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3_T 2182-2023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49044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8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3_T 2182-2023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63_T 2182-2023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63_T 2182-2023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63_T 2182-2023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63_T 2182-2023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7.060 CCS A 47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21822023 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 2023-11-20 发布 2024-02-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182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区划原则.4 5 区划对象.4 6 数据收集与处理.4 7 区划方法.5 附录 A(规范性)站点气候资料格点化处理.8 附录 B(规范性)归一化处理.9 附录 C(资料性)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0(10)积温计算方法.10 附录 D(规范性)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1

2、1 附录 E(规范性)自然断点法.13 参 考 文 献.14 DB63/T 2182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南京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亚男、谭春堂、李红梅、程琨、李欣玲、白彦芳、张璐。本文件由青海省气象局监督实施。DB63/T 21822023 3 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技术指南 1 范围

3、 本文件规定了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原则、区划对象、数据收集与处理及区划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农业、气象、粮储等相关部门开展粮食作物生产结构布局、品种引进、种植基地选择、咨询服务、业务服务和科研等相关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业气候区划 根据农业对气候条件的特定要求,作出能够阐明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种区域空间关系。3.2 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农业区划对象和农业生产过程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反应的定量值,包括适宜区间值和不同要素的综合指标。3.3 积温 某一时段内日平均气温对时间的积分表示,单位为摄氏度/天(d),是一

4、种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上可利用的温度条件及其持续时间的综合指标,积温的实质是经过温度有效性订正的生物发育进程的时间度量。来源:DB63/T 1679-2018,2.4 3.4 极端低温 小于或等于低温极端阈值的日最低气温。来源:GB/T34293-2017,3.1 DB63/T 21822023 4 3.5 空气温度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百叶箱等防辐射装置内距地面1.50m高度的空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来源:GB/T 35226-2017,3.1 3.6 降水量 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累积的深度,以毫米(mm)为单位,记录取1位小数。来源:GB/T 35228-2

5、017,3.1 4 区划原则 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原则包括以下内容:综合考虑生产实际需要,确定适宜的区划指标;区划指标必须具有代表性、比较性、实用性、可行性;适当考虑土壤、植被、地形、地貌及生产的实际分布,分区不宜过多。5 区划对象 主要包括春小麦、冬小麦、青稞、玉米、马铃薯、蚕豆。6 数据收集与处理 6.1 数据收集 6.1.1 气候资料 符合以下要求:区划对象生育期观测资料;与区划对象关系密切的关键气候要素资料;区划对象所在区域及周边区域不少于 30 年的气候资料;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可审定的气候资料。6.1.2 基础地理数据 符合以下要求:包括区划对象所在区域的行政边界、经度、纬度、海拔、坡

6、度、坡向、水系、村庄、道路、居民点、土地利用等地理信息;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基础地理数据;基础地理数据分辨率不低于 1km1km;6.2 数据处理 6.2.1 对气候站点资料进行格点化处理,具体处理步骤按附录 A 执行。6.2.2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处理方法按附录 B 执行。DB63/T 21822023 5 6.2.3 将气候资料、基础地理数据处理成相同的空间分辨率和空间投影坐标系统,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7 区划方法 7.1 确定农业气候区划指标 7.1.1 春小麦 热量指标选取全生育期0积温和抽穗期平均气温,水分指标选取全生育期降水量,见表1。积温的算法按照附录C。表1

7、 春小麦区划指标阈值及农业意义 全生育期0积温(d)抽穗期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mm)农业意义 a12100 a215 a3350 适宜种植 a12100 13a215 300a3350 较适宜种植 1700a12100 11a213 250a3300 可种植 a11700 a211 a3250 不适宜种植 注:a1、a2、a3分别代表春小麦全生育期0积温、抽穗期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 7.1.2 冬小麦 热量指标选取全生育期0积温和越冬期极端低温,水分指标选取年降水量,见表2。表2 冬小麦区划指标阈值及农业意义 全生育期0积温(d)越冬期极端低温()年降水量(mm)农业意义 b121

8、00 b2-21 b3350 适宜种植 b12100-23b2-21 300b3350 较适宜种植 b12100-26b2-23 250b3300 可种植 b12100 b2-26 b3250 不适宜种植 注:b1、b2、b3分别代表冬小麦全生育期0积温、越冬期极端低温、年降水量 7.1.3 青稞 热量指标选取全生育期0积温和抽穗-乳熟期平均气温,水分指标选取拔节-乳熟期降水量,见表3。表3 青稞区划指标阈值及农业意义 全生育期0积温(d)抽穗-乳熟期平均气温()拔节-乳熟期降水量(mm)农业意义 c11600 c214 c3140 适宜种植 1300c11600 13c214 c3140 较

9、适宜种植 1100c11300 12c213 70c3140 可种植 c11100 c212 c370 不适宜种植 注:c1、c2、c3分别代表青稞全生育期0积温、抽穗-乳熟期平均气温、拔节-乳熟期降水量 DB63/T 21822023 6 7.1.4 玉米 热量指标选取全生育期10积温和68月平均气温,水分指标选取全生育期降水量,见表4。表4 玉米区划指标阈值及农业意义 全生育期10积温(d)6-8 月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mm)农业意义 d12500 d218 d3350 适宜种植 d12500 16d218 300d3350 较适宜种植 2400d12500 16d218 250d

10、3300 可种植 d12400 d216 d3250 不适宜种植 注:d1、d2、d3分别代表玉米全生育期10积温、68月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 7.1.5 马铃薯 热量指标选取全生育期10积温和块茎膨大期平均气温,水分指标选取全生育期降水量,见表5。表5 马铃薯区划指标阈值及农业意义 全生育期10积温(d)块茎膨大期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mm)农业意义 e11600 e215 e3350 适宜种植 1400e11600 13e215 280e3350 较适宜种植 1200e11400 12e213 230e3280 可种植 e11200 e212 230 不适宜种植 注:e1、e2、

11、e3分别代表马铃薯全生育期10积温、块茎膨大期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 7.1.6 蚕豆 热量指标选取全生育期0积温和开花期平均气温,水分指标选取全生育期降水量,见表6。表6 蚕豆区划指标阈值及农业意义 全生育期0积温()开花期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mm)农业意义 f12000 f215 f3400 适宜种植 1800f12000 13f215 300f3400 较适宜种植 1700f11800 12f213 250f3300 可种植 f11700 f212 f3250 不适宜种植 注:f1、f2、f3分别代表蚕豆全生育期0积温、开花期平均气温、全生育期降水量 7.2 农业气候区划综合指

12、数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农业气候指标权重,各个农业气候指标权重参见附录E,加权求和后得到农业气候区划综合指数iu,农业气候区划综合指数按公式(1)计算:mjijjimjniXpu1,.,3,2,1;,.,3,2,1.(1)式中:iu 农业气候区划综合指数;DB63/T 21822023 7 jp第j个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的权重;ijX农业气候区划指标;n 单元数;m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数。7.3 农业气候区划等级划分 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粮食作物农业气候区划分为适宜种植区、较适宜种植区、可种植区和不适宜种植区,并进行分区评述,自然断点法按照附录F执行。DB63/T 21822023 8 A A 附 录

13、 A(规范性)站点气候资料格点化处理 A.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按公式(A.1)计算:,hFY.(A.1)式中:Y每个栅格点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的推算值;栅格点经度;栅格点纬度;h栅格点海拔高度;栅格点坡度;栅格点坡向;多元回归方程中的回归残差。A.2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按公式(A.2)计算:njjjiZFZ1.(A.2)式中:iZ插值点iiyx,的估计值;jZ实测点jjyx,的真实值;n已知的实测点个数,即用于差值的气象站点数;jF权值系数。njijijjddF1.(A.3)式中:ijd插值点iiyx,与已知实测点jjyx,之间的距离;距离的幂,常取值 2。DB

14、63/T 21822023 9 B B 附 录 B(规范性)归一化处理 归一化处理按公式(B.1)计算:1minmaxmin5.05.0iiijijAD.(B.1)式中:ijD 第j格点第i个指标的归一化值;ijA 第j格点第i个指标值;imin第i个指标中的最小值;imax第i个指标中的最大值 DB63/T 21822023 10 C C 附 录 C(规范性)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0(10)积温计算方法 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 0(10)积温按公式(C.1)计算:nttdtTtTA10.(C.1)式中:A0(10)积温,单位未摄氏度天(d);1t0(10)的起始日期;nt0(10)的终止日期;0t

15、生物学零度。统计时,当 tT0T时,0TtT计为 0。DB63/T 21822023 11 D D 附 录 D(资料性)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 D.1 春小麦 附录D.1给出了春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如表D.1所示。表D.1 春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 区划指标 权重系数 全生育期0积温()0.38 抽穗期平均气温()0.32 全生育期降水量(mm)0.30 D.2 冬小麦 附录D.2给出了冬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如表D.2所示。表D.2 冬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 区划指标 权重系数 全生育期0积温()0.34 越冬期极端低温()0.36 年降水量(mm)0.30 D.

16、3 青稞 附录D.3给出了冬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如表D.3所示。表D.3 青稞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 区划指标 权重系数 全生育期0积温()0.41 抽穗-乳熟期平均气温()0.37 拔节-乳熟期降水量(mm)0.22 D.4 玉米 附录D.4给出了冬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如表D.4所示。表D.4 玉米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 区划指标 权重系数 全生育期10积温()0.44 夏季平均气温()0.41 全生育期降水量(mm)0.15 DB63/T 21822023 12 D.5 马铃薯 附录D.5给出了冬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如表D.5所示。表D.5 马铃薯农业气候

17、区划指标权重系数 区划指标 权重系数 全生育期10积温()0.42 块茎膨大期平均气温()0.40 全生育期降水量(mm)0.18 D.6 蚕豆 附录D.6给出了冬小麦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如表D.6所示。表D.6 蚕豆农业气候区划指标权重系数 区划指标 权重系数 全生育期0积温()0.35 开花期平均气温()0.39 全生育期降水量(mm)0.26 DB63/T 21822023 13 E E 附 录 E(规范性)自然断点法 自然断点法按公式(E.1)计算:NjiijkAkASSDjiikji111212.(E.1)式中:SSD方差;ji,第ji,元素;A 长度为N的数组;k ji,中间

18、的数,表示A组中的第k个元素。DB63/T 21822023 14 参 考 文 献 1 DB51/T 1936-2014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规范 第 1 部分:矢量数据 2 DB51/T 852-2008 农业气候适应性论证技术规范 3 DB36/T 593-2010 基于 3S 技术的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4 DB63/T 1679-2018 高原农牧业气候资源区划指标与名称 5 肖俊.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15 6 史本岩.辽宁省东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精细化模拟研究D.潘阳农业大学,2018 7 刘德祥.甘肃省农业与农业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14(2):60-62 8 白永平.青海省农业气候资源系统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0,23(2):22-23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