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春(一)【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字词及本文相应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明标二、初读感知1、查资料,了解相关知识2、查工具书,学习生字词3、默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提示:“盼春”“绘春”“赞春”)。 三、品读感悟 4、听读课文,闭目,用心感受,试用一些词语、句子来说说自己感受到的作者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5、以小组为单位,自选2-4段朗读,不拘形式,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有感情。6、文中依次描绘了哪几幅动人的春天画面?你喜欢哪一幅?用你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并说说你喜欢的
2、理由(可用读、写、唱、演、画等不同形式展示)四、 拓展延伸 7、作者用文字把春天写的绘声绘色,张德兰用歌 声唱出春光之美,那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一下吧!课堂检测:1、 加点字注音 朗润( )抖擞( ) 酝酿 ( )蓑( )衣 嘹( )亮稀疏( ) 薄( )烟发酵( ) 应和( )2、解释词语朗润:酝酿:花枝招展:呼朋引伴:3、作家作品 朱自清,字 ,著名 ,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著名作品有:诗文集 、散文集 、 。散文代表作 、 和 。4、请从你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中搜集描写“春”的诗句。 我的收获(或疑问): 1
3、1春(二)【学习目标】品读精彩句段,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感悟春之美。【学习过程】一、导入明标 二、初读感知1、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 ( 闹 飞 )着。 小草也青得 (刺 逼 )你的眼。 山 (湿润 朗润)起来了。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衬托 烘托)出一片 (安静 寂静)而和平的夜。2、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经打乱,顺序还原正确的一项是( )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A、 B、 C、 D、3、根据提示尝试背诵课文。 三、品读感悟1、 勾画文中你喜欢的语句批注赏析。 2、思考下列问题,说说他们的妙处, “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闹”改为“飞”好不好?为什么? 春风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朗读8、9、10段。在绘春之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赞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四、拓展延伸1、春是我们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之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五、达标测评 (一)、指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 (二)、本文写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运用本课学到的写景方法,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画,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