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焊工考试机构
质
量
管
理
手
册
目录
一、考试机构 5
1 考试机构成立 5
2 考试机构概况 5
3 考试机构职责 6
4 考试机构设置 6
二、焊工培训考试工作程序 8
1 考试申请 8
2 资格审查 8
3 制定培训考试计划 8
4 基本知识培训考试 8
5 操作技能培训考试 9
6 合格证 10
7 持证焊工管理 10
8 接受监督 11
三、焊工培训教学大纲 6
1 总则 6
2 基本知识教学大纲 6
四、岗位责任制度 19
1 考试机构主任岗位职责 19
2 考试机构副主任岗位职责 19
4 基本知识培训教师岗位职责 20
5 操作技能指导教师岗位职责 20
6 焊接检验员岗位职责 21
7 材料发放员岗位职责 21
8 材料管理员岗位职责 22
9设备仪表管理员岗位职责 22
11 理化试验员岗位职责 23
五、管理制度 25
1 基本知识考试管理制度 25
2 操作技能考试管理制度 25
3 焊工考试考场纪律 27
4 焊接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27
5 持证焊工的管理制度 28
6 试件管理制度 29
7 设备、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29
8 材料管理制度 29
9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30
10 监考人员守则 31
10 焊工考试保密制度 31
11 财务管理制度 32
12 人员救援应急预案 32
六、设备操作规程 34
1、手工钨极氩弧焊焊机操作规程 34
2 手工焊条电弧焊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34
3 氩弧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35
4 埋弧焊机安全操作规程 36
七、表 式 37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申请表 38
焊工培训考试计划表 39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基本情况表 40
金属材料焊接操作技能考试检验记录表 41
焊工焊绩记录表 43
焊工考核发证汇总表 44
焊接试件发放登记卡 45
焊接材料发放登记卡 46
设 备 工 装 台 帐 47
焊接用工具台帐 48
计量器具登记台帐 49
焊工考试射线检测报告 51
机械性能试验报告单 52
附录一: 53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焊工考试机构人员一览表 53
附录二: 54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焊工考试机构设备一览表 54
附录三: 56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焊工考试机构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 56
一、考试机构
1 考试机构成立
1.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及有关法规、规程和标准,提高特种设备焊工素质,保证特种设备的焊接质量,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了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考试机构(以下简称考试机构)。
1.2 本机构承担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焊工考试项目范围内的焊工培训考试与管理工作,接受省、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
2 考试机构概况
2.1 考试机构,成立于1981年,为常设专职机构。隶属于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本机构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拥有资料室、档案室、材料库房、焊材室、烘干室、培训教室、计算机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有16个考试工位,包括氩弧焊、焊条电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焊接方法。本机构的人员组成如下:考试机构主任1名,考试机构专职副主任1名,技术负责人1名,其余成员10人。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考试机构具体人员组成详见附录一“考试机构人员一览表”。
2.2 考试机构具有符合规则要求的基本知识培训教师、操作技能指导教师、无损检测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具有符合规则规定的场地条件、焊接设备以及其他培训考试相关设施条件。考试机构设备状况见附录二“考试机构设备一览表”。
2.3 考试机构按《细则》要求完成培训考试所需焊接工艺评定,并编制一系列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具体评定项目及其内容见附录三“考试机构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
3 考试机构职责
3.1 制定焊工考试计划。
3.2 审查焊工资格。
3.3 确定考试内容。
3.4 检验考试用试板(管)、焊材、设备及仪表。
3.5 组织焊工进行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负责考场纪律。
3.6 负责考试试件和试样的检测,并评定考试成绩。
3.7 办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延期和注销手续。
3.8 建立、管理焊工焊接档案。
3.9 评定或确认焊工考试用焊接工艺。
4 考试机构设置
4.1 公司设立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焊工参加考试。考试机构主任由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担任,专职副主任由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负责人由工程师承担,其余组成人员由公司部门的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
4.2 考试机构专职副主任主持培训考试全面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协助。各项考试按培训考试计划和分工具体实施。
4.3 本考试机构设置,见图1。
图1 考试机构设
二、焊工培训考试工作程序
1 考试申请
申请焊工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a. 年龄在18周岁以上;
b. 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
c. 身体健康,能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独立承担焊接工作;
d. 填写“焊工考试申请表”。
2 资格审查
2.1 焊工个人提出申请,本公司人员经所在部门同意、外单位经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同意后,报考试机构进行资格审核,审核合格者方可参加培训考试。
3 制定培训考试计划
3.1 培训考试计划包括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的培训考试内容和课时安排。
3.2 考试机构根据教学大纲及焊工考试项目制定培训考试计划,填写“焊工培训考试计划表”,经考试机构主任同意,报省焊工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审查。
4 基本知识培训考试
4.1 焊工申请考试时,属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相应基本知识考试:
a. 首次申请考试;
b. 改变或者增加焊接方法;
c. 改变或增加母材种类(如钢、铝、钛等);
d. 被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焊工重新申请考试;
e. 基本知识考试合格有效期内未进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的。
4.2 理论授课教师应按“基本知识教学大纲”及考试计划的要求进行授课。
4.3 培训教师应经常听取学员对教学效果的反映,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4 理论培训结束后,考试机构应组织基本知识考试。
4.5 基本知识考试内容及试题范围应为《细则》附件A规定的内容,并符合考试计划的要求。
4.6 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出题。试题经考试机构主任审核,并报省焊工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审查后纳入考试机构试题库。
4.7 考试的组织工作及考场纪律等按“焊工基本知识考试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4.8 考试机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卷工作,并填写“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基本情况表”,经省焊工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签字确认后存入考试机构档案。
4.9 基本知识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基本知识考试合格的有效期为12个月。
4.10 基本知识考试成绩不合格的焊工,允许经过一定时间的复习,在操作技能培训前进行补考。
5 操作技能培训考试
5.1 基本知识考试合格的焊工,才能参加操作技能的培训考试。
5.2 操作技能考试项目所用焊接工艺指导书(卡)应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焊接工艺评定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5.3 考试机构应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卡),作为指导焊工考试的工艺文件。
5.4 技能教师应按“操作技能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学员实际技术水平进行操作技能教学指导工作。
5.5 经过培训具备相应操作技能的焊工,可参加考试机构组织的操作技能考试。操作技能考试内容及范围为焊工申报考试项目。
5.6 考试用材料(含焊材)应具有材质证明书,考试试件应按工艺规定进行加工。
5.7 监考工作及考试试件检验工作按“焊工操作技能考试管理制度”执行。
5.8 考试机构组织有关人员按《细则》规定对考试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并填写“金属材料焊接操作技能考试检验记录表”,考试结果经考试机构专职主任签字确认后存档。
5.9 考试机构将焊工操作技能考试成绩记入““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基本情况表”,报省焊工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签字确认后,存入考试机构档案。
6 合格证
考试机构将基本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合格焊工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基本情况表”和“金属材料焊接操作技能考试检验记录表”报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经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审核通过后签发焊工合格证。
7 持证焊工管理
7.1 取得焊工合格证的持证焊工应按《细则》规定,承担与考试合格项目相应的特种设备的焊接工作。
7.2 焊工考试机构应对每个持证焊工建立焊工档案,焊工档案内容包括:
a. 焊工培训考试技术资料档案;
b. 用人单位应根据《细则》规定,建立焊工焊接档案,焊工焊接档案应包括焊工焊绩、焊接质量事故等内容,并且为焊工的取证和复审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明资料,焊工焊绩见焊工焊绩记录表。
7.3 焊工合格证(合格项目)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内的焊工合格证在全国各地同等有效。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重新向考试机构申请考试:
a. 合格项目自签证之日起满四年(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申请);
b. 增加操作技能项目;
c. 中断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六个月以上,再从事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
7.4 根据焊工焊绩档案,对焊接合格率高且稳定、焊接质量一贯优良的焊工,由考试机构向发证的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免考申请,经该机构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但首次取得的合格项目,在第一次有效期满后不得免考,应全部重新考试。
7.5 根据焊工焊绩档案,持证焊工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满足产品焊接质量要求,或者违反工艺纪律以致发生重大焊接质量事故,或经常出现焊接质量问题时,安全监察机构可暂扣或吊销其焊工合格证。
7.6 持证焊工管理按“持证焊工管理制度”执行。
8 接受监督
8.1 焊工考试的全过程接受省、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接受省焊工考试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
8.2 接受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
a. 对焊工基本知识考试和焊接操作技能考试的全过程监督;
b. 核对考试机构资质及承担考试范围;
c. 审查考试计划、内容及试题;
d. 核查应考焊工资格、考试项目及焊工合格证的变更手续;
e. 对“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基本情况表”签字确认。
三、焊工培训教学大纲
1 总则
1.1 培训目的和要求
本教学大纲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教学两部分。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使焊工提高焊接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水平,达到《细则》要求,保证焊接质量。
本大纲采取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焊接基础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际操作,提高焊工素质,培养焊工的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保质保量完成特种设备的焊接任务。
1.2 编写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以及有关法规、规程和标准而编写。
2 基本知识教学大纲
2.1 培训内容及课时安排
2.1.1 基本知识培训考试内容:
(1)特种设备的分类、特点和焊接要求;
(2)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化学成分、使用性能、焊接特点和焊后热处理;
(3)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和气体等)类型、型号、牌号、性能、使用和保管;
(4)焊接设备、工具和测量仪表的种类、名称、使用和维护;
(5)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顺序、操作方法与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
(6)焊缝形式、接头形式、坡口形式、焊缝符号与图样识别;
(7)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危害、预防方法和返修;
(8)焊缝外观检查方法和要求,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9)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10)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规章制度、工艺纪律基本要求;
(11)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
(12)焊接安全和规定。
(13)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
(14)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有关焊接作业人员考核和管理规定。
2.1.2 课时安排
基本知识培训考试的课程安排见课程表表1。根据考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经考试机构同意,该课程表的课时可作适当调整。
表1 基本知识授课课程表
序号
课 程 名 称
课 时
(小时)
1
特种设备的分类、特点和焊接要求
2
2
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焊接特点和焊后热处理
4
3
焊接材料的类型、型号、牌号、使用与保管
2
4
焊接方法的特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顺序、操作方法及其对质量的影响
4
5
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危害、预防方法及返修
4
6
焊接接头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4
7
焊接应力和变形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4
8
焊接设备、工具和测量仪表的种类、名称、使用和维护
2
9
焊缝形式、接头形式、坡口形式、焊缝符号及图样识别
2
10
焊缝外观检验方法和要求、无损检测方法适用范围、级别、标志和缺陷识别
4
11
焊接安全技术及规定
2
12
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焊接质量管理体系、焊接管理、工艺评定
2
13
总复习、考试
4
14
合 计
40
2.2 教学内容及目的
2.2.1 特种设备的分类、特点和焊接要求:
a. 特种设备基本知识(分类、结构)
b. 特种设备的特点(工作条件、结构特点、影响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质量的因素)。
通过学习使学员对焊接与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关系有较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牢固的“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完成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检修中每一道焊缝的焊接工作。
2.2.2 金属材料及焊后热处理:
a. 钢的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工艺性能);
b. 钢的组织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合金组织结构、钢的显微组织);
c. 铁碳合金状态图(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
d. 钢的热处理(淬火、回火、退火、正火);
e. 钢的分类及编号(钢的分类、国内外钢材的编号);
f.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常用的钢材介绍;
g. 钢材中合金元素和杂质对其性能的影响;
h. 铝、铜、钛等有色金属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员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所用钢材的性能有较全面的了解,以便正确的选用焊接工艺方法和焊接材料。
2.2.3 焊接材料及其使用与保管:
a. 焊条电弧焊焊接材料(对焊条的基本要求,焊条的组成及其作用、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的特性、焊条的分类及牌号编制、锅炉压力容器常用焊条及选用原则、焊条保管及使用);
b. 气体保护焊焊接材料(氩气、钨极、焊丝、CO2气等);
c. 埋弧自动焊焊接材料(焊剂、焊丝等);
d. 气焊焊接材料(氧气、乙炔、气焊丝、气焊溶剂);
通过学习使学员熟悉和掌握常用焊接方法用焊接材料的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
2.2.4 焊接工艺及操作方法:
a. 焊接电弧(焊接电弧的产生、构造及温度分布、焊接电弧的静特性、焊接电弧燃烧的稳定性、焊接电弧的偏吹);
b. 焊接热循环(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参数、焊接热循环的特点、影响焊接热循环的因素);
c. 焊接冶金反应(焊接冶金过程的特点、熔化金属与气体的相互作用、熔渣与液体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
d. 焊前准备和焊接坡口(焊前准备、焊接坡口型式);
e. 焊接工艺规范参数(焊条电弧焊规范参数、气体保护焊规范参数、埋弧焊规范参数、氧乙炔气焊规范参数);
f. 焊接操作技术(焊条电弧焊打底、填充及盖面技术、TIG和CO2气体保护焊技术、埋弧自动焊技术、氧乙炔气焊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和掌握焊接热源和热循环特点,正确选用焊接材料及工艺规范参数,掌握常用焊接方法的实际操作技术基本要领,准确运用予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
2.2.5 焊接缺陷:
a. 焊接缺陷的种类、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夹渣、气孔咬边、内凹、焊瘤、弧坑以及其它缺陷);
b. 焊接缺陷的危害性和返修。
通过学习使学员较深刻的了解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及其特征,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缺陷的措施,以保证提高焊接质量。
2.2.6 焊接接头性能:
a. 焊接接头的组成与焊接过程(焊接接头由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和热应变脆化区所组成;焊接过程包括加热 → 熔化 → 冶金反应 → 结晶 → 固态相变 → 形成接头);
b. 焊缝的性能(焊缝的组织与性能、焊缝中的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c. 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d. 影响焊接接头性能的因素及其控制(材料匹配、焊接工艺方法、熔合比、焊接线能量及规范参数、操作方法、焊后热处理)。
通过学习使学员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有一定的认识,了解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自觉地按经工艺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施焊,确保焊接质量。
2.2.7 焊接应力与变形:
a. 焊接变力与变形(应力和焊接应力,变形与焊接变形);
b. 焊接残余变形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焊接残余变形的种类、各种焊接变形的形成原因及变形量的估算,焊缝在结构中的位置对焊接变形的影响、结构的刚性对变形的影响,装配及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焊接线能量对变形的影响、焊缝长度和坡口形式对变形的影响);
c. 防止和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与措施(防止和减小焊接变形的措施、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
d. 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其对结构的影响(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危害性、对焊接结构的影响);
e. 减小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与措施(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分类,产生原因,熟悉防止产生变形和残余应力的措施和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
2.2.8 焊接设备和器具、仪表:
a. 焊接电源(对焊接电源的基本要求、焊接电源的种类、焊接电源型号含义、焊接电源的参数);
b. 焊条电弧焊设备(弧焊发电机、弧焊变压器、弧焊整流器、逆变弧焊电源);
c. 钨极氩弧焊设备(直流氩弧焊机、交流氩弧焊机);
d. CO2气体保护焊设备及送丝、供气系统;
e. 埋弧自动焊设备(直流埋弧焊机、交流埋弧焊机);
f. 气焊与气割设备及工具(氧气瓶、乙炔瓶、减压器、乙炔发生器、回火防止器、焊炬、割炬、气管);
g. 器具和仪表(氩气减压器、氩气流量计、电磁阀、氩弧焊枪、电流表、电压表、乙炔表等);
h. 焊机维护与保养(焊机常见故障、原因及保养)。
通过学习使学员对焊接设备、器具及仪表的基本原理、简单构造、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等有一定了解,以便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和工器具,并能进行简单的维护和保养。
2.2.9 焊接检验和无损检测:
a. 焊接检验的内容(焊前检验、焊接过程中检验、焊后检验);
b. 焊接接头外观检验(错边量、棱角度、焊缝余高、宽窄差、咬边、表面缺陷等);
c. 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方法(JB/T4730标准、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磁粉检测MT、着色检测PT);
d. 焊接接头破坏性检验方法(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金相检验和断口检验等);
e. 检验标准和缺陷评定。
通过学习使学员初步了解进行焊接检验的重要性和各种检验方法,并熟练掌握外观检验的方法和标准,以便进行焊缝的自检,从而提高焊缝外观和内在质量。
2.2.10 焊缝、接头及坡口形式、焊缝符号和图样识别:
a. GB/T985、GB/T986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与尺寸;
b. GB/T324焊缝代号;
c. 焊缝符号图样识别举例。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焊缝、接头坡口形式及选用原则,初步熟悉焊缝代号及标注方法,正确识别图纸。
2.2.11 焊接安全技术:
a. 焊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b. 预防触电的安全知识(触电种类及危害、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防止触电的措施);
c. 防火、防爆、防毒、防辐射的安全知识(预防火灾和爆炸的安全知识、预防有害气体和烟尘中毒的安全知识(有毒气体、金属粉尘、防毒措施);
d. 预防弧光辐射的安全知识(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防弧光辐射的措施。);
e. 焊接、气割现场安全作业(焊接切割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焊接切割前的检查和安全措施、焊接切割时的安全作业,焊接切割作业后的安全检查)。
通过学习使学员树立牢固的“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和严格执行焊接安全规程的重要性,熟记防止焊接安全事故的措施,做到防止误操作,减少或杜绝触电、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2.12 焊接质量管理体系与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基本知识:
a. 焊接质量管理体系介绍;
b. 规章制度与工艺纪律;
c. 焊接工艺评定与工艺文件(焊接工艺评定的概念、重要因素、补加重要因素及次要因素,试件的焊接检验及评定,焊接工艺评定程序、评定报告及工艺指导书);
d.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讲解。
通过学习使学员了解焊接质量管理体系有关规章制度、工艺纪律、工艺评定的知识与要求,掌握《细则》的有关要求及规定,认真贯彻执行《细则》及焊接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做一名合格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
2.3 考试及合格标准
学员经过上述基本知识学习后,在考试机构的组织下进行计算机考试。试卷以百分制计分,60分及60分以上为合格。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不合格的焊工,允许经过一定时间的复习,在操作技能考核前进行基本知识补考,补考合格者,可参加本次操作技能考试。
3 操作技能教学大纲
3.1 操作技能培训分为手工焊焊工和焊机操作工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
3.2 手工焊焊工的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培训教学阶段,第二阶段为针对考试项目的专项技能培训教学阶段。焊机操作工的操作技能培训教学按不同的焊接方法进行,不分阶段。
3.3 手工焊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分别见表2-表6。
表2 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基本技能
焊接方法
(代号)
材料(焊材)类别(代号)
培训时间
(学时)
操作技能要求
及质量标准
焊条电弧焊 (SMAW)
碳素钢、低合金钢(FeⅠ、FeⅡ、FeIV)类材料,
低氢型碱性药皮焊条(Fef3J、Fef4J)
60
① 以指导教师讲授、示范为主,以学员自己练习为辅。
② 熟悉设备的操作、规范参数的调整、焊材特点及基本操作方法,理解操作要领。
③ 熟悉焊缝外观质量要求及内在质量要求。
④ 手工焊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练习,基本掌握单面焊双面成形打底、填充及盖面操作技术。
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铝合金(FeⅠ、FeⅡ、FeIV 、AlV)类材料,ER50-6、 ER49-1和H08Cr21Ni10Si 、ER5183焊丝,
氩气(Ar),铈钨电极
60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铝合金(FeⅠ、FeⅡ、FeIV、AlV)
类材料,
ER50-6、ER49-1
H08Cr21Ni10Si、ER5183焊丝,CO2+Ar、Ar
60
埋弧焊(SAW)
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FeⅠ、FeⅡ、FeIV)类材料,
H08A或H10Mn2焊丝,
HJ431、SJ101焊剂
40
表3 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焊条电弧焊(SMAW)专项技能
焊接方法
(代号)
材料(焊材)类别(代号)
试件形式、位置
(代号)
培训时间
(学时)
操作技能要求
及质量标准
焊条电弧焊 (SMAW)
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FeⅠ、FeⅡ、FeIV)类材料,
低氢型碱性药皮焊条(Fef3J、Fef4J)
板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64
① 以学员自己练习、体会、掌握技术要领为主,以指导教师讲授、示范为辅。
② 重点掌握单面焊双面成形打底、盖面操作技术。
③ 掌握焊条电弧焊灭弧法或连弧法打底操作技术。
④ 对同一焊接方法的不同试件钢号、不同试件规格、不同焊接材料、不同焊接位置等考试项目,做到操作要领明确、操作姿势正确。
⑤ 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细则》之附件A5.2的规定。
2G
48
3G
48
4G
48
管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48
2G
48
5G
48
6G
48
管板角接头试件
2FRG
36
2FG
36
4FG
36
5FG
36
6FG
36
板材角焊缝试 件
1F
64
2F
48
3F
48
4F
48
管材角焊缝试 件
1F
48
2F
48
2FR
48
4F
48
5F
48
表4 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大纲---钨极气体保护焊专项技能(GTAW)
焊接方法
(代号)
材料(焊材)类别(代号)
试件形式、位置
(代号)
培训时间
(学时)
操作技能要求
及质量标准
钨极气体保护焊(GTAW)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铝合金(FeⅠ、FeⅡ、FeIV 、AlV)类材料,ER50-6、 ER49-1和H08Cr21Ni10Si 、ER5183焊丝,
氩气(Ar),铈钨电极
板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48
①以学员自己练习、体会、掌握技术要领为主,以指导教师讲授、示范为辅。
②重点掌握单面焊双面成形打底、盖面操作技术。
③掌握钨极气体保护焊的操作技术特点。
④对同一焊接方法的不同试件钢号、不同试件规格、不同焊接材料、不同焊接位置等考试项目,做到操作要领明确、操作姿势正确。
⑤ 量验收标准:应符合《细则》之附件A5.2的规定。
2G
36
3G
36
4G
48
管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36
2G
36
5G
36
6G
36
管板角接头试件
2FRG
36
2FG
36
4FG
36
5FG
36
6FG
36
表5 焊工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专项技能(GMAW)
焊接方法
(代号)
材料(焊材)类别(代号)
试件形式、位置
(代号)
培训时间
(学时)
操作技能要求
及质量标准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GMAW)
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和铝合金(FeⅠ、FeⅡ、FeIV、AlV)
类材料,
ER50-6、ER49-1
H08Cr21Ni10Si、ER5183焊丝,CO2+Ar、Ar
板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48
①以学员自己练习、体会、掌握技术要领为主,以指导教师讲授、示范为辅。
②重点掌握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的操作技术特点、规范调节以及规范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
③对同一焊接方法的不同试件钢号、不同试件规格、不同焊接材料、不同焊接位置等考试项目,做到操作要领明确、操作姿势正确。
④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细则》之附件A5.2的规定。
2G
36
3G
36
4G
48
管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36
2G
36
5G
36
6G
36
管板角接头试件
2FRG
36
2FG
36
4FG
36
5FG
36
6FG
36
表6 焊机操作工操作技能培训教学大纲----埋弧自动焊(SAW)
焊接方法
(代号)
材料(焊材)类别(代号)
试件形式、位置
(代号)
培训时间
(学时)
操作技能要求
及质量标准
埋弧自动焊 (SAW)
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FeⅠ、FeⅡ、FeIV)类材料,
H08A或H10Mn2焊丝,
HJ431、SJ101焊剂
H08Cr21Ni10Si焊丝
SJ601焊剂
板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48
①学员自己练习、体会与指导教师讲授、示范相结合的训练方式。
②重点掌握埋弧自动焊的操作技术特点,焊丝导前量、伸出长度以及送丝、送粉系统的选择和操作,焊接设备及其规范参数的选择、调节以及规范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规律。
③做到设备仪表的操作要领明确、规范参数选择正确。
④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细则》之附件A5.2的规定。
2G
3G
4G
管材对接焊缝试 件
1G
36
2G
5G
6G
管板角接头试件
2FRG
2FG
4FG
5FG
6FG
四、岗位责任制度
1 考试机构主任岗位职责
1.1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1.2 组织制定、批准发布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规章制度,检查并监督《质量管理手册》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1.3 全面负责考试机构的管理、培训、考试工作。
1.4 审批年度培训考试工作计划,检查、考核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1.5 安排做好本考试机构培训考试的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工的管理工作。
1.6 主持全体委员会议,决策考试机构发展计划及重大问题。
2 考试机构专职副主任岗位职责
2.1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2 协助主任委员负责考试机构的业务管理及培训考试工作。
2.3 负责制定考试机构年度培训考试工作计划。
2.4 负责组织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规章制度的编写和修订工作,协助检查并监督《质量管理手册》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5 负责做好本考试机构培训考试焊工的建档及管理工作。
2.6 协助考试机构主任组织有关会议,参加考试机构的重大决策,并做好焊工培训考试的管理工作。
2.7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技术负责人职责
3.1 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3.2 根据任务书和有关标准规定拟定焊工考试工艺并组织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作业指导书;
3.3 负责培训与考试所需的试板和试件的准备;
3.4 负责组织焊工基本知识培训及考试工作,评定考试成绩;
3.5 负责组织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试工作;
3.6 负责考试试件的送样加工及试验申请、试验结果的评定工作;
3.7 汇总考试结果,报主任委员审核;
3.8 完成主任布置的其它任务。
4 基本知识培训教师岗位职责
4.1 熟练掌握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工考试的有关规则、规定和标准。
4.2 熟练掌握焊接理论知识,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要求。
4.3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编写教学计划和教案,认真备课。
4.4 自觉执行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管理制度,严格按基本知识培训大纲要求进行讲课。
4.5 努力学习业务,听取学员意见,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6 基本知识培训教师由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焊接工程技术人员或焊接专业教师担任。
4.7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5 操作技能指导教师岗位职责
5.1 熟练掌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和有关标准。
5.2 负责培训场所的水、电、气、焊接设备及器具、仪表的布置、调试和日常维护。
5.3 遵守并执行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管理制度,严格按考试机构制订的操作技能培训大纲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5.4 认真做好学员的操作技能练习指导,并按教学要求做好示范、讲解、指导等工作。
5.5 做好焊工技能培训记录和教学总结工作。
5.6 努力学习业务,听取学员意见,不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5.7 操作技能指导教师由持有省安全监察机构颁发资格证书的焊工或焊接技师、高级技师担任。
5.8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6 焊接检验员岗位职责
6.1 学习并掌握《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中“考试结果与评定”的有关内容,熟悉焊工考试各种项目的评定标准和评定方法。
6.2 熟练掌握各种检验工具的使用方法。
6.3 认真检验、测量考试试件,检验结果准确真实,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负责。
6.4 认真填写“金属材料焊接操作技能考试检验记录表”,做好焊工考试外观检验结果评定。
6.5 严格执行考试机构制定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管理制度。
6.6 努力学习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6.7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7 材料发放员岗位职责
7.1 严格执行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规章制度。负责培训及考试试件及焊接材料的发放工作,建立健全考试材料发放的档案和台帐。
7.2 熟悉材料种类、牌号、规格及性能,熟悉焊条、焊丝、焊剂及气体的种类、规格、性能等专业知识。
7.3按照学员名单及考试项目,预测试件及焊接材料的用量,并及时反馈给材料管理员。
7.4负责焊材二级库及试件库的管理工作,各类焊接材料要分类保管,焊条、焊剂要严格 按规定烘焙。按规定做好焊材和试件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并及时填写“焊接试件发放登记卡”“焊接材料发放登记卡”。
7.5各种考试试件和焊材应具有质保书,存放时应做好标记和标记移植工作。
7.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8 材料管理员岗位职责
8.1严格执行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管理制度。负责焊工培训的金属材料及 焊条、焊丝、焊剂、气体等焊接材料的领料管理工作。
8.2 熟悉材料种类、牌号、规格及性能;熟悉焊材种类、规格、性能等专业知识。
8.3材料进库要建立相关表册、帐目,材料出库也要办理相关手续,做好明细帐目,做到帐、物相符。考试用试件中材料和焊材必须合格且有质保书。
8.4及时安排并协调试件备料、下料和加工,加工好的试件入库要分类堆放,并标记注明钢种、规格、数量等。
8.5定期盘库、核查帐目,提出各种材料补充计划,及时上报考试机构。
8.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9设备仪表管理员岗位职责
9.1 严格执行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关设备管理规定和制度。
9.2负责考试机构焊接设备工装、仪器、工量具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卡片、台帐等档案。认真填写登记“设备工装台帐”、“焊接用工具台帐”、“计量器具登记台帐”。
9.3负责设备、仪器、工量具的验收、安装、保管、使用、建档、停用等管理工作,保障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9.4负责办理设备、仪器、仪表的计量校验和定期检定工作及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完好率。
9.5检查、监督并指导操作人员安全、正确使用设备仪器。
9.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0、 无损检测人员岗位职责
10.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无损检测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考试机构《质量管理手册》及有 关管理制度。无损检测人员应持有RTⅡ级(或以上)资格证书。
10.2 负责焊工考试试件的无损检测工作,并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真实性负责。
10.3 根据试件材料类别以及规格尺寸,制定考试试件的无损探伤工艺。根据考试机构 培训负责人签发的探伤委托单进行试件的检测工作。
10.4 认真填写“焊工考试射线检测报告”和记录,做好焊工考试无损检测结果评定。
10.5 及时将有关检测记录、报告和底片移交考试机构以纳入焊工档案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