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综合试题测试题(附答案)1识音写字,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正确汉字。读书能让我们足不出户就看到xing yng png pi的大海,ywngwj的sh m,wi zhung gun 的高山读书还能让我们学会wi xio面对生活中的kn nn,实现心中mng xing!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尽量尽管竭尽穷尽B生长长大年长疯长C到处处暑处理处处D滴答答应答案问答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沮丧天崖颓然汹涌澎湃B政府抵御报怨技高一筹C幽静咆哮干燥别出心裁D疙瘩慷慨萍藻自做自受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
2、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印第安人最爱的是什么呢?是土地。D他好像忘了一切似的,完全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中了。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大森林,我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B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C因为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所以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D这次会议通过并讨论了如何改造污水厂的重要问题。6下列语句中指定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冒号和逗号的使用)B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引号和分号的使用)C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
3、,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省略号的使用)D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门儿。(破折号的使用)7按要求写句子。(1)“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仿写一句人物说的话,不用“说”来表达。)_(2)为了防止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把敌人引上了悬崖。(修改病句)_(3)李明是个“小书虫”,请你发挥想象,把他看书时入迷的样子写出来。_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看到草原的美丽风光,我不禁想起老舍笔下的草原:“这种境界,既_,又_,既_,又_。”(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3)、暑假游西湖突逢大雨,我想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把雨写得活灵
4、活现的诗句:“_,_。”;看到黄河波涛汹涌的景象,我想到了浪淘沙(其一)中的诗句:“_,_。”看着村落外绿树环绕,青山斜横,我不禁吟诵起过故人庄中的诗句:“_,_。”(4)、读着七律长征中的诗句:“_,_。”我仿佛看到了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英勇无畏。(5)、祖国的强盛,离不开爱国心,更离不开民族魂,因为鲁迅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_。”周总理竭尽心力,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丰功伟绩,由此我想到了诸葛亮的名言:“_,_。”(6)、过年时,贴对联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知道“五谷”指的是_、_、_、_、稷五种粮食。9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_,下面是海边的沙地其间
5、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少年闰土)(2)、_,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金沙水拍云崖暖,_。(七律长征)_,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南朝四百八十寺,_。(江南春)总为浮云能蔽日,_。(登金陵凤凰台)捐躯赴国难,_ 。(日积月累)(3)、锺子期死,伯牙_,终身_,以为_。(伯牙鼓琴)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撒哈拉的变迁“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
6、寻;气候奇热,人迹罕至。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
7、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渐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10、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描述了“撒哈拉”的样子()A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B处于一个绿茵时代C丰腴的沃土D植物枯萎退化11、对文中画线处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句是()A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把大量水分带到了撒哈拉。B撒哈拉大草原在湿
8、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变成了大沙漠。C撒哈拉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D撒哈拉降下的雨水越来越少,江河湖泊日渐干涸。12、下面哪一项不是造成“撒哈拉”变成沙漠的原因?()A乱伐森林B自古就是不毛之地C“季风雨”的变化D践踏植被13、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A沙漠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B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沙漠C稀树草原干旷草原沙漠青葱草原D沙漠青葱草原干旷草原稀树草原14、“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在全文中的作用是()A承接上文B引起下文C承上启下D点明中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与象共舞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
9、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必惊奇,也不必惊慌,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d),它会对着你摇一摇它那对蒲扇般的大耳朵,不慌不忙地继续走它自己的路,一副悠闲沉着的样子。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不奇怪。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里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
10、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ch)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大象用它们的行动证实了这种说法。在城市里看到的大象,多半是一些会表演节目的动物演员。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m)。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
11、笑。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把那位躺在地上的女士急得哇哇乱叫。脱皮鞋的大象一点儿也不理会女士的喊叫,用鼻子挥舞着皮鞋,绕着围观的人群转了一圈,才不慌不忙地回到那位女士身边,把皮鞋还给了她。那位女士又惊奇又尴(gn)尬(g),只见大象面对着她,行了一个屈膝礼,好像是在道歉。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优雅得像一个彬(bn)彬有礼的绅(shn)士。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
12、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1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熟视无睹:_彬彬有礼:_1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这篇文章按先_后_的叙述顺序写的,围绕“_”这一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具体写了_、_、_这几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2)文章重点详写了大象跳舞的场景,作者具体抓住大象跳舞时的_、进行了描写,从这个细致的场面描写中可以体会到_1
13、7、为什么说象是泰国的国宝?_18、文章具体通过哪几件事写“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_ _ _19、短文第3自然段“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一句中,有位同学认为“喷”字应换成“呼”字好。你认为呢?为什么?_20写作小草的萌发、小鸟的欢唱,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请你以“_,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主题突出,语句通顺,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1【详解】本题考查
14、学生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结合句子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澎湃、漠、巍峨、微”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B解析:B【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A项:尽量jn ling,尽管jn gun,竭尽ji jn,穷尽qing jn。B项:生长shng zhng,长大zhng d,年长nin zhng,疯长fng zhng。C项:到处do ch,处暑ch sh,处理ch l
15、,处处ch ch。D项:滴答d da,答应d ying,答案d n,问答wn d。3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A项:天崖天涯:在天的边缘处,喻距离很远。B项:报怨抱怨:埋怨;心里不满而数说他人不对。D项:自做自受自作自受:自己做下的坏事,自己承受恶果。形容咎由自取。4D解析:D【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掌握。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
16、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排比句: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夸张句: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A项本句把“眼神”比作“潭水”。是比喻句。B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项是自问自答形式的,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D项未采用修辞手法。5C解析:C【
17、详解】考查病句辨析。A“走进大森林,我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中搭配不当。“新鲜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是并列的宾语,不能和呼吸着搭配,可以在“明媚的阳光”前添加“沐浴着”B“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搭配不当,后面应添加“之一”。C“因为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所以描写亲情的诗文往往最能打动人。”前后分句是因果关系,所以使用因为所以。D“这次会议通过并讨论了如何改造污水厂的重要问题。”语序不当,应交换“讨论”和“通过”的位置。6B解析: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ACD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有误。“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句子
18、的分号使用错误,分号用于多重复句、并列关系列举分项中,而“东城、西城”表示词语的并列,之间应该用顿号。即: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7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写作业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把敌人引上了悬崖。#为了防止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把敌人引上了悬崖。 李明仔细地盯着书页,有时开心地笑着,有时眉头紧皱,一幅要哭的样子,有时又深深地叹气,令人琢磨不透,他好似走进了书中的世界,书中的喜怒哀乐全都写在他小小的脸上。【详解】(1)本题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句子。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
19、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学生不用“说”来表达仿写例句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举起双手叫道:“好极了!”(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解题方法为: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常见错误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防止不让”重复,去掉其一。(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发挥想象,写出李明看书时入迷的样子写出来,要注意突出“小书虫”的特点。示例:只见李明双手捧着书本两侧,目不转睛
20、地看着,偶尔因故事的情节发展而发出几声长叹,外面天已经黑了,她都不知道,完全沉浸在书中。8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稻 麦 黍 菽【详解】考查了课文的背诵、诗歌默写及文学常识,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本语段选自课文草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草
21、原独特的迷人景色和草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现了蒙汉人民的感情深厚。(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自伯牙鼓琴意思: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出自宋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翻译: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九
22、曲黄河万里沙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翻译: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翻译: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
23、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5)、“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出自鲁迅,祖国的强盛,离不开爱国心,更离不开民族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6)、“五谷”指的是稻、麦、黍、菽、稷五种粮食。9 一轮金黄的圆月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明月别枝惊鹊 大渡桥横铁索寒 等闲识得东风面 多少楼台烟雨中 长安不见使人愁 誓死忽如归 破琴绝弦 不复鼓琴 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详解】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
24、。出自少年闰土,原文节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2)、本题考查诗词识记。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七律长征,全诗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出自宋朱熹的春日,全诗为:胜
25、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全诗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全诗为: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自两汉曹植的白马篇,全诗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
26、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3)、本题考查文言文识记。出自伯牙鼓琴,原文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A解析:10、A11、B12、B13、B14、C【分析】1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仔细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从“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气候奇热,
27、人迹罕至。”可知答案。1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仔细阅读划线句子,从“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渐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可知主要讲述的是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变成了大沙漠。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从“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答案。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
28、理解。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可知答案。14、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在文章的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面连接下面。在文章中就是能够联系上下文的重要的句子或是段落。“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承接上面“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引出下文讲述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15、 虽然经常看到
29、,却跟没有看见一样。 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16、 总 分 泰国人与大象关系十分密切 大象是泰国的国宝 大象的样子和表情 象是一种很有灵气的动物 动作 动作大象非常灵活,充满了生命力17、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18、 给人表演节目 给人按摩 与人开玩笑19、不好。喷”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这个字写出了大象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很近,如果换成“呼”字,就表达不出这种效果了。【解析】15、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写出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即可。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彬彬有礼
30、: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16、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篇文章按先总后分的叙述顺序写的,围绕“泰国人与大象关系一分密切”这一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来写。具体写了大象是泰国的国宝、大象的样子和表情、象是一种很有灵气的动物、看大象跳舞。这几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象给泰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文章重点详写了大象跳舞的场景,作者具体抓住大象跳舞时的动作进行了描写,从这个细致的场面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大象非常灵活,充满了生命力。17、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可知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从
31、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不奇怪”可知,象之所以是泰国的国宝,是因为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18、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阅读句子“在人的训练下,它们会踢球,会倒立,会用可笑的姿态行礼谢幕。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做按摩”“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可知,文章具体通过四件事来写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的,分别是:给人表演节目、给人按摩、与人开玩笑、与人跳舞。19、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阅读句
32、子“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可知,“喷”字不应换成“呼”字,“喷”的意思是(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压力而射出,这个字写出了大象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很近,如果换成“呼”字,就表达不出这种效果了。根据两个字的区别和异同点来分析即可。20有家,真好家是爱的点缀,爱是家的支柱。有家真好啊,有父母的呵护、有父母的关心、有父母的教育。父母是永远都不会嫌弃你的人,会默默地在你的背后一直支持着你。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用刀子切番薯,妈妈就说:“好了,够了,不用切那么多了。”我就是不听,一直切,一直切。刹那间,一不小心把手指头弄得流血了,血不停地往下滴。妈妈见状立刻去拿破痛油,爸爸也连忙找,左
33、抄右翻的,妈妈焦急万分地说:“好像不在这,你在这儿找,我去那边找。”看着他们俩心急如焚地找时,我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感动,当妈妈找来破痛油时,立刻把破痛油往手指里倒,爸爸也找来了纱布之类的,立刻帮我包扎伤口,看着他们俩汗流浃背的样子,我不断地感叹:有家真好。你的手指头受伤了,替你包扎伤口的是你的父母。你伤心,你流泪了,替你擦干眼泪的也是你的父母。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也是永远最爱你的人。所以,我常常感叹:有家真好。生活在这个家里,拥有一个这么幸福的家庭是我一辈子最快乐的事。我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感到骄傲。【详解】本题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 ,真好”为题,写一篇习作。小草的萌发、小鸟的欢唱,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严厉,都是亲情的洋溢,与父母交流的感觉真好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感觉是什么?选择一个补充题目再写下来。构思指导开头:以什么是家开头,激发读者的兴趣。中间:承接第一自然段的故事展开叙事。注意条理要清楚,层次要清晰。结尾:抒发自己的感情,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