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史记》庄子“散道德”辨正——兼论司马迁对庄子的态度问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55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庄子“散道德”辨正——兼论司马迁对庄子的态度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史记》庄子“散道德”辨正——兼论司马迁对庄子的态度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史记》庄子“散道德”辨正——兼论司马迁对庄子的态度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8 卷【司马迁与 史记 研究】黄锋(华东师范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1100)摘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太史公称“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于“散”字,三家并未出注。至清代桐城派方苞始称“散,推衍也”,而后注译 史记 者袭焉不改。在先秦语词中,“散”字无一例可以释为“推衍”或者“演绎”。根据当时文法,“散”字与“聚”“齐”“约”等词义相对,此处只能释为“判散”“涣散”等。不仅在文字训诂上,从先秦“道论”的发展来看,老子时关于“道”的认知以“生成论”为主,是高悬于天地万物之上的某种“实体”,在黄老学者的阐释中,“道”是关于国家治术的根本原理,而在 庄子 中,庄子学派有意回避

2、了“生成论”,将“道”的阐释视野放在了事事物物中,即物见道,高扬事物的个性,“道”这一母体被判散了,黄老学的传统“道论”在此也断开一截,故司马迁称其为“散道德”。由此可进一步推知,司马迁对庄子的态度比较客观中立,推崇其不事王侯、高尚其志的品格,对其学术思想则尚存微言,而结合 史记 其他篇目看,司马迁与庄子实乃异代知音,有血脉相承之处。关键词:史记;司马迁;庄子;先秦道论;散道德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5128(2023)07-0056-07收稿日期:2023-02-16作者简介:黄锋,男,浙江嘉兴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诸子、宋明理

3、学研究。一、问题的由来在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中,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1 2156史记 三家注并未对“散”字出注,至清代文章学家方苞解释为“散,推衍也”,而后比较著名的 史记 注本,都沿袭不改。1934 年,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 刊行于世,是继 史记 三家注后的集大成之作,为学者所尊奉。在“散”字的解释上直接引用了方苞的说法:“方苞云:散,推衍也。推衍老子所论道德之意而放言也。”2 29除 史记会注考证 外,韩兆琦的 史记笺证 也一并引用方苞解释3 3776,华文出版社张大可 史记新注 则注为“推演”4 1

4、330。除此类注本外,为方便普通读者阅读的全译本也大多沿袭这个解释,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史记 翻译此段说“庄周推演老子所论的道德之意”5 4468;中华书局“传世经典文白对照”本 史记 陈曦等译为“庄周推演老子的道德学说”6 2747;新世界出版社“名家集评 全注全译”史记 译为“庄子四处宣传道德”7 782;新世界出版社“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合译”白话史记译为“庄子宣散 道德经”8 610。这些解释或直接译为“推演”,或为“宣传”“宣散”,都有方苞“推衍”的原始意涵,译者翻译之前可能都参照过泷川资言的注本,或者互相之间亦有所借鉴,故大同而小异。当然,除上述翻译而外,笔者余目所及仅岳麓书社

5、杨燕起 白话史记 翻译得当,将其解释为“庄史记 庄子“散道德”辨正兼论司马迁对庄子的态度问题第 38 卷 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3 年 7 月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Vol.38No.7July 20232023 年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子离析道德”9 633,不过或许碍于此书只译不注的体例,译者并未进行详细解释,或许也只是偶然将“散”字解释为“离析”,并未认识到“散道德”所蕴含的先秦道论发展等深层次因素。因为在贵州人民出版社所出 史记全译 中,该作者将“散”解释为“扩散、推演”10 2565。如此看来,自方苞提出“散,推衍也”这个解

6、释后,历来注家、译家习焉不察,庄子“散道德”一义的真实指向,反而遭到了埋没。历代学者习称庄子为老子后学,直接继承发展了老子清净无为的学说,是先秦道家一脉的重要人物。这个说法固然合理,方苞正是有见于此,才说庄子“推衍老子所称道德之意”。但这个解释是以义理逆推文字,而非先正训诂而后阐义理,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即使在义理上,说庄子承接老子,也只是泛泛而谈,在具体细节上,庄子的学说都鲜明地异于老子,在道论上亦复如是。二、先秦文献中“散”字的使用“散”字,说文 的解释是:“杂肉也。从肉,声。”11 90“杂肉”,即整块的肉被切割分散为块状碎末。故其义为“分”、为“离”、为“杂”、为“乱”,与“齐”“聚”

7、等字相对为文。检阅先秦古书,这样的例子尚有很多。老子:“朴散则为器。”12 74韩非子 大体篇云:“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13 210庄子天运 篇孔子评论老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14525“朴散”,“朴”可指“道体”,“散”则意味着道体的分裂。“合而成体,散而成章”,“散”也与“合”相对,意味着分离。同时“散”也就内含“分布”之意,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气盛则散为雨露。”15 99而事物的“分离”过程也意味着从有序走向无序,所以“散”又有“杂乱”的意思,淮南子精神训“精神淡然无极,不与物散”,高诱注:“散,杂乱貌。”16 520围绕“散”蕴含“分”“离

8、”“杂”的基本义展开,“散”的引申义则为冗散、闲散、散漫、不自检束等。如 宋书孔顗传:“初,晋世散骑长侍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17 2154古代官职中散大夫一类的“散官”,一般也是有官名而无具体职务的官,与职事官相对。如 隋书百官志下:“高祖又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朝议大夫、朝散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18 781荀子修身云:“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杨倞注:“散,不拘检者也。”19 26本文所论“散道德”既是司马迁在 史记 中形容庄子,那么我们再以 庄子 史记 为切入点,考察“散”字的用法。在 庄子 中,“散”字的出现

9、,部分是以讽刺贬义出现,内篇 人间世:“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14 72这个“散”字显然是当时社会嘲骂人的口头禅。墨子非儒下:“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20 292也是同样的意思。田子方:“列士坏植散群。”14 722知北游:“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14757知北游:“人 之 生,气 之 聚 也;聚 则 为 生,散 则 为死。”14 733庄子 中“散”的用法如上,它的含义不出上文笔者所概括,大略为“分散”“离散”等义。史记 中几处用法亦如是,除一处“散宜生”为人名外,他如“天下散乱莫之能一”(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秦始皇本纪);“楚军大

10、乱坏散”(项羽本纪);“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乐书);“范雎于是散家财物,以报所尝困厄者”(范雎蔡泽列传);“故其见敌则逐利如鸟之急,其困败则瓦解云散矣”(匈奴列传);“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匈奴列传);“万物之聚散皆在春秋”(太史公自序)。“散”字在 史记 中出现较多,其中用法也不出“分散”“解散”“散布”等常规义,其中“政散”则转折一层,或可释为“败坏”等,可视作引申义。综上,在汉语史上,“散”字的用法以“分散”“散布”等为基本义,引申义有冗散、散漫、败坏等。在司马迁的语言世界中,“散”字用法大抵如上,不见“推衍”之义。三、尊道而贵德老庄道论的演进在中国思想史上,“道”的出现比

11、较早,在商周时已出现在六艺等经典中,但此时的“道”还只是作为方法、原则出现,无法作为“道论”来讨论。据现有的文献判断,待到老子才第一个明确把“道”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提出。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黄锋:史记 庄子“散道德”辨正57第 38 卷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12 62老子提出这个“道”是站在万物之所从来的角度,扬弃了商周以来的神创说,把宗教性的信仰撇落干净,从有形推到无形,从而设定了一个作为万物终极根据的“道”。这个“道”是万物之母,有鲜明的创生性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2 117,由“道”具体到“万物”,有着一个逐渐生成的序列。因为

12、此“道”创生了万物,逐级而生,感官上正如植物由根部生长,所以此“道”亦是天地之根,“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2 16。“谷”是中央空虚之处,因其虚无,故能涵养万物;牝是雌性生物,或雌性生殖器,意喻生养的功能,所以老子将其喻为天地之根,也就是“道”。但正因为这个“道”是万物的最终根据,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自古以固存。所以它本身便是自我存在的原因,因而难以用语言去描述,当它被具体描述,就会被“困”在人类的语词中,成为可供认识、理解的万物之一,那么它本身即被限定了,它所蕴含的生化万有的无限可能性,就被剥夺了。所以老子只能用相对模糊的词语来说:“视之不见名曰夷,

13、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231希、夷、微都是比较含混的语词,具体指向不明,此正可用以论道。正因为这个关于“道”的不可捉摸、模糊概括,才会有庄子一类的后人继续探索、开拓“道论”,此点我们下文再作讨论。由上述所说,道的创生性特征,说明在老子的观念里,道尚“虚悬”于万物之上,是创生万物的某一种“实体”,是天地之母,万物之宗。尽管老子本人还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12105106“一”似乎融入万物的内核之中,与之有紧密

14、的联系。但此处又说“得”字,正说明“一”与“万物”还存在距离,提出“得一”,换句话说只是在劝教世人仿道而行。很明显,在老子的观念里,“一”与“万物”有着截然二分的倾向。对于老子“道论”的这个性征,杨国荣有较为合适的评价:“事实上,当老子强调道 先天地生,并以 寂寥恍惚 等来规定道时,便已在道与具体对象之间划下了一道界线: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道,与形而下的万物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两个序列。从逻辑上说,界线意味着分离,这样,老子在以道为宇宙之始基的同时又将道超验化,便内在地潜下了始基与万物分异的契机。”21 31杨国荣认为老子的道与形而下的万物实际上表现为两个序列,概而言之,老子的道与具体对象之间存

15、在着一条鸿沟,在当时人眼中,老子的道只是宏阔、无涯、浑伦的不可名状的物象。由老子的学说,只能得出“道”是创生万物的母体,而万物本身的个性、自在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正如每个人都从母亲的身体中孕育,但是当人类自我考问,我因何而在?我的样貌、性格为何与人相异时,老子的学说便捉襟见肘了,无法作出具体的回答。正因此,战国作为秩序崩坏,士人个性张扬,急需重新建构个体与社会的调和的时代,对“道”的追寻、讨论才愈演愈烈,他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弥补二者之间的鸿沟。庄子对老子道论的发展即表现在将高悬于万物之上的母体,判散而含纳入万物之中,体察到物物的特殊性,即物而见道。此时的“道”,通常亦可称之为“德”“性”。这个转

16、化的过程,即可称之为“散道德”,或“散道”。首先,我们先讨论“道德”一词的属性。“道德”一词连用,其实并不见于 老子,老子 只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12 136“道”与“德”在老子的思想世界中有着判然两别的意涵,尽管出土马王堆帛书将 德经置于 道经 之前,似乎“德”比之于“道”更为重要。因之,有学者更认为 道德经 原来应是 德道经,这一看法恐怕是难以成立的。通观 老子 全书,“道”的地位显然还是高于“德”字,老子自云“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12 170,简单地以“道”字概括其理念,又从“道生之,德畜之”这样的排列程序也可以看出“道”

17、的重要地位。“道”“德”二字既然各自拥有着不同的意涵,那么“道德”一词,显然是一个复合词,至迟于战国中晚期 庄子 淮南子 文子 中已经大量出现。通过检索“道德”在三书中的使用,可知其有两类用法,在第一类中“道德”兼涉“道”与“德”,是复合词的常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582023 年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用法,兹从三书中各举一例:是以君子不外饰仁义而内修道德,修其境内之事,尽其地方之广。(文子)故事不本于道德者,不可以为仪,言不合乎先王者,不可以为道。(淮南子)道德不废,安取仁义。(庄子)在上述用词场景中,“内修道德”可以拆为“内修道”“内修德”;“事不本于道德”也可以理解为“事不本于道”“事不

18、本于德”;“道德不废”也可指“道不废”“德不废”。“道德”究竟是偏于“道”还是偏于“德”,难以准确判定。但在第二类用法中,却可以判断用意取向,如庄子:“乘道德而浮游。”14 688“乘道德”一词,似乎可以作偏义复词解,将其看作“乘道”比解作“乘德”要更为合理,即因循道之所为,而若简化成“乘德”,意义上就不洽了。由此可见,“道德”一词,在先秦语境中既是复合词,同时也是偏义复词,这一点为汉初司马谈欣然接受。据司马迁讲,其父曾“习道论于黄子”,学习道家黄老学,故著有 论六家要旨。在该篇文字中,司马谈同时交涉使用“道德”“道”,以指称道家:易大传 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

19、、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1 3288 3289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1 3289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1 3292司马谈首先划分了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接下来具体介绍中两次论“道德”,均用“道家”一词,可见“道德”在此处就是偏义复词的用法,指“道家”。司马迁忠实记录了其父文章,显然在他们的语言世界里,“道德”与“道”可以混用,说“道德”,其实就在说“道”。所以司马迁称庄子“散道德”,自然可

20、以理解为“散道”。为什么宏大的“道”在战国中晚期会“散开来”呢?期间又存在什么逻辑?上文已经提到,老子提出“道”,解决了万物创生问题,但没有解释物物各自存在之别。由于老子对道的模糊性概括,给后人留下了进一步的探索空间,所以当时道家一系学者,纷纷参与进了对道的讨论,如 天下 篇称:“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道术将为天下裂。”141069尽管 庄子 部分篇章中确有对道体的论述,但是他似乎无意于老子的创生型道论,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万物本身。此点,在 齐物论 中可见端倪: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

21、?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14 56历来学者对这段的解读,大抵认为庄子是在寻求那个安排万物的“真宰”,但是仔细推敲,庄子在这段文字里连用六个问句,可见他自身对“真宰”的困惑,而末句“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却真实透露出他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这句话可译为“无论是否寻求到那个 真宰,都不关乎万物本身之真、之实”,真宰的存在与否,不影响万物自身的存在。所以 齐物论 在天籁寓言中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14 50地籁孔窍发出万种不同的声音,是谁在推动?没有那个“存在”,只是他们

22、天性自发罢了。由此,庄子的哲思转向了万物。知北游 中记载的东郭顺子和庄子的对话,是一例显证: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14 749 750首先,庄子认为道是无所不在的,这已经区别于老子所说的“天地之母”“万物之根”,而后又用相当粗俗的语言指出,即使在屎尿、瓦罐之中也含有道。寻道者,不必再将注意力放在玄远的“母体”上,“物物者与物无际”,“物物”即是创生万物的道,这一点与老子的道基本相近,“与物无际”,说明这个道和

23、万物没有边际可言,没有边际意味着二者融而为一了。“汝唯莫必,无乎逃物”,你不要成见过黄锋:史记 庄子“散道德”辨正59第 38 卷深,拘泥于前人的看法,不要舍弃万物而求道。所以在 庄子 中大量可见各类神奇怪异的得道说法,如庖丁解牛、大马之捶钩者、梓庆削木为鐻、吕梁丈人、佝偻者承蜩、津人操舟等。这类巧匠艺人处在社会底层,各行各业都有,正像世间琳琅满目的“物”,这些人以己之技术论说“道法”,也相应地含射了万物各有其“道”。先秦“道论”发展到这个阶段,此含融入万物的“道”,通常被当时学者称为“德”或者“性”,“德者,得也,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德”(庄子天地)。学者李凯在其 庄子齐物思想研究 一书

24、中说:“道 是从超越的层面而言的,德 是从现实的层面而言的,德 是 道 在有形个体 人 或物 中的具体落实,每个个体所得到的 道,也就是他的 德。”22 20 21道与德的关系,正如大海与水滴的关系,有量的不同,而无质的差异。“道是普遍流行的,德是一物之所德;道是万物之根据,德是一物之根据;道是总,德是分;道与德分而有别,合而为一,本无间隔。此所谓道与德的关系代表了道家关于道与德的基本原理。”23 135在先秦哲人的思想世界里,“道”与“德”即是量的差异,如大海与水滴之关系,似朱熹所提的“月映万川”说,它同时也呈现着线性的逻辑发展关系。在 老子 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而后

25、在 淮南子 中,则将其转换为:“是故道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矣。”16 125这句话同样也出现在 文子 中,可以理解为“涣散”“判散”“散失”等义,与司马谈论庄子“散道德”之说极为相近。这也说明,司马谈所观察到先秦道论的变化,是渊源有自,可能与其早年跟随黄子习黄老之学有关。谈迁父子之所以会看重“道”,有其黄老之学的背景,黄老之学是围绕“道论”所展开的政治哲学,由“道”生发出的治术有别于儒家的“德政”,是社会国家的根本原理、根本大法,是创生一切的“母体”。丁元明在 黄老学论纲导言 中指出:“我们认为 黄老学 就是在老庄原始道家之外所兴起的以 道 为究竟,而兼取百家之学的治国、修身

26、学说。判断某人某著作是否属于 黄老学,或在某人某著作中是否有黄老思想,只能以此为据。”24 4如果将“散道德”简单地理解为“推衍老子所论道德”,只能是对先秦道论一种泛观,无疑忽略了其间重要的视野转换。四、司马迁对于庄子的态度问题在 老子韩非列传 中,太史公对庄子的评述语言并不算多,约 280 余字而已,这当然与庄子本人的传记材料缺乏有关,传世文献中关于庄子本人的生平经历也只是以寓言的方式出现在 庄子 中,其他没有更可靠的文献支撑。欲明确司马迁对庄子的取舍问题,可与老子参看并观。众所周知,司马迁父司马谈少习黄老之学,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一般以为,黄老学以老子学和黄帝学为

27、主体,其术既含治国之术,又有修身养生之法,可谓兼罗并包、沟通天人。在 论六家要旨 中,司马谈父子对儒、墨、名、法、阴阳有褒有贬,却丝毫不吝啬对道家的赞誉: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1 3289谈迁父子站在治国理政的角度,认为道家之术虚无因循,可谓兼采儒墨名法,而弃其缺陷,容易操作,事少而功多,宜被君主所采择。这里的道家既可单指老子、或黄帝学,也可并作黄老学。所以在老子韩非列传 中,司马迁总结老子之学:“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1 2156“虚无因应”也就是其在

28、 论六家要旨 里对道家之长的概括。因为老子“道论”的主旨是“虚无因循”,对国家社会的作用非常大,所以谈迁父子对其学持褒美态度。由“道论”这条线,再返观庄子,两者取舍态度就比较明朗了。由上述第三节分析可知,司马迁认为庄子“散道德”了,将其最看重的“道论”判散无归,徒为诋訿儒学之事,对国家社会无建树可言,所以态度可想而知,是有所贬斥的。当然,有必要申明,在 庄子 中除后人皆知的 逍遥游 齐物论秋水 等关乎生命哲学的文章为人所爱读外,尚有应帝王 天道 天运 等几篇关乎政治的文章,对于道家政治哲学卓有建树。但是司马迁只引用了 渔父 盗跖 胠箧 等剽剥儒墨的文章,这可渭南师范学院学报602023 年第

29、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能是由于在庄子身后的学者眼里,庄子本人的形象已经固化为“恣纵乱世”的形象,荀子即称庄子“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司马迁著书采风俗、观兴替,必对庄周形象有所耳闻,故在其记忆世界中,多作为猾稽乱世、抨击儒学的隐者形象而存在。在司马迁看来,庄子确实算是老子的后人,因为他们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儒学的对面,态度明确而激烈。但是庄子似乎又只顾为老子摇旗呐喊,而没有继承黄老之学的精髓,“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畏累虚 亢桑子 之属,皆空语无事实”。司马迁首先是一个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故其关

30、于“作文”的看法,必定是“不虚美”“不隐恶”“无空言”,故在 太史公自序 中,其又引孔子“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欲托史以明志“述往事,思来者”。而 庄子 之文恰恰是“寓言十九”,故“大率皆寓言也”“空语无事实”,徒为“洸洋自恣以适己”,宣泄个人的愤激情绪,而无 春秋 经世之意,这是为司马迁所不容的。但是,虽然司马迁对庄子之学有微议,对其“高尚其志,不事王侯”的隐士精神,无疑又激赏有加。在这 200 余字中,他唯独引用了楚威王聘周,而周潇洒拒之的故事: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

31、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1 2145在 太史公自序 中,司马迁虽然追述了先祖烈绩:“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1 3285而在 报任安书中则伤悼其职为君主所贱视“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25 2732,其职为“倡优畜之”,其身又因李陵之祸而受腐刑,这对于司马迁的精神刺激是非常大的。故在庄子传记中,独独引用拒聘楚王“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一事,正乃夫子自道,有其用意焉。

32、不仅如此,庄生之拒不出仕,对当世浊政、俗学的激烈批判,在司马迁思想中也有相当浓烈的呈现,两者都显露出对当世正统价值观的反思。班固在其 汉书司马迁传 中曾批评司马迁“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25 27372738,司马迁本人的注意力并不只在儒家的圣主贤臣一脉,别出心裁地开列 刺客列传游侠列传 等,记录了曹沫、专诸、聂政、朱家、田仲、郭解等奇行伟杰之士,在 游侠列传 中司马迁说: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

33、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1 318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一言,当出自 庄子胠箧。胠箧 作为庄子反对儒学的激烈文辞,其中对“仁义”有着深沉的隐忧,即沦为某种捍卫既得利益的工具,而丧失其本然价值。庄子 一书之所以被视为离经叛道,也正在于对传统价值观的反省、对于拘泥于先王陈迹的批判。司马迁“继承”了庄子之反思,在 伯夷列传 中司马迁说:“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1 2125这是继承 盗跖 一篇而来,善人不寿于世,而作恶多端、满口仁义的人却富贵不绝于

34、世。这是个是非淆乱的世界。以此,司马迁在那些活动于社会底层的人身上,看到了仁义的部分闪光点,他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1 3181在司马迁看来,游侠重信义、轻死生、不矜伐其德,在他们身上极端地彰显着“义”,虽不全然符合“仁义”,却也没有使之沦为丑恶的工具,有值得称道的一面。在这些人的叙述上,无疑透露出司马迁离经叛道、不合常规的一面,这与庄子游于污渎以自快、笑傲权贵之精神,可谓黄锋:史记 庄子“散道德”辨正61第 38 卷血脉贯通。故而,史记 之文“疏荡有奇气”“爱奇反经”(文心

35、雕龙史传),而 庄子 之风“意出尘外,怪生笔端”(艺概文概),一“奇”一“怪”,交相辉映,可谓由思想至文风,由人品至文章,异世而同符。五、结语综上所述,将“散道德”解释为“推衍道德”,无论在语法上或义理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散”字作动词时,只有分散、散布等义。司马迁在 老子韩非列传 末尾称“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是从思想和文辞两方面对庄子作了学术总结。从战国时“道论”演进的一条线索看,老子对“道”的认识注重在“生成”方面,将道视作冥冥浑沌的实体,并引致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大法,而庄子却将视野放在了“物”上,回避了对道的探索,进而着意于“即物见道”,“道”之政治性意涵也被淡化了。“散道德”

36、正形象地体现了这一视野转换过程,而在庄子之处世态度方面,在列传中他只列举了一则关于庄子的生平故事,认为庄子拒楚威王之聘,高游世外以快其志,展现了其对污浊政治的批判,及高蹈独立的士人品格,有其个人寄托。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59.2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7卷 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3韩兆琦.史记笺证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4张大可.史记新注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5 韩兆琦.史记全本全注全译 M.北京:中华书局,2010.6陈曦.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2019.7司马迁.史记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8司马迁.

37、白话史记 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9司马迁.白话史记 M.长沙:岳麓书社,2002.10司马迁.史记全译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11许慎.说文解字 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 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王先谦.韩非子集解 M.北京:中华书局,1998.14郭庆藩.庄子集释 M.北京:中华书局,2004.15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 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何宁.淮南子集释 M.北京:中华书局,1998.17沈约.宋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魏征.隋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73.19杨倞.荀子集解 M.北京:

38、中华书局,2012.20孙诒让.墨子间诂 M.北京:中华书局,2001.21 杨国荣.先秦道论的演进 J.江淮论坛,1991(2):30-36.22 李凯.庄子齐物思想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3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4 丁原明.黄老学论纲 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25班固.汉书 M.北京:中华书局,1962.【责任编辑朱正平】渭南师范学院学报Discrimination to“Scattered Daoism”by Zhuangzi inHistorical RecordsHUANG Feng(College

39、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1100,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The Biography of Lao Tzu and Han FeiinHistorical Records,Zhuangzi“scattered”(saninChinese)Taoism,dissoluted his opinion,but his essential point was nature.The annotators did not interpret about“

40、scat-tered”.Until the Qing Dynasty,Philologist Fang Bao said it s“deduction”.But his view was wrong.In the Pre-Qin Peri-od,“san”means“lax”or“disperse”.Laozi regarded Daoism as the objective thing.but Zhuangzi said everything containedDaoism.Daoism was dispersed by Zhuangzi.The Huang-lao school s Tao

41、ism was also affected.So Sima Qian said Zhuangzidispersed Daoism.It can be further inferred that,Sima Qian s attitude towards Zhuangzi is objective and neutral.He praisedZhuangzi s spirit with lofty character,while Sima criticized his academic views.Key words:Historical Records;Sima Qian;Zhuang Zi;Taoism;“scattered”Taoism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