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乡歌第二课时类别:小学语文 编号: 教学内容:水乡歌第二课时设计理念:水乡歌是一首清新优美的诗歌,采用问答的形式,排比的手法,依循“水多船多歌多”的顺序,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歌声回荡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展现了水乡的兴旺景象,歌颂了水乡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文字优美,形式整齐,节奏流畅,感情丰富,画面感很强,其语言简洁干练,明白如话,内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水乡画面,较强的生活气息,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以其特有的魅力撩拨学生的心弦,引领他们去感悟生活的意义,感受文字的表现力。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创设情境
2、,调动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使其真正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引导学生读懂诗歌,读美诗歌,并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让学生乐于表达自己,抒发情怀,在感受、欣赏、创造美的过程中,获得自主阅读的乐趣、学习智慧的启迪和内心情感的升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发展语言,学会运用。重点难点: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朗读感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二、创设
3、情境,经验碰撞1(播放音乐)美妙的音乐能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聆听着优雅的音乐,再次走进风光秀丽的水乡看一看。(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画面:绿水清波、荷塘夕阳)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会想到些什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3刚才我们欣赏了水乡的美景,如果大家仔细读读课文,就会发现水乡还会给你留下另一番感受,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吧。(学生自读)4读了课文,你觉得水乡和其它地方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水多、船多、歌多)5是呀,水乡美就美在这儿的水多、船多、歌多。让我们再来仔细欣赏一下课文,把你认为最美的、最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设计意图】教
4、师巧妙凭借婉约的音乐、秀丽的风景画面,激发起学生对江南水乡的感受和体悟,接着留给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感受,为下面的有效阅读打下基础。学生的语言非常丰富:我看到水里开满了粉红粉红的荷花,江南就像一个柔美的姑娘;我看到夕阳西下时江南的景色是那么迷人,都让我陶醉了他们甚至搬出了学过的识字词串以及“忆江南”、“江南可采莲”等诗句。在学生“词穷”时,安排欣赏课文,这是一种碰撞,是学生的经验世界与诗文意境的碰撞,在引导学生自主读的过程中激起探究的兴趣和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热情。三、精读品味,自主探究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1)来到水乡就让我们先去看看那儿的水吧。(指名读第一小节)(2)
5、你觉得水乡的水怎么样?(多、清、美)(3)你从哪些字词看出水乡的水很多?(千、万、一个连一个、处处)(4)你能通过朗读向大家展示水乡的水多吗?(指导朗读、评价) 根据学生朗读中的亮点,进行点拨:“千条渠,万条河。”千条渠万条河是诗人一条条数出来的吗?这里是说水乡的渠,水乡的河多得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池塘一个连一个。”通过画面,让学生感受池塘相连的盛况。(5)(观察画面)看,这就是水乡的水,试着用一个词形容一下?(清清的、蓝蓝的、碧澄澄的、蓝湛湛的、清澈见底) 水乡的水不仅多而且很清很美,你们又能从第一小节哪一句读出来呢?(处处绿水荡清波。)谁能美美地读一读?(指导读出水乡水美)
6、荡得再远一些、轻一些,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6)水乡的水清澈荡漾,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是美极了!如果你就站在水乡的湖边,池塘边,你们眼前会看到什么?此时,你又最想做些什么?(想象说话)(7)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读第一节。(8)配上动作再读第一节。(9)分角色读(男同学读问句,女同学读答句)(10)小结学法:首先边读边想象,找出能体现水乡水多的词语,再美美地读课文,读出水乡的水多水美。第二、三两小节和第一节很相似,请同学们用我们总结的学习方法和同桌一起学习。【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
7、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教学时,通过第一小节的重点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水乡水多,想像说话的训练,在培养能力的同时把学生带入水乡意境,让孩子在自身的体验中获得朗读的快乐,更感悟到了对水乡水的深深喜爱之情。最后总结学法,为由扶到放,学好后面两小节做好准备。2自主学习第二、三小节。(1)出示自学要求:认真读读第二、三小节,画出描写船多、歌多的词语;跟同桌交流交流,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跟同桌一起读一读,看怎样就能读出船多、歌多。 (2)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点拨。(3)交流汇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吧。(出示第二小节)从哪些字词看出船很多?(千、万、片片、
8、飘满)水乡的水上有船。(简笔画清波、帆船。)一两只够吗?怎样才是飘满啊?我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好吗?(学生上黑板粘贴课前折好的帆船,教师添画空中白云。)大家快看,远远望去水天相接,都分不清哪些是白帆,哪些是云朵了。这个景象让大家想起了课文中的哪句话?(白帆片片像云朵)进一步启发想象,白帆到底什么地方像云朵呢?(白色;多;被风吹着轻轻地飘)哪个小组能读好这一小节,咱们比比赛。(指导朗读)分角色读。(女同学读问句,男同学读答句)【设计意图】感悟体验是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主要学习形式,它是学生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后才能获得的。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
9、分地朗读、想象、感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生动的画面,以此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语言的悟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添画填补湖、河上的空白,满足了学生的好动、好幻想的天性,空白留给学生的是动手实践的天地,是学生想象创新的空间,同时又促使学生再次进入文本,研究文本,并拓展文本,“白帆片片像云朵”的理解寓于此情景中,自然明白晓畅。展开想象:水乡这么多的船都在干什么呢?(捕鱼、捉虾、采菱)是呀,水乡不但风景优美,吸引着游人去参观游览,而且水乡物产丰富,人也勤劳,所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听,水乡人高兴地唱起了歌。(欣赏歌曲太湖美,课件播放水乡丰收的景象)(出示第三小节)你明白了什么?引导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
10、的吗?讨论理解:装满一箩又一箩(我们平时用箩筐来装什么?课文中说是装什么?歌真能装进箩吗?人们心情怎样?会唱什么歌?交流收集的歌颂水乡幸福生活的诗歌、歌曲。)就让我们用快乐的、赞美的心情再来读第三小节。(指名读,评价,齐读)【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鼓励学生在读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交流中又营造了“歌多”的氛围,领悟了“装歌”的内涵,同时也是对水乡人民喜获丰收情感的体验,对水乡人民美满生活的感受。3水乡的水静静地流着,水乡的船轻轻地飘在水上,水乡的歌令人陶醉。让我们捧起书,再细细地品味水乡的迷人风光吧。(配乐美读)4尝试背诵诗段或全诗。
11、四、模仿表达,拓展延伸1水乡很美,其实我们的家乡连云港也很美,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过?(多媒体播放录像)2我们的家乡是不是很美?那就请小朋友模仿水乡歌里的句式,也给我们的家乡编一首歌好吗?(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仿编诗歌: 家乡歌家 乡 什 么 多?多。千,万,。3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朗读自编的家乡歌。4布置作业:给自编的家乡歌配上优美的图画,制作成介绍家乡的明信片。【设计意图】当小诗人练习说话,不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运用了所学语言,从而使学生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培养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同时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育。教
12、学反思一、创设情境,品读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诗文要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本课教学积极创设变化的情境,在灵动的音乐声中,动感的画面中,教师优美的语言中让学生的心灵与诗歌亲密接触,感受水乡的景美、人乐和诗人的情深,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个性和张力。通过范读、个别读、想象读、比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表演读等形式丰富的阅读,让学生入情入境,由境生情,将朗读和理解词句融于一体,实现对文本的有效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品词悟句,逐步引导学生感受水乡秀美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
13、活。二、合理引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教材,面对我们的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语文教师的任务也绝不限于向学生讲解课文,更重要的是指点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本课将“水多”作为重点学习,先领着学生找词语、说感受、品文字,继而总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再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船多”歌多”这两个小节。对于低年级学生,这种半扶半放的学法有力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生在充分的朗读想象、交流感悟中形成了具体生动的画面,感受到水乡的美景和浓情,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掌
14、握了自主阅读的方法,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三、注重体验,想象拓展 “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又一个重要教育理念,要让学生的心灵走进课文、走进生活,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欣赏、体味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语言美、人文美,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培养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这一课便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顺应低年级学生发展特点,整合了音效、画面等艺术资源,师生互动的情境资源,创设角色担当、动手作画、探究质疑,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理解和创新。同时体验又激活了已有经验,产生新的经验,本课最后仿照所学诗歌的形式,夸夸自己的家乡,鼓励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既渗透了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5、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在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可以充分释放学生的探究潜能。这种延续的探究活动源于文本又超越了文本,激活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文以情动人,情动而辞发”,阅读文本首先是触摸语言,通过语言体验感情,达到“披文以入情”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得到开启。正如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的:“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状态,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才是我们为师者的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