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中石兽学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91629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中石兽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案 校训:自强不息课题 河中石兽 班级 姓名 主备人:王先洪 审核人: 审批人: 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教学方法:回顾讲过的两篇文言文,熟悉积累的实词虚词的用法。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自主尝试1走进纪昀及其作品。纪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清代文学家。直隶献县(河北献县)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份,卒于嘉

2、庆十年(1805年)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是中国的大文豪之一,文采超过他的人屈指可数。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三十一岁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代表著作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和聊斋志异一样有着重要影响的文言小说集。由于纪昀当时特殊的身份,加之为人通达、学识渊博而诙谐,另外他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追录见闻、忆及即书”(滦阳消夏录序)的写实手法,所以艺术风格独特。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约40万字。包括滦

3、阳消夏录6卷、如是我闻4卷、槐西杂志4卷、姑妄听之4卷、滦阳续录6卷。小说涉及的社会生活领域,从文人学士、妓女乞丐,到三教九流、花妖狐魅,几乎无所不包。书中有些怪异奇谲的故事,虽然充满了因果报应、祸福天定的迷信思想和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也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清中叶的某些人生实相,并触及到当时某些社会弊端,不仅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而且表现了一定的进步思想倾向。2熟读课文两遍。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河干 圮于河 棹数小舟 曳铁钯 木杮湮于沙上 啮沙为坎穴 转转不已 溯流逆上 可据理臆断欤4解释加点的字临河干 圮于河 竟不可得 棹数小舟曳铁钯 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 湮于沙上不亦颠乎 啮沙为坎穴

4、 溯流逆上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可据理臆断欤二、互动探究1检查自主尝试完成情况。2自主疏通文意并质疑答疑。3理清文章思路,探究下列问题。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填写下表,理清文章内容。寻找经过人物寻找的地点 结果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到上游找,结果找到

5、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讲学家是一个虽一知半解但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的人。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为我们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示例:遇到问题要具体考虑,不能想当然。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如“拔苗助长”

6、,那人只知道拔苗助小苗快长,却不知道违背生长规律。结果闹出了笑话。三、反馈检测1翻译句子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5题。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人名,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人名,秦国将领)闻之,纵奇兵,佯败走,

7、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注释】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难:驳倒。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使:假使。赵:赵国。易置:撤换。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绝:截断。坑(kng):活埋。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以天下莫能当 ( ) (2)括母问奢其故 ( )(3)赵括既代廉颇 ( ) (4)悉更约束 ( )2.翻译下面句子。(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译文: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译文: 3赵奢认为儿子赵

8、括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他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请选用原文回答。答: 4读了这则短文,你认为赵括战死、赵军惨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 5. 从这则短文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答: 附【译文】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比得上他的。(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但赵括把它说得很轻易。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撤换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

9、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截断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杀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译文沧州的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往下流去了。于是划几条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后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懂得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而沉重,沙的性

10、质松软而浮动,石头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沿着河去寻找两只石兽,不是很荒唐的一件事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句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是水流反冲的力量,必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石面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再转。不停翻转,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表面现

11、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1.(1)认为(2)原因,缘故(3)已经(4)改变,更改2.(1)(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2)假使赵国不让赵括担任将军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3.赵奢认为儿子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从“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4.根本原因是赵括虽然善于谈论一些用兵打仗的理论知识,却没有实际的带兵打仗的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实际作战。5.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 4 实践自然递进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