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 社会心理学概论孙大强 博士5168-8592,1314-1315-590北京交通大学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考试与课堂要求o考试形式为专业论文与随堂作业。前者内容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用社会心理学概念进行阐释分析,可结合本专业特色,题目自定,字数不少于2000,包括题目、摘要(300字左右)、关键字(35个)、参考文献,倒数第二堂课(即本学期第11周)前交电子版和打印版存档,电子版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文件名为姓名+文章名,例如:范伟老大的幸福生活。严禁诸如“心理作业”、“新建word文档1”之类的题目。o课堂要求:手机静音,不吃带壳零食,别无他求,教室后门出入自便o公用信箱:(心理学学习)密码
2、:Xinlixue(心理学)整体教学安排o社会心理学概论o自我o社会认知o决策与判断o性别差异与情感o态度、偏见与沟通o精神分析o跨文化心理o群体互动与影响o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o产品设计心理学o影视赏析o考试(不占用课堂时间)推荐阅读:学术类o社会性动物,阿伦森著o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著o思维的版图,尼斯贝特著o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o管理行为,西蒙著o菊与刀,本尼迪克特著o心理资本,路桑斯著o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o设计心理学,唐纳德诺曼著o情感化设计,唐纳德诺曼著o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o自我,乔纳森布朗著o亲密关系,莎伦姆著o怪诞行为学,丹艾瑞里著o怪诞心理学,怀斯曼著o我和你
3、:人际关系的解析,o克服组织防卫,阿吉里斯著o不平等的童年o亚文化:风格的意义o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波兹曼著o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o隐蔽的秩序推荐阅读:非学术类o少有人走的路,斯科特派克著o公司政治,中信出版社o艺术与物理学,伦纳德史莱因著o激荡三十年,吴晓波o我母亲/我自己,南希弗莱迪著o枪炮、病菌与钢铁,戴蒙德著o重新发现社会,熊培云著o民主的细节,刘瑜著o引爆点,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著o群体的智慧,詹姆斯索罗维基著o1984/动物农庄,奥威尔著o西西弗神话,加缪著o局外人,加缪著o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著o爱情笔记,德波顿著o呼啸山庄,艾米丽勃朗特著o儿子与情人,劳伦斯著o钢琴教师,耶利内
4、克著o24重人格o倚天屠龙记o天龙八部推荐欣赏o浪潮o追风筝的人o独自等待o奋斗第一部o生死朗读o禁闭岛o飞越疯人院o罗生门o活着o面纱o后窗o叛狱风云o楚门的世界o舞出我天地o黑天鹅o返老还童(本杰明巴顿)o盗梦空间o死亡诗社o霸王别姬o肖申克的救赎o海角七号o幸福终点站o巴尔扎克和小裁缝本讲主要内容社会心理学家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问题,以那样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特点:它现在处于何处,将走向何方?社会心理学家用以回答社会诸方面问题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含义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定义l经经典典定定义义:社社会会心心理理学学是是“试试图图理理
5、解解人人们们的的思思想想、情情感感和和行行为为怎怎样样为为别别人人实实际际的的、想想象象的的和和隐隐含含的的存存在在所影响所影响”的一门科学。的一门科学。美美奥奥尔尔波波特特(Allport,1969)内涵:内涵: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门科学问题一:什么是科学?问题一:什么是科学?(1)具有一套价值)具有一套价值准确性、客观性、准确性、客观性、怀疑性、怀疑性、开放性开放性 关于托马斯关于托马斯库恩、卡尔库恩、卡尔波普尔波普尔(2)可以用于研究广泛领域的问题的一些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广泛领域的问题的一些方法问题二:为什么社会心理学要采用科学取向?社会问题二:为什么社会心理学
6、要采用科学取向?社会心理学不就是常识吗?心理学不就是常识吗?(1)许多常识互相矛盾)许多常识互相矛盾(2)人的信息加工特点)人的信息加工特点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诉求,而非固定的结论。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社会行为和思想的原因,主要包括:他人的行动和特征认知过程环境变量:物质世界的影响文化背景生物因素一种解释:以吸烟为例别人的行为:别人的行为: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和思想的重要因素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和思想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从研究领域来看,社会心理学研究常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几乎所有问题。(1)个体过程)个体过程 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
7、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研究课题包括:u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u态度以及态度改变态度以及态度改变u归因问题归因问题u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u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u人格与社会发展人格与社会发展u应激和情绪问题应激和情绪问题 (2)人际过程)人际过程 这个领域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研究的课题包括:u侵犯和助人行为侵犯和助人行为u人际吸引与爱情人际吸引与爱情u从众和服从从众和服从u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u非语言的交流非语言的交流u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3)团体过程)团体过程 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
8、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这个方面的研究包括:u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跨文化的比较研究u拥挤与环境心理学拥挤与环境心理学u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u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u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家可能会研究的问题:当我们想象在不同情况中“可能发生什么”时,会发生什么?假如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做成某件事情,就可能增加实际的成功机会吗?近年来性别刻板印象是否已经改变?它们还在变化吗?“著姐”和李玉刚的区别又在于哪里?我们更愿意与那些喜欢我们或者与我们自我认识一致的人恋爱吗?天气热会增加攻击性吗?这种关系有极限吗?当天气非常热时,攻击性有可能减少吗?公正其实是“盲目”的吗?在审判中
9、,陪审员受审判当事人的外貌、种族及性别的影响吗?为什么人们总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经常会感到更不幸福快乐?类似药家鑫案,更多的是个人因素还是情境因素造成的?你会想到什么要研你会想到什么要研究的内容呢?究的内容呢?我们能做什么?如何给陌生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不为自己的习惯尤其是坏习惯所左右?在危急时如何赢得周围人的帮助?如何更好地说服他人来协助自己完成任务?当你一见钟情时那是爱吗?是否应该继续?当我们和竞争者互有优劣势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表达以便增加胜出的可能性?如果送礼,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礼物?当今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特征认知研究的影响应用研究增强多元文化观点被采纳生物因素的潜在作用和进
10、化论观点备受关注盖奇的故事盖奇的故事 菲里尼斯盖奇在严重的脑损伤后奇迹般地存活了13年,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脑损伤患者之一。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盖奇在经历了脑损伤以后,脾气、秉性、为人处事的风格等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从前判若两人。从他身上,科学家学到了一些有关人格与脑功能之间关系的知识。盖奇原来是铁路建筑工程队的一名领班,他的工作是在铁路铺设的沿途炸掉阻塞通道的障碍物。1848年9月13日,当盖奇用一根铁撬把甘油炸药填塞到孔中的时候,一颗火星意外地点燃了炸药。当时他的头正歪向一边,提前引爆的甘油炸药将他手中的铁撬从他的左颧骨下方穿入头部,然后从头顶飞出,落在身后二十几米远的地方。这根铁撬长约1
11、.1米,重5.04千克,一端直径为3.18厘米,另一端的直径为0.64厘米。发生事故的那一年,盖奇只有25岁。当他被铁撬击倒后,尽管颅骨左前部几乎完全被损毁了,但他并未失去知觉。在一位年轻的外科医生哈罗的精心治疗下,盖奇在10周后出院了。此后,他的体力逐渐恢复,又可以工作了。盖奇的幸存是一个奇迹,他仍然可以说话、走路,严重的脑损伤似乎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盖奇的脾气与从前大不相同了。他本是一个非常有能力、有效率的领班,思维机敏、灵活,对人和气、彬彬有礼。但这次事故以后,他变得粗俗无礼,对事情缺乏耐心,既顽固、任性,又反复无常、优柔寡断。他似乎总是无法计划和安排自己将要做的事情。
12、正如他的朋友们所说,“他不再是盖奇了“。几个著名的心理实验阿希实验阿希实验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实验延迟满足实验延迟满足实验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破窗实验破窗实验感觉剥夺感觉剥夺实验实验阿希实验阿希实验l“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l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
13、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l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l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l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
14、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l设想一下,自己在这个实验中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亲!你曾经就这样被忽悠了吗?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实验l“丑小鸭实验”可能是翻译不同。在心理学历史上,有关期望和信心对人的影响的实验,最著名的当属“罗森塔尔实验”了。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l他在实验中发现的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15、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教育观念,而且对人们的其他社会性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l实验并不复杂: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地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提高。l为什么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鼓励他们,反过来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因而比其他的80进步得更快。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
16、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l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l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你对他人的期望会间接地产生多么巨大的效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别人,别人可能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尤其对那些缺乏自知和自控能力的未成年人。良言一句三冬暖。尤其不要忘记,给你所爱和所敬的人更多的支持鼓励!延迟满足: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延迟满足: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l发展心理学里有一个经典实验。实验人员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
17、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在美味的奶糖面前,任何孩子都将经受考验。l这个实验用于分析孩子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承受延迟满足的能力,l延迟满足-是能够等待自己需要的东西的到来,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要什么,这是一个很通俗的解释。l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
18、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个性表现。l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第二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已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避挑战。l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l研究人
19、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朋友们!Hold住啊!千万!破窗效应破窗效应l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是关于环境对人们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影响的一种认识。“破窗效应”理论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矫正和补救。l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
20、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l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l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l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窗户玻璃,而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勿以
21、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除!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l注意力和观察力是相辅相成的。适当的注意才能构成有效的观察。l在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正在举行的时候,突然从外面冲进一个村夫,后面追着一个黑人,手中挥舞着手枪。两人在会场中追逐着,突然“砰”地一声枪响,两人又一起冲出门去。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不过二十秒钟。l在与会者的惊慌情绪尚未平息的时候,会议主席却笑嘻嘻地请所有与会者写下他们目击的经过。原来这是一位心理学教授请求做关于“注意”的实验。l结果,在上交的四十篇报告中,没有一个人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其中只有一篇错误率少于20%,有十四篇的错误在20%40%之间,十二篇的错误率在40%50%之间,十三篇的
22、错误在50%以上。而且许多报告的细节是臆造出来的。虽然每个人都注意到两人之中有一人是黑人,然而四十人中只有四人报告说黑人是光头,符合事实。其余有的说他戴了一顶便帽,有些甚至替他戴上高帽子。关于他的衣服,虽然大多数都说他穿一件短衣,但有的人说这件短衣是咖啡色的,有的说是红色的,还有人说是条纹的。而事实上,他穿的是一条白裤,一件黑短衫,系一条大而红的领带。眼见未必为实!你的记忆会犯罪!感觉剥夺实验l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l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l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l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l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l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l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l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l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l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l这说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漫不经心地接受各种刺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各种感觉是很重要的。当你有感觉的时候,无论甜酸苦辣冷暖痛,你是活着的,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