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年加工10万吨小麦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淮北兴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09年1月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加工10万吨小麦生产线项目
建设单位
淮北兴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赵金辉
联系人
陈国明
通讯地址
安徽省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
联系电话
13705616780
传真
0561-4981189
邮政编码
235147
建设地点
安徽省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农副食品加工业 C13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8200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98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640
总投资
(万元)
5000
环保投资
(万元)
79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58%
一、项目由来
淮北市地处黄淮平原,是东小麦的只要产区之一,出产的小麦具有质地优良,皮薄,含杂质少,面筋含量高、粉色好、出粉率较高等特点。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约为140万亩,小麦产量34.5万吨。皖北地区居民历来就有以面食为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面包高点的消费所占比重也会随之上升,面粉的需求必将提高。
淮北兴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拟在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新建年加工10万吨面粉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会提供众多劳动就业岗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淮北兴海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现委托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担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建设区域的环境情况,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项目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位于安徽省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其地理位置见《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项目规模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规模为年加工小麦10万吨。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②项目组成一览表。
表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编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000
2
生产规模
万吨
10
加工小麦
3
占地面积
m2
28200
4
总建筑面积
m2
9800
其中
生产车间
m2
4800
原料库
m2
1800
成品库
m2
1800
副产品库
m2
900
办公及生活设施
m2
500
含食堂、办公楼、综合楼、配电室、门房
5
容积率
0.35
6
绿地面积
m2
5640
7
绿地率
m2
20%
表2 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项目内容
项目组成及规模
主体工程
生产车间
本项目年加工小麦10万吨,生产车间建筑面积为4800m2,内设粉碎机、输送机、气压磨粉机、打包机等设备
附属工程
原料库
建筑面积为1800 m2,主要用于堆放收购小麦。
成品库
建筑地面积为1800m2,主要用于堆放打包后的成品面粉。
副产品库
建筑面积为900 m2,主要用于堆放麦麸。
办公及生活设施
建筑面积500m2,主要包括办公楼、综合楼、食堂、门房、配电室等。
厂区道路
在生产车间及仓库周边铺设厂区道路,占地面积1500m2。
公用工程
给水
项目供水由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自来水管网提供。
排水
项目生活污水经有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排入浍河。
供电
项目用电由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电网供应,自备一台1200KVA变压器,以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环保工程
粉尘
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除尘效率可达99%。
食堂油烟
食堂油烟采用油烟净化设备处理,净化效率为75%。
废水
新建一座6t/d有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对员工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污泥
污水处理站运行时产生的污泥作为厂区绿化肥料综合利用。
筛分杂质
建设固废临时堆场,集中收集后送环卫部门处置。
生活垃圾
绿化
绿地面积为5640m2,绿化率为20%。
防渗工程
化粪池
基底铺设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
3、主要原辅材料
本项目加工生产主要的原料为外购的小麦,原辅材料用量见表3.
表3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
序 号
名称
单位
用量
1
小麦
t/a
100000
2
电
KWh /a
7.5×106
3
水
m3/a
4300
4 项目主要设备清单见表4。
表4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型号
备注
1
空压机
台
1
MYAF-PC
设备均为瑞士进口设备
2
水分测定仪
台
1
MYFA-12A-650C
3
松粉机
台
4
4
罗茨风机
台
8
GM-25S
5
精选机
台
1
HEID-12020
6
磨粉机
台
10
MDDL/MDDK
7
混合机
台
2
DFMF-33S
8
自动称
台
5
MPAQ-210HK
9
检查筛
台
2
MPAR-8
10
打包机
台
1
MWBB-VAB-210
11
打麦机
台
1
MHXF-30/95
12
磁选机
台
1
CXP 20/30
13
去石机
台
2
MTSC-65/120U
14
打麸机
台
2
MRLA-45/110
15
清粉机
台
3
MQRF-46/200
16
振动筛子
台
1
MTRA-100/200U
17
布袋除尘器
台
1
LZDZ26-2400A
18
平面回转筛
台
2
MPAH-824B
19
打麦机
台
1
MHXF-30/150
20
着水机
台
1
MNSG-160
21
提升机
台
4
ELEV
22
风机
台
6
MHTM-45.20
5、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面粉7.5万吨,产品方案见表5。
表5 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
产品名称
单位
生产规模
备注
1
面粉
万吨
7.5
产品
2
麦麸
万吨
2.4
副产品
6.工厂运输
项目主要原材料小麦通过社会车辆收购运输进入厂区原料库,厂区内道路顺畅,人货分流,满足运输要求,原料库小麦经输送带进入生产线,产品全部采用汽车运出厂区销售。项目具体运输情况详见表6。
表6 本项目货物运输量一览表
序号
货物名称
单位
年运输量
来处或去处
备注
运入
1
小麦
t/a
100000
外购
汽运
合计
t/a
100000
运出
1
成品面粉
t/a
75000
国内
汽运
2
副产品麦麸
t/a
24000
本地
汽运
3
杂质
t/a
850
4
粉尘
t/a
148.5
合计
t/a
99998.5
7、公用工程
7.1 供水:项目供水由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自来水管网提供。
7.2排水: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生活污水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地埋式有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通过界涡沟排入浍河;初期雨水经厂区管网收集后,通过界涡沟排入浍河。
7.3 供电:项目用电由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电网供应,自备一台1200KVA变压器,以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7.4 通讯:有线电话;中国电信、已铺设至主要通道;无线电话: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共同覆盖。
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60人,年工作300天,实行每天两班制,每班8小时的工作制度。
9、总平面布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原则:建设项目必须符合该项目生产的行业要求,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必须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符合消防规范。生产区与办公分离,物流与人流分离,供电、供水线路简捷,土地利用及投资合理,建筑物平面布局美观、大方,突出与环境协调。本项目是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考虑运输、安全、卫生等要求,结合项目用地的自然地形条件,按各种设施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和组合,力求平面布置紧凑合理,节省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⑴生产区:生产区由生产车间组成,布置在厂区的中部。
⑵动力区:动力区由配电室组成,布置在生产车间东侧,距负荷中心较近。
⑶仓储区:为使工艺路线简捷、通畅。原料库、成品库和副产品库隔主干道布置。方便原辅料的运入和成品的外运。
⑷办公楼布置在厂区东南角,综合楼布置在厂区西南角。
⑸厂区设一个入口,布置在厂区南侧靠近中兴路,运输高效便捷。本工程总平面布置情况具体见附图2。
本设计厂区布局合理、物流顺畅,卫生条件和交通、安全、消防均满足企业需要及行业要求。
10、选址合理性
本项目位于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内,西侧紧邻中兴路,交通运输方便;厂址周围无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居民区等敏感目标;项目用地属濉溪县人民政府规划工业用地。因此,厂址选择合理。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该项目为新建项目,所处安徽省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经现场踏勘,无原有污染问题。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韩村镇位于濉溪县南部,距县城40公里,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便利,淮六路南北穿境而过,青芦铁路东西贯穿,全镇村村通晴雨路,交通十分便利。
2.地质地貌
项目所在区域地层岩性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淮北地层小区。该区域岩性由土黄、灰黄及浅灰色粉砂、细砂及粘土组成。分布稳定,厚度27.0-41.0m,平均37m。顶部0.5m为深灰色耕植土,埋深3-5m处富含钙质结核,在埋深20m左右为褐黑色有机质腐殖质层。
3.水文特征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地势平坦,至要河流浍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浍河是崇潼河水系的最大支流,也是淮北地区重要的省际河道,发源于河南省夏邑县蔡油坊,流经夏邑、永城、濉溪、宿州、固镇五县至九里湾入香涧湖,与淝河汇流,至五河县汇入淮河。浍河在淮北市境内横穿濉溪县境南部,在濉溪县境内从古城至黄沟口长64km ,汇水面积 1201km2 ,在境内建有南坪闸(孟沟入浍河口下游 30 km) ,闸上汇水面积 3472 km2。根据临涣集水文站实测数据,洽河平均径流量为31324万m3。
4.气候及气象
濉溪县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气温年平均值比较适中,介于 14~17 ℃ 之间。年平均最高气温20.8 ℃ ,最低9.6℃ 。极端最高气温4O.3℃,最低为-23.2 ℃。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904mm ,最大1481mm,最小560mm 。最大冻结深度15cm ,最大积雪深度20mm,全年无霜期 210天以上。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淮北市是一座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50公里。总面积2770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1.95%。2006年淮北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年生产总值( GDP ) 20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亿元,下降3 % ;第二产业增加值118 亿元,增长14.4 % ;第三产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1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0245 元,比上年增加1400 元。“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 8%,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2.6% ,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2.8% ,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 年的15 : 47 : 38 调整为2006 年的10.7 : 56.5 : 32.8 ,其中工业占 GDP的比重达到50.3%。
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990 公顷,其中小麦面积10.1万公顷,扩大7178 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5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27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2万公顷。
2006 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4.1亿元。其中城镇投资66.2亿元,房地产投资8.8亿元,分别增长33.4%和26.5%。煤电等支柱行业投资增势强劲,其中采掘业完成投资37.8亿元,电力行业完成投资6.7亿元,分别增长60.4 %和43.3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9.2亿元,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03.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3亿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2006 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6‰,比上年降低0.4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56 ‰,与上年基本持平;自然增长率7.04 ‰,比上年降低0.42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0.5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1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7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5810元,比上年增长 18.2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3 元,增长18 % ;人均消费性支出6745元,增长21.9 % ;恩格尔系数为43.4 % ,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 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65 元,比上年增长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9 元,增长11.6 %;恩格尔系数为45.1% ,比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人均住房面积31.1平方米。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年共建设城市基础设施21项,完成投资1.8亿元。改造了濉溪路,完成了人民东路、环山西路、翠峰南路、相山南路、淮海西路、惠民路、董庄路绿化和东外环路亮化等16项工程;开工建设了南湖路、南黎东路、3 万人体育场、城市垃圾发电项目等工程;区域供水工程以及污水管网工程完成管道铺设62公里,基本建成高岳水厂、相南水厂;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进一步推进。商贸服务建设项目逐步完善,商业步行街开街,盛世商贸城二期、东湖五金商贸城等主体工程完工。2006 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8.7平方米,城市供水普及率86.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8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4平方米,燃气普及率66.9%,城市公交客运人次89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 %。相山主城区人均道路面积8.9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4平方米,供气气化率72.5 % ,供水普及率89.5%。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处安徽省濉溪县,根据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近3年的监测资料,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所在地周围地表水水系主要是浍河。根据近3年的监测资料可知,浍河水体水质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质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濉溪县韩村工业园区内,根据濉溪县环境检测站提供的监测资料,本项目边界四周声环境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要求。监测值见表7:
表7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序号
位置
监测时间
昼间
夜间
1
东侧
2008.12.26~
2008.12.28
55.6
48.9
2
南侧
52.5
45.1
3
西侧
49.3
43.8
4
北侧
53.1
46.4
GB3096—2008 3类
65
5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位于安徽省濉溪县韩村镇工业园区,周围均为企业,项目西侧540m和北侧300m分别为居民点,项目主要保护目标详见表8。
表8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环境保护
对象
相对方位
距离(km)
规模
环境功能
大气环境
/
/
/
园区内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水环境
浍河
S
2.1
小何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要求
声环境
韩村
居民点
W
0.45
15户/
56人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居民点
N
0.3
200户/867人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大气环境质量:建设项目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具体标准值见表9。
表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SO2
年平均
0.06
日平均
0.15
1小时平均
0.50
TSP
年平均
0.20
2、本项目所在地周围地表水水系主要是浍河,浍河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V类水质标准。
表1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mg/L , pH 无量纲
类别
污染物指标
标准限值
Ⅲ类标准
PH
6~9
COD
30
BOD
6
2、 声环境质量:项目边界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1。
表1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3类
65
55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大气环境:
1.1本项目废气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2。
表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排气筒高度(m)
二级
颗粒物
120
15
3.5
1.2食堂油烟排放执行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型规模排放标准;
表13 饮食业单位的规模划分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基准灶头数
≥1,<3
≥3,<6
≥6
对应灶头总功率(108J/h)
1.67,<5.00
≥5.00,<10
≥10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3)
≥1.1,<3.3
≥3.3,<6.6
≥6.6
表14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最低去除效率
规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60
75
85
2、水环境: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具体标准值见表15:
表1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 mg/L,pH值 无量纲
项目名称
pH
COD
BOD5
SS
二级标准
6~9
≤150
≤30
≤15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3、声环境
3.1施工期噪声
执行GB12523-1990《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标准值见表16:
表16 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摘录) 单位: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3.2运行期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表17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标 准 名 称
昼 间
夜 间
适用区域
GB12348-2008
3类
65
55
工业区
4、固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根据项目特点,建议总量控制指标: COD :0.144t/a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小麦
清理车间
磨麦仓
振动筛
去石机
打麦机
滚筒精选机
着水机
计量
二次润麦
打麦机
去石机
计量
润麦仓
净麦仓
磨粉机
打麸机
平面回转筛
清粉机
粉仓
打包
成品外运
G
G、N
S
S
G、N
G、N
G、N
G、N
G、N
S、N
G
G、N
G
S
N
图 例
废气
固废
噪声
N
图1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一、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工艺流程简述:
(1)、振动筛主要是去除小麦中的麦草等较大的杂质,以方便加工和减少对加工机械的磨损;小麦在收割和凉晒过程中会混入一些石沙等质地较硬的颗粒杂质,如果不加以除去,将回对加工机械产生很大的磨损,让经过初处理的稻谷通过去石机,可以有效去除石沙等颗粒物;滚动精选机的功能是进一步去除小麦中的杂质。
(2)、去除杂质后的小麦通过着水机在润麦仓内进行一次润麦,计量后还需要进行二次润麦,润麦一方面可以增加小麦的湿度,减少对机械的磨损,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磨粉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量。按照业主提供的资料,着水量约为原料总量的2.5%,着水量为2500t/a。
项目生产使用瑞士进口的设备,该工艺流程具有很多优点,应用该生产工艺可以提高面粉的加工质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高档面粉的加工新工艺。
二、项目物料平衡
根据厂家提供的资料,加工小麦1000kg,可生产面粉750kg,项目具体物料平衡关系见下表。
加工
1000kg小麦
750kg面粉
240kg麦麸
8.5kg杂质
1.5kg粉尘
加工
图2 物料平衡图
三、项目物料平衡
项目生产用水量为2500吨,职工生活用水量为1800t/a。生产用水在工艺工程中全部蒸发损耗,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40t/a。项目给排水情况见表18。
表18 项目给排水情况一览表
项 目
单位
用水量
损失
排水量
备注
生活用水
t/a
1800
360
1440
100L/d.人
生产用水
t/a
2500
2500
/
/
合计
t/a
4300
2860
1440
/
三、主要污染工序:
1、施工期
1.1噪声为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噪声和配合建筑所需的大吨位汽车产生的噪声;
1.2扬尘主要来自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
1.3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1.4固废来自于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2、营运期
1、污水
项目生产用水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不排放。项目废水主要为职工的生活污水。
2、废气
生产过程中,在各种面粉加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食堂炒作时产生一定量的油烟废气,油烟的产生量不大,且为间歇性排放。
3、固体废弃物
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初清筛、振动筛和去石机分选出来的麦壳、沙石等杂质颗粒物、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污泥、布袋除尘器内收集的沉降粉尘及职工生活垃圾。
4、噪声
本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风机、打麦机、震动筛子、磨粉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工作时候所产生的噪声,噪声声级在80—85dB(A)之间。详见项目噪声源情况表。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排 放 源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食堂
油烟
6.0mg/L
1.5mg/ L
生产车间
粉尘
4000mg/m3 150t/a
40mg/m3 1.5t/a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
COD
BOD
SS
350mg/L 0.504t/a
200mg/L 0.288t/a
250mg/L 0.36t/a
100mg/L 0.144t/a
20mg/L 0.029t/a
30mg/L 0.043t/a
固
体
废
物
日常生活
生活垃圾
9t/a
0
生产车间
杂质
850t/a
布袋除尘器
沉降粉尘
148.5t/a
污水处理
系统
污泥
3.2
噪
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为风机、打麦机、震动筛子、磨粉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为80-85dB(A)之间。各类机械设备均在生产车间内,通过距离衰减和厂房屏蔽,项目厂界噪声能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标准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其它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施工期由于地表开挖等活动破坏原有土壤的结构,使裸露的松散土壤在雨期地表径流的冲刷下易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水土保持措施以避免或减缓水土流失现象:
(1)在施工区内增设必要的排水沟道;
(2)土石方工程尽量避开暴雨季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路面硬化和绿化工作。
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周围环境景观,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项目绿地面积5640m2,绿化率为20%,起到美化环境,降低噪声影响的作用。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工程主要是土建施工,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将需要完成挖土、堆土、打桩、搅拌水泥及物料运输,必然要使用高强度噪声的施工机械,同时在挖土、运输过程中将产生扬尘、水泥粉尘等,因此,在整个项目建设期间存在着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场地周围建筑材料和工程废土的堆放、散装粉和粒状材料的装卸、拌料过程及运输车辆在运输工程废土、回填土和散装建材时,由于超载或无防护措施,常会产生大量扬尘。出入工地的施工机械的车轮轮胎和履带将工地上的泥土粘带到沿途路上,经过来往车辆碾压形成灰尘,造成雨天泥泞,晴天风干后,将飘散飞扬,污染环境;另外,清理平整场地过程中也会造成尘土飞扬。施工扬尘往往影响施工场地和附近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近距离,根据施工类比调查统计结果,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施工区域TSP浓度将在50m以内超标,如若防护措施不当,则150m内将会受到扬尘污染影响。
为减少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该项目:
1、在风力大于4级的情况下禁止进行土石方施工;
2、场地施工时要经常洒水,施工场地道路必须硬化,并及时清扫冲洗;
3、避免露天堆放起尘物(如回填用土、建筑砂石等),易起尘物料必须严密遮盖;严禁凌空抛撒垃圾、渣土,垃圾、渣土要及时清运,运土方、渣土的车辆应封闭,防止遗撒;
4、运输车辆适当注意减速行驶,在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等。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大部分为冲厕废水;施工污水主要含泥沙、悬浮颗粒物和矿物油等。此外还有少量混凝土养护过程产生的废水,pH在8-10之间,混凝土养护用水量少,蒸发吸收很快,不会大量进入土壤,对土壤环境影响很小。
为减小其他施工期废水的影响,建议该项目:
1、在车辆冲洗设施处设置排水和泥浆沉淀设施,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
2、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得以渗坑或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各类临时建筑物的排水系统,都必须和下水管网连接,将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有组织收集、处理后排至下水管道。为保护该区地下水,禁止利用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回填沟、坑等。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
从噪声声源的角度出发,可把施工进程分成四个阶段:土方阶段、基础工程阶段、主体工程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这四个阶段施工时间较长,采用的施工机械较多,噪声污染也较为严重。不同阶段又使用不同的噪声设备,因此具有其独特的噪声特性。
土石方阶段的噪声源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各种机械噪声源强约为100-115dB(A),这一阶段的噪声源移动性较强。
接下来进行的基础、结构和装修阶段主要噪声源均为各类施工机械和设备,噪声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其中基础阶段的最大噪声源为打桩机,噪声值可高达117-136dB(A),但此阶段的噪声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结构阶段施工期最长,噪声的影响面最广,但这一阶段持续工作的施工机械噪声值相对较小,多在100dB(A)左右;装修阶段的施工期也比较长,但声源强度较小,部分声源设在室内,便于屏蔽。
由于施工现场内设备的位置会不断变化,不同施工阶段运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有变化,即便是同一施工阶段不同时间,设备运行的数量也不相同,因此很难准确预测施工现场的场界噪声值。根据我们对不同施工期施工场界建筑噪声的监测结果,将各施工阶段场界建筑噪声均值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进行对照,具体结果见表19。
表19 不同施工期施工场界建筑噪声值 单位:dB(A)
施工阶段
场界建筑噪声值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阶段
80
75
55
基础阶段
92
85
禁止施工(打桩机)
结构阶段
80
70
55
装修阶段
68
65
55
由上表可知,各阶段施工场界噪声值均有不同程度超标。
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该项目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之外,严禁夜间施工;
2、安装设备时注意轻拿轻放,减少人为噪声;
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应避免在用地局部安排大量的高噪声设备,造成局部声级过高;
4、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养护,避免因松动部件振动或消声器损坏而加大设备工作时的声级;
5、尽量减少运输车辆夜间的运输量,运输车辆在进入施工区附近区域后,要适当降低车速,禁止鸣笛。
由于项目远离居民生活区,因此该项目建设期不会产生噪声扰民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其中以建筑垃圾为主,主要包括混凝土、碎砖、砂浆、包装材料、桩头等废弃施工材料。
为了减少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对建筑垃圾采取不同的处理处置措施:
1、施工弃土处置:弃土应当设立堆土场,进行集中处置。表层土可以用于绿化用地,底层土用于回填;
2、施工生产废料的处理:对钢筋、钢板下脚料可以分类回收,交废品收购站处理,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废砖等)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弃渣堆放场;
3、对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用垃圾桶收集,垃圾堆放点不得排放生活污水,不得倾倒建筑垃圾,禁止生活垃圾用于回填,以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
4、完工清场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完工后将施工中使用的临时建筑(包括临时工棚、厕所、仓库、垃圾堆放点等)全部拆除,对所有施工作业面和施工活动区的施工废弃物彻底清理处置,运至弃渣场,垃圾堆放点、设置厕所的地点在厕所清理后还应进行消毒。在采取建议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①粉尘
项目生产废气主要来自打麦、打麸、磨粉、松粉以及包装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产生浓度约为4000mg/m3,产生量约为150t/a,生产车间内安装的10台布袋除尘器对各工序产生的粉尘进行治理。布袋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其除尘效率至少可达99%。粉尘处理排放浓度为40mg/m3,排放量约为1.5t/a,排放浓度可以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粉尘处理达标后经15m高排气筒排放。
②食堂油烟分析
食堂炒作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基本为CO2和H2O,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食堂内设置3台基准灶头,每个灶头排风量以2000m3/h计,日工作时间约4h,油烟排放量为7.2×106m3/a,饮食业油烟浓度按6mg/m3计,油烟产生量为0.043t/a。每个灶头产生的油烟通过专用烟道集中收集后经净化装置(风量10000 m3/h)处理,净化效率75%,油烟排放浓度为1.5 mg/m3,排放量为0.01t/a,通过高于屋顶1m的排气筒达标排放,能符合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关规定。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在落实本环评给出的污染治理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员工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本项目定员60人,生活用水量按每人每天平均用水100L,年生产天数为300天,则生活用水量约为1800t/a,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80%计)约为1440t/a,主要污染物COD浓度约为350mg/L、BOD浓度为200mg/L、SS浓度为250mg/L。污水各项指标比较稳定,可生化性较好,属低浓度有机污水。
项目拟建一座设计处理能力为6t/d的有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有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风机
泵
二沉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初虑池
调节池
沉沙沉淀池
化粪池
生活污水
滤液定期抽吸至沉沙沉淀池
达标排放
有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说明:
沉砂沉淀池:
用于沉淀细小的可沉杂物,以保证后续调节池不累积於泥和有效保证潜污泵不堵塞,卡死等,可大大延长潜污泵的使用寿命。系统设备中的回流污泥也回流到该池内,因此在本池内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