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策略浅析重庆市巫山大昌中学校 戴直楷【摘要】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是中考总复习的关键环节,涉及字、词、句、修辞、语言、写作等诸多语文知识,是学生十分盲从的一个考试版块,强化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方法、解题技巧的引导,不仅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更能感受到汉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激情。【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 复习策略 浅析中考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选择,中考复习是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十分揪心的事,尤其是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平常而普通,复习见效慢,更没有理科的成就感。众所周知的“语文要得高分不可能,要得0分更不可能”的流言,极大地制约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乐趣,也
2、给教师的复习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惑。近些年来,笔者就新课改条件下语文中考试题结构进行了研究,在“语言积累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大板块中,“现代文阅读”是最让学生十分盲从的一个版块,两个语段10个小题(每个材料5个小题),其分值高达40分,也是学生得分最低的一部分。认真做好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教学工作,是当今语文教师搞好中考总复习的关键环节,为此,笔者记述工作中的点滴感悟与专家同行交流,恳求斧正。一、明确现代文阅读的目的,解决学生阅读的心理盲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2002人教版),只有“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板块,现代文阅读理应成为考试不可或
3、缺的内容。但学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文,考试为什么要考现代文阅读呢?这是学生乃至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学习中、教学中各自才会根据学习、教学所需,开展相应的活动,有效完成学习、教学任务。1.学生为什么要学现代文现代文是使用现代语言展现出来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文章,与现实社会人们交流的语言一致,学生学习现代文,就是学习准确的交流语言,领会人类社会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的表达技巧,涉及字、词、句子、修辞、写作特点的众多语文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将学生带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其正确认识现实生活,并学会用准确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表达自己的现实生活。现实中,教师重视分析文章内容(字、词、句子、段落、思想
4、内容、修辞、写作特点等),带领学生运用教材所学语言及表达技巧分析表达自己的现实生活欠缺,导致学生只读课文、认识课文,几乎脱离自己的现实生活,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现代文,怎样学现代文,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教师的教学不佳。学生及教师认识学习现代文不仅感悟其思想内容,更主要的是学习其语言和表达技巧,以便自己能更好的认识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及与他人能准确流利的交流感情,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中理应将重点放在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表达技巧,去表达和感悟自己的现实生活的训练中,不仅能学到相应的语文知识,更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真正落实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质。2. 中考为什么要考现代文阅读从语
5、文学科教学实施过程中选择的依据来看,现代文阅读贯穿整过教育教学始终,其内容几乎占据了整个语文教材的大半壁江山,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2人教版)的168个篇目中占据了104个,现代文阅读理应作为中考内容之一。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及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便于出身社会后能阅读、交流和表达。现实中,学生根本没有认真去训练自己的阅读能力,语文能力自然不会提升,学习或复习的效果当然不好,所以我们不应注重复习什么,更应注重如何复习,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3. 中考现代文阅读主要考点有哪些从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看,主要有两篇阅读材料,记叙
6、(散文)类的一不可少,另一篇为说明类或议论类,共计10个小题,主要考查考点为主要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句子含义、修辞的作用或表达效果)、写作的特点或技巧、迁移拓展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内容结合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谈自己的认识或感悟)等,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是学生学习现代文阅读的目标和方向,是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检查。二、抓住现代文阅读的注意事项,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现代文阅读的材料,都是著名作家或作者的优秀文章,蕴含社会及人生哲理,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范本。但是,不是直接运用他们的表达语言直接来表达或反映自己的生活,应该有其现代文自身的特点和内在因素(作家或作者所处
7、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表达技巧等),值得学习和教学时的高度注意,以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1.高度关注材料中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渗透着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环境,社会现象、社会制度等因素孕育出的思想基础,积淀出的思想感情,其与现实社会的对比,能让读者认识过去,感悟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2.深刻领会材料中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其思想感情、行为习惯受着世俗的熏陶和感染,结合时代背景形成一定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不认识作者的生活环境,就无法真正理解材料所反映的真实生活,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3.结合语境领会材料表达的真实感
8、情,学习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形成语言文字的语境,现代文阅读务必结合语境体会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让学生结合文章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感悟现实社会和自己的生活环境,寻求合理的表达语言和准确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三、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步骤方法,熟练合理的解决现代文材料后面给出的问题现代文阅读要掌握文中思想内容,感悟社会及人生哲理,启迪自己的人生,但是,中考的现代文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解决文后给出的问题。对于平时的阅读或是阅读训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读全文,理解内容,体会语言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及表达技巧,是其最常规的步骤和方法
9、,但是,中考阅读有其自己的特点,其目的是解决问题,与平时的阅读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时,除了平时的阅读能力训练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便于迅速合理的解决问题。1.从材料后的问题入手,减少中考阅读的无用功中考时的现代文阅读是给出了材料的有关问题,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解答。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先认真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并铭记于心,在返回阅读材料内容,这样既能为中考赢得时间,也能比较准确的解决问题。其实,熟悉问题后读材料,能很快找到问题所在的位置,有些问题不必仔细阅读材料,很快就能找到其答案,减少了平时阅读中的发现问题环节。从材料阅读到解决问题,首先的阅读是没有目
10、的性的,会浪费很多时间,不仅做了无用功,还会影响整个考试的效果。2.从易到难,全面兼顾,有序落实问题的解决中考试题难度是有规定的,一般是按照7:2:1的比例命题,也就是说中考一般只有10%的高难度题,毕竟他需要照顾95%的学生顺利毕业。中考复习指导学生由易到难,全面兼顾解决材料后给出的问题,无疑是最好的引导方法,有时有些问题前后还有一定的关联和照应,全面兼顾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基本措施,这样有目的、有顺序的解决问题,一定能够较为顺利而高效的完成问题的解决。3.结合语境分析语言和内容,联系生活归纳答案所有问题都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去分析、理解其语言、感情和表达技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现实生
11、活归纳回答问题的语言,切记随心所欲,照抄原文语句(用原文语句回答除外),这需要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的训练有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和答题语言。四、熟悉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较为精准的完成试题解答。“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口头语言重在心领神会,书面语言则不同,务必遵循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否则表达不准确,就会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将现代文阅读中的问题较为准确的回答出来,务必要掌握其答题技巧(其遵循的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现实中,很多学生就因为答题语言不规范,导致丢分的现象。笔者研究发现:现代文阅读几乎所有考点都有一定的答题格式,可以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
12、参考。(一) 明确有关语文知识及写作知识现代文的语文知识及写作知识与其文体有关,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表述。1.记叙类(小说、散文)相关知识主要掌握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顺叙、插叙、倒叙和补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描写中分为外貌或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修辞(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表现手法(欲扬先抑、象征、对比、衬托、伏笔、照应、铺垫、
13、设置悬念、托物言志等);语言特点;小说知识主要掌握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人物包括主人公和次要人物;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语言特点;散文知识主要掌握特点(形散神聚);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哲理散文);线索;表现手法(与记叙相同);语言特点及其含义和作用。2.说明类说明文主要掌握说明对象(人、事、物等)及特征(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不同特点)、说明方法(列数字、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列图表、作诠释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额、逻辑顺序);结构顺序(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中心句;语言特点(准
14、确、生动等)。3.议论类议论文分立论和驳论,其知识主要主要掌握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伦证、举例论证;基本结构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结构类型为纵式(层层深入、起-承-转-合)、横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和并列式);语言特点(准确、严密、鲜明、概括、简洁等)。(二)掌握必要的答题格式,规范答题1.内容理解方面无论哪类问题,弄清材料最主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对这类问题作答,学生可以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内容后按照如下答题格式回答:记叙文:本文记叙了,刻画了,赞扬(批评、讽刺)了,表达(表现)
15、了。小说:本文通过对形象的刻画,赞扬(批评、讽刺)了,表达(表现)了。散文:为本文通过(的叙述),表现了(的形象),抒发了(的情感)。说明文:本文通过对的介绍,告诉读者,表达(表现)了。议论文:本文作者告诉读者的中心论点,运用论据向读者阐述的道理,使读者明白。2.词语理解方面词语理解是中考必考考点,学生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后按照如下答题格式回答:(1)词语的意思理解:“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运用“XX”一词,(生动形象或准确地)写出了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2)词语的替换用法:“句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语准确生动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形容词:不
16、行,因为该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语准确地说明了(表程度、表时间、表范围、表限制等),换变成了,与事实不符。“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A与人们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不一致;B因为该词语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C该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3)说明文中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解释词语的字面意思+该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去该词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客观实际、不准确等)+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原词+使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事理)的XXX的特征。(4)说明文中句子加点词语能否删去(换)
17、,为什么?表明态度(不能删去、不能更换)+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删去后的不良效果(不准确、太绝对等)+不能删去、不能更换,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议论文:该词的意义或作用(表估计或有限制作用)+内容解释(该句愿意是什么,去掉后变为什么,后句不符合语义,所以不能去掉)+该词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3.句子分析方面句子分析考点也是中考必考考点,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句子意思后按照如下答题格式回答:(1)句子含义理解:含义: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以文解文;结构作用:结构作用+简要分析+与主旨的关系;运用的手法及表达效果:修辞或表现手法+表现什么内容+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境加以说明。如修辞的
18、作用:他本身的作用+句子语境,即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B排比:强调了+对象+特征;C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强调了加强了语气。(2)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4.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方面写作知识与技巧方面也是中考必考的一个考点,学生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写作特点和表达技巧后按照如下格式回答:(1)写作特
19、点段意的归纳: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线索(小说散文):明线、暗线之分,具体有事物的形象、感情的发展、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人物活动、事理等为线索。结构特点:说明文(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多采用)、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采用)、并列式,);议论文(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结构类型为纵式(层层深入、起-承-转-合)、横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和并列
20、式)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判定方法有抓标志词、排除法、根据说明对象等。(2)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的作用:记叙类:使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句内容作答)+表达的效果(丰富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方式的作用:(清楚明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等)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列举(概括事例)具体详细地论证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的说服力(趣味性)。);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21、力(文采),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比喻论证(将比喻成,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的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或使用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5.迁移拓展开放试题方面迁移拓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内容:(1)针对文章内容,或结合所给的材料谈自己的看法或认识;(2)对某项工程或操作内容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3)根据文章内容或结合所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等。答题格式:表明态度(赞成、反对或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述)+自己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自己的理由)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无定法,每类文体有其自身特点和重点,但教师熟悉中考考点,弄清各类文体的特点和重点,明确阅读的内涵,带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体验去阅读材料,并以规范的答题格式强化训练,引导学生规范答题,定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