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控制
自交
隐性遗传因子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杂合子 相对性状
表现
显性遗传因子 显性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亲本) 高茎 DD X 矮茎dd 互交 反交
F1(子一代) 高茎 Dd 纯合子、杂合子
F2(子二代) 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dd
1 : 2 :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 ( F1) Dd X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高 1 : 1 矮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
1. 黄圆 YYRR X 绿皱yyrr
黄圆YyRr
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亲组合
9 : 3 : 3 :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后代性状分离比
说明
3 : 1
杂合子 X 杂合子
1 : 1
杂合子 X 隐性纯合子
1 : 0
纯合子 X 纯合子 ;纯合子 X 显性杂合子
1.
2.
n对基因杂交
F1形成配子数
F1配子可能的结合数
F2的基因型数
F2的表现型数
F2的表型分离比
1
2
……
2
4
……
4
16
……
3
9
……
2
4
……
3:1
9:3:3:1
……
2n
2n
4n
3n
2n
(3+1)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