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_CNLIC 0102-2023 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高清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876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_CNLIC 0102-2023 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高清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T_CNLIC 0102-2023 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高清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T_CNLIC 0102-2023 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高清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T_CNLIC 0102-2023 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高清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T_CNLIC 0102-2023 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高清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CNLIC 01022023中 国 轻 工 业 联 合 会团 体 标 准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T/CNLIC 0102202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 6 号邮政编码:100740发行电话:(010)65241695网址: Email:club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编辑发行 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 6 号院邮政编码:100037 电话:(010)68049923*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书号:1550196121印数:1200 册定价:38. 00 元ICS67.220.20CCS X 38团体标准T/CNLIC 01022023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

2、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well and rock salt2023-07-27 发布2023-07-27 实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 布T/CNLIC0102 2023目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5 基础性评价36 指标性评价47 组织与实施8附录 A(规范性)生态井矿盐生产评价指标体系10IT/CNLIC 0102 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3、 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江苏省瑞丰盐业有限公司、四川自贡驰宇盐品有限公司、山东省鲁盐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湘澧盐化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盐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孝感广盐华源制盐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轻工业井矿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重庆大学、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理工大学、中国轻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江苏省盐业协会、北京中科标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阳、岳元媛、荀春、刘烨、王琼、马常春、陈啸啸、邹成华、张星文、李传

4、明、黄伟、李帮柱、谢兴胜、潘秀云、王志民、孟慧敏、曾华明、王茹、钟胜方、雷文杰、张以河、 陈结、李丹、高鹏、陈俊、姜磊、陈文、康慨、杨丽梅、何劲、贺寄清、李昱慧、李双双、王元堃、陆薇、张翊涵、孔令朝、赵文清、王瑞。IIT/CNLIC 0102 2023生态井矿盐评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生态井矿盐的评价总则,规定了基础性评价、指标性评价以及评价的组织与实施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对生态井矿盐产品及其组织生产的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5、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 27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4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盐指标的测定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29

6、04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T 13025.4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 水不溶物的测定GB/T 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6830商品条码 储运包装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T 19420制盐工业术语GB 2558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钾GB 2687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盐碘含量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DZ/T 0313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NY/T 391202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QB/T 5279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94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食用盐 edible s

7、alt食盐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直接食用或用于食品加工的盐。 来源:GB/T 194202021,4.1.53.2井矿盐 well and rock salt以石盐矿石或地下天然卤水(不含沿海地下卤水)为原料制成的盐。 来源:GB/T 194202021,3.493.3生态井矿盐 ecological well and rock salt以石盐矿石为原料,在开采、生产和加工全过程中,通过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以实现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且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而制成的高品质食用井矿盐(3.2)产品。3.4生态井矿盐评价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well and rock salt为确

8、定企业组织生产生态井矿盐(3.3)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满足规定目标指标的管控程度所进行的评估活动。4 总则4.1 评价原则生态井矿盐评价应遵循:a) 全面性原则:在选取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全面反映井矿盐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需求。b) 导向性原则:生态井矿盐评价内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要求,设计并选择能反映井矿盐生产生命周期的要素、特征等关键信息。c) 可操作性原则:生态井矿盐评价内容实用,评价方法成熟、可行。评价指标体系数据资源可采集、可量化,便于操作。4.2 评价体系生态井矿盐评价体系包括基础性评价和指标性评价两部分。指标性评价包括资源属性评价、能源属 性评价、环境属性评价、品质属性评价、科技

9、属性评价和高质量发展属性评价。a) 基础性评价,主要包括企业资质、生产装备、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等要素评价。b) 指标性评价,主要包括:1) 环境属性评价:主要包括产地环境和环境保护等要素评价;2) 资源属性评价: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生产辅助资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要素评价;3) 能源属性评价:主要包括生态井矿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生态井矿盐生命周期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要素评价;4) 品质属性评价:主要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污染物限量和食品添加剂等要素评价;5) 科技属性评价:本属性为推荐项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化水平等要素评价;6) 高质量发展属性评价:主要包括企业效

10、益发展、创新发展、市场发展、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评价。4.3 生命周期生态井矿盐生命周期见图1。注1:蒸发结晶指多效蒸发结晶或者机械热压缩蒸发结晶。注2:各环节先后顺序可根据工艺进行调整。图 1 生态井矿盐生命周期5 基础性评价5.1 评价指标生态井矿盐基础性评价指标为必备条件,应在生态井矿盐初评阶段完成。出现不满足情况时应终止 评价。评价指标包括:a) 企业资质,b) 生产装备,c) 管理体系,d) 安全生产。5.2 企业资质5.2.1 评价要求企业应为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并具备如下资质、资格或有效证照:a) 营业执照,b) 食品生产许可证,c) 食盐定点生产

11、企业证书,d) 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e) 采矿许可证,f) 安全生产许可证,g) 排污许可证。5.2.2 判定依据5.2.1所列清单对应的资质、资格和证照齐备并在有效期内。5.3 生产装备5.3.1 评价要求企业生产装备评价要求包括:a) 在蒸发结晶、脱水、干燥、计量包装过程,应具备满足生态井矿盐产品生产需要和质量要求的独立生产设备设施;b) 采用国内领先的技术、工艺和装备;c) 不应使用国家、行业明令淘汰或禁止的材料;d) 不应超越范围选用限制使用的材料;e) 制盐主要设备及其他与盐接触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应由耐腐蚀、防污染、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5.3.2 判定依据企业关于符合要求的自

12、我声明、现场核查结果及其他佐证材料。5.4 管理体系5.4.1 评价要求企业所建立的管理体系应覆盖生态井矿盐产品生产全过程,并持续改进。企业通过认证的管理体系 应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b)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c) 环境管理体系,d)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 能源管理体系。5.4.2 判定依据具有 5.4.1 所列体系清单的有效认证证书及其他佐证材料。5.5 安全生产5.5.1 评价要求安全生产评价要求包括:a) 近三年应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件和食品安全事故;b) 应通过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二级或二级以上考评;c) 应建立双重预防长效

13、机制。5.5.2 判定依据现场核查结果、矿山安全标准化证书、企业自我声明及其他佐证材料。6 指标性评价6.1 评价指标指标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a) 环境属性评价,b) 资源属性评价,c) 能源属性评价,d) 品质属性评价,e) 科技属性评价,f) 高质量发展属性评价。6.2 环境属性评价6.2.1 评价指标环境属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产地环境、环境保护。6.2.2 产地环境6.2.2.1 评价要求产地环境评价要求包括:a) 生态环境应良好;b) 生产区及管理区应无垃圾、废石乱扔乱放,生产现场管线应无跑、冒、滴、漏现象;c) 生产区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3912021 表 1 中规定的空气质量

14、要求;d) 矿区应保持清洁、卫生;e) 矿区应距离化学工业区大于 5km,应距离污染源大于 1km。6.2.2.2 判定依据判定依据包括:a) 针对 6.2.2.1c)的要求,依据生态环境部门(或第三方监测机构)出具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b) 现场核查结果及其他佐证材料。6.2.3 环境保护6.2.3.1 评价要求环境保护评价要求包括以下内容。a) 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强制性要求。b) 污染物排放不应超过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排放总量,并提供污染物排放清单。c) 燃煤锅炉的废气体排放限值:1) 烟尘不应大于 10mg/m3;2) 二氧化硫(SO2)不应大于 35mg/m3;3

15、) 氮氧化物(NOx)不应大于 50mg/m3。d) 宜对工业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需排放的应经处理后回收利用或达标排放。e) 生活污水应经处理后回收利用或达标排放。f) 应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无法实现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应按国家和地方标准合规贮存 和处置。6.2.3.2 判定依据生态环境部门(或第三方监测机构)出具的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或现场核查结果。6.3 资源属性评价6.3.1 评价指标资源属性评价指标包括:a) 矿产资源,b) 水资源,c) 生产辅助资源,d) 资源综合利用。6.3.2 矿产资源6.3.2.1 评价要求生态井矿盐矿产资源应符合 DZ/T 0313 的要求,宜通过政府或

16、第三方机构组织的绿色矿山评价。6.3.2.2 判定依据获得政府或第三方机构组织的绿色矿山评价有效证明或其他佐证材料。6.3.3 水资源6.3.3.1 评价要求水资源评价要求包括:a) 采卤用水水源为地表水:应满足 GB 3838 中类及以上水质要求,且不应检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 采卤用水水源为地下水:应满足 GB/T 14848 中类及以上水质要求,且不应检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 配料用水:应符合 GB 5749 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的要求。6.3.3.2 判定依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水质检测结果报告。6.3.4 生产辅助资源6.3.4.1 评价要求生产辅助资源包括加工助剂、限

17、定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相关评价要求包括以下内容。a) 加工助剂:1) 卤水净化过程宜使用物理方法,采用其他方法时应选用食品级加工助剂;2) 蒸发结晶过程不应使用加工助剂;3) 生产过程不应使用阻垢剂。b) 限定食品添加剂:1) 不应使用除碘强化剂和氯化钾之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剂;2) 碘强化剂应符合 GB 26878 的要求;3) 氯化钾应符合 GB 25585 的规定。c) 包装材料:1) 与盐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物材料质量应符合 GB 4806.1 的要求;2) 包装材料宜用可回收材料,宜选用易于回收的天然材料制成的包装。6.3.4.2 判定依据与生态井矿盐生产相关的采购记录、进货检验(或验证

18、)报告和配料记录等、现场核查结果,及其 他佐证材料。6.3.5 资源综合利用6.3.5.1 评价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指对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其评价要求包括:a) 应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b) 应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对共伴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和综合利用。6.3.5.2 判定依据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认可、第三方机构提供、合法有效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开发利用方案和 环境治理复垦方案。6.4 能源属性评价6.4.1 评价指标能源属性评价指标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6.4.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6.4.2.1 评价要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评价要求包括

19、:a) 采用多效蒸发制盐工艺:不应大于 100kgce/t;b) 采用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不应大于 70kgce/t;c) 采用其他特殊技术及设备:不应高于设计值的 90%。6.4.2.2 判定依据依据GB/T 2589计算产品综合能耗,并提供证明材料。6.5 品质属性评价6.5.1 评价要求品质属性评价指标包括:a) 感官指标,b) 理化指标,c) 污染物限量,d) 食品添加剂。6.5.2 感官指标6.5.2.1 评价要求应符合GB 2721的规定。6.5.2.2 判定依据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6.5.3 理化指标6.5.3.1 评价要求应符合GB 2721和表1的要求。表 1

20、 理化指标单位为克每百克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氯化钠(以干基计)99.50GB 5009.42水不溶物0.02GB/T 13025.4硫酸根0.20GB 5009.426.5.3.2 判定依据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6.5.4 污染物限量6.5.4.1 评价要求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 2 污染物限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项 目限 量检验方法铅(以Pb 计)1.00GB 5009.12镉(以 Cd 计)0.10GB 5009.15总汞(以Hg 计)0.01GB 5009.17总砷(以 As 计)0.10GB 5009.116.5.4.2 判定依据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6.5.5

21、食品添加剂6.5.5.1 评价要求应符合表3的要求。表 3 食品添加剂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碘强化剂 a(以 I 计)/(mg/kg)按 GB 26878 规定执行GB 5009.42氯化钾 b(以干基计)/(g/100 g)1035GB 5009.42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以Fe(CN)64-计)/(mg/kg)不应检出(1)GB 5009.42a 未加碘盐碘含量应小于5mg/kg。b 仅适用于低钠盐;不应检出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铵(以铵根计)不应大于100mg/kg。6.5.5.2 判定依据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6.6 科技属性评价6.6.1 评价指标科技属性评价指

22、标包括:a) 科技创新能力;b) 数字化水平。6.6.2 科技创新能力6.6.2.1 评价要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要求包括:a) 应具有完备的技术研发管理制度和协同创新体系;b) 应具有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成果;c) 应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d) 应建立企业技术平台。示例: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创中心、专家工作站、创新工作室等。6.6.2.2 判定依据判定依据包括:a) 企业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制度文本、项目材料等佐证材料;b) 国家政府部门颁发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定的证书或其他佐证材料。6.6.3 数字化水平6.6.3.1 评价要求数字化

23、水平评价要求包括:a) 生产过程应建有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b) 应建有厂区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监管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具备按超标程度自动分级报警、分级通知等功能;c) 应建立食盐电子追溯系统并有效运行。6.6.3.2 判定依据现场核查结果及企业提供的文件、记录、清单等佐证材料。6.7 高质量发展属性评价6.7.1 评价要求应对企业的效益发展、创新发展、市场发展、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要求包括:a) 效益发展,包括经济效益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等;b) 创新发展,包括获得国家级、省级、行业级企业创新类奖项和授权专利数量等;c) 市场发展

24、,包括市场占有率增速,品牌影响力扩大等;d) 绿色发展,包括绿色工厂,废气、废水、废渣等超低排放,碳排放强度低等;e) 核心竞争力,包括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产品品质领先等。6.7.2 判定依据第三方提供的有效的证书、报告或企业提供的其他佐证材料。7 组织与实施7.1 评价方式生态井矿盐评价方法包括自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根据评价体系和评价要求,对评价对象进行打分,并给出结论。 评价过程分为初评阶段和详评阶段:a) 初评阶段主要对评价对象的资格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则终止评价;b) 详评阶段主要在初评通过的基础上,依据评价体系进行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查,并最终给出结论。7.2 评价准备评价准备的

25、工作包括:a) 提出评价申请;b) 明确评价的对象;c) 确定评价范围;d) 确定评价结果公布范围和用途;e) 设置保密条款;f) 成立生态井矿盐评价组,并明确评价组成员职责分工。7.3 信息采集与校对信息采集与校对工作包括:a) 采集评价指标体系所需信息,做好数据储备工作;b) 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及时更新数据;c) 对异常数据进行核实和确认。7.4 评价实施依据附录 A 给出的指标体系进行评分评价。7.5 形成评价结论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价结论,形成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 生态井矿盐矿山的基本情况(包括资质、场地、设施设备、制度建设、人员等),

26、b) 评价机构及评价专家信息,c) 评价方法及内容,d) 评价过程记录,e) 评价结果(得分情况),f) 存在的主要问题,g) 改进建议或举措。7.6 结果表示对依据附录A进行评价得到的分值进行百分制转化,并确定最终百分制得分,根据最终评价得分(S) 给出评价结果表示:a) 不合格,S75;b) 合格,75S80;c) 中等,80S85;d) 良好,85S90;e) 优秀,S90。7.7 标签对于评价结果为合格(含)以上的井矿盐生产企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本文件的产品可将标准号、 生态井矿盐名称单独标识,也可按照有关食品标签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特有制作方法与食用盐名称前或后附加生态井矿盐字样,要

27、求如下:a) 产品标签应符合 GB 7718、GB 28050、GB 2721 及有关规定;b) 产品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定;c) 商品条码应符合 GB 12904、GB 16830 的规定;d) 追溯标识应符合 QB/T 5279 的要求;e) 生态井矿盐为加碘食盐时应当有明显标识并标明碘的含量;未加碘食盐的标签应在显著位置标注“未加碘”字样。T/CNLIC 00XX 202X表 A.1(第 13 页/共 4 页)附 录 A(规范性)生态井矿盐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生态井矿盐生产评价指标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 A.1 生态井矿盐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表属性评价指标条款序号评价要求

28、判断依据检查情况基础属性企业资质5.2.1a)1营业执照查阅文件5.2.1b)2食品生产许可证查阅文件5.2.1c)3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查阅文件5.2.1d)4食盐定点批发企业证书查阅文件5.2.1e)5采矿许可证查阅文件5.2.1f)6安全生产许可证查阅文件5.2.1g)7排污许可证查阅文件生产装备5.3.1a)1在蒸发结晶、脱水、干燥、计量包装过程,应具备满足生态井矿盐产品生产需要和质量要求的独立生产设备设施查阅文件、现场考核5.3.1b)2采用国内领先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查阅文件5.3.1c)3不应使用国家、行业明令淘汰或禁止的材料查阅文件、现场考核5.3.1d)4不应超越范围选用限制使

29、用的材料查阅文件5.3.1e)5制盐主要设备及其他与盐接触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应由耐腐蚀、防污染、无毒、无害的材料制成查阅文件、现场考核管理体系5.4.1a)1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查阅文件、现场考核5.4.1b)2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或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认证查阅文件、现场考核5.4.1c)3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查阅文件、现场考核5.4.1d)4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查阅文件、现场考核5.4.1e)5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查阅文件、现场考核13属性评价指标条款序号评价要求判断依据检查情况基础属性安全生产5.5.1a)1近三年应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件和食品

30、安全事故查阅文件、现场考核、现场访谈5.5.1b)2应通过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二级或二级以上考评查阅文件、现场考核5.5.1c)3应建立双重预防长效机制查阅文件、现场考核环境属性产地环境6.2.2.1a)1生态环境应良好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2.2.1b)2生产区及管理区应无垃圾、废石乱扔乱放,生产现场管线应无跑、冒、滴、漏现象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2.2.1c)3生产区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3912021 表 1 中规定的空气质量要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2.2.1d)4矿区保持应清洁、卫生现场考核6.2.2.1e)5矿区应距离化学工业区大于 5km,应距离污染源大于 1km现场考核环境保

31、护6.2.3.1a)1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强制性要求查阅文件6.2.3.1b)2污染物排放不应超过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排放总量,并提供污染物排放清单查阅文件6.2.3.1c)1)3燃煤锅炉的废气体排放限值:烟尘不应大于 10mg/m3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2.3.1c)2)4燃煤锅炉的废气体排放限值:二氧化硫(SO2)不应大于 35mg/m3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2.3.1c)3)5燃煤锅炉的废气体排放限值:氮氧化物(NOx)不应大于 50mg/m3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2.3.1d)6宜对工业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需排放的应经处理后回收利用或达标排放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

32、2.3.1e)7生活污水应经处理后回收利用或达标排放查阅文件6.2.3.1f)8应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无法实现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应按国家和地方标准合规贮存和处置查阅文件资源属性矿产资源6.3.2.11生态井矿盐矿产资源应符合 DZ/T 0313 的要求,宜通过政府或第三方机构组织的绿色矿山评价查阅文件水资源6.3.3.1a)1采卤用水水源为地表水:应满足 GB 3838 中类及以上水质要求,且不应检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表 A.1(第 3 页/共 4 页)属性评价指标条款序号评价要求判断依据检查情况资源属性水资源6.3.3.1b)2采卤用水水源为地下水:应满足 GB/T

33、14848 中类及以上水质要求,且不应检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3.1c)3配料用水:应符合 GB 5749 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的要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生产辅助资源6.3.4.1a)1)1加工助剂:卤水净化过程宜使用物理方法,采用其他方法时应选用食品级加工助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4.1a)2)2加工助剂:蒸发结晶过程不应使用加工助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4.1a)3)3加工助剂:生产过程不应使用阻垢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4.1b)1)4食品添加剂:不应使用除碘强化剂和氯化钾之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4.1b)2)5食品添加剂:

34、碘强化剂应符合 GB 26878 的要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4.1b)3)6食品添加剂:氯化钾符合 GB 25585 的规定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4.1c)1)7包装材料:与盐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物材料质量应符合 GB 4806.1 的要求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4.1c)2)8包装材料:包装材料宜用可回收材料,宜选用易于回收的天然材料制成的包装查阅文件、现场考核资源综合利用6.3.5.1a)1应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3.5.1b)2应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的工艺技术对共伴生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和综合利用查阅文件、现场考核

35、能源属性单位产品综合能耗6.4.2.1a)1采用多效蒸发制盐工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应大于 100kgce/t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4.2.1b)2采用机械热压缩制盐工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应大于 70kgce/t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4.2.1c)3采用其他特殊技术及设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应高于设计值的 90%查阅文件、现场考核品质属性感官指标6.5.2.11应符合 GB 2721 的规定查阅文件、现场考核理化指标6.5.3.11氯化钠(以干基计)不应小于 99.50 g/100 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5.3.12水不溶物不应大于 0.02 g/100 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5.3.1

36、3硫酸根不应大于 0.20 g/100 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污染物限量6.5.4.11铅(以 Pb 计)不应大于 1.00 mg/k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5.4.12镉(以 Cd 计)不应大于 0.10 mg/k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5.4.13总汞(以 Hg 计)不应大于 0.01 mg/k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属性评价指标条款序号评价要求判断依据检查情况品质属性污染物限量6.5.4.14总砷(以As 计)不应大于 0.10 mg/k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食品添加剂6.5.5.11碘强化剂(以I 计)按 GB 26878 规定执行未加碘盐碘含量应小于 5mg/k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5.5

37、.12氯化钾应满足 10 g/100 g35 g/100 g(仅适用于低钠盐) 氯化钾中不应检出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铵(以铵根计)不应大于 100mg/kg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5.5.13亚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钠(以Fe(CN)64-计)不应检出查阅文件、现场考核科技属性科技创新能力6.6.2.1a)1应具有完备的技术研发管理制度和协同创新体系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6.2.1b)2应具有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成果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6.2.1c)3应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查阅文件6.6.2.1d)4应建立企业技术平台,如: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科创

38、中心、专家工作站、创新工作室等查阅文件、现场考核数字化水平6.6.3.1a)1生产过程应建有自动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6.3.1b)2应建有厂区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监管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具备按超标程度自动分级报警、分级通知等功能查阅文件、现场考核6.6.3.1c)3应建立食盐电子追溯系统并有效运行查阅文件、现场考核高质量发展属性高质量发展6.7.1a)1效益发展,包括经济效益增速、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等查阅文件、现场访谈6.7.1b)2创新发展,包括获得国家级、省级、行业级企业创新类奖项和授权专利数量等查阅文件、现场访谈6.7.1c)3市场发展,包括市场占有率增速,品牌影响力扩大等查阅文件、现场访谈6.7.1d)4绿色发展,包括绿色工厂,废气、废水、废渣等超低排放,碳排放强度低等查阅文件、现场访谈6.7.1e)5核心竞争力,包括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产品品质领先等查阅文件、现场访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