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
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
主 题:父母之爱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张志红/巩义市小关镇中心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
(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其中17课是第一篇。学习课文时,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景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感人文章,对于学生来说,父母的爱并不陌生,所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爱。 五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课堂尽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学习新的生字词;通过各种朗读领悟父亲的了不起。
学习目标
1、会认并会写“洛杉矶”等11个词语。
2、品读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3、感受父爱的伟大。
评价任务
1、 正确读写“洛杉矶”等11个词语。
2、 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句子,感悟父亲的了不起,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4、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能根据要求写出父亲心理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活动一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的资料。了解地震所造成的严重伤害
环节二
初读课文,
感悟内容
活动一
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1、能正确书写课文生字。(评价目标1)
2、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评价目标2)
活动二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环节三
探究课文理解“了不起”。
活动一
从“再”引申,了解哪些人阻挡了阻挡父亲,父亲回答三句话的心情,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句子,感悟父亲的了不起,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评价目标3)
活动二
从“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几个时间词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活动三
从“挖”中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环节四
感悟父爱,书写父爱
活动一
老师出示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几个镜头,诱发学生感悟父子深情。
感受父爱的伟大,并能根据要求写出父亲心理的一段话。(评价目标4)
活动二
学生拿笔写出父亲在挖掘36小时后,儿子依然生死未卜时,父亲的心理并交流。
环节五
总结课文,推荐阅读书目
活动一
出示父爱的一首诗,总结课文
活动二
推荐阅读书目
附: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