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面积单位 第 1课时。 学习目标 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感知他们的实际大小。 3、能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运用面积单位估计物体表面的面积。 4、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观念,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教学重、难点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 导学策略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面积?比较面积
2、都有哪些方法? 你能说说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格吗? 2、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问:有没有好方法可以准确的比较出他们的大小?(添上小方格)。(多媒体插件) 3、有两个图形,可惜看不见,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呢? 号图形4格。 号图形10格 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对,数格法虽好,但是用大小不一样的方格去量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怎样才能解决一问题呢? 生:必须统一规定方格的大小。 师:你们真聪明!这个统一规定的小方格的大小,我们把它叫做(师板书,生齐读)面积单位。 二、探究新知1、认识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画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3、并剪下来。(学生活动) 用手摸一摸这个面的大小,这就是1平方厘米面积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 (2)请同学们想想,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 (食指指甲的大小、一颗扣子、开关按钮的面 ) (3)先估计银行卡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同桌再动手摆一摆。 说明:计量较小的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做单位。 (4)数出每个图形的面积。 2、认识1平方分米 (1)学生动手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桌面(不用量完),请学生谈感受。 (感受:1平方厘米的面积太小了,量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 (2)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分米。边长是( )的正方形面
4、积是1平方分米。写成(3)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一看,摸一摸,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 (4)请学生和同桌一起伸出手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5)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近似1平方分米。 (粉笔盒面或墙上的开关盖面 ) (6)请四人小组,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3、认识1平方米。 (1)如果让你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选平方厘米还是平方分米呢?(都不选) 两个都不合适,那打算用什么面积单位来测量呢?(平方米) (2)比平方分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是 (平方米)。 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完成书上第36页中间的空。 (3)教师拿出
5、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手势在空中比划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4)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餐桌、单人床 ) (5)估一下黑板的面积、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充分体验,在活动中巩固表象。 4、站一站。 (1)师:刚才我们学了1平方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谁来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纸上可以站多少个同学? 猜一猜。 哪些同学愿意到上面来站一站,刚才谁估得比较准。(10-12个) 你们感觉拥挤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由于人类破坏,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天大约减少1800平方米,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这样拥挤的生活在一起。同学们,保护地球
6、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2)淘气写的数学故事。 放学回家后,小马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饭,一不小心一粒石子把小马哈那颗约1平方米的大门牙磕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小马哈赶紧掏出4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巴和家人往医院跑去 你觉得哪里比较好笑,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3)议一议。 1平方分米和1分米有什么不同? 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和长1分米的线段。 三、解决问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邮票的面积约5( ) 教室黑板的面积约4( )学生课桌桌面约24( ) 数学课本封面约600( )2.单位互化练习。(多媒体播放)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五、作业找一找,量一量自己家里的物品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