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 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贾 琼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实行新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语文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学思想,弃旧汲新,探索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包括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学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承担起培养一代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一转变教学思想,实现教学观念创新现行教科书动态的东西,而文化科学知识的发展也是动态的,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层次在不断提高
2、。尽管教材在不断地修订,仍不能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我们决不能用昨天的观念来教育今天的孩子去做昨天的事情。因此,教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创新教学方法,从而适应新课改的形势,解决新问题,具体地说,即是处理好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语文学习,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陶冶,不重视积累,怎能灵活运用?所以我们必须彻底解放思想,树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摆脱应试教育的藩篱,重视创新,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语文教学创新活动,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二整合利用课程资源,实施教学内容创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
3、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应创建性地整合、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建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方面,则应树立语文教育理念,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展、延伸,沟通课堂内外,利用学校、社会、家庭及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学习活动,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广告信息、日常生活凡此种种,博大精妙,皆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资
4、源。概而言之,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的传统封闭式的教科书教学。我们也应该倡导开放式的读书教育活动,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长此以往,就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创新。三改进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时空创新我们说,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样一来,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打破时空限制的开放过程,不应是封闭校园,禁锢教材孤立于课堂,这就会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潜能。那么,怎样才能是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变为能力,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发明,去探索,去创新?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靠
5、课堂的时间、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应开放教学过程,向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时空,如图书室、游览区、网络都是大课堂,多维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开放教学或称,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时空创新。我们的学生,无论在课堂前与课堂上,还是课堂内与课堂外,不必依附于教师、书本和生活经验,不必一个固定班级,不再依附一个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例如国内外大事,焦点和热点问题,都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容。这样,就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有了一个多维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设了语文实践的环境,实现课内外结合,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基本能力。四、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实现教
6、学手段创新热门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新型的信息社会正在形成,同时将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方式引起巨大的变革。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程序日益明朗化。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图文生情并茂的方式到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互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都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作为我们第一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要努力掌握并创新的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客观地说,一方面,我们要以现代化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观点为指导,努力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也要防止穿新鞋,又要防止突击冒进。即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去制定和指导教育活动的机
7、制环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大力提倡和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手段,防止现代化教育设备和工具被闲置,不断使用,不断改进,更好地为语文教育服务,不断提高语文教育质量。五、建立新型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法的创新语文课标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从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少年来,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扣纲据本”,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考试方法过于死板,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 方法关注不够,尤其是中考、高考形式单一,一卷定终身,这当然不利于新形势下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在评价过程中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方法的创新。第一,考
8、试方法的创新。如实行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试取材要创新,突破命题围绕教材的局限,向课外延伸拓展。做到内容创新,变单一考试为多样化考试,既考察书面表达能力,有考察动手操作等实际能力。第二,评价结论创新。改变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评价体系。可试行“等级+特长”,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向追求“成材率”转变。总之,创新评价方法,全面实现从考知识、靠记忆为主向考应用、考创新转变。引导学生创新性地学习,全面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不能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第三,教学评价创新,要突出创新教育及其实际效果的评价,而不能仅局限于教师课堂教学和教学成果。以成绩论英雄,要注重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