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学会运用富含哲理的诗句写作。 4、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懂得如何客观的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演示、展示、合作探究。教学准备:1、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国画、庐山的照片、古典音乐等。2、收集有关
2、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ppt、酷狗)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1、指名读,正音 (播放ppt上的正确读音)2、集体再来读一遍,注意停顿。 三、加深理解(一)、解题,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播放ppt上的文档)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吗?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1、指名读古诗。2、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第一二句读懂了什么? 3、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第三四句读懂了什么?4、提问
3、: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5、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播放庐山照片)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从远处看庐山,像_;从近处看庐山,像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 6、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归纳: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多角度多方面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三)
4、、多诵读,悟诗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提供背景音乐)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四、拓展延伸,分组合作讨论交流。1、题西林壁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2、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五、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相关填写。2、有感情的诵读。3、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板
5、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横-侧)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看景不识庐山真面目,(真?)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 悟理说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地完成了教学活动。题西林壁这是一首简短易懂的古诗,这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游览庐山之后所写五首游记中的最后一首,蕴涵着哲理。本首诗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难点是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全面客观的、多角度地观察。 根据古诗以往教学方法,多读,多想。本次教学中,我继续把握古诗要多读的特点。初读精读想象读有感情读等, 层层深入,水到渠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意,采用了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体会文中所蕴涵的哲理采取提问,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引导归纳的形势。作者在庐山之中,怎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维反应比较活跃,身在庐山之中,只能看清庐山的一小部分,所以,看不清庐山的整体面目,因而发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此类推,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让学生学会全面看问题。总之,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氛围,以饱满的热情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敢问、敢说敢想,自由畅谈,这就是我在课堂上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