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年级安全救护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育者的职责,在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习简单的安全自救方法, 对每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目的是希望孩子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同时也为家庭、为父母争光。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差不多有12年时间在学校里度过,约占人生六分之一的时间。如今的在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走出家门跨进校门,人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父母的心时刻维系着子女,牵挂着他们的安全,总希望他们在学校安安全全地读书。因此,作为学生,为了自身的幸福,也为了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人人都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健康和生命,时刻牢记“安全”两个字。特制定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二、基本情况:
孩子们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学习积极性高,能听老师的话。但也有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卫生习惯差。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活泼好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常识缺乏,危险几率远远大于高年级的学生,因此安全教育任务更加繁重。
三、教学目标及基本要点:
1、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3、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获得安全救护的相关知识。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升旗、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多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
5、抓好两操的教育。
6、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五、具体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2
上学和放学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3
认识交通标志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4
认识简单的危
险标志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5
乘车的安全
1、通过对乘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陆地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对交通安全应急常识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学会自救、互救,以及应对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6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7
家庭用电的“三不能”和“三不要”
1、知识目标: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按安全用电的要求去做。
3、德育目标: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并向其他人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8
用电知识的“二知道”、“二不”、“一定期”
9
触电的救护
10
食物中毒的防和治
1、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中毒。
2、使学生认识食物中毒的危害及知道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11
生吃瓜果要卫生
1、 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2、 教育学生生吃瓜果要注意卫生。
12
当心蔬菜中毒
1、 了解蔬菜水果对人体的重要意义。
2、 学习如何来吃蔬菜,特别小心蔬菜中毒。
13
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1、认识生活中常见变质食物的特征。
2、懂得变质的食物不能吃的原因。
14
鉴别食物的鲜洁
1、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时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2、能鉴别食物的鲜洁。
15
饮食卫生安全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如” 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6
用火安全
1、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灭火设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学会本领,化险为夷。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培养应变能力。3、学会背诵《儿童防火歌》
17
用火安全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2、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18
用火安全
通过本节活动课使学生体验逃生过程,增强逃生意识。
19
学会自我保护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