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设计三窑完小 王亚玲 【教学目标】1.我会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2.我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我要养成认真观察,细心作业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什么叫做体积?2、棱长为1cm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为1dm呢,棱长为1m呢?二、导入新课: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猜想一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三、先学后教(一)猜测影响长方体的体积的因素,生得出:(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2)长、高相等的
2、时候,越宽,体积越大。(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都有关系。(二)猜测长方体的体积=?(三)自学指导 用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摆几个不同的长方体,将它们的长、宽、高记录在课本41页第二部分表格中,思考:1、长方体的体积与小正方体个数有什么关系?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怎么表示?(写在作业本上)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用字母怎么表示?(四)后教1、长方体的体积与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个数相等;2、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 v = a b h=abh3、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
3、 a a = (五)检测题1、完成课本第42页练一练第三题。2、展示后进生作业,集体订正修改。四、当堂训练一个长方体水池,底面长12dm,宽6dm。如果要向这个池子里注入2dm高的水,需要多少升?五、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六、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1)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v = a b h=abh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 a a a= 长方体的体积 教学反思三窑完小 王亚玲 课堂上的有效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知识,因此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一课中,我决定采用让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论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做一做来研究
4、论证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但想达成预定目的,就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借助多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以小组为单位,给每个组发了34个小正方体,当学生根据我出示的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不同的长方体,初步感受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有关系时,我顺水推舟,随机说道:“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会有怎么样的关系呢?现在就去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填写报告单,验证自己的猜想。”一席话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迫不及待的投入到研讨之中,你看他们有的摆,有的记,还不是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没过几分钟,学生就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发现了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小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的验证得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各个都兴趣十足,他们不仅掌握了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数学公式,还知道了公式的推导过程,正因为如此,应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这节课,虽然没有用PPT等先进的教学设备直接演示,但为学生创造出了动手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本堂课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教师一定要想法设法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学去做这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取了本节课所需获得的知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今后学好数学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