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改教学体会(二)变“课前备课”为“终身备课”经过一学年的课堂改革,我还得出了一个教学体会变“课前备课”为“终身备课”。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这话一点不错。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我想也不是什么好事。第一,它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跟着你的思路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前认真备课,翻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对上课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了如指掌,甚至语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参考答案的特色。结果是上课时虽然展示了老师的风采,自我感觉不错,可学生总是一
2、脸的茫然。我当时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现在,学校进行了课堂改革,课堂就以学生为主体,打造“生本课堂”。这样一来,你可能会觉得那么老师上课就轻松很多了。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生本课堂”对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以为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教师的文学知识要丰富,语文素养要丰厚这就要靠终身的学习和积累,需要教师的终身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知识在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的问题教师无需作细致的准备。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
3、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你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知道一种理解。但通过“生本课堂”,同学之间经过激烈的讨论,肯定会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有些答案甚至是你没有想到过的。这时,如果你只依赖参考书的答案,那么就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打击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学生在交流中就有很多看法,虽然有的是感性的认识,但都是很有道理的。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启示对方。这样一来,教师也会得到提高,会要求自己变“课前备课”为“终身备课”。以上就是我在这学期的语文课改教学当中得到的浅见。课堂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智慧和汗水,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