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专题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31276 上传时间:2024-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专题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级高一历史教案·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的统一、“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 2、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3、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与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作出正确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秦王朝创建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中国历史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教学难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自学导案】 1.嬴政是如何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六王毕,四海一”的?(时间、顺序、策略、影响)他为什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国家的大一统? 2.如果你是秦始皇,面对广袤的土地、空前的帝业,既有骄傲和豪情,也有忧患和不安,其中最大的忧患莫过于如何加强对辽阔帝国的统治,避免重蹈六国覆辙。那么,秦始皇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统治?请你为他提供一个巩固帝业的治国方略。 【新课教学】  【导入】 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大家还记得都有哪些特点吗? 生:答略 师:对,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它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那在中国古代是什么时候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的呢? 生:秦朝 师: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看看当时是如何实现权力集中的。 (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统一全国和秦朝建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8-9,想一想:嬴政是如何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六王毕,四海一”的?(时间、策略、顺序、影响)他为什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国家的大一统? 1、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采用“远交近攻”战略,先后校灭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影响:(1)结束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要求。 (2)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疆域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抵长城一带),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    3、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 首先是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大增强。 其次是因为秦始皇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对各国进行了各个击破。 再次是因为从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人民流离失所、生活痛苦不堪,渴望统一。 最后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也是极其关键的。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统一 【学生活动】如果你是秦始皇,面对广袤的土地、空前的帝业,既有骄傲和豪情,也有忧患和不安,其中最大的忧患莫过于如何加强对辽阔帝国的统治,避免重蹈六国覆辙。那么,秦始皇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统治?请你为他提供一个巩固帝业的治国方略。 1、中央的政治体制 (1)皇帝制度 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本质:君主专制 (2)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2、地方的政治体制——郡县制 (1)内容:郡是秦朝最高的地方行政单位,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 郡下设县。 (2)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3)作用:①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中央集权形成中的重要环节; ②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重难点突破】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师:秦统一后,疆域辽阔,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基本概念——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开创于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的决策方式: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 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式: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内容:中央政治制度(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和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2、郡县制 师:请同学们看到P9《秦朝疆域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秦朝疆域是很大的,那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秦朝该如何统治呢?让我们来看一段材料: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思考: (1)王绾和李斯争议的焦点问题是什么?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 生:分封郡县之争、分封制的危害、郡县制的实行等;李斯。 师:最后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郡以下又分为若干个县—乡—里,同时在每一级建立相应的官僚机制(郡守,县令)这就建立了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 那秦朝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呢?其实刚才的材料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总结周朝分封制带来的祸患。我们还可以通过和分封制的比较更加全面地来看一下: (2)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官吏产生 世袭 皇帝直接任免 中央与地方 地方独立性强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历史作用 异 地方容易出现割据势力 不利于国家统一 ①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削弱地方权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同 ①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一,巩固统治 ②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课堂小结】郡县制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构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内容,形成了地方听命于中央,中央由皇帝控制,最终使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控制在皇帝手中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自秦始皇开创,为后世王朝所沿用,并且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强化,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业布置】完成《学案导学》第二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