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单元章节虽然不多,但知识密度大,知识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学生的抽象能力不是很好,并且很多学生没有养成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另外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容易好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一定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备课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有些问题,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是应该懂的,备课和讲课时不大重视,但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恰好在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应了解和根据所教的班的学生实际,针对不同的对象而采取不同的要求和教法。
备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材特点,作到心中有数。
备教法: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高效率地学习,在有效的时间学习尽量多的知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根据地怀疑,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要讲好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因此,老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最好还要搞清楚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关系。老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
二、在课堂要对学困生要多关注,多鼓励,多支持。
每个班级都有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对于学困生的学习,教师要特别有爱心和耐心。例如,有一次,我把我们班的学困生张璐叫上台,让他计算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面积,他看了看,然后对我说:“老师,我把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忘记了。”我说:“你不要着急,好好想想,圆的面积是怎么来的?”然后我带着他一起把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又推导了一遍,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终于做对了那道题,“你学会了吗?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了吗?”他高兴的说:“我理解了,谢谢老师!”然后带着满脸的开心跑回了自己的座位。
我经常会给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课堂上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机会,更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比如他回答问题时答错了,我会说:“没有关系,你的勇气很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并且你能够站起来回答问题就说明你已经在认真听了而且也积极思考了,你已经进步很多了,继续加油!”
三、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在六年级数学中,数学公式不是很多,但公式记忆的方法不能靠死记硬背,这样不但不会灵活运用公式而且会把所学公式混淆。例如:在第一单元《圆》中,需要记忆的公式有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圆周率的基础上,在学生记忆公式时,我注重让学生先理解什么是圆周率?圆周率是怎么来的?通过什么实验得出圆周长计算公式。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样推导出来的?要让学生要真正理解,明白整个推导过程,就要让学生采取自己动手实验或者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交流,讨论,最后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公式并且不容易忘记。
四、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