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望仙中心小学 汪 锋 新的课程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定位也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注意文本与生活、社会、自然的联系。特别关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利用教材,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大家也比较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总之,欣赏课堂教学的口味在发生变化,不仅要求有新意,还要要求有创意。然而,大部分教师不能自我的更新知识,或者对新理念的支离片碎的理解,造成搬用和套用一些新的形式与花样,致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改变了强调了以学
2、生为主体,课堂教学却放任自流了。教学形式改变了注重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却没了合理的秩序。教学手段改变了信息化技术占据视野,课堂教学却掩盖了真实的思考。课程资源开发了课堂教学的拓展却漫无边际。等等现象,不能不让我们来思考,什么是有效性的课堂教学。什么是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它的标准是什么?恐怕还难以说清,但它应该有基本的原则。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教学的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阅读教学是什么呢?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借助文本,理解和体验文本的价值;借助文字的阅读,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提升人文素养。单纯的来理解语文,它的意义很宽泛。说话是语文,写字是语文,朗读是语文,似乎我们感觉到语
3、文无所不是,但是语文教学就必须有一定的目的性,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方法的。抛开教学的价值取向来谈语文教学,语文变得不伦不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阅读教学,我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观点。一、教学目标的构建与落实笔者认为构建教学目标是阅读教学前提,是首要遵循的原则。通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哪些语文能力,确实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语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不能指望着把学生所需要的,通过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个阶段就能达到教育的理想。有了教学的目标,也就有了教育的依据,我们可以按计划推进语文教学的进程。学生在这样的基本框架内去积累、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
4、无数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构成了整个成长历程的总合。尽管教学目标存在着局限性,甚至不合理性,但教学必须有目标。目标是开路的明灯。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学目标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学有目标而不尊重目标,学生也不明白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听课的教师更不知道教学的走向是什么,学生跟着教师的感觉走,教师指到哪里,学生就学到哪里,这就出现了预定目标和学生需要的矛盾。作为听课教师如何评价是一节好课呢?也无非是自我感觉,于是,大家就欣赏“语言大师”的艺术魅力,喜欢教师的四溢流淌的激情,喜欢意外生成的精彩。欣赏也好,喜欢也好,如果说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没有很好的完成预定的目标,课堂教学再精彩,也是“
5、游离不定,无根无源”的语文,那只是有了光滑的外表,却失去了语文学习内在的体系。很多时候,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师自己的事,课堂教学也不会展示目标,这就造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模糊,因为没有了针对性,也很难说清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是不是没有可评价的依据了?其实不然,阅读教学有着它自身的规律,教学目标的构建也有它的原则。就一个单元教学而言,有着单元的教学的主题。就一篇课文而言,最基本的是字词的积累与运用,文本思想的解读与感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如果少了这几个方面,就没有紧紧把握教学的目标,教学目标等同虚设,或者偏离了语文的主旨。我们看到过这样的阅读教学,把朗读作为教学的重中之中重,多种形式的读几乎占据整
6、个课堂,很少见到词语的训练,问题的思考,思维的拓展。本来学生读得很好了,总觉得不够劲,好像不读得烂透那怎么是阅读教学?顾此失彼的课堂教学怎么说是有效的?还有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师简单的处理一下生字,很快的过渡到讲读,由于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艺术性、完整性,致使再也没有时间回顾和巩固生字。生字学习成了过场。难怪家长们反应识字太难了,任务太重了。其实是怎么造成呢?不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有效的时间来识字,课后补偿,越欠越多。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合理建构,同时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追求诗意的课堂,但我不赞成跨越式的发展,是因为我们不是培养少数优等学生,要照顾差异,要让每个学生
7、都摘到要吃的果子。我们看到很多有深度的课堂,是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是他们生成意外的精彩,教师为了追求异样的效果,顺水推舟,熟不知,课堂教学成了少数人的舞台。还很多学生该掌握的还没掌握,怎么说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呢?课堂教学失去了根本的目标,再精彩也不值得去欣赏。二、课堂教学的方式与策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教学的方式与策略的影响。无论阅读教学怎么教,也不能脱离对文本意义的解读,语言的积累,能力的训练。现在我们强调建构式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从学生的原始情境出发,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与创新,然而学生的自主性,往往不是阅读教学实质性。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有的学生提出珊瑚礁是怎么形成的?教师认为这是一个生
8、成的问题,进而就让学生查阅资料,弄清形成的原因与过程。课堂用了大量的时间,问题解决了,可是再也没有多少时间来理解文本的意义了。这是关注了枝节,失去了整体。又如,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朗读、背诵;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想像、绘画;有的学生说,我喜欢情境表演。然后教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方式来学习。课堂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课堂交流的时候,朗读的来朗读,绘画的展示绘画,表演的来表演。可是,朗读的同学怎么能感受到绘画的同学心境?绘画的同学又怎么感受到表演同学的内心呢?课堂教学出现了思维的空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另外,阅读教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对文本的理解有个逐层深入的过程。
9、没有默读的思考,没有问题的探究,没有朗读的体验,这怎么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又表现在哪里?因此,建构式课堂教学,绝不是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它是师生的合作建构,当学生提出的学习方式存在不合理性,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笔者认为,课堂教学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主导。没有教师主导,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我经历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例如,阅读教学中的识字。课堂教学处理的方式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然后学生在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教师把所有的生字用投影打出来,学生想汇报哪个字就哪个字,想怎么汇报就怎么汇报。学生确实很有兴趣,一个学生把一个字汇报完了,其他学生还汇报这个字,有的是读,有的是组词,有
10、的是说话,有的是说记忆方法。整个课堂教学你说我说,热闹非凡,教师也不住激励夸奖。不知不觉课堂教学的时间过了大半,再想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了。这个现象说明,一是课堂教学不能放任自流,二是对识字教学没有尺度的把握。如果课堂教学换成另一种方式,由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哪个字,这样就可以调控学生的发言,也能把握识字的重点。合理并科学的分配教学的时间了。尊重的主体性,失去了有效性,这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对话”不仅是现代教学时髦的名词,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什么是对话,师问生答是对话,生问师答叫对话,生问生答叫对话,自由讨论也叫对话。问题是我们关注的是谁的对话,很多课堂教师关注的是爱发言学生的对
11、话,多数学生成了对话的听众。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是教师考虑课堂教学顺利地进行,有发言的赶紧说出来。另一方面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理解问题是差距的,有的学生没等反应过来,被别人强先了,细致地发现,总是那些思维敏捷的学生。这样课堂教学看似生动,但是没有照顾大多数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对话不能只是学生的对话,教师该对话的时候一定要对话。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启而不发的问题,还需要交代的问题,教师为什么不能讲解呢?教师到位的讲解不同样有效吗?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学生对话多少,要看哪些人在对话,对话是不是质量。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重戏。我们反对朗读技术性的指导,主张读出自己的理
12、解,读出自己的个性。但绝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前阶段听说这样的一个案例:在学习坐井观天时,一个学读青蛙的话“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把重音放在“别说大话了”上,老师提出了表扬。一个学生再读,把重音放在了“那么远”上,老师鼓励读出了自己的感情。又一个学生结结巴巴地读了这句话,老师问:“为什么这样读?”,学生说:“青蛙长期住在井里,连话都不会说了。”教师随即表扬:“你读得可真好!”。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它不是真实的生活情景,用真实的生活来理解,显然不能自圆其说。如果说学生有自己的体验可以理解,那么教师表扬就显得牵强。语言是有语境的,该怎么读,不能破坏整体。朗读训练讲究层次
13、性,而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难以把握。就说教师范读,什么时候读比较合适呢?有的教师喜欢开篇就范读,有的教师喜欢讲读后范读,还有的教师喜欢穿插在讲读中。无论在什么时候读,要注意范读的必要性和欣赏性。开篇范读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情感和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文章短,抒情性强课文。讲读中穿插范读,主要是读重点段落,要形成一种感染力,或启发性,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模仿。但有的时候,学生读得很不错了,教师也要抢读一番,甚至读得还没有学生出色,这就是无意义的劳动。讲读之后范读,纯属多此一举。有感情的朗读的训练一定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有了情感体验那才是有效的,否则是机械的、无味的训练。朗读不是追求形式,而是注重
14、质量,每次朗读教师要有中肯的评价或激励。前几年有个教研员当笑话说一个老师训练朗读的方式,课堂教学为了追求多读效果,指挥到:男生读,女生读,南行读,北行读,全班读变着花样的翻新,就是不管读的怎么样,也不管为什么要读。如此的朗读训练,怎么谈上有效性呢? 三课堂教学的审视与评价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是对课堂教学的审视与评价。我觉得现在阅读教学最大的缺憾是,课堂教学不能做到自我的检测,这样对课堂教学的审视与评价,就存在着模糊性。可谓怎么理解,就怎么有理。大家只看到的形式,凭自己经验来体会。由于认识的不统一,很评判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一种手段,究竟有没有实效性。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其他教师经验
15、性的评价,同时,还应该延伸到课后的评价,那就是看学生的实际效果。近年来,我们从考试中发现,学生写字不如从前,说明我们的写字教学存在着问题,某种程度说写字训练不到位。我们强调不让学生多写字,但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训练,学生又怎么把字写得美。很多学生字写得好,发现他们多是参加了特长书法班的学习。严格的训练是有收效的。从试卷中,我还发现,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不够全面,或不深入。多数学生不会答阅读题,即使是写了也是寥寥几笔。说明什么问题?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注重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大部分时间用在朗读、积累上了。学生会读书不会思考的现象已经很严重。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反思的根本依据是学生的实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