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育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答记者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4386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答记者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育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答记者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UANGDONGJIAOYU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教育部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答记者问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2 0 2 2 年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是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重要

2、“一翼”。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最大优势,更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出台通知支持建设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加大政策引导,政行企校协同破解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机制性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为其他行业共同体建设提供成熟的经验和示范。问:教育部选择在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建设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如何考虑的?答: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优先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轨道交通装备行业是

3、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亮丽名片,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选择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试点,一方面考虑轨道交通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明显,对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快速流动集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带动城市格局、人口布局、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另一方面考虑中国中车是行业中唯一一家产业化集团,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研制的以“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化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技术、人才、资源等优势明显,并在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4、和示范效应。问: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主要包括哪些?答:通知明确由中国中车、有关高水平大学和职业院校共同牵头,分三个阶段逐步建设完善。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 0 多个省份,包括9 所普通高校、3 0 多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0 多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5 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普通高校成员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常州大学、西安交通工程学院。职业院校成员包括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

5、职业技术学院等行业相关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包括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包括长春市教育局、青岛市教育局、株洲市教育局、大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育局。问: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哪些创新?答:一是更加注重政府搭台、机制保障。政、企、校有关负责同志联合组建共同体领导小组,统筹研究解决有关建设发展的重大事项。同时,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所在地,由地方政府宏观指导区域产教匹配的工作。二是更加注重以教促产、以产助教。共同体汇聚产教资

6、源,立足服务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企业、学校双主体作用,对匹配行业需求与教育供给、促进产教深层次融合和校企高水平合作、提升职业院校培养行业人才的关键能力有重要推动作用。三是更加注重高水平大学在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普通高校学科、师资、科研、平台等方面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在搭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校企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方面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四是更加注重职业教育内涵,以高质量发展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支持共同体内职业院校深化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课程、师资队

7、伍等建设,构建共育人才新范式,探索科教融汇新路径,激活关键能力合作新动能。问:通知的保障措施有哪些?答:在经费投人方面。教育部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大对共同体成员广东教育职教2 0 2 3 年第8 期143C信息荟萃学校的教育经费支持,支持共同体成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渠道,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工具。共同体企业确保提取适当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一线职工职业教育,探索职工教育经费一定比例统筹使用机制。在政策支持方面。教育部积极协调其他部门共同加强对共同体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支持共同体相关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组合式激励在共同体内率先试点。中车支持行业院校教学

8、资源建设;支持子公司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积极招录共同体院校毕业生;支持子公司按照不低于岗位总量的2%为共同体院校教师学生设立实习岗位。在氛围营造方面。教育部加大对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成果的选树和宣传推广力度。按照有关规定对共同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单位、人员给予表彰、奖励。问: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预期的成效有哪些?答:一是探索创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初步建成组织健全、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相关院校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基本匹配、教育教学内容与岗位任务高度契合,建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评价评估体系,全面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标杆、示范

9、。二是创新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推进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创新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三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向行业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和颠覆性技术,联合产业链相关重点企业,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协同攻关,产出一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促进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提升产业集群的国际化竞争力。责任编辑魏家坚广东教育(职教)杂志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及常务理事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凌靖波广东建设职

10、业技术学院赵鹏飞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赵红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陈玉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许金招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谢东乐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王春旭广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丘毅清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李国年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张国铭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黄志泉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胡斌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曾小力河源市卫生学校张金坤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邵燕东佛山市顺德区郑敬治职业技术学校吴锋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宋红梅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冯子川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梁柏健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江学斌梅州农业学校赵仁发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杨潮喜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郭宏才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王

11、波广州市天河职业高级中学马新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陈香生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龙卫平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伍瑞群东莞理工学校巫云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仇高波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严少青东莞市商业学校曹永浩理事单位及理事湛江开放大学许文滔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莫秀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吴教育惠州工程职业学院钟均宏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张岳恒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陈青恩广东省电力工业学校柏吉宽广州市总工会职业技术学校卢书欣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江学斌兴宁市职业技术学校李与核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黄仲华东莞市电子商贸学校吴强辉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李东明封开县教师进修学校邱锦涛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苏德余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陈达伟汕头市澄海职业技术学校陈俊旭潮州市职业技术学校余独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黄益辉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王剑雄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何东成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李力强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方惠元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海珠区分校郭翠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杨志勇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张士运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黄海滨河源理工学校李世锋翁源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汤寿光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何朝东(排名不分先后)144广东教育职教2 0 2 3 年第8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