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观念建立 丰富体验过程-毫米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页例1。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度量。2、通过系列活动积累用标准单位进行估测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表象,培养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合作培养策略分享与数学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毫米并建立1毫米、5毫米的表象。2、通过系列数学活动积累用标准单位进行估测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难点: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并能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一、温故引新1、旧知引入。(1)描出1厘米长的线段。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测量,也认识
2、了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师:1米有多长?能比划一下吗?1厘米呢?师:挑战自己,在这三条线段中任选一条,在上面描出1厘米长的线段。(2)交换练习纸,同桌用尺子互查对方描得准不准。查好的把结果告诉同桌。2、引出毫米。(1)反馈结果。师:你的同桌描得准吗?生1:比1厘米少了一点。生2:比1厘米多了一点。(2)揭示课题。师:像这样出现多一点、少一点,不到1厘米的情况时,不能用厘米作单位,得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才行,它就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毫米”。(板书)二、学习毫米1、了解起点。师:关于毫米你知道些什么?生1:很小,只有一点点。生2:比厘米还小。生3:1厘米等于10毫米。师:真了不起,
3、看来大家对毫米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知道1厘米等于10毫米,数学书上就是这样规定的。(板书:1厘米10毫米)学生齐读。2、寻找方法。(1)标出1毫米。师:能不能不用尺子,利用“1厘米10毫米”这一关系,在刚才大家描出的这段1厘米中标出1毫米的长度。同桌交流方法。师:说说你的办法?生1:随意标了一小段。生2:平均分成两段,再在其中的一段里标了一小段。生3:平均分成10小格,标出其中的一小段。师:把1厘米分成了几小格?为什么分成10小格?(展示生3作业)(2)观察学生尺师:1厘米里面是分成了10等份吗?到自己的尺上找一段1厘米,数数是否真是10小格?学生独立数尺子上的刻度。(3)交流方法。师:为了把
4、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看得清楚些,老师吧厘米尺放大了,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师:刚才大家描出了1厘米,因为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所以这个长度也可以表示为10毫米,只要把10毫米平均分成10小格,那么其中1小格的长度就表示1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我们的学生尺就是这样制成的。师:这1小格是多长?(1毫米)这条呢?(6毫米)说说你的方法?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1:1毫米1毫米的数。生2:半格是5毫米,再加1小格就是6毫米。师:现在呢?(13毫米)为什么这么快?生1:一大格是1厘米,再加3小格就是13毫米。还可以读作1厘米3毫米。3、建立标准。(1)找1毫米。师:通过放大尺,我们已经学会了看几毫米
5、的方法了。那1毫米实际是多长呢?到尺上找一找,指给同桌看。师:大家在尺子上不同的位置找到了1毫米,所以说1厘米中间每1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闭上眼再想想1毫米有多长。(2)强化1毫米。找找生活中大约有1毫米厚的物体。 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三、巩固应用1、选择题。师:请同学们选择正确的答案,并用手势表示。(1)3枚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多少?A、2厘米 B、3毫米 C、6毫米(2)数学书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A、3张 B、10张 C、50张师:大家好好的想一想。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比一比,验证一下你的猜想结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2、生活举例。师:在我们的生活中
6、,有不少地方会用到毫米。如降雨量、自动铅笔笔芯等。3、结语。师:留心观察,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教学反思:1、概念的延伸课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需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米与厘米”的基础上,长度单位的一节延伸课。本节课牢牢抓住毫米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在激活长度单位表象的同时,让学生将脑中模糊的1厘米的观念记录在纸上。进而巧妙的利用学生观念上的不精准性,从描1厘米长线段的误差中,为学生的读数制造障碍。当学生说比1厘米少了一点、比1厘米多一点时,通过紧接着的追问,“那是多多少、少多少呢?”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已知的长度单位已经无法精确的
7、表示线段的长度了,“毫米”至此就在学生的自我“推荐”中,自然的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水到渠成。学生也在操作、解疑中自然引发了对新单位的需求意愿,有利于理解毫米的意义,深刻而且简约。2、长度单位的教学要正确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能。长度单位与多媒体设备可以说是一对欢喜冤家。教学的目标是要建立准确的长度观念和具体的单位表象,而只要一用多媒体课件,所有的物体都会被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所呈现的线段等数学图的长度与实际差之千里,建立表象无从可谈。本节课也清醒的看到了这对矛盾,不仅采用扬长避短的策略定位巧妙的规避了这一问题,而且还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放大的功能优势。课上,当需要验证1厘米厘米是否有10个1毫米时,课
8、件中出现了一把尺,“为了把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看得清楚些,老师把厘米尺放大了,一起来看大屏幕,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这样的导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方法的探究上,即把环节目标放至在学会看几毫米的方法上,而非让学生回答这是几毫米的这种定位错误的目标上了。3、表象的建立要能寻到最适切的学习材料。类似长度单位、质量单位、货币单位等概念课,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需要借助一定比重的学习活动环节来促进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本节课亦是如此。要活动就需要活动的材料,而是否能选取最典型的学习材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很有讲究了。本节课从认识1毫米起步,但止步在几毫米,中间又需要哪些长度中介过渡,这些过渡材料又是哪些物品代表更为合适?几经试教,本节课最终确定为:1毫米的1分硬币、2毫米的1元硬币等利用这些厚度恒定不变,生活中比较熟悉、常见,活动起来又易于小学生操作的物品作为建立表象的介质。整节课,因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最适切的材料,促进了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与合作中,积累了用标准单位进行估测的数学活动经验,为表象的清晰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