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或“=”。
40分米( )390厘米 1200千克( )1吨
3578( )3587 60秒( )60分
2.小明乘车去奶奶家,路上用了45分钟,在上午9:55到达。他是从上午(____:____)出发的。
3.学校组织三年级150名师生开展游学活动,租了5辆汽车,每辆汽车有36个座位。每人一个座位,够吗?( )(填够或不够),我是这样估算的:(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 )。
(2)《数学补充习题》封面的周长大约是7( )。
(3)一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3( )。
5.360+480就是36个( )加48个( ),结果是( )。
6.用7、0、9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组成的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7.一盒游戏卡片有48张,5盒约有( )张。
8.小明每分钟跳绳104下,3分钟大约跳绳( )下。
9.陈老师调查了育英小学三(2)班阿学喜欢喝的饮料后做了下面的图。
(1)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喝果汁的有(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人。
10.下面物品质量接近1吨的是( )。
A.20个苹果 B.4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
C.一头身高3米的大象 D.2包食用盐
二、选择题
11.最有可能1分钟完成的事是( )。
A.步行1千米 B.上一节数学课
C.做5道口算题 D.打一场篮球比赛
12.同学们参加义务劳动,周六参加的有:小静、玲玲、丁丁、小红、阿军、大林。周日参加的有:玲玲、小云、豆豆、阿军、小雨。
(1)把名单写到相应的圈里。
(2)既参加周六劳动,又参加周日劳动的有( )人。
13.要使□23×4的积最接近2000,口中应填( )。
A.3 B.4 C.5
14.一块巧克力,丁丁吃了,还剩下( )没有吃。
A. B. C.
15.三(3)班有15位同学参加了合唱组,有22位同学参加了书法组,其中有8位同学这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了,三(3)班至少有( )位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
A.37 B.45 C.29 D.22
16.爷爷用篱笆围了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鸡舍(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长( )米。
A.14米 B.20米 C.22米 D.28米
三、解答题
17.口算。
55+37= 304×2= 760-140= 2×900= 13×3+40=
70×5-80
18.笔算下面各题。(★要验算)
470-390= 132+437= ★458+357=
308×4= 243×4= ★603-197=
19.计算下面各题。
(506-375)×5 593-(271+169) (352-289)÷7
20.(1)在方格图中画出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2)在方格图中画出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
21.旅游区停车场有500个停车位,已经停了346辆车,请你估一估,还能再停下132辆车吗?
22.小亮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亮家到学校有984米,小红家到学校有520米,小亮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23.一张椅子的价格是50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张椅子的3倍。购买1套桌椅,需要多少钱?
24.
(1)笔袋的价钱是直尺的几倍?
(2)彩色铅笔的价格是直尺的8倍,一盒彩色铅笔多少钱?
(3)钢笔的价钱是笔袋的一半,一支钢笔多少钱?
25.一条水渠长16千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一天修了多少千米?
26.李奶奶家有块一面靠墙的菜地,长8米,宽5米,现在要给这块菜地其他三面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围多少米?
27.同学们去游乐场,玩旋转木马的有30人,玩过山车的有25人,两项都玩的有16人。
(1)请填写下边的图。
(2)去游乐场的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 > < <
【解析】
根据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1分= 60秒,据此比较。
比较整数大小,整数如果位数相同,则从高位开始比较。如果高位相同,则再继续比较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字大,那这个数就大,据此解决。
40分米=400厘米,所以40分米>390厘米
1吨=1000千克,所以1200千克>1吨
3578<3587
60秒=1分,所以60秒<60分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换算以及整数的比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 9 10
【解析】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减路上用的时间等于出发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9:55-45分钟=9:1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推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 够 36×5≈30×5=150(个),36×5>30×5
【解析】
把36看成30,用30乘5估算出座位个数,36>35,所以实际的个数(36×5)大于估算的个数(30×5),据此解答。
够每人一个座位,我是这样估算的:36×5≈30×5=150(个),36×5>30×5,所以够每人一个座位。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 千克##kg 分米##dm 克##g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部电梯的载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数学补充习题》封面的周长用“分米”作单位,计量一枚1角的硬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
(1)一部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千克。
(2)《数学补充习题》封面的周长大约是7分米。
(3)一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3克。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5. 十 十 840
【解析】
两个整百整十数相加可以看作几个十加几个十,等于几个十,据此即可解答。
360+480就是36个十加48个十,结果是840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百整十数加减法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6. 970 709 1679 261
【解析】
要使7、0、9三个数字组成的数最大,那么这个三位数的百位上是9,十位上是7,个位上是0;要使7、0、9三个数字组成的数最小,那么这个三位数的百位上是7,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9;依此写出组成的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并计算出它们的和与差。
用7、0、9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数是:970;组成最小的三位数是:709;
970+709=1679;
970-709=261;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的大小比较,以及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应熟练掌握。
7.250
【解析】
要求5盒约有多少张,把48看成50,用50乘5,据此解答即可。
48×5≈50×5=250(张)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300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小明每分钟跳绳的下数乘3即可,计算时采用估算法,将104估成100再计算。
104×3≈300(下)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1)37
(2) 27 10 5
【解析】
(1)观察图片可知:只喜欢果汁的有22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10人,两种都喜欢的有5人,将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2)把只喜欢喝果汁的人数和两种都喜欢喝的人数相加就是喜欢喝果汁的人数,再根据图示直接写出后两个空即可解答。。
(1)
22+5+10
=27+10
=37(人)
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 37 ) 人。
(2)
喜欢喝果汁的有 ( 27 )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 10 )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 5 ) 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懂图,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10.C
解析:C
【解析】
1吨=1000千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单位以及数据大小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A.20个苹果大约重1000克,与1吨相差甚远,不符合题意;
B.40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200千克,比1吨多,不符合题意;
C.一头身高3米的大象大约重1吨,符合题意;
D.2包食用盐大约重1000克,与1吨相差甚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生活实际,分清1吨实际有多重。
二、选择题
11.C
解析:C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对每个选项中的事件所需要用的时间进行估算即可选择。
A.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B.上一节数学课大约需要40分钟;
C.做5道口算题大约需要1分钟;
D.打一场篮球比赛大约需要40分钟。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估计,应熟练掌握。
12.(1)图见详解过程
(2)2
【解析】
(1)只周六参加的写在左侧椭圆中,只周日参加的写在右侧的椭圆中,这两个椭圆重复的部分是既周六参加又周日参加的同学。
(2)根据(1)直接数出即可求解。
(1)如下图:
(2)既参加周六劳动,又参加周日劳动的有2人。
【点睛】
此题考查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借助图形(韦氏图)解决问题比较简便。
13.C
解析:C
【解析】
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选项中的3个数字分别代入□23×4中,计算出结果,再找出最接近2000的那个算式即可。
A.323×4=1292
B.423×4=1692
C.523×4=2092
从1292、1692、2092中可看出,2092最接近2000,也就是523×4的积最接近2000。
故答案为:C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C
解析:C
【解析】
把这块巧克力看成“1”,用1-求出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吃。
1-=
故答案为:C
【点睛】
“1”可看成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5.C
解析:C
【解析】
合唱组人数+书法组人数-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据此计算即可。
15+22-8
=37-8
=29(位)
三(3)班至少有29位同学参加了课外兴趣小组。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依据了容斥原理公式之一: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16.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一面靠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需要的篱笆最少,也就是长边靠墙,需要篱笆的长度等于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上两条宽。据此解答。
8+6×2
=8+12
=20(米)
所以,篱笆至少长20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重点明确:要使需要的篱笆最少,也就是长边靠墙。
三、解答题
17.92;608;620;1800;79
;;1;;270
【解析】
18.80;569;815;
1232;972;406
【解析】
计算整数的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验算方法:调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或者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另一个加数;
计算整数的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验算方法: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470-390=80 132+437=569 ★458+357=815
验算:
308×4=1232 243×4=972 ★603-197=406
验算:
19.655;153;9
【解析】
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506-375)×5
=131×5
=655
593-(271+169)
=593-440
=153
(352-289)÷7
=63÷7
=9
20.见详解
【解析】
(1)长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两组对边相等,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
(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据此画出这个正方形。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的性质以及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关键是根据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21.能
【解析】
用停车场停车位的总个数减去已经停车的数量,然后与132比较,计算时用估算,将346估成350后再计算。
(辆)
,能停下
答:还能再停下132辆车。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估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464米或1504米
【解析】
根据题意小亮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那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同一侧,求两家的距离,用减法;一种是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两侧,求两家的距离,用加法。据此解答。
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同一侧:984-520=464(米)
答:小亮家到小红家有464米。
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两侧:984+520=1504(米)
答:小亮家到小红家有1504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小亮家、小红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分情况解答。
23.200元
【解析】
一张椅子的价格是50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张椅子的3倍,用乘法即可算出桌子的价格,然后加上椅子的价格即可得解。
50×3+50
=150+50
=200(元)
答:需要200元。
解析:200元
【解析】
一张椅子的价格是50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张椅子的3倍,用乘法即可算出桌子的价格,然后加上椅子的价格即可得解。
50×3+50
=150+50
=200(元)
答:需要200元。
【点睛】
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24.(1)6倍;
(2)24元;
(3)9元
【解析】
(1)用笔袋的价格除以直尺的价格即可解答;
(2)用直尺的价格乘8即可解答;
(3)用笔袋的价格除以2即可求得钢笔的价格。
(1)18÷3=6
答
解析:(1)6倍;
(2)24元;
(3)9元
【解析】
(1)用笔袋的价格除以直尺的价格即可解答;
(2)用直尺的价格乘8即可解答;
(3)用笔袋的价格除以2即可求得钢笔的价格。
(1)18÷3=6
答:笔袋的价钱是直尺的6倍。
(2)3×8=24(元)
答:一盒彩色铅笔24元。
(3)18÷2=9(元)
答:一支钢笔9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乘法和除法的运用,关键是看清文具的价格以及求谁是谁的几倍。
25.6千米
【解析】
把这一条水渠的长度看作1,第一天修了全长的,求修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把16平均分成8份,求其中的3份是多少。
16÷8×3
=2×3
=6(千米)
答:第一天修了6千米。
【点睛】
解析:6千米
【解析】
把这一条水渠的长度看作1,第一天修了全长的,求修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把16平均分成8份,求其中的3份是多少。
16÷8×3
=2×3
=6(千米)
答:第一天修了6千米。
【点睛】
此题属于分数的简单应用,把分数转化为份数,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一份是多少,进而求出其中的几份是多少。
26.18米
【解析】
要使篱笆的总长度最短,那么应将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因此需要篱笆的长度就是用长方形菜地的长再加2个宽即可,依此计算。
8米>5米
8+5+5
=13+5
=18(米)
答:篱笆至
解析:18米
【解析】
要使篱笆的总长度最短,那么应将长方形菜地长的一面靠墙,因此需要篱笆的长度就是用长方形菜地的长再加2个宽即可,依此计算。
8米>5米
8+5+5
=13+5
=18(米)
答:篱笆至少要围18米。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1)见详解
(2)39人
【解析】
(1)只玩旋转木马的有30-16=14人,只玩过山车的有25-16=9人,两项都玩的有16人;据此填图即可。
(2)把图中三部分的人数相加就是去游乐场的同学一共
解析:(1)见详解
(2)39人
【解析】
(1)只玩旋转木马的有30-16=14人,只玩过山车的有25-16=9人,两项都玩的有16人;据此填图即可。
(2)把图中三部分的人数相加就是去游乐场的同学一共有几人。
(1)填写如图:
(2)14+16+9
=30+9
=39(人)
答:去游乐场的一共有39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利用容斥原理,列式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