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期中考试考点.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63654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考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期中考试考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期中考试重要考点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其基本属性是价值(无差别的劳动)和使用价值(满足某种需要)。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标价、观念上的货币)和流通手段(现场交换的媒介、现实的货币);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①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4、正确的金钱观 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5、常用的信用工具是:信用卡、支票 信用卡(分银行信用卡和其他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增加消费安全、方便购物消费。 6、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目前人民币升值(换得的美元相对多),外币汇率跌落,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出口,外汇储备相对减少,但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也利于人才出国学习。 7、各种因素对商品的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A供不应求→争相购买→价格上升→物以稀为贵→卖方市场; B供过于求→持币待购→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买方市场。 8、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各商品价格不同的根本原因其价值量不同,是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错误)因为 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9、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近几年电子产品的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这一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多次的平均数)。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1、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12、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③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反之亦然。 ④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价格上涨会扩大生产,价格下跌会缩小规模,减少生产。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3、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①居民的收入(a当前收入、b未来预期收入、c人们收入差距)②物价总体水平(购买力问题)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解决的办法: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14、消费类型 消费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消费(最常见)、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三种; 消费按消费对象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消费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较低层次衣食住行)、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5、消费结构是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改善)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①通常,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②通常恩格尔系数农村>城市,说明城乡生活水平存在差距) 16、A 消费心理面面观(全面评价=一分为二的评价=从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方面评价) ①从众心理(理性从众可取,盲目从众不可取) ②求异心理(有时创新拉动生产,但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 ③攀比心理(不健康,要反对) ④求实心理(讲究实惠,根据需要) B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践行正确的原则,做理智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紧缩消费不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a、避免盲目跟风,b、避免情绪化消费,c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树立生态文明观,b、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c、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7、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消费的反作用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2)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3)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4)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5)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8、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⑴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⑵重要性(意义): 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19、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20、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1、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之所以要实行这一制度是因其适合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3、公司是依法成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主要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形式多样)、股份有限公司(等额股份)。 24、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公司要城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25、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6、就业的现状:我国的就业问题比较严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对党和政府来说:①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就业总量。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对劳动者来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①自主择业观(自身条件),②竞争就业观(凭素质参与市场竞争),③职业平等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④多种方式就业观(形式多样化)。 28、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 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9、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三个角度:国家、劳动者个人、企业) (1)劳动者 ①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②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③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2)企业:强化企业经营者素质,提高职业道德,自觉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国家:加强有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0、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①存款业务(基础业务)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营利主源)③结算业务(收取一定服务费用) 31、A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风险较低,收益不高) B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是股份凭证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 C债券——稳健的投资(债券是债务凭证,注意三种债券的比较) D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途径(规避风险、补偿损失) 总之,投资时要考虑:风险性、收益率、分散性、合法性等。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