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第4041页二、 教学目的:1、 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 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发现规律,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三、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四、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法则进行计算。五、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六、 教学设想:(一) 精选旧知,做好铺垫。1、根据乘法算式134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并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2、 米的 是多少?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这样列式?3、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5、 、9、 、7
2、。 新旧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需要有适当的旧知做铺垫,就可以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二)呈现问题,探索规律。首先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我是由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引入的。(电脑显示月饼图)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吃多少块?列出乘法算式: 4=2(块)通过图说明计算结果。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多少块月饼?列出除法算式:24= (块) 通过图说明计算结果。有两块月饼,每人吃半块月饼,可以分给几个人?列出除法算式:2 =4(个)通过图说明计算结果。通过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比较已知数和得数,总结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
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重点放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的推导上。1、引导探究,呈现材料。出示例题: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这是一道被除数的分子能被除数整的题目。(电脑显示)先借助直观图使学生理解,把米平均分成2段,用除法计算列式: 2结果是多少?学生答 米,让学生讨论这个结果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可能回答:第一种情况“看图得来的。” 第二种情况“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得(62)3个 米。”第三种情况“联系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说明把 米平均分成2段,也就是求米的 ,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每段长 = 米。”先不说哪种方法更好,再出示两道题“把一张大饼的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块?”
4、同时借助直观图演示,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再出示“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让学生分组讨论,试着总结出一条法则,能够解决分数除以整数的题。因为前三道题都是被除数的分子能被除数整的题目,学生有可能说出“用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的商做分子,分母不变。”这时老师再出示第四题“把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得不到整数商怎么办?然后引导学生看前三种方法哪种更具有普遍性。2、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参与意识,加强过程教学,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来龙去脉。通过讨论研究使学生体会到不可能所有的题,都画图来计算结果。
5、而且遇到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的题目第二种方法也有局限性,从而得出第三种方法具有普遍性。再观察第三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发现除以一个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对于0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如果学生说出“0除外”进而追问为什么?如果学生不能说出“0除外”,我就问是不是所有的整数都能做除数,“ 0”这道题可行吗?最后让学生总结出完整的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样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是从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意义的联系上转化得来的道理,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三)巩固新知,迁移应用。由于本课是学生自己总结出的法则,使学生有了成功感,再运用自己总结出的规律做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法则的运用上还要强调两个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我设计了四个练习来巩固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