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轵城实验中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教师厅20143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教师厅函2014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55号)等文件要求,依托济源市教育局及中国教师研修网,在2014年全员信息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参加2015年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同时以本项目为契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能力,建立起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特制定本方案。一、研修目标1.参训教师确定自己已有的信息
2、技术基础能力,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2.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选择和应用能够为自身工作学习带来便捷和更高效率的信息化工具,使得教师工作事半功倍。3.通过成果研磨,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领域)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做中学,制作自己的学科(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和微课,在此过程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4.在项目组专家及市县名师和教研员的引领下,通过网络和实践测评,促使参训学员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5、在培训过程生成一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生成性资源。通过各项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
3、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同时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二、参训对象 55岁以下全体教师三、培训内容1.分层研修任务包本项目网络研修共设5个阶段,为满足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参训教师的学习需求,项目组设计了三组不同类型的任务包:初级任务 面向刚开始尝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教师群体,运用工具对进行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某一节课的教学课件及教学案例,使他们能恰当地选择并运用信息资源,优化教学效果。中级任务 面向已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经验的教师群体,运用工具进行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某一节课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的设计及教学案例或说课视频,使他们能从单元的视角
4、,给出整体架构,并选择其中的一节课,运用电子白板“画龙点睛”地加以实施。高级任务面向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教师群体,用工具进行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某一节课供学生自学的助学微课及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帮助教师达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性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们能够合理使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微型课件等技术资源,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综合素质。2.混合研修任务及活动1)中小学教师模块(由研修网课程专家引领)混合研修任务及活动(由研修网学科导师团队与本地指导团队引领)线上任务作业要求线下校本应用实践活动组织安排与预期成果第一阶段确定基础能力选学网络课程(必修5学时)
5、参训教师熟悉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师德、心理、法制等网络课程。开展“如何做互联网+时代的好教师”线下交流研讨活动;校组坊研修:开展“如何做互联网+时代的好教师”等线下交流研讨活动。第二阶段选择工具技术教学设计应用(必修14学时;作业3选1)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基本技能。【初级】运用工具,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一节课的教学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某一节课的教学课件,注明本节课应用信息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工具使用情况等。校组坊研修(推选作品):请各校学科坊组织线下交流活动,对本坊教师在本阶段完成的线上作业进行研讨点评,推选拟重点
6、研磨的“种子作品”。【中级】运用工具,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一节课的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的设计。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某一节课运用电子白板教学的设计,注明本节课设计思路和白板使用情况等。【高级】运用工具,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一节课的助学微课。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实际教学中下一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并提交其中某一节课供学生自学的助学微课,注明微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工具使用情况等。第三阶段运用工具技术改进课堂教学(必修14学时;作业3选1)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培养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课堂教学的意识,掌握相关方法。【初级】
7、分享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或进行听课应用第二阶段的教学课件,实施课堂教学,分享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或对本课进行听同伴课,提交听课记录,并说明如何改进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教学的思路。校级坊研修(研磨优品):请各校组织线下课例观摩活动,对各学科坊推选的“种子作品”课堂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对本校所有参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观摩点评),推选本校“优品”。【中级】分享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案例或进行说课。应用第二阶段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分享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或对本课进行说课,提交说课视频或说课稿,说明本节课如何运用电子白板助力课堂有效教学的。【高级】分享应用技术改
8、变学习方式案例或进行评课。应用第二阶段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分享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或对本课进行评课,提交一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说明设计思路、实施效果、技术应用等方面。第四阶段应用工具技术提升评价水平(必修12学时)学习相关课程,参与活动,完成作业(成果),掌握运用分析软件,进行单元教学分析的技能。设计一份单元测试卷并运用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结合上一阶段课堂教学,设计本单元的单元测试卷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如测验成绩平均分、分数段分布、知识点掌握情况分布图表等,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区域坊研修(展评精品):研修网项目组联合各项目区域工作坊,组织精品展示活动,对各校推选的“优品”案例
9、进行展示点评,推选本区域信息技术应用“精品”成果(优质课件、微课、教学反思课例、互联网+时代好教师案例集等)。四、研修方式1.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本次培训主要采取网络研修、线下集中研修与校本研修相整合的方式,引导教师基于实际教学情境,结合学校校本研修工作,将网络远程学习和自身工作实践相结合,在此过程中,还将混合运用骨干集中面授、远程集中答疑、区域协同研修等多种培训方式,鼓励教师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改进、在交流中提升。2.成绩考核与成果生成相结合。为提高不同参训群体的积极性,本项目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学校采取不同的绩效激励方式。全体学员通过在网络平台可完成基本的学习考核;在此基础上,项目组
10、还通过组织“携手研修,精彩绽放”学科研修活动,研磨筛选推出精品研修成果。五、保障措施(一)成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组 长:郑传军副组长:刘战和 代建功成 员:曹佩贤 赵亚平 张 莉 马德生 张海霞 刘延宾(二)经费保障。最大限度上保障硬件到位,尽量确保人手一台电脑,同时在学校公用经费5%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并持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建立以工作坊为单元的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推动培训的常态化。(三)制度保障。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
11、标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计入教师继续教育五年一周期360学时之中,形成教师积极参加能力培训和应用实践的激励机制。(四)技术支持。安排师训专干对培训进行全程指导。(五)绩效保障。建立提升工程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学习、教学行为改变、信息技术应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网络数据和实地检查,对各教研组培训开展情况及实效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监测结果,对在提升工程中实施较好的单位予以奖补。六、活动安排(一)整合管理层学习的资源,开好动员会,让每个学员都积极投入学习中来;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讲解学习基本操作,明确各阶段的培训任务。(二)步步引领,根据每个阶段
12、的两个任务包设置,建议每个教研组大部分选择同样的任务包,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做好引领,并建立学校竞争机制。(三)依托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和各项评选活动,搭建平台,层层选拔,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在不断听课、磨课过程中涌现出来,搜集整理一批高质量的教学设计、课件、微型课实录、课堂实录,丰富资源库,培养更多的能打硬仗的名师;(四)利用此次活动在全校教师中掀起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设计、优秀电子试卷评选活动,同时培养起一批微课制作教师,让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我所用。七、预期成果(一)至少创建12个特色工作坊;(二)培养12名信息技术骨干,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三)培养56名微课制作高手;(四)制作4050个高质量的微课程;(五)搜集整理教师们上传的优秀教学设计和课件,充实学校的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