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1.看拼音写词语。
(1)老人头戴zhān mào( ),满脸的pí juàn( ),动作稍显bèn zhuō( ),哆嗦着zuǐ chún(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líng luàn( )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
(2)震惊之下,他挽起xiù zi( ),不断páo xiào( )着,打开chōu tì( ),翻找心爱的日记本。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参(cēn)差 正(zhēng)月 似(shì)的 飞奔(bēn)
B.瘦削(xuē) 一宿(xiǔ) 厌恶(wù) 蒙(měng)古包
C.单薄(bó) 冠(guàn)冕 苞(bāo)蕾 负担(dān)
D.松散(sǎn) 搁(gē)板 看(kān)守 熬(áo)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洒脱 单簿 爆发 雹子 B.悬涯 毅力 呻吟 预报
C.吞没 甘蔗 忧虑 潮讯 D.瘦削 抱怨 喧闹 抽屉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C.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一片片彩云。
D.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虎把故事讲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B.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对这个道理感受太深了。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事迹。
D.赵老师朗读完课文后,同学们猛烈地鼓掌。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是( )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不能再买衣服了。”妈妈坚定地说:“难道你的衣服还不够多吗?”
C.网络改变了阅读方式,只要“百度”一下“电子书下载”,就可以搜到三千多个相关网页。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能……
7.口语交际
平时的班级活动少不了演讲,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口语交际,请你从“健康”“乐观”“奋斗”中选择一个话题,写一个演讲稿,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人喜欢以“花”入诗,充满诗情画意。孟浩然爱对酒赏花,“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朱熹赏花惜花,“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辛弃疾闻花香知丰年,“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锺子期死,伯牙藏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________。(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杜牧)
(2)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__。(《长歌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4)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常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形容春雨,也通常被用来赞美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和默默无闻。
(7)燕子去了,有_________________;杨柳枯了,有____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有_________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朱自清)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城市不断出现,老的城市不断扩展,城市人口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集中在城市里,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最使人头疼的是空气污染严重,以及噪音扰乱着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②为了生活环境更合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守护着城市的环境。人们把它们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贴切的。因为这些“绿色卫士”,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而且能降低灰尘污染——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
③科学家研究证明,城市空气中细菌的含量是森林空气中细菌含量的100多倍!幸运的是,有些可爱的“绿色卫士”在保护着人们:它们本身还会产生多种消灭细菌的物质,如痢疾病菌接触杨树叶后会死亡。
④ 树林能抗击风沙的侵袭。分布合理的树林和灌木丛,能大大减弱噪音,有显著的隔音效果。“绿色卫士”还有助于保护土壤上的建筑物,使它们免受阳光暴晒。在炎热的夏天,小花园或树荫下的气温要比空旷处的气温低。医生调查证明,常到公园散步的病人,他们的心肺活动往往有明显好转。
⑤每当百花盛开、绿树成荫时,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使人心旷神怡。可是,你是否想过,城市里的树木花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健康,它们自己却被污染了的空气侵袭者,常常未老先衰,加速死亡。一棵榆树,生长在森林中( )活三百年,而生长在城市里,它的寿命却( )四五十年。一棵椴树,在森林中( )活四百年。在城市里( )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会使树木生长速度降低一半。当然,不同树木有着不同的特性,有些树木抗污染能力是很强的,如有些品种的杨树,椴树和槭树。还有一些灌木抗污染能力也很强,如接骨木、绣线菊和金银花。所以,我们在绿化城市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各种树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们在城市中更好地发挥“肺”的功能。
10、抓关键句,把握第②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正确的是( )。
A.为了生活环境更合适,人们在城市里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
B.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
C.树木花草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调节城市空气。
11、在第④自然段的横线处填中心句,正确的是( )。
A.植树节的时候,人们积极地到山野种植各种树木。
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喜爱花草树木。
C.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的确很大。
12、与第③自然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相同的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
A.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B.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
C.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
13、联系上下文想想,依次填写短文第⑤自然段括号里的词正确的是( )。
A.可能 可以 只是 能 只能
B.可能 可以 只有 只能 能
C.可以 可能 只有 能 只能
14、短文中介绍了树木花草在城市里有哪些作用?请简洁概括出其中的三个方面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春天,刚下过雨,母亲从外面回来,带回来一株细细的幼苗,小心翼翼地栽进门前的菜地里。问是什么,母亲说,不知道,路上捡的。
这株幼苗,就这样在小菜园里安家了。它的叶子和茎都是暗红色的,很像红苋菜,我很怀疑那只是株被人从地里拔出来的野草,却被母亲像宝贝一样宠着。母亲喜欢花草,房前屋后,种满了她从田间地头,或者邻居家移植过来的花草。花很普通,不过仙人掌、凤仙花、向日葵之类的,多数甚至叫不出名字来。母亲却很爱惜,浇水,施肥,松土,一点儿不懈怠。
从春末到晚秋,花儿( ),一串串的,将整个园子都衬得( )。
因为有母亲的精心照料,小苗开始飞快地长高,变壮。桃花开罢,牡丹谢了,淡紫的桐花在枝头吹起了小喇叭,它只自顾自地往上长着;槐花落地,向日葵追着太阳张开笑脸,邻居的小姑娘开始向母亲讨凤仙花包指甲,它依然在喧闹的花香蝶舞中沉静安然,像个绅士,从容地成长。淘气的小侄,每天都要跑去和它比个头,到膝盖了,到腰间了,终于有一天,小侄哭丧着脸跑去跟母亲告状:“奶奶,我怎么长这么慢啊,它都比我高了!”母亲笑了。
我几乎断定,它不过是株不会开花的草,几乎都要拔掉它,却被母亲拦住。母亲说,不是所有的植物都一定要开花,难道你没发现,其实它的叶子也很好看啊。
忽然有一天,我早晨起床锻炼,经过菜园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有鲜亮的红色,一闪一闪得晃我的眼,走近,原来竟是那株草。啊,它终于开花了!待仔细看去,却不是花,只是它顶部的叶子全都变成了鲜艳的红色,十几片小小的叶子簇拥住在一起,仿佛盛开的花瓣。远远望去,倒真像是一朵( )的花呢。
我在心中止不住地惊叹:原来,原来花还可以这样开啊!慌忙叫母亲来看,母亲欣喜地轻抚那些娇柔的叶子,笑着说:“这草,它有一颗开花的心呢!”
此后,它新长出的叶子,全都是灿烂的红色,如同经霜的枫叶,在顶部骄傲地挺立着,倒让院子里其它的花都失色了。每一个从门前经过的人,都会停下来,惊讶于它的开花方式。
是啊,如果一株草有了开花的心,它的叶子也会变成灿烂的花啊!它终于用了这样一种极致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美丽,虽然,我仍然不知道它的名字。
15、联系文章结尾,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娇艳欲滴 姹紫嫣红 烂漫多姿
( ) ( ) ( )
17、对母亲从路上捡回来的那株幼苗,“我”的心理经历了如下变化:
( )→ 断定是株不会开花的草→( )。
18、文章第④自然段写了淘气的小侄与“它”比高的细节,文中的“它”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草,它有一颗开花的心呢!”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正确的是( )。
A.这草,从一开始就有了将叶子开成绚烂的花的决心。
B.以物喻人,只要人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即使是野草,即使是普通的凡人,也一样有所作为的。
C.即使叶子火红,但毕竟还只是草,仅有一颗心是不能达成愿望的。
20.习作。
(题目:有 ,真好
(提示:心情低落的时候,朋友的安慰使你振作;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的鼓励使你有前进动力;骄傲得意的时候,父亲的批评使你重新清醒认识自己……生活中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会感觉“真好”。请结合自己实际,选择合适的材料,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选择生活或成长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来写,注意围绕中心,内容具体,感情真实,4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 毡帽 疲倦 笨拙 嘴唇 凌乱 袖子 咆哮 抽屉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同学们做题前要认真读拼音,了解要书写的内容,写完后要检查书写是否有误。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要求工整、规范、正确。
同学们在书写时要多留意“疲”“凌”“袖”这几个字。
“疲”字由“疒”和“皮”组成,要写清楚,不要错写或漏写笔画。
“凌”字由““冫””和“夌”组成,“夌”要写清楚,不要错写或漏写笔画。
“袖”字由“衤”和“由”组成,要写清楚,不要错写或漏写笔画。
2.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冠冕,读音:guān miǎn,指冠帽的总称;堂皇大方;仕宦,又指高官高位。
故选C。
3.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单簿——单薄
B.悬涯——悬崖
C.潮讯——潮汛
故选D。
4.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A项使用三个“……为我们……”的句式,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B项使用三个“漓江的水真……”的句子,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C项没有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用的是拟人与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当做人来写,会“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将梅花比作蓝天下的一片片彩云。
D项使用三个“爱她的……”的句式,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5.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A 有语病,用词不当,“引人注目”应改为“绘声绘色”。
B 没有语病。
C 有语病,用词不当,“事迹”改为“人物”。
D 有语病,用词不当,“猛烈”改为“热烈”。故选:B。
6.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
B项错误,说话人在所说的两句话中间,说话人后面不用冒号,要用逗号。“不能再买衣服了。”妈妈坚定地说,“难道你的衣服还不够多吗?”
7.“身体乃革命之本钱”可引深为“健康及幸福一生之保障”。健康是我们所需要的,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生活、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关爱健康是我们的责任。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身体,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失去幸福的保证,每日在疾病中痛苦,在折磨中挣扎。因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无法去考虑其他事情,也就不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描写的时候注意语言完整流畅, 不要写错别字即可。
例如以“乐观”为主题演讲稿:乐观是一件感恩万物的生活态度我们双眼是平行的你在看见缺点下凭什么忽略优点对待生活,你又凭什么只带着悲观?让我们来乐观对待生活吧!或许我们不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不会如咖啡那般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但我们可以是一杯简单的茶茶是淡的,一杯在手,上下沉浮近乎透明,那种感觉的愉悦,也并非笔墨可以形容的.喝上这么口茶吧它不仅是乐观的代词,更是无尽的快乐或许我们周围环境不那么优美宁静,但是试想在沙漠里,两个求生的人在一杯仅存的半杯水下的一番话。其一说:“只有半杯水了死定了”其二说:“真幸运居然还有半杯水”我们应该明白,适应环境,不抱怨,从自身着手来改变若本着一颗积极的心那你的世界会不美?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那人世间最美的生活态度--乐观。
例如以“奋斗”为主题演讲稿:其实我们都有所感触,在我们的生活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口号已被人们当成了一种形式,看成了一种消遣,有些人甚至会变得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认为自己生来就是被赋予使命的。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自以为有点才能的人,自以为有点智慧的人,总是喜欢胡思乱想,他们也认为自己生来就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他们时时刻刻都要独树一帜,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相信轮回,相信宿命,所以总以为老天会安排一些奇遇在他们身上,所以即使他们不需要努力,无需要奋斗也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对于这种消极懈怠的想法,对于这些伤仲永的行为,我无法全盘否定,但我知道他们这样坐以待毙,不思进取的态度是极其不正确的,极其不乐观的,极其不向上的,极其不值得推崇的,更是极其需要转变,极其需要改正的。
8. 待到重阳日 万紫千红总是春 稻花香里说丰年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知音 埋头苦干 为民请命 中国的脊梁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课文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全诗内容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朱熹的《春日》,全诗内容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内容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本题考查的文言文是《伯牙绝弦》,原文内容是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在句中一般充当宾语。所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
(3)、本题考查的课文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这篇驳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原文内容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9. 千里莺啼绿映红 万物生光辉 粉骨碎身浑不怕 一字值千金 子欲养而亲不待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再来的时候 再青的时候 再开的时候
【详解】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2)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出自汉乐府收录的《长歌行》,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3)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的《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4)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5)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为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
(6)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7)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出自朱自清的《匆匆》。
B
解析:10、B
11、C
12、C
13、C
14、树木花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健康,能够绿化城市。
【解析】
10、本题考查论点、观点。第②自然段的主要观点是:这些树木花草是城市的“绿色卫士”。这段话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故答案选B。
11、本题考查中心句。中心句的概念 ,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第④自然段内容写的是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故答案选C。
1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科学家研究证明,城市空气中细菌的含量是森林空气中细菌含量的100多倍!”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城市空气中细菌的含量”和“森林空气中细菌含量”做比较;“100多倍”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树木花草的重要性。题干选项中有这两种说明方法的是C:把地球跟宇宙做比较;640千米是列数字;说明了地球同宇宙相比是渺小的。
13、本题考查选词填空。可以:(动)表示可能或能够。可能:(形)表示可以实现。只有:(连)表示必要的条件关系(常跟“才”呼应)。能:能力、才干。只能:只能够、只可以。根据词义辨析,依次填入的是:可以、可能 、只有、能 、只能。
1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短文中介绍树木花草在城市里的作用的段落是:②、⑤自然段,在这些段落种概括其中三个方面即可。例如:第②自然段介绍了叶子表面的绒毛和黏液能吸附飘尘,阻止灰尘微粒蔓延。第⑤自然段介绍了树木花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健康。
B
解析:15、开花的心
16、 姹紫嫣红 烂漫多姿 娇艳欲滴
17、 怀疑是野草 惊叹花还可以这样开
18、“它”指那株母亲捡回来的小苗。这样写体现了小苗积极向上,迅速成长。
19、B
【分析】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和标题的分析和概括。
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文中多次出现“开心的花”,写了一株不会开花的草,将自己的叶子簇拥在一起,仿佛盛开的花瓣,可以看出这株草虽然不会开花但是它有一颗开花的心。
16、本题考查的是选词填空。
其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娇艳欲滴:意思是娇嫩艳丽得好像要滴下来了,形容植物色彩美丽。一般是用来形容花,也比喻女子容貌姣好美艳。
姹紫嫣红:指各种色彩艳丽的花。
烂漫多姿:就是形容一个人的样子天真烂漫,有很多种姿态。
第一个是形容“花儿”,结合意思可选择“姹紫嫣红”;第二个是形容整个园子,因为园子特别多的花,各有各的姿态,可以选择“烂漫多姿”;第三个是形容这株不会开花的草,把自己的叶子挤在一起组成一朵特别的花朵,在这里可以用“娇艳欲滴”来形容。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这株幼苗,就这样在小菜园里安家了。它的叶子和茎都是暗红色的,很像红苋菜,我很怀疑那只是株被人从地里拔出来的野草,却被母亲像宝贝一样宠着。”可以得出“我”的心理刚开始是怀疑是野草;结合原文的内容“我在心中止不住地惊叹:原来,原来花还可以这样开啊!慌忙叫母亲来看,母亲欣喜地轻抚那些娇柔的叶子”可以得出第三处“我”的心理是惊叹花还可以这样开。
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槐花落地,向日葵追着太阳张开笑脸,邻居的小姑娘开始向母亲讨凤仙花包指甲,它依然在喧闹的花香蝶舞中沉静安然,像个绅士,从容地成长。淘气的小侄,每天都要跑去和它比个头,到膝盖了,到腰间了,终于有一天,小侄哭丧着脸跑去跟母亲告状:“奶奶,我怎么长这么慢啊,它都比我高了!”母亲笑了。可以得出淘气的小侄与“它”比高的细节,文中的“它”指母亲捡回来的小苗。这样对比的描写更突出了小苗积极向上,迅速成长。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短文主要写了一株不会开花的草,将自己的叶子簇拥在一起,仿佛盛开的花瓣,“这草,它有一颗开花的心呢!”,以物喻人,以物喻人,只要人们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即使是野草,即使是普通的凡人,也一样有所作为的。
20.范文
有批评,真好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被批评过,做错事会被批评,成绩不好被批评,抢东西也被批评……这些批评可能会让你觉得批评你的人不爱你,可实际上他们都是最爱你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成绩不好而被妈妈批评了。当时我很难过,也很生气。我就哭着跑出了家门。当时我心里想着:不就是没考好吗?有什么大不了!下一次考好不就行了吗?第二天,我和妈妈一句话也没说。
上学时我对朋友说:“昨天,我妈妈吵了我一顿,还把我赶出家门。”朋友说:“嗯,昨天我妈妈也打了我,说我不上进。”我难过地说:“为什么大人们总爱拿我们作比较呢?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们也有自尊心吗?”朋友深有同感附和着我说:“对呀!我们也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自尊心。他们凭什么拿我们作比较?”
放学回到家,我还是没有和妈妈说一句话,也没有理睬妈妈。弟弟见我这样,关心地问我:“姐姐,你为什么不理妈妈呢?妈妈对我们这么好!”我委屈地说:“弟弟,你不懂,你还小,有些事你不必知道。”弟弟似懂非懂地离开了,我继续写作业。我写着写着睡着了。朦胧中,我迷迷糊糊看见有人为我盖上了被子。我没多想,便继续睡。第二天醒来时连忙补上昨晚的作业,匆匆忙忙去上学了。
第一节是语文课,我非常喜欢这门课,所以听的很认真。这时老师讲到:“你认为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呢?”“爸爸,妈妈!”同学们纷纷回答。“对,孩子们回答的非常对!”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望着老师富含深意的笑容,我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于是,回到家,我向妈妈道了歉。妈妈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了妈妈不是不爱我,她只是想让我们做的更好,多学一些知识,不再重复她走过的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可能会批评我们,批评我们的时候可能非常严厉,但是批评的背后是对孩子浓浓的爱,我想说,有批评,真好。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半命题作文。
仔细阅读作文题干,要求我们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心情低落的时候,朋友的安慰使你振作;遇到挫折的时候,老师的鼓励使你有前进动力;骄傲得意的时候,父亲的批评使你重新清醒认识自己……生活中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会感觉“真好”。学生仔细回忆自己的日常生活,什么事情是让你感觉真好的,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叙述,内容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即可。
开头:开门见山式开头或抒发感情式开头引出下文。
中间:这是本次作文的重点。我们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讲述这件让你感觉真好的事情。
注意: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⑤要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