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导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6263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导学背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
2、,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导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导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的计算原理,正确掌握口算方法。导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导学准备:课件。导学过程:一、预学1、复习旧知:20里面有( )个十 30里面有( )个十50里面有( )个十 80里面有(
3、)个十100里面有( )个十第二关:我发现。10、20、30、40、50、60、70、801、这些数有什么特点?2、这些数都叫(整十数)提问学生回答师总结:个位上是0的数为整十数第三关:比比看,谁算的又快又准54-4= 69-60= 6+70=2+70= 20+6= 89-9=二、情景引入,提出问题1、师:提出问题图上的老师和同学正在做什么?生自由回答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回答: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一共有多少本书?师:怎样列式生回答:10+20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一共有30本书,右边有20本,左边有多少本?师:怎样列式?生回答:30-20三、探究新知(一)整十数加整十数师
4、:10+20=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做?生:1、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 2、可以看成几个十加几个十 3、可以用计数器的方法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10+20的不同方法。预设:组2: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合起来一共是3捆小棒。(老师带学生一起摆一摆)组3: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三个十是30,所以10+20=30。师:谁可以完整地说一说这种方法?生:(找2-3个同学起来说一说)师: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时候,我们就想几个十加几个十。(二)整十数减整十数30-10=?师:结果是多少呢?小组交流:小组内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
5、一拨,算一算结果等于多少?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或怎么动手操作的?(巡回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师:请小组内交流完的小组代表准备在班内汇报口算30-10的不同方法。组1:我是用想加算减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组2: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点拨师:这是30根小棒,减10,就是要拿走10根(播放课件),还剩20根。组3:数的组成法: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3个十减掉1个十还剩2个十,也就是20。生4:计算的方法:3-1=2,30-10=20师追问:这里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师小结:我班的同学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
6、法。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三、评学1、巩固反馈40+20= 60-20=师:大家请看,这是在让我们做什么啊?生:看图列式。师:拿出你的本子开始写写吧。(1)看铅笔图列式并口算:40+20= 60-20= 60-40=(2)对比:3+2= 6-4= 4+5= 7-3= 30+20= 60-40= 40+50= 70-30=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生:我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3)师: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智慧树,这个树上长满了有红又大的苹果,你们想要吗? 生:想要。师:只要你把苹果上面的算式算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4)解决问题出示题目(情境图)买上面三样物品一共多少钱?付给售票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课堂小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看成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