指
6、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含义是
8、 气体摩尔质量= ×气体摩尔体积
9、 物质的量浓度(C)= =
10、 吸热反应――
11、 放热反应――
12、 反应热――
13、 反应热通常是以 来衡量的。
14、 一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千焦的热量,请写出该热化学方程式:
第三章 硫 硫酸
1、 硫与铜的反应
2、 硫与铁的反应
3、 硫与氢气的反应
4、 硫与氧气的反应
5、 硫化氢的完全燃烧
6、 硫化氢的不完全燃烧
7、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8、 硫化氢与氯气的反应
9、 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
10、 二氧化硫溶于水
11、 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
12、 二氧化硫通入氯水
13、 二氧化硫通入溴水
14、 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的原因:
15、 硫酸工业制法的名称 。
16、 煅烧黄铁矿: 设备:
17、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 设备:
18、 三氧化硫的吸收: 设备: ,吸收剂:
19、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20、 浓硫酸与碳的反应
21、 熟石膏: 生石膏: 皓钒: 钡餐:
22、 明矾: 绿钒: 胆钒(蓝钒): 芒硝:
23、 明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质量最大量:
24、 明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物质的量最大量:
第四章 碱金属
1、 钠露置空气中变暗
2、 钠的燃烧
3、 钠与硫混合爆炸
4、 钠投入水中
5、 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6、 氧化钠溶于水
7、 过氧化钠溶于水
8、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9、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10、 碳酸氢钠与强酸的反应(离子式)
11、 碳酸氢钠与强碱的反应(离子式)
12、 足量碳酸氢钠溶于石灰水(离子式)
13、 少量碳酸氢钠溶于石灰水(离子式)
14、 焰色反应的操作
15、 钠的颜色: 钾的焰色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
1、 原子是由 构成的。
2、 核电荷数=核内 =核外 =原子
3、 质量数= +
4、 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由 到 ,由离核近到离核远依次填充,每层最多容纳电子 个。
5、 元素周期律是指:
6、 而门捷列夫当年提出的元素周期律是:
7、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8、 要合成新农药要到周期表的 区域研究该区域的元素化合物;
要寻找新型半导体材料要到周期表的 附近去找;
要合成新型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要到周期表的 找。
9、 周期数=
10、 族的序数=原子的 =元素的 =8-
11、 化学键是指
12、 离子键是指
13、 共价键是指
14、 写出下列物质电子式:
氯化镁: 氧化钠: 过氧化钠:
氯化铵: 氢气: 氯气:
氮气: 水: 二氧化碳:
15、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溴化钙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氮化镁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氢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
16、 填写下列常见键角:
水分子 二氧化碳 白磷 金刚石 石墨
甲烷 四氯化碳 乙烯 乙炔 苯环
17、 极性键: 如:
18、 非极性键: 如:
19、 两个原子间形成的键的键长越 ,则键能越 ,分子越稳定。
20、 两个氢原之间,通过形成H-H键而形成H2分子时,需要 能量。
21、 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吸引着 个氯离子;而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铯离子吸引着 个氯离子,所以说,所有离子晶体,以及如SiO2、SiC之类的原子晶体,其化学式都不是真正的分子式,而是一个比例式而已。
22、 分子间作用力又叫 。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仅仅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与形成分子的键能无关。在 晶体、 晶体、 晶体、 晶体这四类晶体中,晶体熔化时,唯一不破坏键能的是 晶体。
23、 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物质,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 ,熔沸点 。
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中,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 ,熔沸点 。
24、 熔沸点比较:(填上“>”或“<”号)
Na Mg Al 、 NaCl KCl CsCl 、
HF HCl HBr HI 、 石墨 金刚石 SiC Si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第六章 氮和磷
1、 氮气跟氢气的反应
2、 氮气跟氧气的反应
3、 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
4、 二氧化氮溶于水
5、 二氧化氮的二聚(标明各物质颜色及吸、放热情况)
6、 镁在氮气中燃烧:
7、 氮化镁溶于水:
8、 氮的固定指的是:
9、 氨水的电离
10、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
11、 氨气的催化氧化
12、 氯化铵分解:
13、 碳酸氢铵分解:
14、 实验室制氨气: Ca(OH)2 +
15、 硝酸分解:
16、 一氧化氮与氧气完全溶于水:
17、 二氧化氮与氧气完全溶于水:
18、 铜与浓硝酸反应(离子方程):
19、 铜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
20、 少量铁与稀硝酸反应:
21、 大量铁与稀硝酸反应:
22、 浓硝酸与碳的反应:
23、 浓硝酸与磷的反应:
24、 实验室制硝酸:
25、 工业制硝酸的主要设备名称: ,所得硝酸应该用 或 干燥。
26、 工业制硝酸中氢氧化钠处理尾气:
27、 五氧化二磷溶于冷水:
28、 五氧化二磷溶于热水:
29、 用磷矿石制磷酸:
30、 H2PO4-与PO43-不能共存:
31、 王水的成分:
第七章 硅
1、 硅的燃烧
2、 制粗硅
3、 制碳化硅
4、 硅与氢氧化钠溶液
5、 二氧化硅高温下与氧化钙反应
6、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
7、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
8、 二氧化硅高温下与碳酸钠
9、 硅酸钠制硅酸
10、 比较大小:CO2键能 SiO2 键能、CO2熔沸点 SiO2熔沸点
11、 制水泥的原料:
12、 制玻璃的原料:
第八章
1.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2. 镁与空气中的三种成分反应(反应类型)
(1)
(2)
(3)
3. 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
4. 煅烧菱镁矿
5. 氧化镁与水化合
6. 氧化铝与盐酸(离子方程)
7. 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
8. 硫酸铝与氨水
9. 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 氢氧化铝与盐酸
11. 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2. 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NaOH中现象:
13. 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AlCl3中现象:
14. 暂时硬度的除去(1)
(2)
14.长时间加热含镁离子的暂时硬水
15.离子交换法软化硬水 NaR + Ca2+ =
第九章 铁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铁与硫
3.铁与氯气
4.红热的铁与水蒸气
5.用铁湿法制铜(离子方程)
6.氧化亚铁与盐酸
7.氧化铁与盐酸
8.四氧化三铁与盐酸
9.硫酸亚铁与氨水(沉淀颜色)
10.将上述沉淀置露空气中(产物颜色)
11.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12.铜与氯化铁溶液
13.氯化亚铁中通氯气(离子方程)
14.三价铁遇硫氰化钾
15.赤铁矿炼铁
16.炼钢时
①铁被氧化
②降碳
③调硅
④脱氧
高炉气主要成分为:
炼铁原理:事实上是
炼钢原理:事实上是
第十章
1.烃的燃烧通式(CxHy)
2.实验室制甲烷
3.实验室制乙烯
4.制乙烯时温度过低的副反应
5.实验室制乙炔
6.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四历程(反应类型、产物常温时聚集状态)
7.甲烷高温下分解
8.乙烯与溴水(标明反应类型)
9.乙烯与氢气
10.乙烯与氯化氢
11.聚乙烯的生成(反应类型)
12.1,3丁二烯与溴的1,2加成
13.1,3丁二烯与溴的1,4加成
14.1,3丁二烯与溴的完全加成
15.聚异戍二烯的生成
16.乙炔使溴水褪色(反应类型)
17.乙炔与氢气
18.乙炔制聚氯乙烯的两步
19.苯制溴苯(反应类型)及提纯
20.苯制硝基酸(反应类型)
21.苯制苯磺酸(反应类型)
22.苯制环己烷(反应类型)
23.甲苯制三硝基甲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