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DC桩DownholeDynamicCompaction桩径尺寸和施工垂直度控制HDDC技术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它的作用机理是把碴土(碎砖瓦、石、砂、土、碎砼块、工业废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用于地基处理,在满足上部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的同时,可以节约钢材、水泥等,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H一、DDC桩(DownholeDynamicCompaction)技术的基本介绍DDC桩技术也称为“孔内深层强夯法”,是先成孔,然后在桩孔内对填料进行强夯冲击挤压,使填料向孔底和周围挤密压缩,形成桩体,同时对土层进行冲击,以达到消除地基土的各种不良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可广泛用于杂填、液化、湿陷、软弱、膨胀、腐蚀土层等各类不良地质条件。该技术可以消除“湿陷”、“液化”、“膨胀”现象,提高地基承载力,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一般为原天然地基的27倍。H二、目前DDC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在DDC桩的施工中,如何成孔成为该技术的难点和要点。目前的一些施工方法存在以下的缺点:1、成孔的效率低。有些湿陷性黄土地质的地区,在大直径的DDC桩的施工中,甚至还出现人工挖孔的现象,成孔效率很低而且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2、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孔的现象。是成孔的工作功亏一篑。引起这种问题的原因大体由两个原因:A由于成孔地区的含水量较高,而采用其它护壁的方法不能够奏效的情况下,导致孔的塌陷。B在进行孔内夯实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成孔的孔壁垂直度的问题或者重锤夯实的控制问题而出现重锤的偏击出现坍孔。而且会造成DDC桩的密实度不够,达不到设计的要求目录1、工程概况2、QC小组简介3、选题理由4、活动目标及目标值可行性分析5、质量控制措施6、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DCA循环)7、效果维持8、主要成果9、巩固措施10、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DDC桩桩径尺寸和施工垂直度控制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中厦集团办公大楼工程位于绍兴县平水镇开发区若耶溪东侧,结构层次为11层(地下室),现浇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3248,建筑高度为42.60米,工程总造价为5000万元。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06年7月19日,竣工日期为2007年8月31日,总工期为408日历天。基础采用桩锤冲扩桩(DDC)。整个施工期将经历2个雨期、2个夏季和一个冬季,实行流水施工,土建和设备交叉进行,质量目标为“钱江杯”。2、小组概况、小组概况中厦集团办公楼桩QC小组成立于二六年五月十八日。二六年七月二十日桩基开始施工,我公司QC小组以“开展QC活动,确保DDC法桩基施工质量”为课题进行了攻关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组由公司技术人员及项目部相关人员组成,小组概况见表1姓名性别年龄职务小组分工接受QC教育时间何张根男61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30汪宏伟男26助理工程师组长80周定洋男52工程师副组长80张阿糯男68工程师成员60黄德军男33工程师成员60潘国桥男28助理工程师成员50金开建男24技术员成员50张爱花女32工程师成员50小组成员一览表小组成员一览表制表人:汪宏伟地点:办公楼项目部制表日期:2006.18小组概况小组概况小组名称小组名称中厦建设集团办公大楼DDC桩QC小组组建日期组建日期2006年5月18日注注 册册 号号绍县建(2006)22号小组类型小组类型攻关型PDCA循环时间循环时间06年7月20日至11月8日表13、选题理由、选题理由(1)、DDC桩处理地基属于新工艺,我们是首次采用,成立课题进行技术攻关。(2)、公司办公大楼是集团形象工程,质量目标为“钱江杯”。4、活动目标及目标值可行性分析、活动目标及目标值可行性分析(4.1)、质量评定标准由于本法施工尚无国家标准,本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及验收规范。4.1.1、保证项目原材料的品种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规格等符合设计要求。4.1.2、基本项目符合DDC法桩基的行业标准,满足设计要求,控制轴线位移,桩径大小符合要求,孔洞垂直,孔深合格。4.1.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2(4.2)、活动目标DDC工程质量评定按DDC工法设计、施工、验收标准进行评定,达到优良标准,允许偏差合格率达到95%以上。项项 目目轴线位移轴线位移桩桩 径径垂直度垂直度孔孔 深深允许偏差501001.5%H100表2(4.3)、目标值可行性分析431、由排列图可知,垂直度不够和桩尺寸径超标占不合格项目的85%,经计算,如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将能达到小组本次活动目标。设定合格率为f,显然有f=86.7%+(1-86.7%)85%=98%,,显然98%大于95%(目标值)。从数值上论证了可以实现95%目标值的可实现性。4.3.2、我们有GBT/190029002标准及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保障,且在施工过程中体系运行规范。4.3.3、我们的QC小组结构合理,技术全面,曾两次获国家优秀QC小组称号。组员富有现场经验,有信心、有能力搞好攻关管理。4.3.4、我们请DDC桩设计人员,以及有现场施工经验的人来进行指导。5、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5.1)、工艺流程(5.2)、预控措施QC小组成立后,首先根据DDC法桩基施工单位的技术资料,制订了质量预控措施,以指导施工。桩位放线机械成孔成孔验评强夯成桩材料拌制成桩验评质量自评资料整理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制度保证质量措施书面交底书会议交底放线成孔孔口防护材料拌制,强夯成柱执行验评标准不合理品处理材料检验,出具合格证书处理不合格品抽样检查机械进场检验材料堆放整齐,加标识牌材料进场检验技术交底质量平定记录自检记录桩基施工申请开工施工准备质量评定资料整编图一图一 质量预控措施质量预控措施6、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PDCA循环时间:2006年7月20日至2006年11月8日6.1、计划(PLAN)阶段2006年8月20日,中厦集团办公大楼地基DDC法桩基施工至轴线,我们对质量进行检查,统计结果发现合格率为86.7%优良率为62%。外观质量检查结果见缺陷调查统计表(表3)质量缺陷调查统计表质量缺陷调查统计表序号缺陷名称频数频率(%)累计频率(%)备注1垂直度不够1050502桩尺寸径超标735853轴线位移210954孔深不合格15100合计20100合格率(150-20)150=86.7%表表3垂直度超标桩径尺寸不够轴线位移偏大孔深不合格107类类类1009080频率频数20图二图二 质量缺陷排列质量缺陷排列为了找出影响DDC法桩基施工质量的主要缺陷,QC小组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经过认真分析,绘制出DDC法桩基施工质量缺陷排列图。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桩基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类)垂直度不够和桩径尺寸超标;次要因素(类)是轴线位移;一般因素(类)是孔深。生石灰未熟化透材料重锤下落不稳机环境方法培训不够工艺不熟悉场地不平整工地混乱操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交底不清人垂直度超标和桩径尺寸不够图三图三 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石灰杂质多根据统计结果,QC小组对影响成桩质量的主要因素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绘出关联图(见图3)。要因确认要因确认QC小组通过分析,共找出8条原因。为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小组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检验,对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进行确认(表4):要因确认表要因确认表序号原因确认结果1重锤下落不准机身不平稳,支撑不牢非要因2责任心不强教育不够,质量意识不强要因3基础知识缺乏人员频繁换岗,没有及时培训要因4施工工艺不熟交底没针对性要因5重进度,轻质量为赶进度,忽视质量非要因6放线误差大放线未进行复验非要因7石灰杂质多材料进场把关不严要因8管理混乱工地混乱,管理人员责权不明要因表表4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分析,确认主要原因有确认主要原因有:1、责任心不强2、基础知识缺乏3、施工工艺不熟4、石灰杂质多5、管理混乱序号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的对策执行人完成时间1责任心不强,违章操作定岗定位,加强教育,提高意识周定洋全过程2基础知识缺乏加强学习,有思想正确指导行动黄德军全过程3石灰杂质多严把材料进场关金开建全过程4施工工艺不熟岗前学习,工前交底汪宏伟全过程5管理混乱加大管理力度周定洋全过程根据分析结果,QC小组针对DDC法桩基施工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制订对策计划表(表5)表表5制表人:汪宏伟地点:办公楼项目部制表日期:2006.9.1对策计划表对策计划表对策计划表对策计划表6.2、实施(DO)阶段QC小组根据对策计划表,由执行人员负责实施具体对策:实施一:项目经理周定洋于七月二十二日对职工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强化职工质量意识,使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施工人员重视工程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实施二:项目技术负责人黄德军对职工进行岗前培训,并寓教于干中,同时对经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上岗资格。实施三:物资设备科材料员金开建召于七月二十二日专门负责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检查,不合格品一律清理出施工现场。实施四:公司技术科科长汪宏伟于七月二十三日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未经培训的工人不准进行作业,施工时严格进行工前交底。实施五:项目经理周定洋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与管理,责任到人,实行标准化作业。6.3、检查(CHECK)阶段经过采取以上措施,落实责任,明确了职责,提高了意识。七月二十六日对上述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每项措施均已执行。七月三十日,对施工的成品桩进行检查,检查260根桩,发现不合格点8个,合格96.9%,详细资料见表6。质量调查统计表质量调查统计表 表六表六序号缺陷名称频数频率(%)累计频率(%)备注1垂直度337.537.52桩径22562.53轴线偏移22587.54孔深不合格112.5100合计8100合格率(260-8)260=96.9%制表人:周定洋地点:办公楼项目部制表日期:2006.10.28垂直度超标桩径尺寸不够轴线位移偏大孔深不合格321类类类1009080频率频数8图图4 桩基施工质量缺陷排列桩基施工质量缺陷排列由上表易知原来的主要因数(类因数)垂直度不够已经得到明显降低,已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已经降为次要因数(类因数)。根据调查统计表,绘制出排列图(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制表人:金开建地点:办公楼项目部制表日期:2006.10.296.4、处理(ACTION)阶段通过检查体现了我们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结果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允许偏差项目的合格率达到96.9%,达到优良标准。因此在后续的工程施工中,应 继 续 坚 持 各 项 措 施,巩 固 已 取 得 的 成 果。7、效果维持、效果维持通过PDCA循环,我们达到了小组活动的目标。在后续工程的施工中,我们坚持贯彻落实所采取的措施,工程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效果维持见图5。图效果维持图图效果维持图8、主要成果、主要成果8.1、质量效益通过PDCA循环,对质量通病进行整治后,一次检查合格率从最初的86.7%上升至96.9%,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这有利于施工建设的发展,促使企业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确保工程质量,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观念,充分发挥他们的 聪 明 才 智 和 勇 于 开 拓、敢 于 创 新 的 精 神。其质量上升趋势见PDCA循环图(图六)8.2、技术效益小组抓住了问题关键,保证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机械耗费,保证施工安全,为建设项目创优质工程的目标迈进了一步。8.3、社会效益开展QC小组活动,不断取得技术发展,既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又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在施工生产使用科学化的管理水平,开发思想,更进一步提高了认识。86.7%96.9%100%图六图六 PDCA循环图循环图9、巩固措施、巩固措施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及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对策措施等,制订出一套有关DDC法桩基施工的方案:继续TQC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及创优意识;9.1、施工管理标准措施标准化施工措施表标准化施工措施表项目标准化措施施工管理开工前有详细的技术交底,过程中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工后有全面的检查和对比。施工技术严格按程序操作,规范施工。施工人员加强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在施工中奖优罚劣,激励先进,鞭策后进。9.2、施工工艺标准9.2.1、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参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及有关资料,制订出详细的施工工艺;9.2.2、组织编写一套有关DDC法桩基施工新技术的总结10、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遗留问题及今后打算10.1、遗留问题虽然QC活动是全体员工参加,但从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来看,主要还在“人”的问题上,虽然我们几乎年年说要提高外聘劳务的质量意识和创优意识,但由于外聘劳务的特殊性,以及当今建筑市场对质量和进度要求的时间等的限制,这造成对外聘劳务的质量教育工作依然是我们今后的重点。10.2、今后打算10.2.1、普及TQC教育,坚持开展QC活动,使QC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全员化;严格按照PDCA循环,加强检查落实,确保活动质量。10.2.2、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增强质量意识。强化质量管理,攻克质量难关,提高经济效益。10.2.3、严格按PDCA循环施工,加强活动中的检查落实,确保QC活动效果及施工质量。10.2.4、外骋劳务经考核后方可上岗,其工资向质量倾斜,使外聘劳务在短期内接受QC活动,自觉提高质量意识。10.2.5、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标准施工,把QC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不断去探讨、研究、解决施工生产中的问题,把好质量关,使产品质量跃上新的台阶。我们下一个要攻克的课题是“提高外墙涂料的施工质量”。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00七年六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