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景观设计规范条文节选.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94670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设计规范条文节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景观设计规范条文节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一、 建筑用地红线 1、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 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挡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2、高压线与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 1-33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 (导线最大弧垂情况下) 线路电压(KV)  1-10  35 66-110  220  330 垂直距离(m)   3.0  4.0   5.0   6.0   7.0 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 线路电压(KV)  <1 1-10  35 66-110  220  330 安全距离(m)  1.0  1.5  3.0   4.0  5.0  6.0 二、 道路 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微型车4.5m/小型车6m),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普通车9m/登高车12m/特种车16-20m),具体需按当地消防验收标准来定. 5 、居住区道路红线转弯半径不得小于6m,工业区不小于9m,有消防功能的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为12m. 6、道路边缘到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建筑物正前道路无出入口,居住区道路高层5m,多层3m;小区道路都3m,组团路及宅前小居住区道路高层4m,多层2m,小区路都2m,组团路及宅前小路1.5m.路都2m. 有出入口,小区路5m,组团路及宅前小路2.5m.建筑物侧面道路居住区道路高层4m,多层2m,小区路都2m,组团路及宅前小路1.5m.围墙距道路最小1.5m. 三、 竖向 建筑基地地面和道路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2%,地面坡度大于8%时宜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2 、基地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其坡长不应大于200m,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其坡长不应大于8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5%,其坡长不应大于600m;横坡应为1%~2%; 3 、基地非机动车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3%,其坡长不应大于50m;在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2%,其坡长不应大于1OOm;横坡应为1%~2%; 4 、基地步行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2%,亦不应大于8%,多雪严寒地区不应大于4%,横坡应为1%~2%; 四、 无障碍人行道 基地内人流活动的主要地段,应设置无障碍人行道.需注意以下几点: 1、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形或折返形,不宜设计成弧形. 2、 不同位置的坡道和宽度     坡道位置   最大坡度    最小宽度(m) 1、有台阶的建筑入口    1:12     ≥1.20 2、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    1:20     ≥1.50 3、室内走道    1:12     ≥1.00 4、室外通道    1:20     ≥1.50 5、困难地段  1:10-1:8     ≥1.20 3、 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下表     坡度 1:20 1:16 1:12 1:10 1:8 最大高度(m) 1.50 1.00 0.75 0.60 0.35 水平长度(m) 30.00 16.00 9.00 6.00 2.80 4、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保持连贯; 5、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6、1:1-1:8坡度的坡道应只限用于受场地限制改建的建筑物和室外通路; 7、 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不应光滑; 8、 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 9、 残疾人使用的楼梯、台阶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下表 建 筑 类 别   最 小 宽 度(m)  最 大 高 度(m) 公共建筑楼梯 0.28 0.15 住宅、公寓建筑公用楼梯 0.26 0.16 幼儿园、小学校楼梯 0.26 0.14 室外台阶 0.30 0.14 10、 扶手截面尺寸 类别 截面尺寸(mm) 圆形扶手 35-45(直径) 矩形扶手 35-45(宽度) 11、 安装在墙面的扶手应为L形,扶手和托件的总高度宜为70-80mm 12、交通建筑、医疗建筑和政府接待部门等公共建筑,在扶手的起点与终点处应设盲文说明牌 13、供残疾人使用的扶手应符合下列规定: 坡道、台阶及楼梯两侧应设高0.85m的扶手;设两层扶手时,下层扶手高应为0.65m 扶手起点与终点处延伸应大于或等于0.30m 扶手末端应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延伸0.10m栏杆式扶手应向下成弧形或延伸到地面上固定 14、扶手内侧与墙面的距离应为40-50mm 15、扶手应安装坚固,形状易于抓握 五、 台阶、坡道和栏杆 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0m,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2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 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 机动车行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的规定; 6、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 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底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栏杆高度计算 3、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5、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六、 楼梯 1、 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2、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单人双墙大于900单人单墙大于750双人通行1100-1400三人通行1650-2100 3、 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4 、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5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6 、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7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8、 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9、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10、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下表. 楼梯类别 最小宽度 最大高度 坡度 步距 住宅共用楼梯 0.26 0.175 33.94° 0.61 幼儿园、小学等 0.26 0.15 29.98° 0.56 电影院、商场等 0.28 0.16 29.74° 0.60 其他建筑等 0.26 0.17 33.18° 0.60 专用疏散楼梯等 0.25 0.18 35.75° 0.61 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 0.22 0.20 42.27° 0.62 11、 供老年人、残疾人使用及其他专用服务楼梯应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GJJ 75-97 1、道路绿地布局中,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2、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 3、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树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 4、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必须设置架空线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 83-99 挡土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区内的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 2、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3、 广场竖向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尚应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广场的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1%,丘陵和山区应为3%.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最新范本,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