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心中的最优教学设计圆的认识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8587页。教学目标:1在大量感性材料与现实情境的分析中感悟、认识圆的本质特征,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2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3能比较熟练地用圆规画圆。4经历和体验“材料感知聚类分析归纳特征抽象命名”概念建构的过程,逐步提升学生比较、概括和抽象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感悟圆的外部特征出示多媒体(生活中的圆)。提问:从这些自然现象、建筑、工艺品中,你看到了什么平面图形?说一说与其他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明确:像长方形那样由线段围成的图形称为平面上的直线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二、感悟原理,提
2、炼圆的基本特征1不同情境中的画圆输入。情境一:教师甩动系绳的小球,在空中画圆。情境二:如果在操场上画圆,可以怎么画?媒体二次呈现体育老师在操场画圆的场景。情境三:学生用圆规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要求:边画边想,怎样画又快又好?要注意些什么?组织交流,初步体会画圆技巧。情境四:老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圆。组织学生在交流后再练习一次。2发现共同的特点,提炼圆的特征。提问:在空中画圆,在操场上画圆,在黑板上画,在纸上画圆。在不同的情境里画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组织学生交流想法,体会相同点:虽然画圆的情境不同,但都要先固定一个点,展开一定的距离,然后旋转一周。3命名并思考不同情境中的关键要素。(1)介绍:我
3、们把固定的点叫做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确定的这段距离,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示范:在图中表示出来)(2)提问:回顾刚才画圆的四个情境,你能找到它们的圆心和半径吗?组织交流:提问:每一个情境中的圆,它的圆心在哪里?半径在哪里?小结:通过4个情境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形成圆的基本要素,看来圆规就是根据这些要素来设计的。三、在画圆过程中感悟圆的位置关系与大小,明确半径、圆心的作用1要求:现在你能更熟练、准确地用圆规画圆了吗?至少画出两个圆。教师巡视,捕捉学生中画圆的基础性资源。(1) 同心圆(2)分离的两个圆(有大有小)(3)相交的两个圆(有大有小)2分步呈现学生的资源。组织交流:(1)为什么同
4、一个圆心却可以画两个圆?(2)这里的几组圆大小是一样的,那是什么原因使得两个圆有这些不同的位置关系。关键在哪里呢?3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教师抓住学生画圆过程中细节问题进行交流指导:(1)简单介绍定半径的方法 (2)标出圆心与半径四、在折圆中理解直径,体会直径、半径的关系与特点1第一层次:引出直径的概念。要求:这里有一个圆纸片,你能想办法找到它的圆心,并标出半径吗?教师参与学生活动过程。组织交流:(1)两次对折后,折痕相交的点就是圆心,折痕的一半是半径。(2)二条半径成一直线,就形成了一条折痕,从整体看这条折痕在圆中叫什么?(直径)在圆纸片上画出直径。教师在黑板上的圆中画出一条直径。用字母d
5、表示。(3)你能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说一说怎样的线段是直径吗?2第二层次:在小组活动中发现直径、半径的特点与关系。提问:半径与直径是圆中两条特殊的线段,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利用圆纸片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与老师对话。教师在过程中可以打开思路:有的同学关注了直径和半径的长短关系,有的还在研究条数。组织交流:(1)感受:同一圆内,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2)感受:同一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快速反应:判断圆中哪条是直径,哪条是半径。(课本第86页练一练第1题)2在设计图纸中的正方形中找到圆心,画一个最大的圆。3欣赏:(1)平面图形绕顶点旋转形成圆(2)平面图形绕中心旋转形成圆(3)学生用圆规画出的美丽图案的作品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圆,理解了圆的特征,我们还可以研究圆的周长和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