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高珩等五位北方作家为中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604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0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高珩等五位北方作家为中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高珩等五位北方作家为中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高珩等五位北方作家为中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以高珩等五位北方作家为中心朱则杰摘要:今人柯愈春先生所著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从清代诗歌(包括散文)文献学的角度来说,代表了迄今为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因此,以该书作为基准,对其中难免存在的若干舛误与疏漏进行订正与补充,从而使之尽可能地更趋完善,也就成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同时,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其难度相对来说也是最大的。现在即根据平日读书所得,对其中高珩、周再勲、谢宾王、陈僖、程云这五位北方地区作家的有关问题予以订补,供作者及其他相关读者参考。关键词:清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清人别集总目在清代诗歌(包括散文)的文献学研究领域,世纪之交相继出版了李灵年、杨忠两位

2、先生共同主编的 清人别集总目和柯愈春先生所撰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两种巨著。两书均为 16 开三大册,各著录清代作家近两万人,别集约四万种。特别是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以下简*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代诗人别集丛刊”(14ZDB076)的阶段性成果。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称 提要),更可以说是后出转精,代表着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但不难想见,涉及这么多的对象,即以 提要而论,这里面的各种疏忽、缺漏乃至错误,自然也是难以尽免的。并且遗留下来的这些问题,一般说来,其难度恰恰也是最大的。对

3、这些问题进行订正和补充,正可以使两书更趋完善。特别是关系到 提要本身以及日后 全清诗全清文等内部排序的作家生卒年问题,更是解决一处是一处,完成一家多一家。因此,笔者在日常读书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即随时将它们记录下来,并陆续整理成文,相继分组发表,提供给编撰者以及其他有关读者参考。本篇取高珩、周再勲、谢宾王、陈僖、程云这五位北方地区作家,仍旧按照 提要著录的先后立目排序,依次考述;有些同时涉及 清人别集总目的问题,也附此一并予以指出。一高珩(卷五,上册,第 78 页)高珩,提要称其“生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卒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人别集总目注为“1614 1697”,即万历四十二年

4、甲寅至康熙三十六年丁丑。按高珩的传记资料,最翔实的就是 清人别集总目所列第一种王士祯(禛)撰 诰授通奉大夫刑部左侍郎念东高公神道碑铭(念东其字),同时见于王士祯 带经堂集卷八十三 蚕尾续文十一、高珩栖云阁文集卷末附录,有关记载说:康熙三十六年丁丑十一月十一日 公元 1697 年 12 月 23 日,致仕刑部左侍郎高公卒于里第公生以万历 四十年 壬子八月4 诗文研究清人别集总目虽然按作家姓氏笔画排序,但各家小传也力求注明生卒年。清人别集总目第 2 册,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16 页。二十九日 公元 1612 年 9 月 23 日,距其卒,得年八十有六。以此来看 提要,显然误将生

5、年、卒年整体提前了一年;究其原因,则是由于其前已故邓之诚先生 清诗纪事初编卷六高珩小传误称“卒于 康熙 三十五年,年八十六”,又已故袁行云先生 清人诗集叙录卷四高珩小传误称“卒于康熙三十五年,年八十六”,一再沿袭所致。至于 清人别集总目所注的生年“1614”,则不知其“4”字是普通的笔误或刊误,还是与“万历四十年”的“四”字有什么牵连。另外江庆柏先生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依据该神道碑铭确定高珩的生年和卒年,都准确不误;但关于忌日,却特地加了一条注释:高珩卒于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历为 1698 年 1 月2 日。这是把原文的“十一日”看成了“二十一日”,往后推迟了十天,并由此导致公元年份

6、进入了 1698 年。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高珩 栖云阁诗前面新添的作者小传,所列“参考文献”无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而所注卒年的公元年份恰恰也误作“一六九八”。关于高珩的生卒时间,本来熟视无睹,以为都会正确的,却没想到仍然存在这许多的疏忽。而这次之所以引起关注,还是因了本拙稿下文第三条“谢宾王”,读者可以并参。5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清)王士祯:带经堂集,载 清代诗文集汇编第 134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版,第 811814 页;(清)高珩:栖云阁文集,载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202 册,齐鲁书社1997 年版,第414417 页。亦可见 王士禛全集蚕尾续文集卷11,第3 册,

7、齐鲁书社2007 年版,第 21462150 页。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666 页。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第 1 册,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98 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660 页。(清)高珩:栖云阁诗卷首,载 清代诗文集汇编第4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 535 页前。该丛书于高珩收录 栖云阁诗及 拾遗而不收 栖云阁文集,既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重复而又不如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完备,这种做法不好。二周再勲(卷六,上册,第 109 页)周再勲,提要缺少生卒年,清人别集总目有生年作“1600”即明

8、万历二十八年庚子。按 清人别集总目一书的作家生卒年,本来就是江庆柏先生负责整理。其中比较可靠的,后来都已经收入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并且尽可能加注原始依据。而周再勲在 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中没有其人,就说明 清人别集总目所定的这个生年缺乏可靠的原始依据,有待重新考察。经查,此前袁行云先生 清人诗集叙录卷一周再勲小传曾说:周再勲清顺治六年,刻 著娱斋诗集十卷,东荫商序。自云“万历庚戌(三十八年)垂髫未娶”,则结集时年及五十。这里大致将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周再勲“垂髫”理解为十岁左右,推测其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及五十”。清人别集总目即以这年五十岁逆推,所以将其生年定为万历二十八年庚子(1

9、600)。清人诗集叙录引用的周再勲“自云”云云,出自 著娱斋诗集卷三 搔愁琢句内的 忆昔行小序:万历庚戌,勲垂髫未娶。献丹吉公者,妇翁也,令获鹿。勲以先府君命,就婚于邑6 诗文研究清人别集总目第 2 册,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457 页。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版。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第 1 册,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4 页。该处谓周再勲“出为浙江婺州知州,迁金华知府”,实际上“婺州知州”就是金华知府的别称。其他某些疏误,另参下文。(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27a 页。与此相近的年龄线索,著娱斋诗集卷十 越装内的 先子

10、起家版曹,历守归德、毗陵、姑苏三郡。不肖勲,亦以版曹出守金华,途次凡三经棠荫。睹城郭之虽是,怆辽鹤之不归。禄养无从,悲凉千古有云:忆昔出襁褓,索饵枣栗时。随宦凡三郡,瞻依无暂离。仿佛能记忆,五十年于兹。此诗作于顺治六年己丑(1649)从京师往浙江的途中,回忆“出襁褓”以来大约“五十年”。假如据此逆推,那么其结果也会与 清人诗集叙录以及 清人别集总目相似。笔者在查阅 清人诗集叙录之前,就曾误以为 清人别集总目的依据是这首诗。但是,上述“五十”以及“垂髫”,显然都不是确切的年龄,所以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后来放弃了。幸运的是,在 著娱斋诗集卷十三 婺虎续编内,有一首七言律诗 甲午元日,标题自注明确说“是

11、岁六十”,又正文起句云“甲午还当甲子周”。这里“甲午”是顺治十一年(1654),周再勲六十岁整,逆推即可知其出生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著娱斋诗集同卷此诗之后第四题,还有 六十初度(客金华)五言古诗二首。这应该是生日当天所作,却可惜没有具体的月日。从这组诗歌后面的作品特别是第三题 富阳道中四首之二“春山欲霁晚犹寒”推测,只能大致知道在春季。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前面 清人诗集叙录引用的那首 忆昔行小序,当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周再勲实际已经十六岁。所以,他一方面说是“垂髫”,另一方面又说“就婚”,也就是正文第二句提到的“赘婿”。而如果能够注意到“就婚”或“赘婿”,那么这个“垂髫”也7

12、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17b 页。(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20b21a 页。(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24b26a 页。(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27a 页。就不会理解为十岁左右了。同样,周再勲在 提要中的位置,本来应当移前至卷一“生于隆庆六年至万历二十三年(15721595)”者。而 提要之所以大致归入本卷并附在生年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的作家之后,则是对待科名为举人而生年不详的作家,通常都只按中举年份净减二十(相当于该年二十一岁)来推算生年;想不到周再勲在明崇祯九年丙子(1636)中举的时候,实际

13、已经四十二岁了。六十初度(客金华)二首之一曾回忆自己“四十尚无闻”,也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关于 著娱斋诗集一书,足本内文凡十四卷,每卷第一层次都有一个小集的名称,其中有些卷还含有第二层次不止一个的小集。例如最末的卷十四 两游志,就包含 北山游和 三竺游两个小集,据两个小集的引言可知其发生在顺治十年癸巳(1653)的“中秋”和“十有一月之六日”。而全书第一层次的小集,总体上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其中时间最迟而又确切具体的作品是卷十三 婺虎续编倒数第四题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重阳后一日,鲁晋公招游武宁庵,坐竹林中,看水边红叶。又全书卷首,有钱谦益、东荫商、杨时化、沈颢四篇序文;其中东荫商、沈颢两

14、序署款无时间,钱谦益、杨时化两序则分别署顺治十一年(1654)“甲午中秋前三日”、十年(1653)“癸巳秋九月”。现今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网站同时收有国家图书馆藏和天津图书馆藏两种影像版,而以天津图书馆该本最为完整。由此来看 提要本条,称“此集有顺治十年杨时化序,集当刻于此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这就显然没有见到钱谦益该序。特别是 清人诗集叙录,著录此集的内文只有十卷,创作历程止于顺治六年己丑8 诗文研究提要此类例证很多,具体从略。(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24b 页。(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1a 页、第 7b 页。前者“癸巳”误刻作“辛巳”(崇祯十四年,

15、1641)。(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45b46a 页。(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9a 页。此序钱谦益本集似未收录。(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6a 页。网址:http:/ 年 6 月 12 日。(1649),并且卷首四序只提到署款无时间的东荫商一篇,则其所据更是一个缺失十分严重的残本;不然前述周再勲六十岁的那两题诗歌,当初袁先生一定会读到的。附带关于上及 著娱斋诗集卷十四 两游志之一 北山游的引言,最末曾叙及:同游之客为谁?兰溪祝子长康也。与余齐齿,癖嗜亦同,因结山水之缘,各赋游仙之句。这里所说祝基阜(长康其字)与周再勲“齐齿”,应该就是同年出生的意思。可

16、惜有关祝基阜的信息比较匮乏,只大致知道他是贡生,曾官广东阳江(或曰阳春)训导,与同乡李渔交往密切;不然如果有确切的生年记载,则可以作为周再勲生年的一个佐证。不过反过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倒可以借此了解祝基阜的生年。三谢宾王(卷六,上册,第 111 页)谢宾王,提要及 清人别集总目均缺生卒年。按谢宾王的生卒时间,曾见今人已经说得很具体。例如较早解维俊先生编著 齐都名人一书,最末“贤达篇”倒数第二章为 作品被收入 四库全书的诗人 谢宾王,其中叙及:谢氏家谱载,谢宾王生于 1621 年,卒于 1671 年,卒年五十二岁。又较近王毅先生 至孝爱乡的诗人谢宾王一文,进一步说:9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

17、清)周再勲:著娱斋诗集,顺治刻本,第 3a 页。清人别集总目,见第 3 册第 2294 页。解维俊:齐都名人,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3 页。谢宾王明崇祯十二年(1639)19 岁中举人。清康熙十年(1671)三月二十日谢宾王溘然而逝,享年 52 岁。而最新的“百度百科”网站,“谢宾王”条还有生日:谢氏家谱载:谢宾王,生于明天启元年辛酉(公元 1621 年)2 月 17 日,卒于清康熙 10 年辛亥(公元 1671 年)3 月 20 日。卒年52 岁。这样综合来看,有关记载都来自谢宾王的家谱,其生卒时间盖为天启元年辛酉二月十七日(公元 1621 年 3 月 9 日)至康熙十年辛

18、亥三月二十日(公元 1671 年 4 月 28 日),享年则应该是五十一岁。谢宾王的家谱,笔者未能获读;但从民国 临淄县志的相关资料推测,这里至少生卒的年份值得相信。例如县志卷二十四 人物志四“宦绩清”第一人谢宾王本传记载:“十九捷于乡。”而卷三十四 艺文志“清”第一种谢宾王“兰雪堂诗集一卷”所附高珩序,开头说:起东谢君,予同科兄弟也。岁次乙 己 卯,与 予暨兄绳东同举于乡;迨丙戌,复与予兄同捷南宫。金兰臭味,盖同年中指数之而不一二屈者。谢宾王(起东其字)确实与高珩以及其兄高玮(绳东其字)同为明崇祯01 诗文研究春秋杂志,2018 年第 5 期。网址:https:/ 年 3 月 16 日。舒孝

19、先、崔象谷:民国 临淄县志,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第 13a 页。谢宾王 兰雪堂诗集卷数,提要及 清人别集总目均据 四库全书总目而著录为三卷,此处“一”字不知是否属于刊误。另外关于此序的收录情况,参见下文。舒孝先、崔象谷:民国 临淄县志,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第 36b 页。十二年己卯(1639)举人,又与高玮同为清顺治三年丙戌(1646)进士;中举该年十九岁,如同前引 至孝爱乡的诗人谢宾王所述一样,逆推其生年正是天启元年辛酉(1621)。又高珩序下文说:屈指旧游,不堪回首,而君玉楼之召,已十有九年,忽忽如梦久矣。予数数日后,即七十有九岁。九幽咫尺,旦夕无多;与君握手谈笑,伊迩可卜

20、也。年眷弟高珩撰,时康熙己巳十二月也。这里“己巳”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上距康熙十年辛亥(1671)谢宾王谢世,按照头尾计算确实已经“十有九年”;结合相关月份,实足也已经十八年又九个月以上,所以与家谱记载同样吻合。至于家谱称其享年为五十二岁,则“二”字很可能是“一”字的刊误。另外从互联网上查得王毅先生在前引 至孝爱乡的诗人谢宾王一文发表的 2018 年,还在团结出版社出版过一种通俗读物 山左诗人谢宾王;该书虽然笔者一样未能获读,但其中关于谢宾王生卒时间的介绍,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附带关于本拙稿前面第一条所说的高珩,他出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本来下数至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

21、689),他还只有七十八岁;但因为上引这篇序文撰于年末,再过不久就是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所以说“予数数日后,即七十有九岁”,这里并不存在矛盾之处。又今传高珩 栖云阁文集十五卷,卷四有 起东诗序 起东南11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 可见(清)岳濬、杜诏等:雍正 山东通志卷十五之一 选举一(自两汉至元明各朝,以地为类)“明制科(举人)己卯科(崇祯十二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40 册,(台北)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第 98 页。高珩为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进士。高珩、高玮、谢宾王依次可见朱保炯、谢沛霖两位先生合编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2、 2622 页、第 2627页、第 2628 页。舒孝先、崔象谷:民国 临淄县志,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第 37ab 页。游诗序连续两篇为谢宾王而撰的诗序或赠序,而上引这篇序文却未见收录,则可以定为佚作。上及县志卷二十四谢宾王本传之后,还附录有高珩的一组“吊谢宾王诗”,凡五律四首。其中的第二首“鵩鸟来何遽”云云,实即高珩栖云阁诗卷七“五言律诗 一”哭亡友二首之二。其 哭亡友二首之一,首联云:“比岁人琴恨,连翩王谢微。”这里的“王谢”既可以看成用典,又明显关合谢宾王;只是因为不限于谢宾王一人,所以标题泛言“哭亡友”。而“吊谢宾王诗”的另外三首,在 栖云阁诗卷七、卷八两卷“五言律诗”,以及

23、拾遗卷一“五、七言 古、五言 律诗”中,都没有下落,则如同前述序文一样,可以定为佚作。可惜这两组挽诗,对于考察谢宾王的具体生卒时间,都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四陈僖(卷六,上册,第 133 页)陈僖,提要及 清人别集总目均缺生卒年。按陈僖生卒年仍旧不详,但大致生活时代可以重新考察。关于上限,陈僖 燕山草堂集卷二 束鹿县志后序曾说:前明熹庙时,先王父出守徽州,为织造事侮逆珰李实,被劾。是时,僖尚未生也。越数年,僖始生。21 诗文研究(清)高珩:栖云阁文集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202 册,齐鲁书社 1997 年版,第 209 页、第 210211 页。舒孝先、崔象谷:民国 临淄县志,民国九年(19

24、20)石印本,第 14ab 页。(清)高珩:栖云阁诗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202 册,齐鲁书社 1997 年版,第 45 页。(清)高珩:栖云阁诗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 202 册,齐鲁书社 1997 年版,第 45 页。清人别集总目,见第 2 册第 1249 页。(清)陈僖:燕山草堂集,载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八辑第 17 册,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第 427 页。这里“熹庙”指明熹宗天启皇帝。检清康熙 徽州府志卷三 秩官志上 “郡职官明知府”有关记载,陈僖祖父陈士章“天启二年 壬戌,1622 任”,其下一任刘尚信“天启三年 癸亥,1623 任”。这样看起来,陈僖在 提要中的位置,

25、至少应当移至下一卷“生于天启元年至五年(16211625)”者,甚或再下一卷“生于天启六年至崇祯三年(16261630)”者。关于下限,成文昭 謩觞诗集二集卷三 丁亥京稿,有便道所作 清苑吊陈蔼公一诗。这里“丁亥”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陈僖(蔼公其字)必然卒于本年以前,享年至多在八十岁左右。附带关于陈僖 燕山草堂集,正如 提要所说,应该刻于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但 提要称其系“陈祈年编”,则欠妥。集内卷一文类之前、卷五诗类之前分别有一篇 述略 、偶述,都是陈僖自撰的引言,而在末尾署款“陈僖蔼公识”之后同时都署有“男陈祈年永庵、陈恒年苍箓编辑”。这种情况,实际上是陈僖自编,不过顺便

26、带上两个儿子而已。提要即使要提两个儿子,那也不能遗漏陈恒年。另外,王猷定 四照堂集文集卷一有一篇 陈蔼公诗序,陈僖 燕山草堂集不知何故未收。而 燕山草堂集卷二有一篇 重刻王于一遗稿序,则已见于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重刻本 四照堂集卷首。31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清)丁廷楗,赵吉士等:康熙 徽州府志,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万青阁刻本,第 59b 页。(清)成文昭:謩觞诗集,载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八辑第 26 册,北京出版社 2000年版,第 457 页。(清)陈僖:燕山草堂集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八辑第 17 册,北京出版社,2000,第 376 页、第 580 页。(清)王猷定:四

27、照堂集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五辑第 27 册,北京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5186 页。(清)陈僖:燕山草堂集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八辑第 17 册,北京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63 页。(清)王猷定:四照堂集 ,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五辑第 27 册,北京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8139 页。另所见民国四年(1915)南昌退庐刻 豫章丛书本 四照堂集,卷首仅一篇周亮工原序。王猷定字于一。五程云(卷六,上册,第 134 页)程云,提要及 清人别集总目均缺生卒年。按 提要及 清人别集总目共同著录的程云诗集 松壶集二十卷内,有许多作品涉及生年。例如卷六“五言古诗三”,纪死小序说:“予以

28、丙戌岁,三十有六矣。”壬寅除夕,念伊卫署次沈曰俞韵开头云:“五十且有三,常为世所疾。”甲辰除夕开头云:“今年五十四,明年五十五。”即清顺治三年(1646)三十六岁,康熙元年(1662)五十二岁(将要五十三岁)、三年(1664)五十四岁;据此逆推,均可知程云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又如卷十一“五言律 诗四”,康熙五年(1666)丙午元日首联云:“早岁亲忧疾,五旬复六年。”即五十六岁。康熙九年(1670)庚戌元日首联云:“胡为多疾病,六十已平头?”即六十岁整。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元日尾联云:“纵令能七十,只剩六年期。”即六十四岁。凡此逆推,结论也都完全相同,可以确信无疑。程云不

29、但每逢“元日”、“除夕”都有写诗纪岁的习惯,而且每年具体的生日那一天通常也还要吟咏“初度”。例如卷九“五言律 诗二”有顺治九年(1652)壬辰初度,起句云“一榻清秋暮”,可知其生日在暮秋九月。又卷十“五言律 诗三”有康熙元年(1662)壬寅初度、二年(1663)癸卯历阳初度?10,都排在同年九月“九41 诗文研究?10清人别集总目,见第 3 册第 2219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5b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3a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3b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7a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

30、本,第 14a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20b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8b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5a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20b 页。日”的作品之前,则可进一步知其生日在九月之初。如果能够仔细通读松壶集全书,说不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程云的卒年未能确考。松壶集内,目前年份最晚者为“甲寅”即康熙十三年(1674)。上引卷十一 甲寅元日 该诗,在“五言律 诗”体裁中属于最末一首。此外卷二十“七言绝句三”,有 甲寅清明二首。而除去可能“遗稿”缺失(参见下文)的因素不论,同年未见有几乎例行的九月“初度”和“除夕”

31、之作。这样看起来,程云很可能就卒于这一年,享年六十四岁。只是 甲寅清明二首之后第十三题 哭迪吉二首,题注说:“同六十八岁今岁中秋后卒。”这里如果不存在刊印方面的错误,那么程云应该已经生活到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需要指出的是,松壶集同一体裁内部,作品前后排序明显错误的情况非但存在,而且像最末卷二十这个部分的七言绝句尤其严重。例如上引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清明二首作于六十四岁那年,其后第六题却又是 六十作;特别是全书最末一首七言绝句为 戊申人日,这里的“戊申”还只是康熙七年(1668),这就显然都是乱套的。同时,集内的错别字,也时或可见。例如卷二“古乐府”人作牛谣小序:“丁丑牛疫死,戊寅

32、罹兵祸,乙卯遂用人耕。”这里三个年份依次为明崇祯十年(1637)、十一年(1638)、十二年(1639),而“乙卯”乃“己卯”之误。又如卷六崇祯十三年(1640)所作 饥诗(庚辰)“弱龄嗜读书悠忽正三十”云云,这里的“悠忽”则系“倏忽”之误。因此,像上文的“同六十八岁”,如果找不到有关年份的旁证,那么基本上可以不予考虑。附带关于 提要本条对 松壶集的介绍:51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1ab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3a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2a 页。(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2a 页。(清

33、)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4b 页。所撰 松壶集,陆续刊行,戚藩为之序。魏锡祚梓行之诗,先后辑入 皇清百名家诗及 山左诗钞,题 程天翼诗,仅一卷。至康熙间刻诗多至二十卷,题 松壶集,复旦大学图书馆藏。这段文字有些混乱,不够准确。原书卷首,除“社弟”戚藩以及“顺治癸巳(十年,1653)春”蒋应仔各一篇“原序”以外,还有一篇“同里后学”魏锡祚“序”,有关文字说:先生之殁,距今三十余年,著作率皆散轶。余弟振祚,先生之婿也,从其家败簏中得遗稿二寸许,携以归,篇帙错乱,字画讹舛,多不可辨识,盖止存什之二三矣。余兹以公务之隙,取原本校雠编次之,序目则仍其旧。爰节缩薄俸,以授之梓。这里“原本”即指

34、上文所说的“遗稿”(包括“原序”),魏锡祚首次予以校勘授梓,分体编次而诸体无缺,时间大约在康熙末年。在此之前,魏宪辑 皇清百名家诗(又名 百名家诗选),人各一卷;卷三十七选录程云诗,即所谓 程天翼诗,据“小引”可知当时程云刚刚谢世不久,原稿来自程云的进士同年程启朱。后来卢见曾辑 国朝山左诗钞,卷十二选录程云诗,但只有十六首,而与唐梦赉(选录七十三首)等另外八人合为一卷,没有专门的题名,时间则已在乾隆中期。上引 提要文字,可以根据这些情况适当加以修改;特别是“魏锡祚梓行之诗,先后辑入”这里,“诗”字应当前面加上句号而后面删去逗号。61 诗文研究(清)程云:松壶集,康熙魏锡祚刻本,第 1b2a 页。(清)魏宪:百名家诗选 ,续修四库全书第 1625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9299 页。参见本系列拙稿“程启朱”条,待刊。(清)卢见曾:国朝山左诗钞,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雅雨堂刻本,第 17b21a 页。作者简介:朱则杰,男,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学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清代诗歌研究,已出版清诗史 清诗考证 清诗考证续编等专著。71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订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