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二氧化碳的性质科目化学教学对象九年级课时1提供者王亚丽单位马峪乡中心学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CO2的物理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掌握CO2的化学性质。3.能将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4.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二) 过程与方法:1. 思考、交流、合作,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2. 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3.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
2、我们身边。2.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3.培养科学的态度。4.通过对CO2在自然界的循环、二氧化碳两重性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一分为二、由量变引起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二、教学内容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课题属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课题三,是教材第一次较全面介绍的化合物。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一由简到繁的顺序,CO2作为氧化物,是其中联系的纽带,学习CO2的性质可为第八章学习酸碱盐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初中生物课中对CO2的知识已有接触。二氧化碳的性质处在化学科和生物科的一个知识结合点上。教材分别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
3、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系统的介绍,本节教材实验多、联系实际多,又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如一分为二,量变引起质变等观点),对于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这一知识点上,设计了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三、学情分析本节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如学生已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知道CO2不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CO2跟石灰水的反应,则已多次见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的乐趣,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释社会和实际生活中化学现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4、,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 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CO2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CO2跟水的反应。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景,激情引入展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展示一瓶可乐。同学们,这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一份礼物,祝大家“百事可乐”。在生活中,大家都喝过可乐
5、,这里面有气体吗?是什么气体? 展示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问: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瓶可乐中的二氧化气体,要想研究它,我们先把它取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把这瓶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赶”到集气瓶中? 提问我这里装了二氧化碳了吗?你如何知道的?引导根据刚才的一系列实验,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学生能够回答出是二氧化碳气体。生活处处有化学,关键我们要学化学、用化学二、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讲述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些性质是否正确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呢?播放动画“死狗洞”请学生分析原因。提问:如何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引导请同学们把矿泉水中的二氧化碳倒入装有燃着
6、的蜡烛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实验向装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播放动画灯火实验结论二氧化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学生都能回答出密度比空气大。学生展示设计理由如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在台面的;二氧化碳可以灭火等。学生合作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完成学习材料。学生描述现象,解释原因。在快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知识,许多学生都能够分析出原因。1.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猜想,而后假设,近而实验,推出结论。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情感。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4.联系实际,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提问:刚才有同学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否自己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方案,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并给与适当的指导。结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1.学生交流合作设计实验并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实验装置草图,讲解原理,教师给予评价。2.学生动手实验,快速向装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半体积的水,并迅速拧紧瓶塞,振荡并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3.部分学生如果实验失败,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失败的原因。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
8、自我。2.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提问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实验1.向干燥的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喷洒稀醋酸信息提示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2.向干燥的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过的小花喷洒水3.把紫色花放放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4.把喷水后的紫色花放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中引导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水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为何喷水的紫色花放入二氧化碳中就会变红呢?讲述请同学们把可乐倒入锥形瓶中,快速用瓶塞塞紧,并把导管通往紫色石蕊试液中,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把变色的溶液放
9、在酒精灯上加热,再观察现象。提问为什么变红的溶液又变回紫色?观察现象:紫色花变红色得出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以下内容均由学生回答。观察现象:紫色花不变色得出结论: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观察现象:紫色花不变色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观察现象:紫色花变红色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是这种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原因,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对比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方法,通过使石蕊变色的探究,初步让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理念和方法。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4.用生活中的物质来做实验,大
10、大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并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对知识的掌握将更为深刻。4.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你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三、归纳与整理: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课后思考,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你能写出二氧化碳的哪些用途?练习巩固学生设计1.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可乐瓶口,把导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学生实验向玻璃管内吹气,并观察实验现象。辨析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1.加强实验设计的体验,再次体会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2.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的能力。留有疑问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七、板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干冰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H2CO3 H2CO3= CO2+ H2O(3)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 =CaCO3+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