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克与千克》.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92435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克与千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克与千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克与千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克与千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人教二年级《克与千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杨村学校 李书叶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生活中虽然接触过质量单位,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茫然。根据这一特点,本设计从生活情境入手,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感受1克和1千克这两个质量的实际“大小”,从而使学生正确掌握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1在生活情境中感悟“克”和“千克”的存在形式,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 课前布置学生分别准备重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四样物品,让学生深入生活,到超市进行调查。在选择、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

2、量,拓宽了学生学习、体验的空间,拉近了“克”“千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而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 2 在活动中建构“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培养测量意识。 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质量实际有多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克和千克,感受1克和1千克质量的轻重,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使学生充分享受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成功喜悦。同时通过对天平和秤的认识,使学生体验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一枚2分硬币一支笔一块橡皮两袋

3、重500克的盐、一袋重1千克的面条等实物 学生准备一枚2分硬币分别重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四样物品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生活中虽然接触过质量单位,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茫然。根据这一特点,本设计从生活情境入手,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感受1克和1千克这两个质量的实际“大小”,从而使学生正确掌握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1在生活情境中感悟“克”和“千克”的存在形式,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 课前布置学生分别准备重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四样物品,让学生深入生活,到

4、超市进行调查。在选择、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拓宽了学生学习、体验的空间,拉近了“克”“千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了解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而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 3 在活动中建构“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培养测量意识。 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质量实际有多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克和千克,感受1克和1千克质量的轻重,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使学生充分享受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成功喜悦。同时通过对天平和秤的认识,使学生体验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

5、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天平一枚2分硬币一支笔一块橡皮两袋重500克的盐、一袋重1千克的面条等实物 学生准备一枚2分硬币分别重50克、100克、500克、1千克的四样物品 。5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

6、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一些?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准

7、备的东西展示。2、克的认识。(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3)将一个2分硬币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硬币重多少克?板书:克(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3、千克的认识。(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3)

8、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5)板书:1000克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板书1000克=1千克齐读:1000克=1千克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教材105页第2题。2、完成教材第105页第3题。3、完成教材第105页第4题。4、完成教材第105页第5题。【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千克和克的认识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做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1000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

9、计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乐趣。注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独立获取只是的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杨村学校 李书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

10、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教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学生1:23=6(元) 6+7=13(元) 学生2:237=13(元) 生3:723=13(元) 教师: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

11、很好。 教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二 ,新授(一)乘加问题。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237 723 学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教师:723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2:虽然7在前面,但也要先算23=6(元)再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一共花了13元。教师小结: 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三位同学的想法,请你认真观察,动脑筋想一想,这三种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

12、种做法表面有所不同,但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元?都要先计算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与一包饼干的钱数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要求总钱数,你们发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了吗? 教师: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计算哪一步呢? 学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了小红出游准备午餐的价钱,现在你想不想为自己的出游准备午餐呢?任选2种食物试着买一买,数量不限,想想该怎样列式?学生汇报,一个同学说他列的式子。 教师:快结合这幅图猜猜这位同学想买什么?这个综合算式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乘法有加法,我们应该先算哪一步呢?

13、学生: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二)乘减问题。 教师:相信同学们也计算出了自己买东西要花多少钱了吧,小明也准备了午餐,但是小明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助他吗? 教师: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来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难,小明带了20元,想买4个面包,他想请大家帮他算算,他还能剩多少钱呢?你们会列示吗?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2044=4(元)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先算买4个面包用去多少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减去用去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教师:你的思路真清楚,那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先算44=16,也就是4个面包用去16元,再用小明带的20元

14、钱减去用去的16元就是剩下的钱数。 教师:同学们你是这样想的吗?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么快就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刚才我们通过为春游准备午餐,一起认识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现在请大家再来看看这些综合算式,(出示)想一想像这样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应该先记算哪一步呢? 学生: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三)除加、除减问题。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做几组小练习,看看谁学得最好,请你观察这个综合算式,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最后口算出结果。28-63=59-40=5494=20+486= 教师:通过3、4题我们知道了像这种有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的综合算式,我们要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加法或减法。(找2个同学说)。 教师:那么通过我们上面的学习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或减法,又有乘法或除法时,我们应该按着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吗? 学生:在算式中,有加减或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板书) 三、练习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64+4=2537=7284=20639=2.当小老师,判断,并改错。6+93=555+5=6932=124884=2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老师相信只要你在课堂上积极开动脑筋,你就会越来越聪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