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85743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1.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要整洁。 píng wěn      guàn jūn      xiū zhù chóu xiè      fā shì      kù shǔ 2.下列词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       而立     不惑       花甲 B.弱冠     不惑       而立     花甲 C.弱冠       而立     花甲       不惑 D.弱冠     花甲       而立     不惑 3.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他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诸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B.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C.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绩。 4.根据对联的“对偶”规律,可以猜出对联“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中的“靡”字的意思是(     ) A.麻 B.无 C.散乱倒下 D.非常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肯定李宁大概是生病了。 B.一排排松树挺立在风雪中。 C.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6.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下面句子中的画面写具体。 例: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流经眼前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游来游去的小鱼和河底的沙石。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       圆明园中有西洋景观。(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天上午,张老师给小红补了一天的课。(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提供的语境填空。 (1)诗词脍炙人口。“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那是山的清灵;“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那是鸣蝉的自信;“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那是游子的惆怅;“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那是钓者的自在……只有不断积累,更新,内心才会澄明通透,那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文蕴含道理。朱熹告诉我们:读书时“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______________”;孔子告诉我们“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景赏心悦目。秋天最美是_________________,成群结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高空中____________,更是叫人______________。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摩天大楼 材料一:摩天大楼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这座楼由威廉·勒巴隆·詹尼设计,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区用地紧张,促进商业发展。然而,在不到120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楼早已一次次挑战了人们对高度的承受力,从第一座超过金字塔的建筑——埃菲尔铁塔,到称霸了近半个世纪的帝国大厦,再到2010年的迪拜哈利法塔。哈利法塔以828米、162层的高度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超过600米的摩天大楼。 材料二: 全球超150米摩天大楼城市排名(截至2018年底) 数据来源:全球高层建筑数据库、地产数据库 世界排名 国家 城市 栋数 1 中国 香港 333 2 美国 纽约 295 3 中国 深圳 262 4 阿联酋 迪拜 233 5 中国 武汉 228 6 日本 东京 209 7 中国 上海 171 8 中国 广州 152 9 中国 重庆 139 10 美国 芝加哥 127 材料三:在高楼密集的大城市,路面常有阵阵强风,严重时甚至成为威胁安全的隐形杀手。这是因为高空强风正面迎击高楼时,风会被迫转弯,向下流动。而大量的风向下俯冲,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许多地方都曾发生过行人因强风而跌倒受伤的事件。 11、以上三则材料关注的是同一个话题,即_____。 12、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是_____,而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是_______。 13、根据材料二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阿联酋 14、材料三显示摩天大楼存在什么令人担忧的问题? ______ 文言文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5、该语段的作者是______。 16、请解释文中带点字词的意思。 谓( )       漫浪( )       急( ) 1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 18、作者主张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________”最关键。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而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来了。 ④她本来完全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遇。犹豫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便急匆匆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一个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地走进来,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的眼睛里泛着泪光,她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解了围,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当时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⑤段中“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 22、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老师的善良、高尚、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23、当女老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习作展示 写一件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 要求:要写出真情实感,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     平稳     冠军     修筑     酬谢     发誓     酷暑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拼读时要注意声调、平翘舌和前后鼻音。 书写时要注意字形,其中“稳、冠、筑、酬谢、誓、酷暑”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其中“冠”是上下结构,部首为“冖”。 2.A 解析:A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所以A选项正确。 3.B 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语病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语病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不是病句的是B项。 A项:前后两句话的主语不明,应该把第一句话中的“他”改为黄继光,把第二句话中的“黄继光”改为“他” C项: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把“成绩”改为“成就” 4.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偶”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出自魏晋时期的陶渊明的《自祭文》,意思是:辛勤劳作,不遗余力,心中常常有闲情逸致。“靡”的意思是无。 全文为: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5.B 解析:B 【详解】略 6.A 解析: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前天上午,张老师给小红补了课。 【详解】(1)本题考查扩句,学生注意平时要多练。 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或课文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详细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2)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本题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的步骤: 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 ⑥前后矛盾。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⑨指代不明。 “前天上午”“一天”前后矛盾。 改为:前天上午,张老师给小红补了课。或前天,张老师给小红补了一天的课。 7.     清泉石上流     非是藉秋风     月落乌啼霜满天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亦不能久也     不耻下问     黄昏     大雁     比翼而飞     感动 C 解析:11、摩天大楼 12、     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     迪拜哈利法塔 13、C 14、摩天大楼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 【解析】 11、本题考查材料分析。 三则材料共用一个标题,“摩天大楼”。所以关注的也是同一个话题。 1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材料一中“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可知第一空的答案;“哈利法塔以828米、162层的高度雄踞世界第一高楼的宝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超过600米的摩天大楼。”这句话可知第二空的答案。 13、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从材料二“全球超150米摩天大楼城市排名(截至2018年底)”中可知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故选C。 14、本题考查阅读理解。 从材料三“而大量的风向下俯冲,会造成高楼附近的风既强烈又不稳定,容易引发高楼附近的飞机或直升机坠落,也会威胁周围行人的安全。”这句话可知摩天大楼的存在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15、朱熹 16、     说     随意     要紧,重要 17、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18、心到 【分析】 全文为: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为: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15、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匹配。 本文段选自宋代朱熹的《读书要三到》。 16、本题考查对字词的理解。 余尝谓:我曾经说过。其中“谓”表示说。 却只漫浪诵读: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其中“漫浪”表示随意。 心到最急:心到最重要。其中“急”表示重要。 17、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倒数第二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知道“心到”最关键。 19、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 20、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21、     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感和愧疚感。     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22、     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23、“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解析】 19、本题考查主要内容的概括。 首先应该看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再看写每个内容的篇幅,通过比较找到主要内容。对于内容重点则要根据每个重点段内容具体概括。 文章写了一个小女孩在书店偷书被抓住了,胡乱报了一个电话号码,一位老师接到电话后冒充她的妈妈,帮助这个不相识的小女孩走出困境,改变了小女孩的命运。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第④段中“她本来完全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与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因一念之差偷书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遇”可知,李老师接到电话后猜想那个女孩此时一定非常惊慌害怕;由第⑤段中“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可知,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指的是书店里的女孩此时正流着泪,旁边的大人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21、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第⑤段第一次写老师笑是在忍受售货员责备、交了罚款后,领着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小女孩恐惧的样子,“她笑了笑”。显然这是为了安慰小女孩,以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 第⑧段写老师第二次笑是在小女孩大学毕业后,特意来看望老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老师的笑表现了自己的欣慰之情,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22、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文章主要讲述一个小女孩因偷书被售货员抓住,而她又不肯让家人知道,所以就胡乱说了一个电话号码,不巧就打到“这位老师”的家里。这位女老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说明这位老师是个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文中很多的句子可以说明,如:第⑤段的句子“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说明李老师像真正的妈妈那样爱护小女孩,表现出一位妈妈对女儿的爱。可以体会到了李老师的善良、高尚、有责任心以及善解人意。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你找谁?”可以知道十几年过去了,这位老师已经不认识这个女孩,当她问小女孩找谁时,小女孩可能会通过回忆当时的事情来勾起老师的记忆,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即可。如: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被您认作女儿的那个小女孩吗?您还记得我吗?还记得在十几年前的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小女孩吗?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妈妈,谢谢您,是您的善举改变了我的一生。  24.                                                                                                      我和妈妈之间的事        我在家里最好的“朋友”就是妈妈了,自然说起我跟妈妈的事,那是说也说不完。然而令我最难忘的就是在北京颐和园里发生的事情了。          今年春节在北京旅游时,我们正在颐和园里参观,忽然我们看见昆明湖的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许多人在冰面上玩耍,我也想到上面去走走。于是我在冰上和妈妈坐了雪橇。要走时,妈妈决定从冰上走到湖对面去。在我们前面有一些冰因为压强的原因断成一块一块的了,尽管我小心翼翼向前走,可是冰太滑还是差点没有站稳,我摇摇晃晃的,眼看着我马上就要倒下去了。就在这时候妈妈像箭似的冲过来准备扶我一把,可妈妈在准备扶我的时候却被脚下凸起来的一块冰给绊了一下,结果,我倒是安然无恙的站着,妈妈却重重地摔倒在冰上。          妈妈站起来后直说手痛。爸爸便帮妈妈脱下手套一看。“哎呀,流血了!”我惊叫道。爸爸也着了慌,急急忙忙带着我们离开颐和园去最近的一家药店买了药。我立即给妈妈擦药,一边擦还一边给妈妈吹风,生怕妈妈觉得痛。擦完药后我关切地问妈妈:“妈妈,你的手痛不痛呀?”“不痛,不痛。我们女儿也学会关心人了。”妈妈苦笑着回答我。其实妈妈不说,我心里也明白,妈妈并不是真的不痛,只是不想我担心她而已。          亲情是一盏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亲情是一团火,温暖着我们的心房。我相信我和我家里的“好朋友”——妈妈的感情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厚的。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话题作文。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写一件发生在你和父母之间的事情”。学生仔细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相信你和父母之间会发生很多事情,哪件事情给你留下了 深刻印象?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进行叙述,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讲述你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注意: 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