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为253000000人,全国共享单车累计投放规模达250万辆。横线上的数读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波浪线上的数写作( )。
2.在A÷20=12……B中,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3.角的度数用( )度量,它是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1°。
4.长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87( ),流域面积达180万( )。
5.如果32×25=800,那么32×75=( );64×75=( )。
6.如果在一张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中有一个是梯形,则另一个图形可能是( )或( )。
7.,当除数加12时,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加( ) 。
8.一列动车每小时行驶180千米,它的速度是( ),3小时行驶( )千米。
二、选择题
9.63□653≈63万,□中最大可以填( )。
A.9 B.5 C.4 D.0
10.在除法算式中,每除一步如有余数,那么余数必须( )除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11.如图,平移前后的图形中一共有( )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A.1 B.2 C.3 D.4
12.商场双十一促销活动,一件上衣43元,989元可以买几件?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A.20件上衣共86元 B.2件上衣共860元
C.23件上衣共86元 D.20件上衣共860元
13.要出口一批货物,共836吨,每个集装箱可以装25吨货物,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集装箱才能装完。
A.33 B.34 C.35
14.在“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应对齐王的策略共有6种,其中能够获胜的策略有( )种。
A.1 B.2 C.3
三、解答题
15.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
248×35= 384÷29=
408×70= 472÷33=
验算:
16.用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①309×46= ②508×30= ③328÷23=
④780÷60= ⑤480×35= ※⑥865÷56=
17.脱式计算。
160÷(4×8) 96÷3÷8 270÷(6×9)
18.(1)在直线L上截取一条长为2厘米的线段OM。
(2)过点M作直线L的垂线。
19.四年级全体师生230人租车出游,大车限乘客50人,租金120元/辆,小车限乘客30人,租金90元/辆,他们要怎么租车最省钱?
20.(1)量一量,∠1的度数是________。
(2)画一个比∠1大50°的角。
2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125千米,行驶了18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2.(1)下面图形的名称是( ),请你画出它的高。
(2)在图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23.小华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他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多少分钟?
24.阳光养鸡场一天收351千克鸡蛋,每18千克鸡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鸡蛋?
25.28名老师带着664名同学去春游,每辆大车可坐45人,租金900元,每辆小车可坐18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二亿五千三百万 3亿 2500000
【解析】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看亿位的下一位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同时带上计数单位“亿”,据此解答。
253000000读作二亿五千三百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3亿;
250万写作250000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大数的读写以及求近似数,注意求近似数时要带上计数单位。
2.B
解析: 19 259
【解析】
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B要小于20,最大是19。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在A÷20=12……B中,余数最大是19。
20×12+19
=240+19
=259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259。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3. 量角器 180
【解析】
度量角的度数所用的工具是量角器。量角器又称半圆仪,它是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是1度,记作1°。
解:角的度数用量角器度量,它是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是1°。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量角器的认识。
4. 千米##km 平方千米## km2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长江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计量长江的流域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长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长河,全长6387千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 2400 4800
【解析】
积的变化规律:(1)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扩大相同倍数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那么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如果32×25=800,那么32×75=32×(25×3)=800×3=2400;64×75=(32×2)×(25×3)=800×2×3=4800。
【点睛】
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 梯形 三角形
【解析】
在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上剪一刀可能变成:①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②两个三角形;③两个平行四边形;④两个梯形,由此求解。
如果在一张平行四边形纸上剪一刀,使剪下的两个图形中有一个是梯形,则另一个图形可能是梯形或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可能的情况。
7.126
【解析】
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增加12即由6变成了18,也就是说除数乘了3,要使商不变,故被除数也要乘3。据此计算。
6+12=18
18÷6=3
42×3=126
126-42=84
所以被除数应加126。
【点睛】
熟悉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180千米/时##180km/h 540
【解析】
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长度单位与时间单位之间用“/”分开;路程=速度×时间,依此计算并填空即可。
一列动车每小时行驶180千米,它的速度是180千米/时;
180×3=540(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普通的行程问题,熟练掌握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9.C
解析:C
【解析】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63□653≈63万,根据千位上的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中的数字<5,可以填4,3,2,1,0;据此解答。
63□653≈63万,□中最大可以填4;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求整数的近似数,关键根据千位的上的数字大小确定用“四舍”法。
10.B
解析:B
【解析】
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由此解答即可。
在除法算式中,每除一步如有余数,那么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需熟练掌握。
11.D
解析:D
【解析】
根据平移和平行的特点可知,由于平移前的图形中没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因此平移前的图形是几边形,则平移前后的图形中一共就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依此选择。
平移前的图形是四边形,则平移前后的图形中一共有4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平移和平行的特点,应熟练掌握。
12.D
解析:D
【解析】
根据竖式计算方法可知,箭头所指的位置的商在十位上,即表示20个43是860,也就是表示20件上衣共860元。
根据分析可知,竖式箭头所指的位置表示20件上衣共860元。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3.B
解析:B
【解析】
用货物的总质量除以每个箱子可以装的货物质量即可得到需要多少个箱子。
836÷25=33(个)……11(吨),至少需要33+1=34(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有余数除法,剩余的部分也需要用一个箱子装起来。
14.A
解析:A
【解析】
齐王和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马,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而田忌的上等马能胜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中等马能胜齐王的下等马;如果齐王将马按上、中、下的顺序出阵比赛,而田忌的马随机出阵比赛,采用枚举法,列表找出田忌应对齐王的所有策略,由此解答即可。
齐王的马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田忌的马
上中下
上下中
中上下
中下上
下上中
下中上
获胜者
齐王
齐王
齐王
齐王
田忌
齐王
由上表可知,田忌应对齐王的策略一共有6种,其中能够获胜的策略有1种。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田忌赛马中简单的枚举法,根据已知得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答案是解题关键。
三、解答题
15.8680;13……7;
28560;14……10,验算见详解;
【解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接着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数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48×35=8680 384÷29=13……7
408×70=28560 472÷33=14……10
验算:
16.①14214;②15240;③14……6
④13;⑤16800;⑥15……25
【解析】
①②⑤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用哪一位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几次乘得的积相加。
③④⑥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①309×46=14214 ②508×30=15240 ③328÷23=14……6
④780÷60=13 ⑤480×35=16800 ※⑥865÷56=15……25
验算:
17.5;4;5
【解析】
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160÷(4×8)
=160÷32
=5
96÷3÷8
=32÷8
=4
270÷(6×9)
=270÷54
=5
18.(1)(2)见详解
【解析】
(1)线段有两个端点,在直线L上任意点一个点,让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这个端点,然后在直尺2厘米的地方再点一个端点,这条线段OM就长2厘米;
(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L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L重合的直角边和点M重合,过点M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1)(2)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线段和垂线的画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19.租4辆大车和1辆小车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要使租车最省钱,那么应尽量租最便宜的一种车型,并且尽量使每一辆车都坐满最省钱,因此先根据每种车型的租金和限乘的人数计算出租这种车型每人需要的钱,然后再比较,最后用总人数除以最省钱的一种车型限乘的人数计算出租这种车型需要的辆数,余下的人就租另一种车型,依此计算。
90÷30=3(元/人)
3×50=150(元);120元<150元;因此租大车比租小车便宜
230÷50=4(辆)……30(人)
余下的30人租1辆小车最省钱
答:租4辆大车和1辆小车最省钱。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优化问题的计算,应熟练掌握最省钱租车方案的计算方法。
20.(1)75°
(2)见详解
【解析】
(1)用量角器量角时,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据此量出∠1的度数。
(2)要画一个比∠1大50°的角,那么这个角的度数=∠1+50°,再画出这个角即可。
(1)用量角器量出的∠1的度数是75°。
(2)75°+50°=125°,即一个比∠1大50°的角的度数是125°,如下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用量角器量角、画角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21.2250千米
【解析】
用汽车行驶的路程乘行驶的时间,求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也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
125×18=22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250千米。
【点睛】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数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
22.(1)梯形;图见详解过程
(2)图见详解过程
【解析】
(1)根据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可知,这个图形是一个梯形。
梯形两底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也有无数条高,通常过上底的一个顶点作下底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梯形的一条高。
(2)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直尺的上边缘都与梯形的一个腰重合,然后平移直尺,当直尺的上边缘正好与梯形上底的另一个端点重合时,过这个端点沿直尺上边缘画线段,与梯形的下底交于一点,此线段即为平行于梯形腰的线段,从而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1)图形的名称是梯形。它的高如下图所示:
(2)如图所示:
(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梯形的定义,图形的划分要结合原图的特征和划分的要求添加合适的线段。
23.38分钟
【解析】
根据“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可知:路程相差50×4+60×3=380米,速度相差60-50=10米;
解析:38分钟
【解析】
根据“如果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行走,就要迟到4分钟;如果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行走,就可以提前3分钟到学校”可知:路程相差50×4+60×3=380米,速度相差60-50=10米;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准确时间为380÷10=38分钟。
(50×4+60×3)÷(60-50)
=(200+180)÷10
=380÷10
=38(分钟)
答:他出发时离上学时间还有38分钟。
【点睛】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理清题目里的数量关系,正确利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盈亏问题。
24.19箱;9千克
【解析】
要求351千克鸡蛋可以装几箱,还剩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51里面有几个18,用除法计算,得到的商是箱数,余数就是剩下的千克数。
351÷18=19(箱)……9(千克)
答:可
解析:19箱;9千克
【解析】
要求351千克鸡蛋可以装几箱,还剩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51里面有几个18,用除法计算,得到的商是箱数,余数就是剩下的千克数。
351÷18=19(箱)……9(千克)
答:可以装19箱,还剩9千克。
【点睛】
此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得到的商是箱数,余数就是剩下的千克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5.15辆大车,1辆小车最省钱.
【解析】
解析:15辆大车,1辆小车最省钱.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