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19986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业知紅2023年第8 期草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金连财才李好琢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色泽鲜艳,营养丰富,享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其栽培周期短、见效快,经济价值高,因此在我国发展十分迅猛,2 0 2 0 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1 2.6 6万公顷,占世界草莓面积的3 2.9 2%;总产量332.68万吨,占世界草莓产量的3 7.5 4%。但近年来草莓生产中出现高端品种匮乏、种性退化、多种病虫危害严重、畸形苗率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加工运输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草莓产量和质量,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发展。一、高端品种匮乏,种性退化在全世界范围内,草莓的原生物种大概有2 0种,我国大

2、概有9 种,主栽品种主要有红颜、甜查利和章姬3 个品种,现主栽品种还是以红颜(九九)为主。由于生产中多采用匍甸茎扦插繁殖,为无性繁殖方式,故多年栽培仍属同一世代,受栽培小气候环境因子和病虫危害的影响,逐茬累积,造成种性退化,所以必须培育高端品种,改善种性。(一)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采用茎尖剥离离体培养,改善栽培小气候因子,加强田间管理,恢复种性,以达到复壮目的。(二)引育创造适合本地栽培新品种重点培育口感好、外观美、抗病性强的优质金连财: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李好琢: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正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高新农业技

3、术推广工作草莓品种。目前我国主栽的草莓品种以国外引进品种为主,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在本地试种,诱导、发现、改善并稳定优良性状,逐渐培育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高端新品种,进而示范推广,应用于生产实际,以达到品质提升、性状改善、产量提高的目的。(三)利用草莓种子繁殖杂交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优质高产的高端新品种。用种子繁殖出来的成苗后代性状分离严重,很难维持母株原有的优良性状,因此,在生产中不用种子繁殖。草莓有性杂交主要用于草莓育种。虽然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选育的艳丽、秀丽、宁玉、京桃香、京藏香、白雪公主、粉玉等优良鲜食草莓品种,其栽培面积逐年上升,日韩系、欧美系品种逐年下降,但国内自主选育的综合性状优

4、良、推广应用前景看好的草莓品种依然不多,国内草莓育种工作任重而道远。(四)应用生物育种技术应用转基因、合成生物等技术,对草莓开展高效、精准、定向改良和品种培育。二、多种病虫危害,影响草莓产量和质量在草莓生产中连茬重茬现象普遍,多种病虫危害制约着品质提升和产量提高,蚜虫、病毒病对草莓生产影响很大,根腐、烂根、死苗、根、猝倒、立枯、枯萎等土传病害影响严重。(一)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使用脱毒苗,可有效降低病毒病的传播和危害。优质种苗是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应培育和建设完善的草莓脱毒种苗繁育体系,改良脱毒种苗培育技术,大力推广普及优质草莓脱毒种苗,提高脱毒苗成活率。-23-农艺园艺/NONGYIY

5、UANYI(二)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绿色防控技术,为草莓生产保驾护航。使用“板、蜂、灯、网”有效防虫。使用适宜的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化学药剂种类、使用时期及使用浓度按草莓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加强田间管理,改善栽培小气候因子,切断和阻塞病虫危害传播途径,提高植株抗病虫能力。采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育苗、高架基质育苗,有效降低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病率。采用高温消毒的营养基质代替土壤,可有效减弱和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三、常规育苗为主,畸形弱苗率高草莓在生产中多用无性繁殖常规育苗,抗性逐年逐茬下降,病害尤其土传病害比较严重,蚜虫等虫害影响较大,加

6、之育苗环境因子调控不当和苗期管理不当,使得弱苗、畸形苗、病苗大量出现,严重影响和制约草莓产业的发展。解决途径如下:培育新品种,改善种性,提高抗性。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外施有益微生物肥,喷施重病防治剂,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秧苗抗性。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综合绿色防控体系防治蚜虫,如设置防虫网、黄板等,利用编辑:刘树云蚜虫天敌,交替使用适宜化学药剂,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及时除草。重视气温骤增造成高温热害现象,合理遮阴,科学肥水,避免和减弱高温危害对种苗的影响。重视钙、镁、铁、硼、铜、锌等缺素现象,重视磷、钾元素补给,科学合理使用叶面喷肥技术,同时防治肥害的发生。利用高温杀毒

7、的基质土代替常规土壤,采用立体高架装置,地膜覆盖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改善种苗生长环境。四、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加工运输环节薄弱草莓生产标准化水平低,重造成品种性能退化、抗病力差,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过多、植物生产调节剂使用不当、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存在隐患。草莓消费主要以鲜食为主,加工比例低,产后冷链运输体系不够完善,果实腐烂损失率高。解决途径如下:推行草莓高架基质栽培方式,减少草莓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建立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应用滴灌进行自动化施肥和灌水,节约用水,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强草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草莓绿色防控新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草莓产后生理研究,积极开展草莓的保鲜运输与深加工,降低草莓远距离运输的损失率,延伸草莓产业链,提高草莓生产附加值。-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