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拔苗”焉能“助长”--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难度调控的几点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51001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拔苗”焉能“助长”--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难度调控的几点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拔苗”焉能“助长”--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难度调控的几点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拔苗”焉能“助长”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难度调控的几点思考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王文彬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一直处于高中众学科的“霸主”地位“数学强,则高考强”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与家长,都把高考的最大希望寄托在数学上于是,数学学科的教学压力无限增大,教师的教学课时“潜滋暗长”,教学难度“与日俱增”,学生的数学练习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在校期间,数学半小时早练,半小时午练和半小时晚练的“三练”模式雷打不动回到家里,为了完成家庭作业,挑灯夜战到深夜十二点钟的学生不在少数可每到考试季节,许多学生还是出现了“考试焦虑症”考试成绩公布,自然是“几人欢喜多人忧”按理说,学生花了那么

2、多时间与精力在数学学习上,理应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还在“及格线”下苦苦地挣扎他们感叹:“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我爱数学一千遍,数学虐我一万遍”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一旦对数学失去了信心,数学教学必然会“大难临头”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任课教师该怎么办?基于此,笔者对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教学难度的调控,作了些许思考,与同仁们共探思考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害怕数学?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都是初中学习的胜利者从全国各地的初中升学率来看,能升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的人数不到参加中考人数的一半,他们的数学成绩一般都不差,

3、他们都是满怀希望进入普通高中的,都期待将来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进入高中两个多月后,他们猛然发现高中数学实在太难了,各种超难度考试接踵而至,学生之间的考试成绩远远被拉开,“胜利者”寥寥无几,“失败者”比比皆是,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怀疑人生”,刚进高中时的万丈豪情顷刻间化为乌有,从此他们害怕数学那么高中数学教学的哪些因素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害怕数学呢?()人为加大新授课的难度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教材不屑一顾,认为教材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于是许多学校用导学案替代教材,而导学案的编写往往以高考为目标,忽视了基础年级新授课的基础性这种高估基础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做法,必

4、然使学生的学习“举步维艰”,于是出现了学生听不懂课或听得懂课却做不了题 的 现 象,长 此 以 往,学 生 便 对 数 学 失 去 了信心比如,高一阶段学习了分段函数后,教师往往针对高考命题导向对分段函数的应用加以强化,大讲特讲与分段函数有关的方程与不等式问题,而这些问题虽然重要,却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已知函数f(x)xx,x,|x|,x()求函数yf(f(x)的值域;()求不等式f(f(x)的解集这道题如果出现在高三复习课堂上,则并不奇怪,而它却偏偏出现在高一新生的课堂上,笔者认为操之过急了学生刚刚认识了分段函数,教师却马上要求他们解决与分段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问题,好似刚学会走路的幼儿

5、,就赶着他们去参加百米赛跑,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虽然在教师的讲解下听懂了解答过程,但只是“混个脸熟”而已,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依然不懂其实,暂时不会解决这类问题是小事,可挫败学习积极性却是他们永久的“内伤”()人为加大作业的强度数学作业是学生每天必须做的功课过去,教师布置作业一般以课本习题为主,学生都能轻松完成可如今由于每所学校都购置了复印机和印刷机,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以自编题形式由学校自己印刷的有的学校则把作业直接印在学案上,有的则单独编成练习册,美其名曰“校本课程”校园里,印刷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学生每天的作业量在不断加大,由原来的每天 题左右的作业量猛增到 题甚至到 题,而题题几乎都是高考的

6、要求,有些题的难度甚至超过高考的难度如此高强度的作业,焉能不令学生害怕!()人为加大考试的难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试成了常态化的“教学管理形式”“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学际联考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不仅打乱了正常的教 年 月上半月 争鸣探索教育纵横学秩序,而且无限加大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和课业负担而每次考试的命题都是以高考命题为标准,甚至把阶段性检测命制成高考卷的形式,偏题、怪题、难题等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严重脱节的试题层出不穷,它们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基础年级的阶段性考试中,这种把过关性考试与

7、选拔性考试混为一谈的做法,再次严重伤害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学生“越战越挫”,直至对数学考试产生严重恐惧心理例(分)已知D与D分别为函数f(x)和g(x)的定义域,若满足对于xD,恰好有n个不同的实数xiD(i,n),使 得g(xi)f(x),则称g(x)是f(x)的“n重覆盖函数”()试判断g(x)|x|(x,)是否为f(x)x(x,)的“n重覆盖函数”若是,请求出n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若g(x)a x(a)x,x,l o gx,x为f(x)l o gxx的“重覆盖函数”,试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若g(x)s i n(x)(x,)为函数f(x)xx的“k重覆盖函数”,其中kN,请直

8、接写出正实数的取值范围(用k表示,无需解答过程)答案:()n;()a,;()k,k,kN该题出自某省某地区的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调研卷从命题角度看,它的确是一道不可多得的好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新定义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无论是审题,还是在答题中的数学迁移能力,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最终本题的平均得分不足分,从而使这道题失去了检测功能,成了一道让学生不堪回首的“废题”由此可见,不顾学生的学情与感受,不顾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随意加大数学题的难度,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高考的“轨道”,其实是“拔苗助长”,这是造成学生害怕数学的主因思考二:调控数学教学难度的落脚点在何处

9、?不久前,笔者听过一个大学教授关于新高考应对策略的讲座这位教授自述曾经到浙江某重点中学挂职任校长,他认为提高教学难度,学生的学习才有高度,如果学生始终盘旋在低层次的认知中,那么他的能力终究得不到发展或许他的这段话是针对高三高考复习而言的,但对基础年级同样有所启发教师讲课太过于简单,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讲得太难,学生又不容易接受那么,调控数学教学难度的落脚点在何处?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个年级的教学,调控难度的落脚点都应放在数学核心素养上,放在揭示数学的本质上,应淡化解题技巧,强化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走出盲目“刷题”的误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减轻学生繁重课业负担最有效的手段思考

10、三:教师应如何把控数学教学的难度?我们常说,同样的教学内容,一百个教师来教,会教出一百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但笔者认为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就把控数学教学的难度而言,更是如此()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万丈高楼平地起数学中的复杂问题往往是由简单问题有机组合而成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基础开始,做到循序渐进,应该让数学难度在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中自然生成,而不是故意而为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这里的“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教材教材中每一个章节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按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调控教学难度比如,对于复数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数系的扩充、复数的概念、复数

11、的四则运算和它的几何意义,大可不必在复数的灵活应用上大费周章;而对于数列内容,教学重点应放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认知与应用上,教学难点则是数列求和、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有关问题的难度一定要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实践证明,江苏高考数学无限增强数列应用的综合性,引发教师增大数列教学的难度,大大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令教师们发出了“对于江苏高考,数列内容教与不教一个样”的感叹二是指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生个体之间普遍存在着智力差异,有些学生对数学有较强的领悟,有些学生则天生对数学的理解力欠佳有的题目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容易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则可能是难题,真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所以,教学难度的调控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尤其是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必须放低门槛,让他们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还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能狭隘地认为能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才是人才,人才应该是多层次的,每位学生都是国家的栋梁,应该让他们都得到最优发展,“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最后,笔者需强调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学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耐得住寂寞方能静待花开急功近利,人为加大教学难度,注定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作为数学教师都应引以为戒 Z教育纵横争鸣探索 年 月上半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