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常小芳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 (学生仔细看老师写字,相机指导)教师板书:春到梅花山
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二、复习词语
上节课学习了生字词。一起来复习一下
早春 寒气 还没有 退尽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散发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欢乐的海洋
三、精读课文,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梅花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来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学习提示
A 这段几句话?
B每句话讲的是什么?你从哪个词语中看出来的?
C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说说喜欢的理由。
(2)检查自读效果。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归纳:
*这一段共三句话:梅花开放的时间;
“早春”是什么时候?气候怎么样?就在这么冷的天气里,梅花就开了,山上山下,左左右右,都是梅花。(出示图片:雪中盛开的梅花),看到了吗?梅花是不怕冷的。再读这句话,读出梅花不怕冷的精神来。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教师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再读读这句话
梅花盛开的样子;
自由读。“你、我”都指什么?“挨”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做个动作告诉大家?(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体会到梅花的多)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什么?
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有粉的、白的、红的,就像天空中飘来的彩云,好看极了。真惹人喜爱!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仿佛看见了一朵朵、密密麻麻的梅花。
%梅花发出的味道。
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 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
(3)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的练习读一读,然后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教师与学生赛读,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总结学习方(1)自由读,看看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句总写人们喜爱梅花,第二句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
*第一句先说时间,再说看梅花的人多。
*理解:报春、涌动、人流。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形容人们很高兴,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同桌练说;大胆在全班说。
1、自己读
2、交流汇报
相机理解:
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
练习: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有的在___,有的在___,还有的在___,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学生试着填一填。
如果是你在梅花山上,你会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总结:是啊,梅花山花多,人多,看花的人个个笑逐颜开,欢呼声、赞叹声连连不断,照相的、摄影的到处都是,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此时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
一起来读出快乐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欣赏到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同学们读的真带劲,那就让我们一起再次美美地读一读吧
其实梅花从古到今,有很多的文人都写诗词赞美梅花
大家可以一起来欣赏一下。
多
春到梅花山 美 欢乐的海洋
香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