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装帧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0512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帧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装帧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装帧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1Vol.13No.32023DESIGNRESEARCH设计艺术研究“装帧设计”课程融入思政工作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Concept and Method of Book DesignCours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i Work赵媛ZHAOYuan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 1 0 0 1 0(Inner Mongolia Arts University,0 1 0 0 1 0 H o h h o t In n e r M o n g o l i a)摘要:2 0 1 7 年1 0 月至2 0 1

2、9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关于高等院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方面重要讲话精神,为高校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理论依据。事实证明,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各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深入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创新实践手段。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装顿设计”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设计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全方位推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深化“文化育人”与“专业育人”的双向作用,有效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将专业学习与人生观塑造、价值观引领,思想品德培养等要素相融合,从

3、而有效推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稳步前行。关键词:装帧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Abstract:It has been proved that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to the teaching of various majors and carrying outall-round and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re important innovative practical means for co

4、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ocarry out in-depth collaborative education.This paper takes the core course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Binding Desig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o discuss the 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tegrating design professional courses

5、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comprehensively promo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rofessional courses,deepens the two-way role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and effectively exer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

6、ducation function ofprofessional courses.The paper proposes to integrate professional learning with the shaping of outlook on life,value guidance,ideological and moralcultivation and other elements,so a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cou

7、rses to move forwardsteadily.Key words:book binding design;professional courses;collaborative education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doi:1 0.39 6 3/j.is s n.2 0 9 5-0 7 0 5.2 0 2 3.0 3.0 2 3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对高校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先后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深刻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高校教育就是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

8、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2 0 1 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作为新时代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高校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明确方向和理论依据。同时,将“课程思政”理念融人各专业教学,进行收稿日期:2 0 2 2-0 2-2 2*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2 0 2 1 年度

9、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课题(ZSZX21237)。作者简介:赵媛(1 9 7 6 一),女,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112设计艺术研究DESIGNRESEARCHVol.13No.32023全方位、立体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高校深人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创新实践手段。当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不是简单的“专业课程+思政理念”,而是在专业课程当中巧妙的融人价值引领与人文精神塑造,努力实现二者的交融,做到“如盐在水,润物无声”。近年来,艺术类高校从学科发展到课程改革都逐步开始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在课程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活化与创新,

10、提炼思政亮点元素应用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成效显著。视觉传达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科重要专业方向之一,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所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因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化“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作用,使专业知识与德育元素相结合,营造潜移默化的思政学习氛围,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质量,达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强化课程特色,奠定“以文化人”理念装帧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创作课程,是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不仅仅停留在对书籍进行封面美化及内文排版设计,主要包括三方面系统性、开放性教学层次。一

11、是对书籍设计选题的综合调研与策划,围绕课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案例分析与评价,对书籍设计风格及细节有全面系统的定位,研究装顿艺术如何能用创意视觉语言体现书籍内容,为读者营造出书籍内容所暗含的情境与体验;二是研究书籍材料、结构以及书籍各个部分的功能、作用,研究设计的各种形式语言所创造的视觉效果;三是研究图形、色彩、版式等平面设计要素,在书籍结构、形态、页面中的形式构成及技术处理。装帧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全概念、多视角、动态、立体”的书籍设计观,将书籍装帧、广告宣传、文化传播、载体应用及空间展示等内容整合到课程层次中,提升学生在装顿设计过程中多维度思考、新技术呈现和全方位表达的能力。课程立足服务国家与

12、地区的文化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民族、地域文化知识传授,以应用型课程为核心构建地域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凝聚文化力量,充分挖掘、运用设计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加强“文化育人”与“专业育人”的双向作用,运用专业作品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文化理念,反映和显现新时代设计学科设计人才的时代精神与风貌三、重构方法路径,提升“协同育人”格局1.明确定位,重构教学、思政双目标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重点是解决习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思政专业能力的养成和建构。思政专业能力是学生通过专业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系统化训练后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体系,是

13、从学生个体素质、专业学科体系、思政教育发展三方面入手建立的能力系统,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一重要问题在能力培养层面所进行的回答。在对专业思政能力进行培养时,要考虑学生专业发展的主体价值和影响因素,对个人发展进行预测和把握,正确认知学生个性发展、能力拓展需求与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关系,是对现代大学生教育“以生为本”发展观的贯彻。“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培养学习能力是第一要素,即良好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习惯、理性的学习方法;培养科研能力是拓展环节,要求学生掌握文献搜索、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14、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和学术规范;培养创新能力是高度准则,也就是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开拓,能提出独立见解与创新观念,具备初步的学术探索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最终目的,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扎实的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自主专业实习实践、自主择业、创业能力装顿设计课程教学团队重新修订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努力将设计专业中蕴含的美育功能、发散型思维、解决设计问题以及人文情怀等专业目标和思政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统一。将“哲人思考、匠人劳作”的哲匠职业行为准则贯穿到学生的“知、情、意、行”教育全过程,优化“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双向并行的教学设计,将知识技能与思政要素有机融合,

15、逐步完成“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构。授课环节中有效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向美求真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用艺术语言、设计符号、审美要素、创新精神去进行人文主义设计,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境界、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的重新整合,是打造视觉传达设113Vol.13No.32023DESIGNRESEARCH设计艺术研究计专业课程中专业能力与思政内容双向并行重要举措,进一步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见图1)。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坏,传授知识与价值引家国情怀领同频共报装顿设计课程思政目标制度

16、自信科学严谨职业素颜立德树人,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以人为本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构建立体可持续设计价值观念育人格局”知、情、意、行“图1装帧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目标建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注重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装顿设计”课程采取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双向育人形式,使设计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理念充分融合在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如在实践训练中导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研究与设计,情境上营造项目任务场景,一方面在调研和资料收集中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现亮点,提炼精神与文化要素用视觉语言进行转化;另一方面将传统非遗文化的思政元素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代人,如对非遗主题工作室进行参观、田野调查

17、,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体会非遗文化的守正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在设计学科中的代入是新时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民族文化的显性借力点,内蒙古地区非遗项目众多,深入研究本地区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并进行活化创新,是艺术设计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由非遗课题延伸出来有两方面重点内容,一是理论教学部分,二是实践设计,理论内容主要结合民族、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将传统技艺与产品展示给学生,并延伸出设计语义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指导设计思维构建;实践部分是依托非遗项目,进行文创方面的开发设计。装顿设计主要利用书籍这一载体,针对各种非遗项目全过程再现,是挖掘亮点、

18、记录过程、进行信息展示的媒介,具有强烈的时效性特征。如课程中带领学生深人内蒙古乌审旗乌兰陶勒盖地区调研非遗课题,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不同的非遗项目,记录非遗传承人对技艺、产品的讲解和展示,整个过程学生全程参与,用耳朵倾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回到班级整理资料,将照片、影像、文字、情感串联在一起,用书籍进行展示,用装顿工艺凸显特色,形成从感知到认知的过渡与升华,在学习和再设计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2.确定方向,优化双线融合教学设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政应用载体是真实项目代人课题训练中,要求按照出版行业职业规范,市场评价、消费群体评价进行课程评价管理,实现“教、学、做合一”,全面培养艺术

19、设计专业人才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鼓励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创新发展。“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对自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人的挖掘,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改善,进而开展积极的自主学习活动。”2 “装顿设计 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融人上,遵循两条纵向原则,第一,调整教学大纲重点难点,在重点、难点中融人思政要素,发挥课程核心内容的关键作用。第二,提升课程能力培养指标,重点培养学生把握设计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书籍设计方法和消费现象的认知,抵制恶俗的、低级的、过于娱乐化的视觉语言应用,培养学生高级审美能力及设计技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设计实践能力。第三,拓宽课程人文精神教育,

20、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大文化概念融人到区域、民族、学校积淀成的小文化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和元素提炼、展示出来,融入到当代审美、人文价值中,形成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主要养分,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上下功夫,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装顿设计课前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主讲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如何融入思政元素作出设计,使思政元素在教材选择、教案撰写、课件深化等立体化教学资源中充分融合,目的是使思政元素始终贯穿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上。装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项目作为案例,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思政元素进行知识链接,将书籍出版政策、知识产权保护、

21、书籍设计的文化商品属性等内容融人课堂教学中。课题训练以团队和小组的形式开展,充分发挥学生沟通互助、协作创新的能力。学生在创意设计实践中,注重作品构思合理、格调健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能正确处理消费市场、消费群体、设计作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如在作业课题的设计和安排中要重视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以及自主思考如何通过专业学习和研究114设计艺术研究DESIGNRESEARCHVol.13No.32023体现出设计价值。教师在布置课题的初期阶段引导同学们进行“头脑风暴”,加强设计理念策划,对不同的设计切入点进行充分的讨论,尤其从课题中的细节问题切人。“细节”意味着关注课题内

22、容的形式传达,可以是点线面,也可以是图形、文字、版式,还可以是读者的实际需求;设计中细节的传达不仅意味着课题内容背后独特的历史、自然、人文背景,而且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考量。通过案例研究,向学生传达设计语言如何从文化的、地域的、传统的角度入手,分析其潜在的发展前景和影响等,并通过作业课题的过程进行再设计,从而在立德树人和专业学习之间搭建直接的桥梁。“人文主义精神”“可持续设计”“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等这些同学们平时理解不够深刻,或者认为和自己的实践设计关系不够紧密的词,不能仅仅从专业、学术的角度进行阐释,而是需要从同学们自身成长的环境、背景、以及切实的生活体验中切人,帮助学生梳理出优秀文化所蕴

23、含的道理及脉络等。这样不仅能让同学们理解我们专业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而且将专业学习与价值观塑造、品德的培养等相联系,从而取得专业育人、德育育人双丰收的效果。3.制定计划,完善思学融合教学策略装帧设计课程中理论讲解是教学第一层次,也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如何在理论重点中挖掘思政元素,结合优秀教学案例,以专业的语言、专业的角度进行思政元素与设计方法的融合,是教学中思政元素转化的一个难点,也是课程重点。课程理论环节要分析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历史脉络和设计规律,课下让学生收集中国书籍装帧几个重要形式典型案例进行资料研究,将课堂讲解与自我学习有机结合,转换学生的学习视角,增强学习体会,提升学习动力。课上注重理论讲

24、解方法改革:一是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理论点的代人,抛出话题,利用讨论引起知识共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二是用案例教学法解读设计作品理念,阐释设计规律;三是围绕装帧设计史,引入设计伦理与设计溯源方面的考查,激发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与人文设计精神。在每一个模块的课程总结中,将设计历史、设计比较等问题进行讨论课题的代人,让学生换位思考,设计中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与接受,关注设计作品的形式特点与消费市场大众审美,从情境搭建到理念转化再到思辩形成,专业课程思政就可以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价值塑造”(见表1)。表1 装帧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策略课程知识点思政元素投

25、射融合方法中国书籍装帧引导学生继承发展中国优秀理论讲授、案艺术发展史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例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形式美、体会书籍装帧的形理论讲授、案立意美、创造内容美,发挥式美、立意美、例分析、小组设计专业“美育”方面主观内容美讨论能动性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小组讨论、翻设计选题与装生专业理论研究及实践创新转课堂,作业帧设计策划能力讲评中西书籍装帧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理论讲授、案的文化精神比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正确例分析、小组较的设计观和高级审美情趣讨论理论讲授、案艺术性与商业宣扬时代主旋律,走进生例分析、小组性的对立统一活,增强时代使命感讨论激励学生了解设计前言信息市场调研、案图书“读图时

26、及动态,孕育学生家国情怀,例分析、设计代”坚持设计以人为本实践关注社会问题,加强学生对理论讲授、案书籍设计的时法律法规的了解,培养学生例分析、小组代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讨论担当意识四、改革教学方法,融入“专业育人”元素装顿设计课程为9 6 课时,6 学分,根据课时分配,加强课程过程式考核的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为主要教学方法,穿插翻转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式管理等手段,并针对每个教学模块均介人内化式养成、复合式提升的思政育人观念。其中,运用翻转课堂进行互动式教学是装帧设计混合式教学手段之一,方法是引导学生关注时下热点问题,可以是时事、人物、经济、文化热点等话

27、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文案编辑,结合小组课下收集的图片资料、手绘插图等元素,设计成主题版面,小组人员进行专题汇报。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其他小组参与到点评中,并对方案进行课上快题的设计头脑风暴,将整体讨论环节制作成短视频进行设计笔记的记录和整合,这种翻转课堂+热点话题的结合与训练,可以提升学生团队意识,增强合作与沟通,在生动有趣的学习互动中强化思政元素的介人。同时,装顿设计课程还融入了劳动教育教学,在课程实践环节中找到实践操作、劳动技能、专业技能三者的平衡点,充分发挥专业实践与劳动实践的双向教育功能。“在实践中,教师将全面的教育理念贯彻曾班)责任编辑上接第1 1 0 页曾进

28、责任编辑115Vol.13No.32023DESIGNRESEARCH设计艺术研究到教学中是首要任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3 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帧设计课程针对以往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中容易忽略劳动教育功能与作用等问题,通过实践课题改革,提高劳动教育主题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可行性与教学效果。如课程实践环节利用学院书籍装顿专业实验室,让学生应用数码印刷机进行书籍作品印刷,再运用胶装机、裁切机等进行书籍装订与后道工艺操作,在一系列的专业技能演练与实践中,既可以转化课程成果,又可以通

29、过劳动掌握专业技能,在劳动中引导学生克服劳动困难,让学生从劳动过程中获取快乐,从劳动成果中收获喜悦,逐步实现以劳促美、以劳促教,通过专业课程实践与劳动教育教学引领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将课程思政理念全程全方位融入专业课堂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在教学目标融合、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体系执行方面下功夫,关键是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将思政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装顿设计课最后,学生与教师共同反思与总结,教师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对后续课程教学进行完善。学生梳理通过课程所得经验与知识,反思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扩充已有知识六、结语设计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完

30、成某个设计课题,而应该着重于教学对学生的设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便满足社会对设计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贯穿设计型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逻辑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也随之不断得到锻炼由此而论,本文重点是借鉴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方法,阐释并构建设计型教学模式及其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明确了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各环节的能力架构,对后续开展设计型教学活动提供了指导与参考。程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研究,教学中通过理论及实践引导,加强专业课堂中学生自主思考与讨论互动,实现学生自身对思政教育理念的认同。装设计课程在建设中重构了知识、思政教学目标,发展了教学手段,采用线上线下

31、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将课程教学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融合,在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实现“思考-讨论-建构-翻转-操作”的主动学习模式养成,有效地推动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稳步前行。注释图1、表1 来源:作者自制参考文献1文学禹,韩玉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研究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 0 2 0:5 1.2王嘉楠.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2(0 9):2 1-2 3.3盛心怡.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创新 J.艺术家,2 0 2 2(0 9):1 1 4-1 1 6.注释表1、表2,

32、图1 图3 来源:作者自绘参考文献1刘雪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无锡:江南大学,2 0 2 0.2汪习根.论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模式、机制与方法一一基于“研究性学习”新视角的分析 J.法学杂志,2 0 1 1,3 2(0 5):8-1 3+1 4 4.3张彩霞,吴伟.国外研究性学习及其启示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181-182.4冯鸣阳,章灵红.基于PBL法的设计院校艺术史论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J.创意与设计,2 0 2 1(0 4):8 5-9 1.5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J.科教文汇(中旬刊),2 0 1 5(0 1):1 0 5-1 0 6.6刘文光.辩论式教学溯源及特点探析 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 0 1 8,20(01):125-129.7朱龙,胡小勇.面向创客教育的设计型学习研究:模式与案例 J.中国电化教育,2 0 1 6,3 5 8(1 1):2 3-2 9.8饶敏,胡小勇,张华阳,等.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一一从设计型学习初始模式到设计型学习实践模式 J.现代教育技术,2 0 1 8,28(09):59-65.9束霞平.浅析艺术设计中的逻辑思维方法的运用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 0 0 5(0 1):8 1-8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