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7078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J OUR NA LO FL I N GNANNO RMA LUN I V E R S I T YA p r2 0 2 3V o l.4 4N o.2收稿日期:2 0 2 3-0 2-2 0基金项目:云南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 0 2 1 Z 0 6 3)作者简介:李连杰,男,云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李 连 杰(云南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6 5 0 0 9 1)摘 要:人类关于“本源”的探索起源于人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在这一认知过程中,“本源”进入了“客体”与“主体”的双重立场,并影响着中

2、西文论关于文学本质的基本理解。中国南朝文论家刘勰提出的“文原于道”的理论框架与法国批评家布朗肖构建的“文学空间”理论在各自视域中都关联着本源意识,并使“文学”这一事件走向“显现”与“隐藏”两条道路。而作为此二者的理论前提,“本源”又以其自身的诱惑性喻示着一种对创作和阅读的召唤,却使两者的理论视域走向了抵达与不可抵达之殊途。关键词:本源;“文原于道”;“文学空间”;诱惑性中图分类号:I 2 0 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6-4 7 0 2(2 0 2 3)0 2-0 0 5 0-0 6 文学,作为一个流动性的概念聚合体,它是难以被“定义”所真正界定的,甚至只存在于人类的不言自

3、明之中。在中西文论、美学领域的研究中,文学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其意一般指称文学作品以及由此诞生的一系列文学关系。从批评角度而言,文学的落实需借助于不同的尺度。西方学者艾布拉姆斯在 镜与灯 中给出艺术批评的四个坐标,即作品、艺术家、世 界 和 欣 赏 者,并 以 此 构 建 分 析 图示 “批评家往往只是根据其中的一个要素,就生发出他用来界定、划分和剖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生发出藉以评判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1。在文学批评当中,以这四个“座标”所建立的范式同样适用。而古汉语语境中的“文学”多被赋予“文章”“文体”之含义,即“文学”的产出物。不同于西方文论中对于“文学”定义的执着,中国古代文论中所强调

4、之“文”更为具体、更易把握。在此意义上探讨本源问题,从对文学含义的不同侧面出发,中西方关于其本源视阈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学的本源性思考也将进入殊途之境。一、本源视阈“本源”是世界之存在的存在,而探讨本源问题则显现着人对“世界本质”的思考。不论是老子指出的“道”生万物,庄子讲述的“未始有物”,还是柏拉图发现的“理式”世界,抑或是 圣经 中记录的创世之“上帝”,人类描述一种“本源”总将其置于一个自本自根的位置。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之“主体性”的觉李连杰/“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醒,“本源”作为一种对象被剖析。当“上帝死了”,当人的权力无限增长,事物将被分解得极其细微。“本源”于是成了能

5、源动力、基本粒子,成为人之所有物。虽如此,“本源”却始终难以被人把握其机理,只好借助思考甚至是想象来得到一个含混的答案。思考事物的“本源”,实是已经默认了“有本源”这一前提。依照现象学的方法论来看,这一“本源”首先是被“悬置”起来,通过对事物的“原初”的研究才可得到答案。2 0世纪初,以胡塞尔为代表的哲学现象学的基本原则即“回到事物本身(Z u r c kz ud e nS a c h e ns e l b s t)”,这一对“事物本身”的返回指向了事物的本源性。“回到”这一说法强调现象学的任务即是把对事物的目光从一切现有的意见、思想、理论中排除出去,直指事物的“本源”。此主张表明我们通常所见

6、的事物是被伪装起来的,被加诸“前见”的事物,而“回”则构成了对事物的理解之途。海德格尔继承了现象学的这一基本论述,却将其转述成“面向事物本身(Z ud e nS a c h e ns e l b s t)”。这一表述减少了“z u r c k”(回到)一词,却从根本上反驳了传统现象学对“事物本身”的立场。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研究的意义在于“让人从显现的东西本身那里如它从其本身所显现的那样来看它”25 0,应该是物“自身显现”,而不能以“回”的方式被人捕捉。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与“物”之关系并非“主-客”二分,而是一种带有前提的“领会”。如其在 艺术作品的本源 一文中所言,“一件东西从何而来,通

7、过什么它是其所是并且如其所是。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的那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某件东西的本质。”32 3 7“使某物是什么以及如何是”是从本源角度介入其中的表述,它进入到“事物本身”的视域之中。这一“本源”于此,既非客观事物之反映,也非主观事物之反应,它位于“前二元”的领域之中。而在中国古代哲学语境中,“本源”亦进入了一种“原初”的指向。从字词原意来看,“本”作“木下曰本。从木从丅”42 4 8,“源”释“水本也。从灥出厂下”45 6 9,木之下者为本,水流出处为源。“本”之上 可 以 生 出 草木,“源”向外可以诞生涓流,二者虽是不同侧面的两物,却都蕴有“初始”“根基”的性质。而在哲学视域之中,

8、“本源”常常被当作“世界”或“存在”的终极问题来思考。在 道德经中,老子提到了一种具有“原初性”的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51 6 9。在这里,老子将“道”描述为天地存在之前的某物,是一种超越的存在。又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万 物。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冲 气 以 为和”52 3 3,“道”在此有着构成万物,起始万物的本源性特征。庄子于 齐物论 中同样描述着一种“本源”,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68 1。天地初开之前的那段不可言明的存在处于一个“未始有物”的状态,正是从这个状态

9、开始,天地与有无诞生。“未始有物”,是物之原初状态。综上可见,中西方关于“本源”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其视为一种“本质的”“原初的”或“超越的”状态。不同在于西方哲学中的“本源”作为一个纯粹理性的思考范畴而存在,关于“本源”问题的思考呈分化状态,一是将其作为一种对象而从本质上使其“被把握”,一是破除主客体壁垒而使事物本身“自行显现”;而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中对“本源”的思考尝试则显示了古代人民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感性的期待认知,此思考模式更接近于将“本源”对象化的方法。因此,通过中西方哲学传统中关于“本源”的阐论可知,“本源”进入了“客体”与“主体”的双重立场之中。“客体”的立场表明“本源”可以被主体

10、的“人”所锁定、分析并捕捉,“文原于道”的视域前见即属于此;“主体”的立场则意味着“本源”在与“人”之交往过程中未被赋予“对象”的名称,它是不可被把握的,“文学空间”的理论根基即源于此。15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二、领域:在文学与本源中文学,作为一种人类世界普遍存在着的经验事实,有其显现与隐藏两面。文学的显现形式十分广泛,并直接暴露于人类的视野之中,如诗歌、小说等现世的“书”。这种显现,是客体性的,它与“本源”有着密切联系,可以算作是人对本源的一种描摹。韦勒克、沃伦在 文学理论 中将此“显现”定性为一种“文学艺术,即想象性的文学”7,并以“文学语言”来界定。另

11、一种文学是隐性的,隐藏在它显露出来的外在形式背后。文学以其展露给世人的部分构建着一个“外部世界”,这个“外部世界”引导人们将文学“概念化”“对象化”。而作为文学自身本源的内部世界则从不敞开,这种“隐藏”指向的是一种不能被作者所把握的“作品”。显现或隐藏,是两种不同的对文学的认知态度。在显现中,文学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记录着人与世界的关系,它可以被传承下来,并镶嵌在历史中。而在隐藏中,“文学”本身便进入了一种非主客的前二元领域,它无法被人所捕捉,只能“自行显现”。(一)显现:“文原于道”的本源呼唤“文原于道”,即将“道”作为文学之本源。刘勰在 文心雕龙原道 中指出文、道之关系,其言“文之为德也

12、,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89 4,又言“人文之元,肇自太极”89 6,意指文的性质大到与天地并生,而人类之文则起始于混沌。刘勰在 原道 篇中论说着这两种“文”,实则是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分析着“文是什么”的问题。这其中的“文”包裹着天地日月、自然性灵,落脚点则是“道之文”。而“道之文”则是文章末尾所指出的“能鼓天下者”之“辞”,由此可推断刘勰 原道 中所谈之“文”主要指向的是“文章”,是显现之“文学”。然而,在“文原于道”中,这一“道”又是什么“道”?原道 篇述“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89 6,又论“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89 6,前者列举 易经 十翼 来阐释语言之文采是体现着天地之本心,后者

13、列举 河图 洛书并以此二者所显示出来的图文来证明是“神理”主宰着“文”。此处“天地之心”“神理”的说法暗合刘勰所论“道”之意蕴。笔者认为刘勰于此所言之“道”代表的是一种意为“本源”的抽象概念,其提出“文原于道”的理论构思仅是为了给“文”提供一种依据,关键在于回应“文是什么”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刘勰写 文心雕龙 时有意或无意地受自身意趣影响,如儒学、佛学思想等,然就其讨论问题的通有做法来看,其立足点是中立的。换言之,刘勰讨论“文”的问题,是以一个客观的角度介入其中。这一“道”容易受儒、佛、道等思想的影响,但最为主要的是一个纯粹的来源本身。故而笔者认为“原道”之“道”应释为一种“自然而然”。在这

14、个意义上,它可以被称作是“道”“本体”“本源”等等,它是万象的抽象。张国庆先生在 的精义与内在逻辑 一文中指出“道”落实于人文的说法,则可以看作是“文原于道”的实践合理性:“作为宇宙本体的 道,虽然至高无上,意义重大,但它还必须向下落实 人 文 中 去,成 为 体 现 人 文 中 的 道”93 1 1。私以为此处的“宇宙本体”也可理解为一种“本源”,它需要“落实”,“人文”才能由此生发,颇有一种模仿之意味。这一“落实”的对象则是“圣人”,圣人对“落实”之物领受而结晶成最早的“文”。“文原于道”之“道”作为一种本源是超越的,但它又与“人”经由“落实”而产生联系。“文原于道”,是本源加诸于文的过程

15、,是道之投影与文之映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文”成了一个物质实体,成为语言、文本、辞藻、形式质料。因此,刘勰“文原于道”的理论,如张国庆先生所言,是在“为 文 的独立存在 寻 求 或 建 立 一 个 终 极 的 根 基 或 根据”93 0 9。“文”是显现的作为对象的物,起源于“道”而依附于“人”,它既是一个抽象的“道之文”的概念也是一种具象的“经”或“辞”的书写。250李连杰/“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二)隐藏:“文学空间”构筑之栅栏“文学空间”,是2 0世纪法国文学评论家、批评家布朗肖所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在这空间之中,文学本身即以“源头”或“本源”的形式存在,其本质呈

16、现为一种“孤独”。文学本身不能被人以某种写作或体验活动去证实,而只能使主体被动地以逐渐远离的方式来窥见它的全貌 只有偏离它才能走进它,只有无视文学才能使它最终显现。这一方式与海德格尔对物性的思考相似,“文学本身”是存在者之“无蔽”,其作为一种“本源”的要求即“自行敞开”。在此基础上布朗肖将文学基本问题放入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之中:“唤醒作品去体验自己的渊源的问题,犹似在探求艺术 艺术的本质已成为探求的关注中,作品希望从此找到自己的依据和储存。”1 02 4 0在这一层面上,艺术的本质永远只能去探寻,渊源的不在场的消解了作品存在固定性的同时,也在敦促作品不停地朝向终极走去。文学,在布朗肖看来,属于一

17、种探求。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不是作者,不是作者的心情、劳作或接近于人的一种表象,也不是作品的价值或意义。文学是孤独的,它只欲在作品中自我实现,寻找自身的本质。这一方面使它不属于作者,甚至排斥着作者想要进入文本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使读者被动地进入到对作品孤独的肯定中去,使其无法从中获取属于文本的真正信息。当文学陷入孤独之时,其本质成了“隐藏”。对于布朗肖而言,存在与隐藏具有同一性,外来者始终欲求存在,却往往被隐藏所迷惑。文学的孤独在无限地阻止我们进入,最终,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投身于一种孤独的风险。因而,从“文学空间”的理论进路来看,人拥有的是以语言书写的那些从“文学”中产出的“书”,是显露在外的

18、“对象”,而非文学本身。“文学”在这一理路中即是“本源”,写作者握笔,书写的只是他听到的“文学”这一本源传出的“喃喃细语”。三、本源的召唤与殊途“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是从不同角度对文学与本源关系进行思考的结论。前者借用了“道”这一本源性概念,将文学从“本源”中抽离出来,创造“人文”;后者则将“文学”本身视作为一个“本源”,含混了文学与本源之关系,使其诞生一个孤独与拒斥的源头。两者理论的逻辑前提都是“本源”的超越性,并看到了由此超越于世俗维度的“本源”所带来的对文学及其他关系的“诱惑性”。诱惑性的发出者是作为“本源”的那一物。在本源的诱惑下,某一物受引领而行动。在文学领域,这一诱惑的直观体

19、现即是“书写”。书写所承载的不光是人的思维,同样也涵盖着本源透露的信息,进而分之则为创作与阅读。在“文原于道”的思路中,“文”是具有载体的“文章”。刘勰认为这一“文”的诞生需要借助 另 一 存 在 才 可 实 现。这 一 存 在 即 是“人”,或“圣贤”。原道 中论述说:“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89 9圣贤创文,后世传典,这本就包含了创作与阅读,甚至是再创作的过程。本源之道通过圣贤哲人体现于文章,又通过文章之奥来阐释此“本源”。征圣 篇则言“是以子政论文,必征于圣;稚圭劝学,必宗于经”81 0 6,“圣”于此处,

20、是文章的标准,而也只有根据对作品的分析才可一窥圣的思想。圣的思想从何而来,刘勰给的概念是“天道”,亦即“本源”。而一般的人难闻“天道”,只能通过对作品文章的研究来思考,亦可称是“三极彝道,训深稽古”81 1 6。于此,本源之道的诱惑性的接受者是作为创作主体的“圣”,而世人阅“经”,其思考着文章中隐含着的“圣”之思想,同样也陷入到了“本源”的诱惑性思维中。而在“文学空间”中,这一诱惑性展现如“文原于道”的思路一样,都作用在了人身上。350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 0 2 3年4月第4 4卷第2期布朗肖在 根本的孤独 一篇中明确指出“写作,就 是 投 身 到 时 间 不 在 场 的 诱 惑 中去”1

21、01 2。文 学 要 求 写 作 者“不 断 重 找、更新”1 12 7 3,这是本源对创作主体所发出的诱惑。这一诱惑在布朗肖处表现为一种“喃喃细语”,正是从文学源头处发出的这一“低语”诱惑着写作者去书写,诱惑的筹码即是抵达这一文学源头所在。作为代价,写作者只能永远徘徊而不得。读者有“阅读”的能力,但阅读不等于理解。“理解”暗示着以“我”同化“它”的暴力行为,阅读仅仅只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这一体验躲开了任何理论或定义的捕捉。“作品的孤独的首要框架便是没有这种不允许把作品当作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东西来阅读的要求”1 03,孤独不是抗拒阅读,而是为了向阅读彰显它的存在。作品使读者听见的仅仅只是不在场的

22、文学源头诱导写作者进行写作的声音之回响,也就是“叙事的声音”1 27 4 5。读者意图对于文本有深层次的解读以获得真正的“文学”体验,而这也正是叙事的声音所生发的“心愿”:“当读者听见叙事声音时,文学便作为一种缺失,以沉默的方式在作品空间中显现”1 36 7。综上,无论是在“文原于道”的语境之中还是在“文学空间”的理论构架下,基于外显的“作品”而生发的创作与阅读两个环节都受到了“本源”的诱惑性影响,类同一种召唤。两种语境下的本源都赋予了“人”以创作和阅读的可能性,并呼唤他们来追寻自己的存在。然而,“诱惑性”意味着事件将与原本轨迹发生脱节,即其本身便制造着路径的可能性,因而也会使文学的创作和阅读

23、在追寻本源的途中迷失方向。刘勰之“文原于道”,揭示了“文”的本源问题,并通过“圣”将其落实到“经”,然后又通过“经”来阐释“圣”所接触之“文”,直指“道”。因此,这一关于“文”的理论脉络形成了一个闭环,由“本源”之道出发,最终回归到这个“本源”。尽管这一回归的过程必然磨损掉了出发时“道”所赋予的能量,也即使它是以“体现”或“映照”的方式思考或描摹了“道”,它都完成了本源诱惑性所召唤的那个任务。可以说在这一理论构建中,本源的诱惑性并没有阻碍“文”欲回归“道”的可能性。换言之,在“文原于道”的体系之中,“人”(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文”,甚至是其来源处的“道”。这寓意着一种对象

24、化的认知思维,其终点是“道”的完全具现。而在“文学空间”中,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被拒斥在这个本源之外。布朗肖在讨论文学的可能性时列举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的神话作为意象论证。在这一故事中,俄耳甫斯以音乐艺术感动冥王,最终进入了冥界欲带回他的妻子。这一事件的最后,俄耳甫斯不顾冥王劝诫回头看向自己的妻子欧律狄刻,最终使欧律狄刻回归冥界深处。这种没有“耐心”的行为,依布朗肖言,“俄耳甫斯的命运也同样是不屈从于这种法则,当然,当俄耳甫斯在转身向欧律狄刻时,他毁了作品,他的作品顷刻间土崩瓦解,欧律狄刻又返回黑暗中去;夜的本质在他的目光注视下,表现为是非本质的。这样,他背叛了作品、欧律狄刻和夜”1 01 7

25、3。俄耳甫斯借助艺术的力量打破人间的规则进入黑夜,同样地,这一力量也必然驱使他打破冥界的固有规则(回头看),去继续追寻更为本质的艺术源头。可以说,主体在投入创作或阅读的进程时,为追求那个文学源头,必将陷入“不可能性”悖论之中。在这一悖论中,若要回头,必然要放弃对“作品”(欧律狄刻)的权利;若作品依然存在,则永远不回头,却不能知晓作品是否已完成。因此在这里本源的诱惑性致使主体经历着作品的可能性,却永远无法触及文学的源头。因此,“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都受着本源的诱惑性影响,召唤着各自体系下的作者与读者,却在与“本源”之关系上产生分歧。就这两种理论构架来看,“文”(或“文学”)都体现着一种本源意

26、识。区别在于“文原于道”之“文”与本源之间存在明显的“阶级”关系,而“文学空间”之“文学”则与“本源”处于“含450李连杰/“文原于道”与“文学空间”的本源视域比较混”之中,其自身即表现为本源性。从二者的理论根基上来看,它们关于“本源”的认知亦有不同。“文原于道”是一种抵达的本源观表现,即“本源”可以被感知,可以被“人”所理解并在不断地理解过程中被“显现”。而“文学空间”则显示着一种不可抵达的、拒斥的本源观。文学本身作为本源,赋予了主体以沉默的经验,它是“不可见的”。在此,主体所“见”的仅仅是文学的“回声”,不断接近源头却永远无法抵达“本源”。参考文献:1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

27、传统M.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9.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6.3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9 6.4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5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6.6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1 6.7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 9 8 4.8刘勰.文心雕龙译注M.牟世金,陆侃如,译注.济南:齐鲁书社,2 0 0 9.9张国

28、庆.文心雕龙原道 的精义与内在逻辑J.文心雕龙研究(第八辑),2 0 0 7:3 0 6-3 2 5.1 0布朗肖.文学空间M.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3.1 1布朗肖.未来之书M.赵苓岑,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5.1 2布朗肖.无尽的谈话M.尉光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1 6.1 3邓冰艳.浅析布朗肖的文学思想J.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 0 1 8(4):6 5-7 5.(责任编辑:朱芸芸)AC o m p a r i s o no f t h eO r i g i n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B e t w e e n

29、 L i t e r a t u r eO r i g i n a t i n g f r o mT a o a n d L i t e r a r yS p a c e L IL i a n j i e(S c h o o l o fL a n g u a g ea n dL i t e r a t u r e,Y u n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K u n m i n g6 5 0 0 9 1,Y u n n a n,C h i n a)A b s t r a c t:H u m a ne x p l o r a t i o no ft h eO r i g i

30、n b e g i n sw i t hh u m a nt h i n k i n ga b o u tt h ee s s e n c eo ft h ew o r l d.I nt h i sc o g n i t i v ep r o c e s s,t h e O r i g i n h a se n t e r e dt h ed u a l-a p p r o a c ho f O b j e c t a n d S u b j e c t,w h i c ha f f e c t s t h eb a s i c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o f t h

31、ee s s e n c eo f l i t e r a t u r e i n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 l i t e r a r yt h e o r i e s.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f r a m e w o r ko f L i t e r a t u r eO r i g i n a t i n gf r o m T a o p u t f o r w a r db yL i uX i e,a l i t e r a r yt h e o-r i s t i nt h eS o u t h e r nD y

32、n a s t yo fC h i n a,a n dt h et h e o r yo f L i t e r a r yS p a c e c o n s t r u c t e db yF r e n c hc r i t i cB l a n c h o t a r er e l a t e dt ot h eo r i g i n a l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i nt h e i rr e s p e c t i v ef i e l d so fv i s i o n.T h e s et w oc o n c e p t sm a k e t h e

33、e v e n to f l i t e r a t u r e m o v et o w a r d st h et w op a t h so f a p p e a r a n c e a n d c o n c e a l m e n t.A s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p r e m i s eo f t h e t w o i d e a s,a l t h o u g h t h e O r i g i n e x p r e s s e s a c a l l f o rw r i t i n ga n d r e a d i n gw i t h i

34、 t so w nt e m p t a t i o n,i tm a k e s 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h et w og ot ot h ed i f f e r e n tw a y so fr e a c h i n ga n du n r e a c h a b l e.K e yw o r d s:O r i g i n;L i t e r a t u r eO r i g i n a t i n gf r o mT a o;L i t e r a r yS p a c e;t e m p t a t i o n5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